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一的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环节。通过认识实习,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各种系统的生产流程有进一步了解。同时,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工程意识;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进而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我校始终坚持前校后厂的办学特色,不仅设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而且联系建立了保质保量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典型的生产工艺、设备,以及与企业生产相关资料录制成影像,并聘请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对相关内容进行的详细讲解;认知实习并非走过场,实习结束后不但要求大学生撰写实习报告,而且还要以课题小组的形式组织答辩。这样不但使大学生对相关生产线有了深入了解,而且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毕竟创新来源于现有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如果学生连认知实习都没有参加,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大二的第二课堂和实验室开放
2.1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又称为兴趣小组,是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爱好参加到相应的兴趣小组,从事简单的科学研究进而获得一定创新性的智力成果。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计划中要求每个大学生至少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专业指导教师的各种技术改造、科研课题、科技竞赛等获得相应成绩。我校“第二课堂”是以“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为出发点,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从根本上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开放实验室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验设备的支持与配合,我校较早的实现了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在没有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全校实验室对师生进行开放,将各学科专业实验平台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这样最大化的开拓了大学生知识结构,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室开放不仅能够使大学生进入到不同的实验室,了解各种专业设备,而且还能够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相互了解提供了机会,为创造自主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使大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实验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团队精神,提升了创新意识,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这正是培养大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3.大三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实现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环节。毕业实习是与认知实习相对应的环节,如果说认知实习是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那么毕业实习就是对本专业知识的理性检测,考察大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否符合市场需要。大学生可以根据毕业实习中的实际问题选取毕业设计课题,这样就避免了纸上谈兵。我校的毕业设计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毕业设计是对大学生三年来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毕业设计,在大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全程跟踪辅导,采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对回到学校的大学生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对继续在企业实习的大学生采用“校外导师”指导为主。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学校要求课题组内每名大学生一个题目,优先采用来自生产实践中的课题和导师的科研课题,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在保证思想道德合格的前提条件下,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在创新能力的转化过程中实践动手能力又至关重要,三者必须有机的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我校通过上述环节,取得了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引导学生养成了严谨求实的态度、诚信奋斗的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总体上有了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