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引用、推广的方法和手段。戴明(PDCA)管理周而复始的演绎策划、实施、检查、总结,组成一个高效、严密的质量保证有机整体,达到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效果。本文将戴明管理法引入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戴明管理;高校安全;工作创新
管理模式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最早应用于质量管理领域,后来又用于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成功。它从日常实践管理着手,循序渐进的持续改进,不断出现新的起点,没有终点,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
1走近戴明(PDCA)管理模式
1.1管理模式的特点
(1)大套中,中套小,环环转动,相互促进。学院是大系统,各二级分院和部门是一个中系统,各教研室、班级及个人均是一个小系统,这样逐级分层,环环扣紧,把整个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配合,协调地共同发展。
(2)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是每一个系统必经的过程,且要求不能中断,日复一日的运行。每一件计划指标,都要有保证措施,一次解决不了的问题,必须转入下一轮解决。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管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性。
(3)PDCA是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每一次,都要有所前进和有所提高。
1.2管理模式的运行体系
(1)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四个阶段缺一不可,没有计划目标,工作是盲目的有了计划目标而不执行不实施,就等于没有计划,但不检查,就无从知道干得怎样,没有最后一个阶段,工作成果就无法巩固。
(2)它是一个动态的运动过程,每经过一次管理,就应当提高一步,如此周而复始保持整个计划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性。
(3)它是一个上升的螺旋体,上一级管理是下一级管理的依据,下一级管理是上一个级管理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保证,小是大的保证大是小的依据,通过小的不断转动,推动上一级。
2戴明管理模式在校园安全工作中的意义
2.1“P”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的系统性
在PDCA管理中,“P”是基础,是第一步。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5W1H”,即为什么做、做什么、哪里做、何时做、谁来做以及如何做。对于高校安全管理来说,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即是由保卫处进行调研、分析、评估,经过充分评估和整体规划,将各项政策、工作规划、具体任务条例化,制定出一份摘要式的、简洁的工作手册(在实际运作中,该手册还应适时地进行修改)。必须充分考虑高校安全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全方位辨识、科学预测、分析研判。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可通过平时积累的经验来判断,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对风险危害及意外的发生要充分做好预警及控制。
2.2“D”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的有效性
“D”是PDCA管理的第二步,是整个管理过程的核心,如果只制定完美的计划,而不采取实际行动,那么再美好的目标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当前,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重政策制定轻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力不足等问题,其原因在于“雷声大,雨点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2.3“C”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的协调性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C”虽然是第三步,但确实关键所在。第三步即是检查阶段,即检查前两步中有无问题。具体而言,考核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所辖部门的安全管理体情况作出评估,把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形势;帮助本部门对重点的岗位,人员和环节进行有效评估,如监督、安全措施、安全制度和安全材料是否到位、完善和完备等方面;有利于师生共同参与安全工作,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增加不同主体之间协调性。
2.4“A”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的长效性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A”的任务是反馈。主要以纠正偏差、调整方向、实际中应用考核成果为修正目标。以除旧迎新为修正的主要任务,可以在纠正前两步出现的问题同时,将纠正后的成果带入第三步。修正阶段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1)以发挥警示作用;(2)可以发挥评价作用,在对各部门实施责任制和执行力的评价中,可以把修正结果作为重要依据进行参考;(3)可以发挥创新作用,在对原有制度和措施进行修改或调整时,可把修正结果作为其重要内容。
3戴明管理模式在校园安全工作中的应用
3.1计划阶段(P)以认识为前提,前瞻预防计划阶段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一是在组织保障方面,保卫部门要加强指导、统一部署、统一考核,明确相关部门责任。部门之间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措施和方案,要职责分明。二是在参与主体方面,要广泛发动师生员工,抓基层,层层落实,分院、教研室、班级是具体实施单位。要参与安全工作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以获得认可和支持;三是在计划内容方面,要研究分析各类隐患,既要全面展开,更要有重点的进行,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时期、重点时节进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并把安全稳定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校园安全管理的方针,即“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校园安全管理方针既是校园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也是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方向。高校借鉴PDCA模式管理的校安全管理更专业、更长效、使校园安全管理方针真正落到实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内容和方法必须结合自身特点,紧紧围绕与风险、事故密切相关的安全理念,安全行为、管理机制及方法等进行全方位探索和研究。通过引入PDCA理念,确立预防为主方针,完善过程控制机制,实施持续改过的循环方法,推行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体系。
3.2执行阶段(D)以成效为中心,全面控制以成效为中心。在执行阶段要结合本院工作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安全工作,切实贯彻落实安全工作的措施和方案,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照抄照搬现象;把校园安全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到事前防范上来,安全教育必须做到常态化,避免事后总结,使其周期贯穿到大学生在大学的整个过程中。在不同阶段和时期,针对性的为他们展开安全教育。
3.3检查阶段(C)以结果为导向,全员参与在检查阶段要量化检查指标,细化检查办法,制订详细的安全检查细则,对安全工作措施和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挥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内部检查和外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找出工作差距,发现问题根源;要对存在的问题作具体分析。高校的安全管理,应突破只关注设备、环境等实际条件和专业人员培训的传统。研究表明,每位个体人的行为习惯及安全意识,是影响安全绩效的关键因素和基础,安全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转,绝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它有赖于作为载体和依托的全体师生员工,只有通过宣传教育,专题培训,等相关知识赋予全体师生,并自觉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才能最终体现出价值观、人生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和谐统一。强调全员参与,各层面的每一个员工从安全知识和防灾防风险等技能教育,致力于将每一位师生训练成一名能胜任的具有较高责任意识的成员,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参与高校安全。当前,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检查不严,信息反馈不及时或很少反馈。对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深,分作不明确、责权不清晰。执行阶段的成效如何、存在的问题,出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进行考核才能对问题分析透彻,从而解决问题。
3.4总结处理阶段(A)以问题为纽带,持续改进将安全工作经验在修正阶段要加以巩固、总结和推广;寻找不足之处的原因,加以改正,对新的未解决的问题要转入新的管理过程;通过奖优惩劣的方式对综合考核结果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完善工作目标,对实施方案和措施要做到定期实时更改调整,对工作的体系和制度加以不断的完善;要把修正与创新措施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基础和目标上,适时启动下一个管理过程。持续改进校园安全环境,是安全管理体系永远的主题,理应贯穿于高校育人的全过程,PDCA是其关键技术,即周而复绐的演绎”策划、实施、检查、总结“,达到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效果,表现在体系中是不断出现新的起点,没有终点。
4结语
PDCA模式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管理工作的平台,除了应用科学的管理外,还要结合自身实际不继总结,同时,体系本身需要不断补充、不断修改和完善,不断优化。高校安全管理系统性的原则,应该在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并环环相扣,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均能形成一系统控制闭环,戴明的具体体现是纵横闭环的有机结合,使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各种要素得以优化整合、相互交叉、相互关联、构成系统整体性。
参考文献
[1]陈坤.基于PDCA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03-104.
[2]朱亚敏.高职院校安全管理标准化研究[J].学校安全管理,2013,(2):10-13.
[3]刘淑珍.浅谈PDCA管理在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15).
[4]田琼.PDCA方法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网络财富,2010,(6).
[5]王广利.PDCA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6]刁涌.论高校安全管理中PDCA方法的应用[J].中文信息,2014,(1).
【戴明管理下高校安全管理创新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10-24
绩效管理视域下的高校管理创新论文06-29
激励理论下高校学生管理策略的思考论文10-27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会管理创新研究论文10-22
高校管理创新探析论文10-31
高校安全管理应急机制创新研究论文10-30
户外安全管理思考论文06-29
我国社会消防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10-23
酒店成本管理创新改革思考论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