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2021-06-24 论文

  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关于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探索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实践环节、师资队伍、配套教材、实验室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培养目标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教育受到极大重视,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还存在很大争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进行探讨,以便能够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

  一、国内外电子商务教育发展状况

  国外的电子商务教育起步较早。在美国,各大著名高等院校都设立了EB研究专题,联合计算机和管理类的师资力量共同主办电子商务课程。早在1994年,Vanderbilt大学就设立了电子商务研究项目“Project 2000”,成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e-lab)。1998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创建了电子商务学院,并在1999年3月宣布设立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商务硕士学位。MIT设立了SLOAN学院,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教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设置了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

  英国的电子商务教育发展较快。2001年英国共有29所大专院校设立了96个E-Commerce类本科专业,19所院校开设了69个E-Business类本科专业,另有29所院校招收电子商务研究生。2002年的院校招生目录中,E-Commerce类专业数增至137个,而E-Business专业数也已达到78个。

  在澳大利亚的39所大学中,31所提供电子商务学士学位,5所设置了硕士学位课程,只有3所大学没有提供任何电子商务课程。

  我国的电子商务教育相对国外起步略晚一些。2000年,教育部批准在全国部分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试点,首批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于2001年开始招生。到2007年,我国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300多所,其中一些高校开设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电子商务研究方向。

  二、我国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发展速度较快、发展规模较大,但由于各高校基础不相同、师资不均衡、认识不统一等一些短时间难以跨越的客观障碍,使得我国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当前,许多高校并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它们所提出的培养目标要么过于宽泛,在培养方案中各类相关知识悉数涉及,培养的是“万金油”式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要么就过于极端,在培养方案中片面地突出强调“电子”或“商务”之一,培养的是“残疾”式的专业型电子商务人才。这都使得电子商务专业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致使电子商务人才不被社会认可。

  (二)专业建设有待加强

  教育部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时间较短,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还处于研究讨论当中。目前,各高校基本都是各自为政,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专业评估等方面进行专业建设的探索和研究。这就使得各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内容五花八门、参差不齐。

  (三)师资严重匮乏

  目前,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由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深入和实用。他们要么是精通计算机知识,而不懂经济、管理知识;要么是经济、管理的行家里手,却是计算机的门外汉。因此,他们很难将计算机、经济、管理等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按照自身的理解讲授课程内容,所以内容也各有侧重,提供给学生的参考书也不尽相同,这对于电子商务要求掌握多种学科、全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不利的。

  (四)教材质量低劣

  随着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不断增加,教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编写教材的队伍也日益庞大,“鱼龙混杂”,尽管也编出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教材,但大部分教材质量低劣,编写者急功近利,在没有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厚重积淀、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就动手编写教材。有些教材是把传统的专业理论加上电子商务进行定语修饰,有些教材则是把其他几个专业的内容拼凑在一起,然后冠以电子商务的名称,这样的教材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为害颇深。电子商务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目前有许多教材过分偏重理论,内容抽象,脱离实际,不仅教师在教学时感到吃力,学生学起来、理解起来也感到困难重重。

  (五)课程设置不合理

  人才的培养最终是要落实到对课程的学习上,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势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各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尽管都规定了电子商务专业主干课程,但这主要是基于自己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解,不同高校对主干课程的规定有时大相径庭。许多高校都是把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的结合。在教学中,过多偏重于理论解释和分析,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最终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在就业市场上失去自己的个性,因而也就丧失了竞争力。

  (六)实践环节得不到保障

  由于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大都设置在文科院系,而文科院系实验室经费投入相对于理工科院系一般要低得多,这就使得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建设经费严重短缺,不少设有电子商务专业的院系,甚至仅仅只有院系级各专业通用的实验室,而没有建立电子商务专业的专用实验室。在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尽管这两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此外,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三、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专业建设的目的是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根据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并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来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师资队伍、教材体系及实验室的建设工作。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我们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思路。

  (一)确定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基础

  专业建设的定位非常重要,涉及学科的发展以及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并非所有的大学都因此而实施大众化教育,不同类型的学校根据肩负的国家责任的不同,分别实施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因此,专业建设的定位要与学校的定位相一致。

  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确定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基础上的:一是电子商务人才的类型和层次结构。社会需要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作为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培养的是电子商务运作、管理人才和电子商务系统规划、设计、开发人才,应该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的电子商务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大学的类型和自身特色。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对各类大学的定位,大学的类型可以分为由重点综合大学构成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由一般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等院校构成的专业性应用型大学和技术技能型的高等职业学院。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是以通识为主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学术型、学术与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主;专业性应用型大学的本科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的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专业型人才为主;技术技能型的高等职业学院是完全的职业专业教育,以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为主。不同层次的大学在培养人才的定位和目标方面是不同的,这也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各层次的人才。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及创新实践环节,在这一核心体系建设过程中以专业建设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以电子商务学科知识体系和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为依据,根据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所需的知识设置课程,根据电子商务人才的能力要求创新实践教学环节。

  电子商务专业是由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而不是由各相应学科知识简单叠加而成,也不能由这些学科所取代。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经营行之有效的决策能力、对外开拓能力、互联网软件开发设计能力、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物流配送能力等。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及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4年当中把这些知识全部讲授给学生。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原则组织教学,依据本学院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按照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3个层次进行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必须安排充足的实验课时,让学生在实验中增强对电子商务系统各要素的把握,并辅以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如图2所示。

  实践性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既要有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实训,又要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既要有验证的模拟性实验,又要有自主开发的创造性实验。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实训大多采用的是模拟教学软件,模拟教学软件虽然可以使学生体验电子商务的运作流程,但缺乏商务实战环境。校外实训基地虽然是培养实践能力的较好场所,但由于我国高校特有的办学体制,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相对封闭、接触较少,并且由于电子商务也有其特殊性,所以学生要到外面的公司、企业进行实践几乎不可能。为了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进行电子商务实践,感受电子商务魅力,可以考虑专门为学生设立服务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内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并进行经营、管理和维护。同时,鼓励并帮助学生在一些免费的商务平台上开设自己的店铺进行商品销售或提供在线服务,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三)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在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要求专业教师应有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背景,这种多元化的师资结构搭配比较适合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性特征,对于提高培养质量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了解决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资源不足以及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可以考虑派遣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出外进修、访问、研讨、深造,以尽快提升他们在专业方面的素养;也可以安排在校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顶岗实习,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在实践中成长;还可以根据需要聘请一部分在企业从事电子商务设计、维护及管理工作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并支持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研、教改项目和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科研项目的研究活动,以尽快提升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

  (四)加强配套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在教材建设过程中,一方面,依靠教委科学地确定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教材的名称和内容大纲,组织和鼓励电子商务领域的资深专家撰写一批高质量的专业建设规划和通用教材,以及引进和翻译一批高质量的西方电子商务专业优秀教材。另一方面,鼓励本校教师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情况,编写适合本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的教材。

  (五)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

  要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战场,实验室建设最终要靠各高校的重视和投入。高校要把实验室建设看成建设好电子商务专业的前提条件,要把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理工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看得同样重要。创建新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学生创新项目与专用机管理制度,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统一规划电子商务专业实验课程,制订各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充分将实验教学内容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机地结合、延伸,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和全国电子商务大赛。

  (六)保证教学计划顺利实施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是通过教学计划实施的,因此,要根据课程体系中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各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课程开设顺序,安排好实验和实践环节,制定出合理的指导性教学计划。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因此,应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来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进一步从师资队伍、教学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教学建设和改革、教学效果、特色项目等方面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对各项指标的评估、监测水平,改善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蕾. 基于国际比较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4):128-131.

  [2] 周水平,涂传清. 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57-159.

  [3] 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2):4-6.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探索】相关文章:

职校电子商务教学的探索论文04-25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自我鉴定12-29

建设绿色乡村有益的实践与探索05-04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自我鉴定范文01-17

高校新生学风建设实践探索论文04-26

职教园区建设双元制探索论文04-28

探索建设生态校园的意义-大学随笔06-09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生的自我鉴定范文02-05

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思考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