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研究
1.1人文教育与高校计算机教育相融合
1.1.1利用与发现计算机教材中的人文观念,联系实际生活发掘人文精神。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发展都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所以任何学科教材内容中,都包含着人文精神的内涵,高校教师能否从书本中发现这些人文精神内涵,让它与本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在本课教学内容中能顺其自然的传授下去,能否在讲课过程中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课堂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这个才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中,“存储程序控制理论”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精髓所在,把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在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巨大贡献和他对科学的探索精神贯穿于存储程序控制理论教学内容的讲解中,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熏陶大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执着追求精神。因此,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结合课程进入课堂教学是计算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础。
1.1.2在实践性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现如今重大科学难题都需要依赖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攻关完成。所以在当代社会中,不仅需要当代大学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而且更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所以计算机实践教学设置就是培养团队精神的理想选择。在高校计算机实践课程中不但要培养大学生们的个人动手能力,更要加强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1.1.3因材施教结合时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在计算机发展概论教学中,把中国研制的“曙光”、“银河”、“深腾”、“神威”等一批超级计算机内容纳入到课程里来,让学生们知道了解现代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情况和研究态势,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们的民族荣誉感。在讲“操作系统”课程中,通过讲解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现状,对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建立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读书的理念。
1.1.4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人文”本身不仅仅是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精神体系。在自然科学领域,创新是其最重要的体现。创新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创新也是一个民族成长、进步的源泉。所以,在实践课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中的实践成果课堂中向同学展示,可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1.2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人文教育的影响
1.2.1奉献精神。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的本质就是资源共享。网民应当共同遵循的原则是:在互相免费的'前提下,所有的子网可以获取他人的数据信息,一切计算机及子网也要无偿为网络提供资源。因此,奉献精神也成为了网络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导向。
1.2.2自主精神。如果说传统的价值观是一种具有依赖性的价值观,那么网络价值观就是一种自主型的价值观。因为网络是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的,因此在进行网络课程时要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进行管理”、“自己为自己做主”。由依赖到独立的蜕变,使人的潜能和主体能动性得到提升。
1.2.3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在网络中,阶级、权力、阶层甚至民族、地理位置、都会失去意义,这也使得它享有更多的特权,每个网民都是一个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不再有等级制度。个人平等及权利意识的加强,有利于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提高道德主体的创造性。
1.2.4民主、自由精神。网络的核心是自由性、开放性。在网络的虚拟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能够自由地进行选择,自由地表达思想。因此计算机网络为人们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由、民主意识得到了全方位的锤炼和提升,这是伦理道德、主体能动性、创造性获得张扬的重要标准。
1.2.5创新意识、开放思想和创造精神提高了现代人破解自然和自身的能力。现在社会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开放思想和创造精神,体现出了人类的生命自由和自信精神。网络化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价值在于,它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演化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创造了知识经济的辉煌成就,而且加快了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使得人类的精神追求与生存需要获得了现实化的满足,赋予了现代伦理道德全新的内涵,计算机使社会学在高科技的支持下获得新生和变革。
2计算机教学中提高人文教育培养的方法
能否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如何将其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教学中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人文精神是实现教育人文化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提高人文素养,完善自身人格,升华道德境界,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目前,在高校中绝大部分教师有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理工科类教师尤为突出,怎样才能使教师在注重科研的同时,加强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2.1提高各学科教师自身人文素质。
第一要从思想上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要培养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也包括人文素质。所以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技能,同时也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2坚持教书育人,注重言传身教。
学生们的人文素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很长时间的努力,不能急功近利。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开展案例式、研讨式等启发式教学。同时还要提高讲课内容的艺术性,让学生每一次听课都是一种享受。
2.3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能力。
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质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职业的定位以及今后的发展。许多高校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学方法训练,仅通过一定的岗前培训,就由往日的理工科院校学生变成了大学教师。虽然他们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他们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师是一门对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的职业,既需要教师积累深厚的专业知识,又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采取更多形式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拓宽教师的视野,增加人文素质积累,也可将人文素养能力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中去,促使教师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3结束语
计算机教育与人文思想融合容易为高校教育者所忽视,在沿袭传统填鸭式的教育以后我们发现教育结果事倍功半。学生人文素质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让大学生能够认识历史,了解传统文化,更主要的是激发受教育者对自我价值的努力实现,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的精神激励。而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要求大学生完成每一步计算机操作,探索全新的实践操作方法,追求最后的正确的实验结果,这正符合人的自主、自由、探索、创新等精神,与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的人文精神相符合,让大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构建有序、和谐、向上的社会体系。
【人文教育培养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网页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01-11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5-12
经典声乐作品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08
浅谈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05
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1-13
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