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长效运行机制研论文

2021-06-25 论文

  水利事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社会事业。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的水利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一大批规模较大、设计较为先进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要求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要求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是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一、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1、共建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环境,它不同于高校的实验课程,是综合性、体验性、实战式的实践能力培养环境。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必须亲身体验水利工程真实环境,开展实践和研究性工作,这是高校无法给予的,因此,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接受水利科技人才长时间的实习,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水利科研项目研究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培养模式,紧密结合水利行业的生产实际和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目前这种合作方式在博士、硕士培养中应用广泛,但如果能将这些成功经验应用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这需要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挖掘更多的水利事业科研项目,吸引水利科技人才参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培育高水平师资

  在培养创新型水利科技人才的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采取校企教师双向流动机制,聘请企业科技专家做校外导师,鼓励教师脱产进入水利行业进行挂职锻炼,对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存在的问题

  1、师资问题

  教师是高校的灵魂,是高等院校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途径的核心和瓶颈。市场对水利科技人才的需求需要教师去传授,高素质的创新水利科技人才需要教师去培养,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需要教师去创造。师资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创新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达不到目标的根本原因。

  2、产学研合作创新教育效果不理想

  目前创新型水利科技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高校重视,建立了不少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采取了丰富的学习形式,如实习、实验、课程设计、讨论、报告和讲座等,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实习基地建设重签约、轻利用,校外培养过程考核不严格,水利产学研合作单位距离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实际开展数量比率低等。由于产学研合作条件有限,许多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创新教育考核、管理过程不到位,致使创新教育效果不理想。

  3、创新教育受益学生比率低

  我国水利科技人才培养大部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仍然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各类水利纵向、横向科研项目是很好的创新教育形式,也有许多教师吸纳了学生共同参与,但往往只有部分博士、硕士能够拥有这些锻炼机会,而每年博士、硕士毕业生仅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 15%,即唯有让大多数水利学科本科、专科学生接受创新教育,并进行创新实践,才能说做好了水利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的长效运行机制

  1、组织机制

  产学研合作组织机制是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组织、管理、考核的组织机能,是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的组织保证,其职责是负责合作协议签订、合作管理、沟通信息、学生考核等。我国大部分产学研合作的推广和发展主要依靠个体企业需求拉动和教师个体推动两种模式,在政府、高校、企业三大产学研合作主体中,普遍缺乏专门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机构。我国虽然对产学研结合日益重视,但由于长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导致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成效非常一般。因此,在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相关产学研合作主体中都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负责推广、促进和管理产学研合作工作,这是产学研合作水利科技人才培养产生良好效果的必要保证。

  2、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是指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各主体按一定的.原则,分配、调适相关责任和义务。产学研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利益因素有关,如果只是一味的付出,不能给各主体带来合理利益,产学研合作势必难以长期存在。利益机制是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动力和维系产学研合作良性运转的根本。因此,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必需条件。

  如果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成果转化或委托开发形式,利益分配机制必须解决好成果定价、专利归属、成果享用等利益分配方式;如果产学研合作是共建实习基地或是借助企业资源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对高校的利益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但对企业产生的利益明显不足,因此政府必须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扶持相关企业开展这方面的产学研合作,如直接给予配套资金支持、税费减免等,否则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只能停留在协议和形式上。

  3、沟通机制

  产学研合作的运行和发展必须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有众多的企业需要高校的人力资源和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同样高等院校迫切需要众多的实际科研项目和真实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与创新人才培养,这需要建立专门的沟通渠道和平台,便于科研工作者、高校、企业进行信息沟通;二是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通过便捷地沟通渠道进行信息交流,及时解决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消除障碍,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成效;三是建立专门的中间机构从事产学研联姻工作,缩短企业和高校之间的距离,解决校企对接问题,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

  4、考核机制

  为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的持续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尤其重要,包括对参与产学研合作学生考核、政府部门从事产学研合作专门组织和人员的考核、高校推动和发展产学研合作的专门部门和人员的考核、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考核。合理的对产学研合作的相关主体进行考核,对发展产学研、明确责任和义务、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长期高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5、保障机制

  产学研合作本质上是一种交易行为,各主体在产学研交易过程中有受益,也有责任和义务,为使这种交易有序、健康发展,政府、高校、企业建立相应的制度,组织、协调、规范、激励、引导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十分必要。相关单位可以从宣传产学研合作,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社会氛围,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协调机制、服务平台等保障机制等方面,确保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长期发展,并产生实质性效果。

  四、结论

  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在观念上得到了足够重视,但在实际开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分析产学研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的开展形式和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长期高效运行的四大机制,以供政府、高校等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卓越工程师型水利科技人才培养长效运行机制研论文】相关文章:

淮安水利科技论文11-05

海洋科技及经济增长效益论文11-06

关于创新水利科技的论文11-05

体系建设水利科技论文11-05

推广宣传水利科技论文11-05

水利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探讨论文07-02

用卓越科技为安全护航论文11-02

浅析体系建设水利科技论文11-05

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论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