摘要:本文是基于对聊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进行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培训策略。这些切实可行的培训策略主要包括培训内容要“软硬兼施”、培训者要“以身示范”、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因材施教以及小组协作学习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为今后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为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并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这意味着中小学教师已步入信息技术的快车道。但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到底如何,是否能达到培训的目的呢?笔者在参与聊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对教育技术培训效果及时进行调查。以便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确切依据,从而避免“培训工程轰轰烈烈,培训效果荡然无存”的局面,也期望对今后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问题;策略
一、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6年起,聊城市开始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工作。笔者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相关内容,结合聊城市中小学教师的个性特征,制作了相应的调查问卷,试图对聊城市中小学参加过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培训效果。通过调查结果分析。笔者发现在聊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培训内容过分强调“硬技术”忽视“软技术”。
调查表明,有一半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对于工作没有任何帮助。访谈中也发现教师普遍关心这些具体的“硬技术”,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等智能形态的技术内容有用。很多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在教育技术培训中以软件操作为主,教学设计和理论方面内容少之又少。但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时,教师需要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否则技术与学习之问貌合神离的联姻,并不能保证获得教师所期待的结果。尽管技术可以促进许多教学方法的实现,但课程整合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对学习活动和教学任务更好地设计,而不是技术本身的提高。
第二,培训教师不能以身示范。
在教育技术培训中依然存在“两张皮”现象:培训教师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不断灌输给受训教师新教育新理念。却不能在培训教学实践中运用这种理念支持培训。这种现象导致受训教师对新理念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心存疑虑。对理论的学习自然也就不“感冒”了。
第三,大部分培训教师认为培训形式单一。
目前的培训大都是培训教师单向灌输与传递信息技术技能与方法的教学过程,由于将大批的教师集中在多媒体教室里受训,如果没有培训教师进行辅导,就基本无法满足受训教师的即时问题与个性需求。
第四,受训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培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同学科教师。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师要求的培训内容不同。如果盲目地对受训教师讲授相同的内容。势必会影响培训效果。
第五,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发现,影响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培训时间受限,受训教师不能消化讲授的内容。大部分培训教师反映培训时间短,培训进度快,有的培训教师上课讲解太浅,培训内容过多。
受训教师根本跟不上培训教师的步伐。此外,由于培训教师对中小学教育实际认识不足,不了解基础教育中各科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加上培训课时过少,因而在培训中有的培训教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教学,有的培训教师花大量时间讲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所举的案例与受训教师的教学实际联系不大,使所学的知识并不能有效地用于教学实践。
以上有些问题是培训中可以加以改进的。但是有些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以协调、学校自身加强建设和管理才能够解决的。针对此次调查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培训策略,希望能为今后的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一些帮助。
二、教育技术培训策略。
1、培训内容要“软硬兼施”。
教师之所以必须具备教育技术能力是因为技术对教育的高度影响,但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设计能力,技术不会在本质上自动改进教育,也无法真正发掘技在教育中的潜力。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具有高度创造力为目标,能够决定何时选择何种技术,从变革需求出发,创建有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架设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平台,改变学习方式、学习文化以及相应的组织方式与学习关系。技术的软硬两个方面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它们在互相关联中共同作用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在将来的培训中需要对培训内容的侧重点有所调整,要重视信息化教学设计,做到“软硬兼施”。
2、培训者要“以身示范”。
培训能否起到理想的效果,培训队伍是关键。教师实践的许多直接经验源自于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应该在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愿景方面做出示范。培训机构和培训者需采用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培训方式,在培训中设计大量的与教师工作任务相关的练习项目,使技术与各种教学和学习理论得以有效结合。一方面让教师体会到教育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势,一方面让教师在理解了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以后。还能够真正从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发现其应用价值,做到学即有用,用即有效
3、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
由于教师面临的负担比较繁重,他们除了教学上的压力外,家庭压力也比较大,可以自行支配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在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时,采取分步推进、层层深入的方法,将集中培训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满足教师们的各种需要,以保证培训取得最好的效果,使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得到最大的提高。根据课程不同可采取讲座、自学与研讨、观摩与案例探究、建立远程教育平台、典型示范等方式,把面授学习、自觉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学科学习利用特定工作时间,通过相关活动完成自学自练等实践课。
4、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由于受训教师的学科知识背景不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他们要求的培训内容也不同,如数学教师掌握几何画板尤为重要,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几何画板较文字处理的作用要小得多。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科,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方法也不可能相同,各学科的教师应该能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因此,在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时最好能将各科教师分开教学,这样才能针对这一学科的特点,为本学科的教师量身定做培训方法和内容,使教师能够较快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另外,受训教师掌握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技术对于已经熟练的教师不具备吸引力,而水平不高的教师也会感到吃力。如果盲目地给他们传授相同的知识势必会影响培训效果。因此培训前进行学习者分析,对受训教师依据其所教学科或计算机技术水平进行分班是非常有必要的。归根到底。就是按照教师的能力和需求“因材施教”。
5、小组协作学习策略。
由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集中授课时间短,培训进度快。有些受训教师根本跟不上培训教师的步伐。遇到实际问题时更迫切地需要相互交流学习,需要外界相关学术、专业上的支持。因此,在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时应充分考虑建立长期的协作小组。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是拥有学校文化和课堂一线知识并真正了解教育改革和自身需要的人。在长期的工作过程和教学实践中,他们独特的运用教育技术于教学和自身专业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无疑是培训中宝贵的资源。与培训教师相比,受训教师使用教育技术的亲身体会和经验会使得同伴更易认同和接受,所以在培训实践中,应当通过适当的活动设计。组建学习协作小组。在培训过程中。让受训教师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大家进行交流,成为教育技术应用的榜样。在培训结束后,受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继续相互交流,共同探索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技术促进学生学习,在协作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聊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9-14
数字图书馆的存在问题以及策略研究论文07-03
有关低压配电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论文12-28
研究分析中职学校钢琴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09-10
高中数学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