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教育管理的途径探析论文

2022-08-22 论文

  现如今,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教育管理的途径探析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教育管理的途径探析论文 篇1

  近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性问题已经引起了各个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具体分析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共同特征,通过调查研究,揭示了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性融入和文化融入现状,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 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工作, 探索他们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有效途径,主要在理论、机制和方法等方面加强“三个创新”,积极探索民族工作新思路,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校园。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口支援则是其重要途径和手段。随着教育领域援疆等措施的具体实施,内地高等学府迎来了大批少数民族优秀学子进行深造。尤其是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落实和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步伐的加快,内地高校支持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规模不断扩大。然而,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后,由于受到生长环境、民族意识、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大多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融入性”问题。本文中所述少数民族主要是指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分析这一群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找出有效解决途径,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内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征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源多样,有部分来源于定向委培的内高班和预科班,有部分来源于全国统考招录,他们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的大学生集中到大学里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由于其特殊的文化背景,自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群体,相比较其他普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具有显著特征[1]:

  第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勤奋好学,但文化基础差。由于新疆地区,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加上高考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弱,他们普遍存在本民族语言语水平较高,汉语听力水平、会话及写作能力相对较低,数学成绩差,外语成绩不理想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由于基础差,往往是事倍功半,他们想取得理想成绩必须付出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和尊重,但往往容易产生偏激情绪。由于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转移了生活学习的空间,改变了生活方式与文化氛围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点,本民族的自我意识单纯质朴,愿意将自己的文化进行传播和交流,渴望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同。少数大学生往往容易陷入盲目崇拜之中,对消极的思想文化有时缺乏必要的敏锐性和鉴别力。在一些消极和错误的思想言论煽动下容易产生偏激情绪,被人利用。

  第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困难学生多,生活俭朴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很多都是来自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中的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经济困难生人数多、比例高。加之上海高校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给少数民族学生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和心理压力,由于贫困,他们在学校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穿着朴实、生活俭朴,他们通过勤工助学、做家教、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来缓解经济压力。

  第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心理脆弱,自卑感强,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的特点。进入大学这个全新的环境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和交往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高中的优势不存在了,上海与新疆之间不仅在经济方面的存在巨大的差距,在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距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由自尊转变成了自卑、不满和抵触情绪,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失落感。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情绪自控能力相对较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不够冷静,不能寻求最有效的方法发泄和解决。受到指责批评或不被他人理解时容易引起烦躁,甚至出现酗酒打架的情况,引起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造成一些误解。

  第五,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乐于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的特点。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在浓重的载歌载舞的民族家庭中耳濡目染,自然也练就了能歌善舞,积极活跃的品质,在学校的各种文艺表演场合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他们活跃的身影也为校园生活注入了一剂亮色,大大活跃了校园氛围。

  1 、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融入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东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金融学院等几所上海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32名少数民族学生。其中男生102人,女生130人。

  2、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融入现状分析

  本文中的学习性投入包括三个维度:课后自学时间、课外学习活动参与指数以及课堂参与指数[2]。这里的课后自学时间指的是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时间,自学时间是大学生每天最主要的活动之一;课外学习活动参与指数指的是以讲座、社会实习实践活动和竞赛活动等三项开放性课外学习活动参与程度为基础,全面反映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参与水平;课堂参与程度主要反映的是课堂上学生学习并与老师、同学互动讨论,课堂提问和课下向老师请教。

  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性投入现状如下表所示,由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性投入整体分析来看:课后自学时间投入相对比较多,课外学习活动相对参与比较积极,课堂参与程度非常低。但是,从三个具体维度的具体分析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课后投入自主学习的投入还不是很多,在讲座和竞赛活动等课外学习活动参与兴趣还不是特别高,课堂讨论、课堂提问和课后请教等方面参与程度还很低,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校园融入程度不高造成的。

  3、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入现状分析

  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面对主流文化时主要采取了整合、分离和同化三种文化融入策略[3],本文《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问卷》共有15个题,其中,同化、整合、分离各有5个题。本研究量表采用五点计分的方式,以1、2、3、4、5分分别对应“非常不同意”、“不同意”、“说不清”到“同意”和“非常同意”这5个程度。文化适应最高分为75分,最低分为15分,同化、整合和分离的中间值均是15分。

  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入现状如下表所示,总分在27-70,其中超过均值45分比例达72%,说明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现状整体情况较好,由下表我们可以看出,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分离情况比较多,整合程度一般,同化程度相对较高。虽然从调研来看,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融入情况比较好,但是在文化融入中还是存在分离情况比较多的问题,相比较于其他学生来说,他们的文化融入程度还远远不够。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融入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1、以理论创新为先导,指导融入教育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针对高校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少数民族学生出现的新情况,积极开展高校少数民族工作新举措的研究,通过探索性的理论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开展有了详实的理论依据,更能有的放矢。

  2、以机制创新为保障,确保融入教育管理工作渠道畅通

  (1)层层结对机制。让党员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让尖子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让高年级与低年级结对,在层层结对交友过程中,以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为联结,工作室积极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保证信息畅通,增强了少数民族师生的亲切感和归属感,确保在遇到事情和困难时,能找到可以寻求帮助的途径。

  (2)定期跟踪制度。定期召开少数民族新生迎新座谈会,向他们介绍学校民族工作的相关情况,并了解少数民族新生的基本情况。同时,通过师生结对,对新生做好跟踪引导。定期召集少数民族新生与部分高年级学生,召开回访座谈会,深入了解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民族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生活等各方面情况,针对他们提出和遇到的困难,尽可能地帮助解决。

  (3)健全工作信息化机制,完善数据库和工作网络,全面掌握少数民族学生基本信息。每年定期完善了少数民族学生信息数据库,努力做到少数民族学生基本信息全面掌握。

  3、以方法创新为抓手,不断拓展融入教育管理工作平台

  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新疆较落后地区,经济较为困难,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也各自有异。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复杂性和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工作中坚持思想解惑与心理解压相结合,学习解难与生活帮困相结合,真心关爱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1)坚持思想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强化品牌项目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探索与社区街道联合共建品牌工作项目,让少数民族学生在上海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也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途径,使他们更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2)坚持寓教育引导于活动联谊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法,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利用文艺晚会、体育比赛、座谈会、茶话会等,积极组织民族学生联谊交流,加强各民族学生的相互融合。每逢重要敏感日期,及时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宣传国家政策,帮助学生坚定政治立场。遇开斋节等重要民族节日,师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庆祝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

  (3)创建特色工作室,把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做深做实。上海高校创建了一批以“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特色化的少数民族工作室。例如中医药大学的洪汉英工作室,东华大学的56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的成立为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者在当前和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载体,让更多的老师可以积极参与工作室工作,进一步深化少数民族学生的工作。

  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教育管理的途径探析论文 篇2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人民民主国家,"公平"一词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便深入人心,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价值观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如何实现主体的权利机会均等,真正确保社会公平已经成为国家建设重点研究的问题,该问题在教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早期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是研究关于法律规定"受教育权人人平等"未能彻底落实这一事实,倡导人人均等受教育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研究课题不断深入发现,基于资源匹配不均等,导致农村与城镇、沿海与内地受教育的质量存在差异,教育资源的公平性问题日益引起重视。众所周知,学生虽无贵贱之分,但是由于他们所受基础教育的形式和质量不同,导致其在后天学习中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等各有差异。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渐开化,国家考试政策的适当倾斜,各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渐渐增多,这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教育资源等的公平问题,但也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系统之间的碰撞更为激烈。各民族学生所受的基础教学质量、形式,以及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是否还能够适用相同的授课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是否能够实现平等,都是值得深思的。

  可以说,跨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公平问题,是当前高校教育体系当中应当重点研究的问题,这一问题将会长期制约高校教育效果的实现。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公平的时代涵义

  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激增,是我国当代教育事业发展下的可喜成就,但有关学生教育公平问题也在不断激化,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增加,原本仅局限于少数学生的"边缘化"教育问题,现在已成为一种能够普遍影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重大问题,且随着社会关注和相关研究理论、国家政策等多方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公平已经衍生出了更具时代性的涵义。

  (一) 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机会公平可以说是教育公平问题最为原始的方面,可以释义为两个方面: 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民族大学生一样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剥夺,家长、学校等应当积极为少数民族学生创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是少数民族学生在专业选择、定向辅导、成绩考核等方面的机会平等,应当接受统一的培养和教育。换而言之,鉴于民族聚集区域文化形式和风俗习惯等的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本民族性别观念、经济条件等关系,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机会,为贯彻教育机会人人平等,应加紧消弭该地区在教育方面的不良观念.学校应当努力思考如何利用自身资源,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高效学习的环境,减少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在学习理解过程上的`差距,使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学习方面具有同等收获的可能性。

  (二) 教育资源公平

  教育资源包含了师资力量、教学道具、信息渠道、学习补助等多方面元素,是教育体系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良性学习的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是指,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当与汉族学生一样,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同样的教学资源,享受各种资源配合为自身学习带来的增益效果。受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相对闭塞,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不能获得质量上的突破。

  (三) 教育待遇公平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待遇,是指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受到学校、教师、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和对待情况。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属于人数较少的群体,特别是在非民族院校内,少数民族学生更是相当稀少,相对汉族学生而言,他们可能性格习惯较为特别,语言(普通话) 存在一定障碍,外形着装异于汉族学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应当被排斥甚至忽略。与汉族学生一样,少数民族学生同样拥有课堂提问、课外咨询、接受辅导、接受同等考核和要求的权利,歧视和怠慢少数民族学生是坚决不允许的。从人性化角度根据教育务实理念来看,少数民族学生属于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更应当受到重视和关注。

  (四)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公平的意义

  宏观方面,落实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有助于实现全民族共同进步,同时也是实现"56 个民族亲如一家"的具体措施,对于我国政治稳定和国家长远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微观方面,教育或者学校的宗旨在于确保每一个学生获得培养,旨在教导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漠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公平问题,则必定会导致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也有可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满或是其他负面情绪的形成,不但影响学生发展,还将形成高等教育障碍,影响学校形象和教育水准.

  二、跨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的表象

  跨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着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原本看似符合宏观教育体制发展的一些问题,实际上却反映出了少数民族学生在教育方面的不公平现实。研究这种表象,有助于更深层次地了解何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公平问题,并作为制定相关措施的理论基础。

  (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主要包含了课堂教学与教材设计两个部分。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学形式的设计普遍与少数民族学生所接触的中学阶段教学不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自治地区所实施的教育教学形式相较于非民族地区而言是不同的,他们更多地是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设计的。学生长时间接触地区教育,在思维上形成了定式,进入大学之后突然面临教学形式的改变,难以适应。而相对来讲,大学课程量庞大,学习形式又以自学为主,对于汉族学生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更何况少数民族学生。在教材设计方面,以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且教材难度等级较大,一是不利于汉语知识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自学,阻碍其对知识的探索和钻研,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不适用少数民族学生相对较差的知识功底,有时候面对知识系统,连基本的意义识别和运用都比较困难,产生一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怪异现象。

  (二) 教学交流难度大

  部分汉族学生在选择民族专业课程后发现,由于文化的隔阂,要想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知识,是一件具有相当挑战性的事情,与外语学习无异。这个道理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亦是如此,少数民族学生在本民族专业课程中的表现优秀,而在公共课程中则有些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在于: 民族专业课程教师以民族语言为教学工具,不仅构建了原生态的教学环境,也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真正地融会理解知识,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在公共课程中,教师采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汉语知识薄弱的学生只能生涩地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知识体系都不能很好地梳理,更不用妄谈专精。在课外,由于语言障碍,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往往羞于表达,教师不能对学生尽到辅导义务,学生也没有及时地将自己的困惑准确地传达给教师,导致教与学脱节,影响教学效果。

  (三) 学习成绩不理想

  受上述两点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吃力,纵然有较大的毅力去不断探索知识,但依旧是不得要领、事倍功半。长此以往,对学生形成如下不良影响:

  (1) 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压,学生长期自学得不到预期的成果,又碍于文化障碍不愿意或是无法寻求帮助,必然导致其学习兴趣下降,产生消极学习的可能性。

  (2) 学习方向错误。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不佳,而课外学习又无人纠正,可能导致其在知识理解和运用上出现偏差,最终产生对知识的曲解,形成错误的学习观点,与知识的本质相背离。

  (3) 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期望值下降,要求标准从"优秀"直降至"及格",这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而是一种失望或是看轻的表现。这些方面的影响,从主观方面约束了学生的求学热情,降低其在学习方面的可塑性和创造性; 客观方面由于被动不作为使然,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现实不能得到改变,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成为必然。

  (四) 自我意识不到位

  与汉族学生不同,少数民族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即对本民族的文化形式相当重视,又对其他民族文化甚至是人较易产生排斥。

  拥有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固然是好事,但过于强烈的意愿表现,会给周边的人带来一定的困扰。不可否认,少数民族学生同样具有积极学习的热忱,但由于其自我认同行为的原因,使得他们交流圈子很小,难以与周边同学和教师形成良好的关系,沟通成为难题。此外,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因为自身的"特殊性"而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惧怕与人交往,甚至对自我评价过分低下,形成焦虑心理。这些现象与教育公平问题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两者之间交错发展,成为束缚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枷锁。

  三、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的缘由

  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公平问题日渐凸显这一严峻的现实,应当采取专门的措施予以改变,促使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趋同,比如: 开设少数民族学生专门课堂,实现"补偿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环境。但这实际上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关键在于高校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从师资方面来看,目前我国教育正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高校为了保障自身的教育水准,在教师选择方面均相当严格,且加上学校财政来源一般是由国家划拨,须严格执行预算审计,所以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再进行教师队伍的大量扩充。而已有的教师队伍,均安排了教育任务或是学校管理任务,不管是出于时间还是精力考虑,都不可能承担如此重担。从校园空间和教学时间来看,要安排"补偿教育"的特殊课程,必定不能耽误校园既有的课程安排,在教学场地、教学时间上如何进行设计,对于时下课程较多的高校而言,亦不现实。[5]

  若是利用晚间自习时间开展课程教学,又耽误其他学生自学和自我调节的时间。总之,高校教学资源有限不但是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缘由,还将继续阻碍高校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

  此外,民族文化是伴随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母文化",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不可割舍的情节。纵然尝试让他们接受其他民族或形式的文化并不是要其放弃本民族文化,但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成分仍将长时间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可以说,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是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不公平现状的根源。对于学校而言,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是因为,自少数民族开始大量出现在全国各地高校之日起,作为教育一线的高校而言,就应当科学地意识到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的各种问题,但出于各种主观或是客观原因,更多的都是采取放任漠视态度,诸如上文出现的"降低要求标准"之类的情况屡有出现,这直接为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了滋生成长的温床[6].

  四、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

  (一)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

  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是当前教育界普遍探讨的课题,可以说一切有关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问题,其根源都在于文化差异的客观性。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理解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形成良性的校园人际环境,从而提高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可能性,缓解少数民族学生与汉语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例如: 以学校、班级为单位,重点开展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活动,诸如文艺晚会、民族风采展示等,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应有的尊重,同时为学生和教师创设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竭力使不同民族学生、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为进一步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铺垫。

  (二) 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完善教育资源

  一方面,国家作为学校财政的保障和主管者,应当做好本职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率领各高校参与到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和实践当中,努力调和各种资源和力量,力求做到广泛求证、普遍提高。同时,财政部门应充分考虑高校财务实际,适当地给予资金或是设备方面的支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适当的校企合作形式,广拉赞助,并通过校园财务单位实现开源节流,为消弭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公平问题创造可能。

  (三) 构建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环境

  通过校园社团,能够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喜好,结合教育工作,利用社团或学生自主管理机构(学生会、班委会等) 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开导和关爱,舒缓其不良情绪,帮助其融入校园环境当中。同时,在业余时间除了倡导一些传统的文化知识,如国学等,还应当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将各民族的重大庆典、文化风俗、文艺形式等作为素材在校园中广泛宣扬。如此,建立起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

  教育之本,在于使学生获得普遍且实际的提高。

  学生的受教育权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是实际上所受教育是否均等,或者是大体上均等,是绝对否定的。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道路仍旧漫长。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 各民族相互帮助,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和准则,因此,教育也应当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视同仁".纵然地域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等客观存在,但仍然不能成为公平教育问题长期存在的借口。作为当代教育事业的相关工作者,必须融会"教育平等"的真谛,以实现所有学生获得教育机会和教育力度均等为己任,不断反思和总结,为构建理想当中的公平教育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张鹏.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研究[J]. 中国 - 东盟博览,2013,(09) .

  [2]彭丽萍. 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2013.

  [3]陈敏. 中美少数民族学生高等教育机会比较: 现状与对策[J]. 科技信息,2013,(05) .

  [4]杨玉.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研究[D].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5]王瑜. 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2013.

  [6]彭丽萍. 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2013.

  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教育管理的途径探析论文 篇3

  【摘 要】文章从分析少数民族学生产生心理不适的原因出发,力求探索有效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培养自信心,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调适;自信心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信心缺失现象分析

  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列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近期一些心理调查发现,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人内地高校后表现出了不自信的心理,主要表现为:自卑的心理;抑郁、焦虑的心理;交际困难产生的心理压力。自信心的缺失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所谓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己认为可达到的目标;它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和心理品质,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的甚至是核心的标准。

  自信心缺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有着自卑、抑郁、焦虑等共同点,严重的可能会因自卑而自闭,导致社交功能障碍,甚至会出现抑郁症的症状。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信心缺乏的原因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

  阿德勒从文化适应的过程揭示了文化适应的规律性,提出了文化适应的五阶段模式假说,分别是接触阶段、不统一阶段、否定阶段、自律阶段和独立阶段。而Berry则从文化抉择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分别是消极固守、盲目顺应、积极整合和边缘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会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归因,做出抉择,要么固守,要么顺从,要么整合,要么被边缘化,这些都决定了他们能否顺利地度过文化适应的五个阶段,由不适应达到适应。然而,如果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停滞在了这五个阶段中的其中一个,就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渐渐地失去了应付各种情景的自信。

  (二)语言障碍导致的学习压力

  在大学生活的初始阶段,语言障碍无疑会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此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部分具有消极认同的民族学生总是以消极颓废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族群,他们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传统充满自卑,对自己的民族属性背负着一种沉重的卑下感,不敢在众人面前说本族语言,有的甚至会认为本族人智力低下,天生不如人。这样的观念必然会影响其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三)文化差异造成的人际交往困难

  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交际困难表现在不懂交际的技巧与原则,不会与人沟通,不会独立生活。有的因自卑而自闭,有的为了交际而牺牲原则等等。

  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着本民族文化习俗的熏陶,在他们的情感中早已建立起了与本民族文化背景相符的动力定型结构,动力定型的维持与破坏可直接引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愉快或痛苦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不少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着经济上的困难。因此,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的差异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文化定型结构,而因此体现出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往往会使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剧,产生对交往的回避、恐惧,在交往过程中不自信,交往的范围日益狭小,并且对别人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容易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人际问题上升到族群问题。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调适和自信心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采用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学方式

  教学既要重视各民族文化差异,如教学内容要尽量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需要,还应考虑民族感情,利用少数民族学生易兴奋、好激动的特点,寻找各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的激励之源,引起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上找回自信。

  (二)积极心理调适

  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积极因素的挖掘与构建,增强人们的力量感,预防并克服心理问题。积极心理调适,首先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心理适应问题形成积极的认知。其次,要挖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因素,增强其文化适应中的自我价值感。教育者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取向,努力挖掘各族学生的积极人格因素,增强其自我价值感和民族自豪感。在这种自信的支撑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成为自我调适和自我改变的主人,通过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文化不适应问题。最后,要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增强文化适应中的心理弹性。减少他们的陌生感和孤独感,更要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仅要减少他们学习中的自卑感,更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

  (三)组织团体心理咨询和团体活动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即咨询员根据求询者问题的相似性,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实践证明,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对大学生人格因素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针对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为保守、封闭的心理特点,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课外团体活动,提供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集体生活的机会,并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大学生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2007年,刘桂芬,王智对民族医学院61名大学生以团体的形式进行自信心训练。在团体活动前、结束时及结束四个月后,前后共三次对学生进行16PF人格因素量表测试,将测量得分进行前后比较。结果发现,成员在团体训练后,焦虑程度显著降低,适应性明显增强;情绪趋于稳定和成熟,内向与外向显著向外向型方向改变,向理智、沉着安详方向发展,自信心明显增强。这一实验证明了多参加团体活动对人格因素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2] 黄爱梅.试论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工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教育管理的途径探析论文 篇4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少数民族工作经验,从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主要特点进行简单分析,对当前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个人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了根据教育部“教高[2001]2号”通知,“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下简称“对口支援计划”)2001年5月10日正式启动;2006年开始,国家又实施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11年起国家开始在中东部地区开展“内高班”、“内职班”。至此,我国内地学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完善。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来到内地各大高校接受教育。针对少数民族高考,1978年前我国主要实行“优先录取”政策,1978年后则主要实行“加分录取”政策。政策倾向使得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不但上。随着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增加,加之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和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成为了各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

  一、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主要特点

  1.民族自我意识较强,对外交流欠缺。“对口支援计划”针对的是中高等教育,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学生一般最早也是从高中开始才和汉族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对于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他们更愿意和自己有相同的习俗、相同的语言、相同信仰的同民族学生在一起。因此,少数民族扎堆儿聚集的现象在内地高校中十分普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特有的生活习惯会使得他们比较排斥汉族学生,相对于花大量的时间让汉族学生了解他们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习惯,他们更愿意只和同民族的学生在一起,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了对民族以外的民族文化的了解、学习。

  2.学习踏实认真,但整体文化水平偏低。高校中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都是来自相对贫困的新疆、西藏等地区,所以他们甚至比一部分内地学生更加刻苦努力,希望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是有两个很难改变的原因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其一是在大学之前他们很难享受到像内地学生一样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设施,因此他们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对新知识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其二是由于语言不通造成的沟通障碍,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一语言并非是汉语,所以课上听讲、课下交流上都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障碍。虽然很多的高校对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并不做英语要求,但是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仍然促使他们努力的学习英语,希望可以在毕业之前拿到英语四六级证书。同样的,很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为了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就业,花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考取各种证书,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通常会导致嚼多不烂的后果。

  3.热情豪放,但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少数民族学生一直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大多具有热情好客、豪放大方的性格特点。但是由于来内地接受教育,部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不能很快的融入到这个比较陌生的环境中,因此在入学期,少数民族学生极易由于自身的寂寞感产生情绪抑郁。也有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区分信仰和文化,将自己的认为的民族文化(实际是信仰)与他人分享,并希望得到认同。在自己的观点没有被认同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口头上的剧烈冲突,如果冲突没有及时得到调解,很有可能会上升到肢体冲突,严重影响同学关系,甚至会破坏民族团结。

  二、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的教育一直贯穿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学生长期处于一个特殊的环境中,除了和普通大学生具有相同的特点外,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党的认识相对较少,所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需要注意,在进行教育期间,除了宣传我当的基本方针政策,也要注意强调反对民族分裂的重要性,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择优培养中共党员,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一方面,是对他们的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可以作为管理工作的枢纽,方便加强对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的约束和管理。

  2.政策倾向于人文关怀相结合。目前,各高校在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时存在一个误区,过于重视政策倾向,少于人文关怀。很多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优先享受各种助、贷、补政策,但是很少有学校会注意他们的思想变化。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的转变,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同时可以考虑在特殊节日举办民族活动,同时邀请普通大学生参加,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在大学中找到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只有政策倾向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双管齐下,才能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来越靠近普通大学生,方便管理工作的开展。

  3.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培训。虽然我国内地学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完善,但是相对应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制度是不完善的。各高校应该加强辅导员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培训,让辅导员们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改变辅导员对他们“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现状。发掘、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干部,通过少数民族学生干部来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极多的高校,甚至可以考虑组建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的辅导员队伍,为少数民族学生建立单独档案,专项专管。

  参考文献:

  [1]邱有华.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4).

  [2]胡宝国.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内涵、挑战及对策分析[J].实践研究,2015(07).

  [3]许静珂.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2015(2).

【上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教育管理的途径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创业教育探析论文08-07

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探析论文06-24

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探析的论文06-29

高校管理创新探析论文06-24

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途径研究论文08-07

基层教学管理改革途径探析论文07-03

淮海工学院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新途径的探索论文06-23

高校技术型人才职业素养提升途径的探析论文06-28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探析论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