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技术基础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论文

2021-07-01 论文

  卓越工程师计划下机械类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技术科学为基础,面向工程实际应用,以培养善于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工程师为目标,其特点是与社会生产保持密切联系;教学与工程科研相结合;专业针对性强,专业课内容变化快。而国家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方案,虽然也针对不同类型院校分类,但评价指标基本上是通用标准,很难体现上述特点。在遵循国家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方案中评价指标的大原则前提下,考虑到机械类应用型本科教育自身的特点,建立面向应用工程师培养、针对性强、运行机制灵活的教学评价标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机械技术基础课程,讨论其在卓越计划下的质量评价体系。

  1 背景与现状

  课程的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收集、测量教育中各个环节相关资料,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机械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核定本专业办学效能,评定个人工作绩效,改善教学管理体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

  作为传统的工科门类,虽然机械类本科教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成熟经验,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机械类应用型本科教育也在不断发生着变革,如何跟踪世界机械行业科技发展的潮流,创建面向科技进步、基于先进技术、运行机制灵活、适应企业对应用型工程师要求的教学评价标准,培养出适应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机械类应用型本科教育工作今后发展和进步的关键。

  以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基础实验等主干课程为代表的机械技术基础课程,在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中担负了奠定专业基础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其在整个培养课程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关键。

  2 发现问题、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念

  工科院校的教育工作本质上说应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世界上所有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 有的是为未来的工程师打好基础如美国;有的是直接培养工程师如德国。中国高校多年来实际上没有做到这一点,许多工科院校都把建设研究型大学、成为世界知名大学作为发展目标,不重视工程师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目前大家都认识到这个问题,各个学校包括清华在内的一流工科大学,都在积极研究如何把本科教育引入到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正确轨道上。改变“重科学轻工程”的价值取向,树立基于实践和应用型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理念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为树立正确的机械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理念,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

  (1)研究现有评价体系的缺陷和不足

  现有课程评价体系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考试轻实践、重条条框框轻可操作性、重评价轻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不能完整体现应用型工程师能力培养要求。

  (2)研究工程实际对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要求

  根据企事业单位对机械类本科人才作为应用型工程师的要求,分析培养过程脱离生产实践要求的环节,分析不断变化的实际要求与人才培养策略的关系,主动适应实际需求。

  (3)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念

  根据现有评价体系缺陷和工程实际要求,树立面向应用的正确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念, 改变仅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学质量的陈旧观念,探讨综合评价方法并形成体系。

  3 机械技术基础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关键环节

  3.1 参照现有质量评价体系内容,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框架

  评价体系包括对课堂理论教学质量评价和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两大部分。课堂教学依旧是机械类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针对课堂教学,在现有评价体系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现有指标体系的教师自评、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评价层次中的工作态度、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等逐一细化,尤其在内容、方式、教改和课程考核创新等方面加强要求,使评价指标指导课程的教与学,使课程教授的理论和方法密切联系应用实际,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灵活应用。

  机械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是另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课堂理论教学质量评价有许多可参照的成熟经验,而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多涉及动态评价,相对成熟经验较少,是评价体系中应该关注的.重点。课程的实验特别是课程设计环节,最能反应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同时也反应了整个技术基础课程真正的教学水平,应予足够重视。在评价指标上可从如下方面建立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1)创新思维及其培养、创新技法与创造训练课程教学评价标准;

  (2)创造性设计、创新制作的评价标准;

  (3)操作技能与劳动素质等方面的评价标准;等。

  完善后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体系,作为机械技术基础课程新的评价体系框架。

  3.2 针对机械类主干技术基础课程特点和企业对应用工程师的要求,突出教学评价体系特点

  机械类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具有与社会生产联系密切、教学与工程科研结合紧密、专业针对性强、专业课内容变化快等特点。在教学评价体系中需突出这些课程特点,建立符合企业对应用工程师的要求的评价体系。

  为使课程评价体系具有面向工程应用的特点,各技术基础课程要在上述评价体系基础框架上,建立课程教学实体与用人单位间、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间、课程教学各保障环节间的闭环交流运行机制, 以评价体系作为闭环的反馈环节, 并以此改进现有课堂教学、实验、设计选题、专题讨论等教学环节内容、形式和方法,适应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需求。

  3.3 通过教学实践,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在此过程中加强如下联系:

  (1)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

  (2)加强和各专业课程教师的联系,建立该评价体系的良好运行环境;

  (3)密切与教学管理部门联系,保证体系实施。

  4 用发展眼光和国际视野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机械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可参照美德日等国的机械应用工程师培养中对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的评价指标, 研究机械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另一方面,教学评价体系要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吸收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例如在国际上已获得广泛重视的CDIO 教学方法中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保障体系的新成果,可作为完善评价体系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