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SO9000以其通用性等特点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在高校管理中同样适用,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后转化为国家标准,当时就有相关人员开始研究在高校管理中引入ISO9000,并有一些高校开始实践。但是具体应用时,由于高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组织体系,不能照搬ISO9000的理念,应当结合高校实际制定适合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保证实效。
关键词:ISO9000;高校管理;质量管理
一、高校管理中应用ISO9000质量的可行性、必要性与特点
(一)可行性
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来看,其有八项基本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也是ISO9000系标准的理论基础之一,是贯彻系列标准的红线。主要涵盖:(1)顾客为焦点(核心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顾客为本;(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从素质教育来看,其所融入的质量观念以及要求、要素,体现了向学生主体回归的教育,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坚持改革和发展,要求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师素质,提倡学生参与等等。这些内容均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高度契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二)必要性
将ISO9000质量管理引入高校管理,一方面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主流方向。这需要我国高校建立一套适应国际化需求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则是我国高校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长期以来,很多高校采取目标管理模式,秉持传统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突出问题,相互推诿、制度流于形式等,管理水平低下,教学质量不高。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形成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强调过程管理和系统方法,可消除管理上的无序,切实保障管理规章制度、方法有效落实,使高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而且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原则还能不断推动高校管理改革,查漏补缺。另外,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也是高校招生以及就业竞争力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逐步走进大众化教育,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高校必将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高校办学质量将成为学生报考或是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将是一种实力体现,也是培养合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能够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高等教育改革。
(三)特点
首先,产品定义。ISO9000将产品定义为活动和过程的结果,高校提供的产品在质量认证界有两种观点:教育服务以及学生。笔者认为,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从学生报考择校开始到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再到终生学习结束这个生命周期内,应当分别考虑不同阶段产品定义。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此时学生是学校的顾客,那么教育服务就是产品,当学生毕业就业时,顾客是用人单位,学生就是产品。其次,顾客定义。ISO9000把顾客定义为接受产品的个人或组织,通俗讲就是对产品有需求的群体。产品与顾客这两个要素一体共生,所以从产品定义来看,高校的顾客应该有三类:一是学生,他们既是产品也是顾客;二是用人单位,每年用人单位需要吸纳大量高校毕业生,人才是用人单位发展的基本保障,需求量大,可以说是高校最大的顾客群;三是家长,这一类十分容易被忽视,高校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而学生一般经济来源就是家长,学生入学所需费用一般都由家长支付,是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买教育服务。再次,质量评价。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其质量评价一般通过固定的技术检测手段来确定产品质量。而高校方面却对教育产品质量有着不同的见解。长期以来的教育改革使高校质量评价大体呈现四种观点:其一,名列前茅论,也就是把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育产品质量的标准,成绩较好的学生(即名列前茅的)质量就好。这在应试教育时期十分盛行,哪怕当下强调素质教育,同样也存在。从这个观点看,985、211等学校具有天然优势,地方性高校则天生劣势。这对于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十分不利,也是很多高校跟风、拼命升格的主因。其二,条件质量论,即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就好,突出教学条件。其三,目标管理论,即先设定统一目标或是标准,利用各种手段,如笔试考核等来检测,与目标越近,质量越好,至于目标是否合理、有价值,并适用全体学生则不得而知。最后是不断提高论。这一观点相比前三点有所进步,但操作难度大,基础以及提升的幅度不易把握。若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高校管理质量评价应当要满足顾客的教育需求,既要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求,又要满足家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最后,规律。相比企业而言高校教育活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企业则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顾客是焦点在ISO9000中是核心指导思想,是企业的金科玉律,但却不能直接照搬到高校管理之中,如果照搬则与教育客观规律相悖,也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所以,高校不能像企业那样实行“顾客就是上帝”,特别是学生作为顾客时不能一味迎合学生要求,因为这样培养不出适应社会的人才。
二、高校管理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某新建本科院校,于2001年由两所高职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成,2008年开启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之路,2011年教育部高教司到该校调研,充分肯定了该校的转型成果和发展水平。这得益于基于ISO9000标准建立的三标一体质量管理体系。该校成立之初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在升格前后存在矛盾,一时无法适应本科教学与规模增长。学校升格后生源发生了极大变化,导致质量观和质量保证方式十分不适应。而且招生也是一个大问题,成立之初本科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不足50%,新生报到率也才80%左右,学生、家长甚至用人单位对学校不信任。因此,该校引入ISO9000标准来改善。
(一)基于ISO9000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该校针对遇到的困境,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四个基本要求:教学质量以教学工作为核心,让相关利益者满意,以全过程、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控制教学质量,并落实为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和指标文件,使质量管理具体化。教学策划方面,这是顶层设计,把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内容作为质量评价标准,保持与相关利益者质量要求的一致性。教学实施质量管理方面,重视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建设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其中课程建设是核心内容,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单门课程。而教学活动又是教与学的过程,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内容。教学条件方面,教育学领域学者提出“凯西模型”,证明了办学条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在《办学条件对学生影响的凯西模型及其应用于发展》中杨小敏也做出了重要论述。该校则从师资、设施设备两个方面加大经费投入,在建设硬件条件的同时,积极发展软件。教学结果与质量评价方面则充分考虑高校顾客的复杂性,制定不同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学结果,具体有三个,包括招生质量、就业质量以及社会声誉。
(二)教学质量管理模型的改进
该校在实施基于ISO9000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后,基于ISO9000持续改进原则,召开了研讨会。总结运行以来存在的问题包括认识不到位、缺乏相关知识和管理经验、三标一体质量管理体系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教学质量总目标的制定方面不是很合理等等。围绕这些问题,该校进行了三次改进。首先,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工作质量考核制。后者以定量、定性为基本框架。定量引入积分制,分别计量职能目标、综合管理目标和满意度;而定性方面则采取一票否决指标。前者则涵盖教学策划、实施、条件以及结果,并辅以奖惩制度,同时形成通报公开文件,与职称、职务挂钩。其次,建立以三标一体的评建工作平台,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为中心,以目标管理和质量考核为监测手段。修订体系文件,把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纳入质量手册,重新策划相关程序文件,调整考核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按计划分解本科教学质量指标,实现彻底的校本化。最后,开启特色办学之路,即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把办学目标定义为应用型大学,并围绕这一目标调整质量观、目标、标准以及评价方式。同时,推动学院制和大部制改革,建立二级管理体系,再一次修订质量手册、相关文件,重点调整相关标准。目标管理实施六化改造,即中心化、年度华、均衡化、标准化、主控化、综合化(参考刘仲全的文章)。
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同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保持着较高的相似度,同时ISO9000本身具有极高的通用性、自由性,在高校管理中应用可行而且必要,也是高校管理适应当前国家教育改革新形势,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当然,在具体应用时由于高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组织体系,不能照搬ISO9000的理念,应当结合高校实际,制定适合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保证实效。
参考文献:
[1]杨旭东,芮菊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5-57.
[2]梁艺潇,韦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应用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4):199-200.
[3]刘仲全.ISO9000在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154-158.
[4]熊平.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及特点[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16-46.
[5]何茂勋.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及其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04,(2):56-59.
【质量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论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中的应用论文10-31
技术质量管理的应用论文12-25
浅谈诱发式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11-25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文化管理论文12-28
微信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12-25
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11-13
现代高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论文11-13
高校管理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途径论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