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中学生的体育运动会往往是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状态,《新课改》出台以后,各级领导单位及学校师生都以重视全员参与为运动会的基调,并企业改革传统的运动会模式。新时期,学校更应该探索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新型运动会模式。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为中学体育运动会研究者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材料。
关键词:学校运动会;模式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里面明确规定,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运动会。学校的运动会是学校体育教育成果的综合性体现。然而,在以往的很多中学体育运动会上,我们看到,学校往往只停留在单一的体育内容和较粗浅的模式上。体育项目种类少、集体项目数量少,学生缺乏对体育精神的体验,很难通过运动会了解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真谛,以及团队协作、自信心、责任感、使命感、责任感等美好的品质。因此,中学体育运动会的模式需要迫切的改革。
一、体育运动会内容要丰富,要注意其技巧性、集体性和竞技性
举办一场运动会,应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设计的体育竞赛项目应该能够激发出学生的体育热情和集体荣誉感,应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身体发育年龄特点,让大家产生踊跃参与的热情。而且,设计的项目要尽可能丰富多彩,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喜好等。为了设计出更多人参与的项目,可以将体育项目的难易程度做分级考虑,给那些身体素质稍差一些的学生多一些的.考虑和机会,让不同层次的项目满足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同时,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和技巧性多一些的项目,如接力比赛和障碍赛等等,让大家充分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组织形式多样化,且有一定的新颖性
中学生较之小学生有了相对成熟的思维和想法,他们对低级简单的活动不会有更多的兴趣,因此,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出一些多种多样形式的比赛项目,刺激学生的感官和身心,让他们真正的从内心热爱体育竞技项目,乐于参与运动会项目。例如,学校可以设计一些健美操、团体操、拔河、各种姿势的跑跳等,也可以让男女生混合比赛,也可以让低年级和高年级搭配起来比赛,也可以老师带队参与学生的活动等等,无论何种形式的体育项目,都是为了增加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对集体荣誉的捍卫,对责任感使命感的提升,因此,在中学运动会的项目组织形式上应多下工夫,新颖的活动不仅看起来好玩有趣,而且参与起来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加深学生间的情谊,能起到相对于平时体育活动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动会项目的选择要与体育教学相结合
运动会是日常体育教学活动的集中体现。是一次练兵,也是一次检阅。因此,在体育运动会的项目选择上,要与平时的体育教学相结合。不能不顾及学生日常的活动项目、活动难易程度以及熟练程度,设置一些超出学生驾驭范围的较有难度的项目。因为一旦这样让学生感到生疏的项目出现,学生受体育竞技精神鼓舞,承担超出自己能力的比赛,将很容易出现身体受伤的情况。或者由于不熟悉项目,比赛现场出现混乱的局面,不仅对运动会活动的举办是一种失败的选择,同时,也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违背了体育精神和举办运动会的初衷。因此,教师在运动会项目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日常学到的体育知识,并在日常的体育项目的练习中反复巩固知识,力求让学生在运动会中正常发挥,完美的展示出日常所学,切实的掌握好运动技巧,并且真正利用体育项目锻炼好身体。
四、运动会的项目要有一定教育性
运动会是一次全员参与的盛会。在项目的设定上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水平。同时,还要关注到项目的意义,即运动项目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教育性。例如,短跑是为身体协调能力、体育素质比较好的学生设置的,而拔河比赛是身体强壮的同学参与的项目。这两项比赛项目都是少数同学参与的项目。那么,为了教育学生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就还要设置一些技巧性的趣味性的比赛项目,比如钻呼啦圈,比如盲人跑,比如传球等等,这样的全员参与项目,可以让学生们凝聚起集体感,也调动了一些身体素质差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些,让大家感受到活动趣味多样的同时,有了教育意义,体现出运动会的真谛。
五、时间安排要灵活,层次要分明
传统的运动会大多集中在一天或者两天内完成,这样有的学生报的项目多,就需要比赛完这一项,迅速投入到下一项的准备中,或者有时遇到两项比赛时间撞车,还需要舍弃其中一项。不仅会损伤学生的比赛积极性,造成遗憾,而且造成学生调整状态不及时,影响后续的比赛项目,影响比赛结果和参赛者心情。新的中学体育运动会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运动会的比赛时间安排,让运动会不仅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而且能够起到劳逸结合,让学生们在充满期盼中,按部就班的完成比赛。因此,学校可以将一场运动会的实践安排在几日内完成,将田径赛项目、趣味性项目等穿插进行,也可以上午进行教学工作,下午课余时间进行比赛项目。这样,比赛项目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在相对有序的节奏中进行,也能够将体育运动会向更深层次方向发展。
六、要吸收更多的同学或教师参加裁判工作
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和自立能力,因此,也能够在运动会中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吸收更多的同学和教师参与到裁判工作中,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到体育项目的规则、内容,体育精神实质,也能够切实的帮助体育老师减轻工作任务。因此,可以调动起有热情的同学和老师参与到裁判工作中。
总之,新时期,中学体育运动会应该开拓出新的方向,摸索出新的模式,让全体师生在其中收益。
参考文献:
[1]晁恒.刍议中学体育运动会改革[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2]黄青云,黄艳梅.普通高校运动会的现状及改革方向[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2).
[3]周广,王守钧.论新时期学校运动会的创新[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6).
【中学体育运动会模式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10-16
我国社区的体育发展模式分析论文02-06
中学体育分组教学模式探析论文09-23
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途径论文09-23
小学体育教学导学模式分析论文10-13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06-27
导学式教学模式下的中学体育的论文09-23
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运用论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