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目前,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已成为办学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大学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已逐步由数量的扩张转移到质量提高的背景下,区域高校如何发掘高校内部、外部社会资本,健全高校社会服务的管理策略,有助于挖掘内部资源,提供优质社会服务,提高办学质量。
关键词:社会资本 高校社会服务 管理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以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转轨,高校获得了较大的办学自主权,面向社会办学的范围也日益扩大。同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已逐步由数量的扩张转移到质量的提高阶段。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围绕如何加强和改善高等学校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文章和著述亦不断出现,然而,对于社会资本在我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发展中的作用却关注较少。从国内外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高校社会资本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资本形式,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对高校社会资本进行梳理,有助于健全高校社会服务的管理策略,挖掘内外部资源,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也有助于提高办学质量。
二、高校社会资本
1.社会资本的界定
社会资本的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于1980年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那些实际的或潜在的,与对某种持久网络的占有密切相关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一网络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体制化的网络,或者说是一种与某个团体的成员身份相联系的网络,它在集体拥有的资本方面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或者提供赢得各种各样声誉的凭证”[1]。当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研究。他认为,社会组织构成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为人们实现特定目标提供便利。如果没有社会资本,目标就难以实现或需付出极高的代价。“社会资本的形成,依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按照有利于行动的方式改变。物质资本是有形的,可见的物质是其存在的形式;人力资本存在于个人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中;社会资本基本上是无形的,它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生产活动提供了便利,社会资本具有同样的作用。”[2]
2.高校社会资本的界定
胡钦晓认为,所谓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长期交往、合作互惠,并在良性的行为规范约束下形成的一系列网络关系。这里,社会资本不单单指人际关系,同时也涵盖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社会资本是在良性的行为规范约束下形成的网络关系。在不好的行为规范指引下形成的网络关系,如裙带关系、犯罪团伙等,不属于社会资本的范畴。与物质资本不同的是,社会资本是一种无形的、可增值的、能再生的,但长期不用也会枯竭的资源[3](P.47)
所谓利益相关者,就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被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4]。我国高校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以经营者为代表的大学行政人员)、关键利益相关者(政府、大学教师)、紧密利益相关者(企业、学生)和一般利益相关者(学生家长)[5]。
根据高校利益相关者所处的社会系统,我们把高校社会资本分为政府、高校和社会三大类。在这种“议行合一”的体制下,决策者容易犯狭隘主义,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高校的决策者只考虑对政府或者院校自身负责,而不必对社会、大学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利益相关者负责。从市场经济理论来看,当一企业的产品不对他的消费者负责时,就不可能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迅速和准确的反应,也就失去了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内生动力。高校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高校的决策应该充分体现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愿望、意志和要求。因此,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和体现利益相关者的愿望、意志和要求。通过健全高校社会服务的管理策略,挖掘内外部资源,提高优质社会服务,促进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管理策略的'必要性
1.从高校社会资本的功能来看[3](P.49)
首先,社会融资功能。高校社会资本有利于高校与企事业开展科技开发合作,从而吸引企事业资金;有利于吸引社会人士、校友等无私捐赠;有利于融洽高校与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资助以及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些都可以使高校自身赢得更多的资金援助。其次,信息获取功能。当今社会已由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是现代社会中与物质、能量同等重要的一种资源。同样,信息对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特色的形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促进大学生就业等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再次,合作创新功能。简弗·泰恩和罗伯特·阿特金森认为,在新经济中,社会资本表示的是在一个组织网络能够进行团结协作、相互促进生产收益的情况下形成的“库存”,“它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因子”。就高校社会服务领域来说,在国家有限的财力投资条件下,拥有较强社会资本的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创办研究中心,大力开展技术开发;建立科学园区,向企业转让技术;鼓励师生技术专利入股,兴办高新技术企业等社会服务形式可以广泛地吸收社会资金投入,促进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增强办学实力。
2.从我国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来看
经过区域高校、区域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我国区域高校的社会服务工作基本走上了正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6]。一是高校自身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域高校的教师社会服务观念存在偏差;区域高校的人才结构不合理;区域高校的专业设置陈旧狭窄等。二是社会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宏观政策上区域高校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区域政府没有给予区域高校足够的支持和重视;区域企业与区域高校的结合不够紧密等。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健全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管理策略,促进区域高校社会服务活动健康快速发展。
3.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管理成功实践来看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建立和健全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管理策略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7]。例如,国家通过立法、财政资助、协调政策等手段促进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形成和发展,这些法案包括《莫雷尔法案》、《史密斯一莱沃法》和《贝一多尔法案》等,同时美国成立了许多专门保障校企合作有效进行的技术转让办公室、咨询公司、综合服务机构等组织机构。
四、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管理策略的构建
随着大学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与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区域高校如何有效提供社会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同时,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高校大学生就业成本大幅度增长,给个人、家庭和学校等诸多群体带来了压力。有效的社会服务管理策略是提高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高校、社会等都要采取一定措施,构建合理的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管理策略。
1.从政府视角来看
首先,加强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我国应建立保障高校社会服务正常运转的法律框架。目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正在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但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机制还没有真正健全,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律框架。国家应颁布《高校社会服务管理法规》,对政府、高校与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权利和义务等进行阐述,把社会服务的管理纳入法律的轨道。第二,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专项基金,对高校社会服务进行导向和激励。搭建信息平台,及时推广和宣传品牌社会服务活动,发布社会服务需求信息,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总之,要协调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各自局部利益,建立和健全高校社会服务系统,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激励合作,实现“多赢”目标。
2.从区域高校视角来看
首先,学科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大学三大职能的平台。学科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高校社会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高校应加强学科建设,改革专业与课程结构,加强与社会的结合,面向社会人才需求,开设实用课程,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密切结合起来,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一体化的道路。其次,加强应用性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强高校与企业界合作,加速成果转化。再次,高校应积极设立社会服务的管理机构,为高校社会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成立专门保障校企合作有效进行的技术转让办公室、咨询公司、综合服务机构等组织机构,专门负责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寻找新技术发明,评估其潜在市场价值;保护知识产权,为学校新技术发明申请专利,负责与私人企业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提供技术孵化站和部分启动经费;为创建高技术公司寻找管理人员,组织产品开发与营销。
3.从社会视角来看
首先,社会中介组织不定期地组织对区域高校与政府、地方经济关系的评估,改善政府技术转让方面的工作方式,提高高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以及技术转让的积极性。其次,加强校外同行专家参与高校社会服务管理或决策咨询。同行专家往往能预知和发现高校管理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就问题提出创新意见和建议。再次,社会中介组织对高校社会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社会对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发展要求开展信息咨询。由于教育机关内部的咨询机构力量薄弱,加上其本身即为教育机关利益共同体中的一员,往往不能进行充分的论证,提出的建议不被采纳时也无相应的制约机制。由社会中介组织对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进行评估,提高社会服务信息咨询平台,有利于促进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五、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社会功能在不断扩展。社会服务已经成为高校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文件明确提出高校要开展社会服务。区域高校也正在积极探讨社会服务问题。区域高校社会服务涉及到各级政府的政策调控以及区域社会各领域的需求。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固然要靠自身的努力与探索,挖掘高校内部、外部社会资本,健全高校社会服务的管理策略。同时也需要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采取合理管理策略,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活动开展提供强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迪厄.资本的形式[C]//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4.
[2]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56.
[3]胡钦晓.高校社会资本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5,(9):47,49.
[4]FeemanRE.StrategicManagementAStakeholderApproach[M].Boston:PitmanPress,1984:46.
[5]潘海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大学治理理论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5):18.
[6]鹿红娟,陈士俊.影响区域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5,(4):73-76.
[7]甄丽娜.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及启示[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7-10.
【试论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的管理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社会学视野下毕摩社会资本简述论文04-28
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论文07-04
金融危机视野下财务管理策略论文12-13
激励理论下高校学生管理策略的思考论文10-27
试论法团主义视野下的行业协会自治论文07-04
试论我国的高校管理创新论文12-28
试论教育质量工程背景下的高校学籍管理论文12-29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