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生成下聚落形态和建筑形式论文

2021-06-23 论文

  1引言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辖的瑶族聚居县,地处桂中东部大瑶山,东邻蒙山县,东北接荔浦县,西邻泉州市,西北邻鹿寨县,南部与桂平、平南县毗邻,西南与武宣县相接。县城金秀镇是山城,森林覆盖率87.34%,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瑶山具有丹霞地貌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规划用地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北部的金秀林场。金秀县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人口14.73万,有瑶、壮、苗、侗等少数民族11.45万,瑶族占总人口34.8%。1998年,国家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金秀县确立了“林业立县”的方针。根据“林业立县”的精神,依托自然资源、生态与民族文化优势,拟建金秀生态博物园项目,将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规划保护当地自然资源,展示独特的动植物种群;规划综合考虑园区与周边林场的关系,分析园区物种迁徙路径与周边林场物种的交流方式,留出物种迁徙与交换廊道;把握地域文化特点与场地特征,传承当地瑶族文化传统;新建筑形式反映地域特点,折射瑶族民居特点;在保护性建设的进程中完善总体风貌格局,挖掘功能潜力,充实文化内涵。

  2规划范围与用地特点

  规划研究范围102公顷,规划范围位于用地中小区环形公路内,约13公顷。规划用地为山沟—山坳特征。

  3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

  用地划分为五个功能分区:小区环形公路内为公共服务区、观赏区,环形公路外布局为一般种植区、特色树木种植区和珍贵树木种植区。小区环形公路内,观赏区位于北部,公共服务区结合园区主入口位于南部。公共服务区新建筑包括园区大门、管理用房、游客服务中心、职工宿舍、珍稀保护动物陈列馆、特色餐饮中心、配套宾馆。观赏区结合游客活动特点,散布休闲场所和公厕。用地交通系统依托小区环形公路,在南边衔接对外的二级公路,在西北接有林区道路。环形公路内的公共服务区与观赏区有南北两个出入口,南端为主要出入口,配有集散广场和公共停车场。用地内顺应地形布置步行系统,靠近中心冲沟的部位结合植物观赏布置走向自由的步行栈道。

  4公共服务区建筑空间形态及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

  金秀有“天下瑶都”之称。费孝通先生称:“世界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金秀。”南部公共服务区的新建筑布局借鉴瑶族山地聚落形态。世代居住的大山是形成、保存和延续瑶族文化的自然基础,由此培育了居山游耕的生产生活方式。依山傍水是瑶族聚落选址的特点。陈寅恪先生指出:“凡聚众据险者,欲久支岁月,及给养能自给自足之故,必择险阻而又可以耕种,及有水源之地,其具备此二者之地,必为山顶平原及溪涧水源之地,此又自然之理。”聚落选址首先考虑利用地势加强防卫。古代金秀瑶族房屋常依山而建,以茅草覆顶,称为“依山结茅”。瑶族聚落布局没有明显的轴线关系和等级秩序。聚落内道路依山就势走向灵活,房屋多顺道路和溪流旁布置;单体建筑朝向自由,无整齐排列,顺应地形不拘于正南北向。瑶族聚落中心明显,常以宗族祠堂和门楼为中心展开,与戏台、风雨桥、井、凉亭、各种庙共同形成聚落公共空间。村民活动广场由建筑、山水、步行路、树木、地形等要素包围,界面实虚结合,有硬质的,也有软质的。据此,公共服务区的新建筑体现顺应地形的特点。建筑朝向灵活,创造富于变化的空间,周边山地景观借入园内。谷底冲沟在雨时汇成溪流,规划将溪流引入公共服务区,成为景观要素。瑶族村落的村口预示聚落空间序列的展开,公共服务区南端园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配套宾馆共同组成“村口”的主要建筑物。前部为入口广场和停车场;内部的大瑶山珍稀保护动物陈列馆如同聚落的祠堂,作为中心,并参与围合空间序列。

  5公共服务区的两种设计思路

  公共服务区在规划用地南部集中布置,设计两种不同的空间形态方案。

  (1)方案一为集中布置方案,借鉴瑶族聚落,体现了依山就势的灵活布置。各功能用房为独立建筑,组成两层次的空间序列,第一层次为“村口”,包括园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和配套宾馆,前面为入口广场和停车场。过了大门和服务中心进入第二层次,包括珍稀保护动物陈列馆、管理用房、职工宿舍、特色餐饮中心。这些新建筑和引入的溪流、周边山水、步行道、树木、地形等围合成自由的广场空间。珍稀保护动物陈列馆是这个层次的主要建筑。过了这一层次则进入以软质界面为主的'观赏区。

  (2)方案二为东西向带型方案,空间序列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村口”,过广场后向西进入一个步行商业街的两层次序列。职工宿舍、配套宾馆(以客栈的形式)、特色餐饮中心(以步行街旁店铺的形式),融入商业街两侧,西端为珍稀保护动物陈列馆,与对面建的戏台共同作为西端节点主要建筑。商业街和两端的广场为瑶族民俗活动提供场所。

  6建筑选型

  瑶族是多族源民族,建筑为适应不同气候和地形条件呈现多风格,新建筑选型参考瑶族民居,从中提取特征要素,将传统形式转译成当代形式,简化传统样式适应当代材料做法。

  6.1筒子房的平面形式

  新建筑的设计借鉴筒子房的平面布局。瑶族每户家庭人口不多,三五开间的房屋是瑶宅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两种平面构成形式:一种以单座房屋为基本单位,另外一种以天井院为基本单位。单座民居的平面是小进深的简单平面,适合依山就势建造。三开间主屋和牲口屋、杂屋、书房、披屋搭接后,削弱了平面的对称性,还有不少异型空间,再如兰溪瑶族民居在院落形体组合上不突出某一部分,构图无明确中心,顺应自然地形。金秀现存的茶山瑶筒子房依当地环境条件选择了干栏形式,一般进深6米左右,面宽约20米。木柱支撑瓦屋顶和青砖墙,具有屋深、门多、墙高的特点。勾蓝瑶人独特的地域条件与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出庄屋这种建筑形式。在山多田少地区,勾蓝瑶人在离村寨十多千米外的地方另辟农庄。为解决种田路远的问题,在农庄里修建第二个家——庄屋,也属筒子房的形式,由十来间独立的居住小单元串联而成,类似现在的集体宿舍。多个庄屋组成院落,只有一个庄门进出,到夜晚关闭。每到农忙时,负责耕作的男性搬到庄屋居住,留守家中的女性送衣食到庄屋,缓解了农耕劳动强度,减少了每天往返的行程。庄内的几十人白天外出劳作,到了夜晚在一起聚会。园区新建职工宿舍和配套宾馆,借鉴了庄屋的类型。

  6.2一些构件细部特征

  瑶族民居坡顶举架不高,所以坡顶不陡,坡顶角度普遍在10o~20o。新建筑继承缓坡顶的特点,同时为便于开天窗,并增强坡顶的表现力,采用错坡顶的形式,并在矮坡上设三角形的老虎窗以增强屋顶层次。出挑的阁楼和吊阳台是瑶族房屋的特色。茶山瑶房屋的卧室在阁楼上,大门外上方阁楼处伸出小吊脚楼,是闺女的绣房,恋人从大门旁爬上吊脚楼与姑娘谈情说爱,当地称这种恋爱方式为“爬楼”。新建筑设计在外观上多为二层房屋,上层采用出挑阁楼和吊阳台相结合的方式。花蓝瑶人从事水稻生产和山里土产加工,产生了与此种生产活动相对应的建筑要素。为晾晒粮食和农副产品,每家每户建有晒台。晒台的位置不固定,变化较大,有的对正屋,有的在院外依地形另建。晒台以竹木支撑,台面用本地山竹铺平,用竹条整齐、平整地捆在一起。晒台下的空间可作他用,用作牛栏、猪圈,或堆放杂物。后来由于使用新材料,晒台发生了变化,有的用红砖或水泥砖砌,水泥成面,更经久耐用。园区新设计的“晒台”可以作为瞭望台和观景平台。瑶族建筑的底座部分不突出,屋身常拔地而起。但在梯田环境中,聚落好比托起于波浪之中,梯田是整个聚落的“底座”。新建筑结合平台和花坛在底部设类似梯田形式的底座。

  6.3景观建筑选型

  北部珍贵特色动植物观赏区的步行道系统采用对园区自然生态干扰少的仿木材料的栈道、栈桥的方式。栈道和栈桥在主要观景点扩大成平台,栈道形式也因循梯田曲线。南方山地民居常有吊脚楼这种架空房屋形式,具有地面通风防潮的作用。架空层常饲养牲畜,堆放杂物。这样处理山地建筑的基础,最少接触地基,使建筑具有轻巧的结构形式。园区新建筑的设计中体量小的建筑物采用这种形式。瑶寨在溪水上架设的桥梁,有些由巨大的桥墩、木构桥身和凉亭组成,凉亭里设有长凳,供人歇息凭眺。瑶胞做农活往返歇息,能遮风避雨,名为风雨桥或凉桥。设计风雨桥联系冲沟两侧的步行道,游人可以在此休憩观赏。形式采用吊脚楼的方式。

  7结语

  独特的地域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瑶族人民独特的聚居方式,考察分析由此形成的传统聚落形态和建筑形式特点,是在当地进行新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

【地域文化生成下聚落形态和建筑形式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车站建筑地域文化的研究论文10-03

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装饰的影响论文10-03

关于地域文化的论文03-23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教案04-28

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分析论文10-04

地域建筑研究论文范文06-03

地域文化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与策略论文09-29

地域文化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论文10-05

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论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