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教师是关系职业教育兴衰的关键,“十一五”规划以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文件,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0XX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鼓励以专业标准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OXX-20XX年)》也提出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总体发展形势来
看,首先在量上取得了巨大优势。当前,我国有中等职业学校(含高职院校)12 000 多所,在校生超过2 100万人,专任教师达88万余人。[1]但我国的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与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教师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欠缺。因此,本次调研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包含了解教师专业发展认知情况,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态度,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等,通过了解教师内心的真实想法,反映出其专业发展需求,从而对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法并辅之以访谈的方式进行,对全国15个省份的多所中职学校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670份。调研对象主要以之前参加过国培的老师为主,进行跟踪调查培训效果。调研前期,根据教师职称和年龄结构的不同,采取电话约访形式,初步了解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在培训上的需求以及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知情况。在掌握教师基本情况后,进行问卷整体结构的设计,并在部分老师试测基础上调整问卷结构,最终完善问卷。新修订的问卷包括教师职称、学历、毕业院校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等四个维度。经过试测和多次修改,最终确定问卷题目共 46 道,其中填空题 7 道,排序题 6 道,单选题 33道,题型丰富,题量适中,能较好地反映出调查对象的意见与看法。本文中呈现的分析数据图表均来自问卷星软件自动生成。数据来源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从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来看,职称是中级及以上的占 61.95%,学历是本科的占 70.98%,研究生学历占27.76%,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是高级及以上者占54.62%。可见,约有一半以上的调研对象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熟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比较符合研究要求,对统计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研及分析
(一)教师能力需求调研
1. 在教师专业能力方面,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最为重要。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丰富专业情意等方面的专业成长过程,是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达成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调查数据,专业能力需求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知识,所占平均分值为6.94;第二位是专业技能(6.72),第三位是课程与教学知识(5.14),第四位是学生管理(4.39),而行企业知识和企业实践经历得分相对较低(4.03和3.90)。由此可见,大多数中职教师认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最为重要,希望通过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促进职校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2. 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师德和专业理
念所占比重最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就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而言,师德和专业理念占据首位,平均得分为5.98,其次是涉及具体实施层面的'教学方法(4.90)、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4.57),而教学评价(3.66)和管理学生(3.63)等环节得分较低。教师的专业发展包含外部环境动力和内部动力,师德和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力之一。20XX年,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体系将教师的师德和专业理念作为考察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可知,教师的师德和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其次,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殊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教育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实践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否恰当。
(二)教师专业发展认知情况调研
1.制约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多。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生源的不断增多,中职教师师资队伍发展得以不断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众多阻碍教师发展的因素。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可知,教师反应工作量大而工资待遇低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平均得分是7,第二位是中职学生难教难管(6.63),第三位是中职教师这个职业缺乏荣誉感(6.05)。此外,还有反应中职学校教师评职称评的比较慢(4.47),学校内部人员非教学人员冗余(4.37)等,可见,影响中职教师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在于学校各领导部门缺乏有效管理机制,从教师自身层面来看,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对中职教师这个岗位尚缺乏认同。
2.教师对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识有待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专业标准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认识的基本准则。深刻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内涵,对于中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起着特别重要的指导作用。据调查数据显示,62.39%的教师表示知道该文件的颁布,而有37.61%的被调查教师称不知道该文件的颁布。由此可见,部分地区或学校没有把国家颁布的政策文件及时下达给一线老师,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缺乏对政策文件的关注,不清楚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没有以此为基准进行规范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 在提高专业能力途径方面,主要以平时自学、教学中反思和参与培训为主。寻找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参照调研情况,将中职教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总结为以下五项:(1)依靠平时自学和教学中不断反思;(2)参与各种培训;(3)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企业或社会实践;(4)依靠学校调研活动或参与专业建设;(5)参与各种竞赛或比赛。调研结果表明,有44.33%的人表示依靠平时自学和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来提高;其次,参与各种培训的老师有 183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7.31%。而依靠学校教研活动或参与专业建设等途径的人数只有36人,占总人数的5.37%。可见,绝大多数教师主要依靠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挖掘自身不足,积极参与培训等途径提高专业能力,教师们有一个积极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学校教研活动途径比例较低,可见,学校在组织教师培训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而且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程度不高,教学自主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4. 教师对“双师型”的认定态度积极。“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殊要求,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但目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依旧匮乏,与地方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20XX年要求达到的50%的标准相差甚远。通过调查,了解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态度,将有利于中职教师认清自我定位,提高内驱力,以便优化调整专任教师的结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教师表示赞成该“双师型”教师评定方法,只有不到20%的少部分教师态度比较冷漠,认为无所谓(11%)或反对(5%)该做法。可见,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双师型”教师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并能够按照国家政策文件的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工作。
(三)教师学历提高需求途径调研
1.在职教师参加研究生教育需求及方向。中职硕士学位工作自2000年开始试办以来,至今已有十余年时历程。中职硕士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提高中职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水平的有效形式。[2]一方面,为顺应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来看,迫切需要中职硕士学位培养这一推动力量;另一方面,中职学校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不合理与“双师型”教师匮乏等现状都对中职教师要求攻读硕士学位提出了迫切要求。在被调查教师中,有 306 人占总人数的45.67%的教师表示愿意选择所学或所教专业的专业硕士,如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等就读。44.63%的老师支持就读即将试行的在教育硕士下增设的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只有不到10%的教师选择面向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硕士或其他。可见,大多数老师希望接受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并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的开设持积极态度。
2.职教硕士应重点突出教育学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内容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中国杭州召开的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职业技术教育硕士,这是针对职业教育设置的一种新型学位制度。从2016年开始,国家学位办在教育硕士下增设和试行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毕业时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合理的教学内容的设置能够使该硕士类型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调研了解到,一半左右的教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教育应重点突出教育学与专业结合的专业教学方法,其次,33.43%的教师认为,所教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要重点突出,其他老师认为,应重视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学生管理和指导以及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由此可见,大多数老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应该依托教育学专业理论,探究教育学如何与专业结合,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率,是攻读硕士学位应该有针对性提高的重要一点。此外,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是教师们学历和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因此,也很重视对自己所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拔高。
(四)对教师聘任制度的看法及态度调研
1.中职学校聘任教师有必要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教师资格制度是实施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的前提。但随着教育形势的改变,现有的教师资格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3]因此,教育部率先对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制度作出了改革,重新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对中小学新进教师实行“国标、省考、省用、校聘”管理体制。那么中等职业学校是否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呢?调查发现,有超过 60%的教师支持这一做法,认为中职教师在聘任教师时,有必要对教师准入严格把关。只有20%左右的老师持消极态度,认为中职学校没必要引用这一套管理体制。还有11.91%的老师保持中立态度,认为无所谓。
2.大多数老师支持新进教师要有企业实践经验。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相对较高。教育部规定学校新招聘的专业教师若没有企业实践经历,要求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到企业实践后才能上岗,针对这一政策的可行性,我们做了相关调研。数据发现,调查教师中 90%左右的教师表示支持这一政策,只有不到4%的教师认为没必要。由此说明,多数教师比较认同企业实践经验有助于专业教师能力的提升。3.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老师认同去企业参与实践,一方面能够接触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便培养出的学生更好与社会接轨;另一方面,将自身的技术研发成果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发挥实用价值。因此,教育部在2006年出台文件规定,专业教师必须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两个月,但现在许多学校落实不到位,我们对该问题进行了调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企业不接收或到了企业也没有实践岗位;(2)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3)学校缺乏相关的激励政策;(4)到企业实践所需费用落实不了。由此可见,学校和企业的有效合作是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前提保障。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其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4]接收教师进入企业内部,意味着他们要提供实训场地,投入人力物力对教师进行培训,而由于校企合作尚未形成有效机制,企业参与教师培养的动力不足,并非将企业本质文化和先进技术展现给外人,导致教师即使进入企业也学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中职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加上中职生难管难教,教师按照教学进度计划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除此之外,抽不出完整时间去企业实践,这些都是制约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
1.教师培训要突出企业实践。
教育部在2006年发布文件,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这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5]目前中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薄弱点在于针对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上存在不足。因此,为有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全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或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培训院校应起带头作用,在开展教师培训时,要积极吸收企业专家或技术能手,合理充分利用“基地+企业”资源,增加实践培训课时,引导培训教师切身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反过来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实践。定期指派教师去企业里参与一线实践,了解企业生产工序,产业发展趋势,学习所教专业在企业实践运用中的“四新”内容。
2.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外部同行的评价,更需要进行经常性、系统化地自我反思。实践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促进实践教学经验的理性化,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6]教师基于丰厚的理论基础,如果能够将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归因分析,与经验丰富的学科专家探讨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将有助于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逐渐由一名“教书匠”向“专业的教育家”“研究型专家”改变。
3.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制度标准。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考察标准缺乏职教特色,存在延续普通教师考核方式,建议聘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时要侧重专业技能的考核。完善教师的职称评聘制度,并且薪资的级别划分、职称的评聘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挂钩,使持有高学历和高级别职业资格证书者享受到这种优惠,提升中职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拓宽专业发展道路。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调查论文】相关文章:
中等职业教育浅析论文11-29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的论文11-18
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论文11-19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2-06
浅析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论文11-19
浅析教师自主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04-02
关于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发展的浅析论文10-01
浅析职业教育教学的论文09-11
浅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创新论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