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用预设下《黑氏》乡土文化的翻译探究论文

2021-06-22 论文

  城市化的浪潮从最初的显露头角、大步跃进衍变到如今日趋普及,与此同时,远离农村生活、淡忘乡土文化带来的失落却在心灵的一角生根发芽。中国起源于农耕文明,隐现在乡土文学中的乡土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且凝聚了地方特色与民族的共同情感。贾平凹便是这乡土文化的守望者,“乡间的生死,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怀着对乡村自然、单纯、朴素的眷恋之情,用他的生花妙笔展示商州地区的乡土文化,使得乡土文化如魂脉一般引领他的精神世界及创作过程。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既守住乡土文化又与时俱进需借助跨文化交际。借助文化语用预设的翻译视角,探索乡土文化的翻译,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

  一、理论背景

  (一)文化语用预设

  预设起源于哲学研究,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随着语义学的发展,逐渐引入语言学领域作为语义关系来研究。其意义可以理解为“前提、前设或先设”,一般用来指说话人在话语生成过程中所做的假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或说话人产出话语时,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产出合适的话语;或说话人认为某信息对于听话人不言自明,不必输出全部信息只需挑重点或抓典型。

  语言学下,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通过静态的、逻辑抽象的方式对预设进行语义研究,认为“一个语句预设另一个语句当且仅当后者必须为真,以保证前者在任何时候都有真值”。团语用预设,通过动态的、具体的方式来研究人的言语活动,从对语言的使用角度来研究预设。由于语言及其命题的意义依赖于言语使用过程中的不同语境,纯静态的语义预设具有“可取消性”,而语用预设更具有实际意义。

  语用预设在话语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种语用推理的过程,“在语言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因素推理出话语意义的先决条件”。包括:“(1)语用预设是指说话人对言语语境所作的设想;(2)语用预设是指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3)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或背景知识。”叫具体来说,预设的信息,在听话人未付出努力时只相对于说话人而存在,且与语境密切相关,某些信息只存在于言语交际双方认知中,不在语言层而明说而是隐含为言外之意。

  语用预设分为:“事实预设、行为预设、文化预设等”,文化语用预设是语用预设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奈达看来,这一预设:“指一定社会中被人们所接受,但以潜在假设形式而存在的信条和理念”。叫信条和理念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转换为语言符号,存在于文化成员的认知中,经过历史的长河,逐渐衍变与传承。文化语用预设,指固定在人们认知头脑中的信条和理念,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说话人运用生成话语。而隐藏在话语中的文化内涵意义与语境密切相关,或隐藏于上下文中,或暗含在言语交际双方的认知范围内。

  (二)文化语用预设与乡土文化翻译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思维活动,其成功进行不仅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更能繁荣文化的融合与日趋和谐。文化在语言的发展中得以传承并过滤,而语言在文化的交流中得以繁荣。文化语用预设,将文化置于语言的使用中,包含了“跨文化交际双方所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历史地理、社会风俗习惯等”,势必对翻译造成深远的影响。

  译者,站在跨文化交际的中心,正如奈达所言,必须掌握“双文化能力”,在熟悉原语及目的语语言结构、语篇句法等语言方而的同时,更要熟悉两种语言的使用规律以及所承载的文化特征。

  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于他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表达方式”,故而形成独特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规范,并显现或隐含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学作品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就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预设或语用前提的差异”。叫在同一文化背景下,所有与之相关的潜在假设,信念和观点,说话人不需解释,语言简洁生动。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文化预设丧失了共知性,阻碍交际的成功进行。

  原作者,在共享的文化语用预设的基础上创作文学作品,并未直接指向文化语用预设不同的读者,进而“省略了那些不言自明或不言而喻的信息,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为传达信息生成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困对于同质文化的原语读者来说,通过词汇、句法、语篇信息并结合语言语境、社交语境充分理解原作及原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即使遇到相对陌生的信息时,也可以通过共享的文化语用预设信息推理隐含的信息。而对于有着不同文化预设信息的目的语读者来说,往往根据自身认知中的社会文化规范、语言习惯等理解原作,原作中与目的语文化功能不对等的信息势必成为理解与交流的障碍,致使目的语读者不理解甚至曲解这些信息。这就需要译者发挥作用。

  译者,在充分熟悉并理解原作及原语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必须掌握原作中文化语用预设所反映出的信息意图及交际意图,理清目的语读者是否存在相同的文化语用预设以及目的语中有无对等的文化图式来传达该预设信息。采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既尽可能传达原作者及原作的信息意图及交际意图,又减少目的语读者理解原作的文化时付出的努力。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中,乡土文化跨越了流行的普通话直接与译语交际,其翻译更需要译者在翻译中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对原作的文化语用预设信息进行重构。

  二、《黑氏》中乡土文化的翻译

  《黑氏》由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于1985年创作,经胡宗峰教授翻译成英文刊登在美国老牌文学刊物《新文学》(NEW LETTER),是贾氏乡土题材小说中的“寻根文学”代表作。

  20世纪,乡土小说流派不同于传统上着重现实与故事的表现手法,而是“醉心于乡土的`田园风光,构成一种风格独特的审美境界”。《黑氏》创作同期,贾平凹一直围绕文化这一核心来探索,所有作品都离不开文化基因,发生的地点都在“现代的乡间”,仁月他用现代的审美素养去观照和守望中国的传统文化,用细腻的笔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立体交叉地体现在作品中。

  《黑氏》发生地在“商州”。商州,是贾平凹文学作品的背景,是他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的来源,也是其作品基本素材的出处。王一燕曾评论说,贾所执着追求的是“用商州的文化和语言来获得独特的中国叙述”。《黑氏》不仅有秦汉一带的高山流水,还有这一片土地的乡土风韵。文中通过黑氏这一女性“做人的信念、善良的品质、以及不可控制的情欲”叫所构成的极具悲剧意蕴的人生命运,展示城市发展与农村文明矛盾时期的人生百态。作品中的乡土文化相关的语言表述,不仅充满商州地方文化特色,更随处显露着汉族文化意象的影子,造成了翻译的障碍。在翻译这些乡土文化表达时,需理清文化预设信息,采取适宜的翻译策略。

  1 . "噼里啪啦拨算盘。公公是镇上有名的信贷员,算盘上的功夫深,双手打得‘狮子滚绣球’。Then there was the sound of the abacus.Her father-irrlaw was the credit agent of thetown. His abacus skill was well-known through-out the nearby villages. "

  “狮子滚绣球”在汉语里,就其名称而言,或是一种美味佳肴,或是一种民间舞蹈。此处,其文化语用预设信息为中国北方特有的民间舞蹈,指“两个人扮作狮子,另一个人拿着绣球,随着绣球的舞动,狮子滚动并叼回绣球”,生灵活现表演技艺要求之高。作者用该习语来形容黑氏公公打算盘技艺娴熟。西方没有此类舞蹈,因此该预设信息并不为目的语读者所共知。译文中,译者省略了用习语来表达内涵之意,而是直接明了地译出其言外之意,虽减少了理解时付出的努力,却有损审美期待,不妨采用替代法换做"till all's blue',来适当弥补这一缺憾,有效传达文化预设的交际意图。

  2.“眼睛闭着,心却睡不着,一股黑血在肚里翻腾。恨娘家人穷,不能门当户对,又恨小男人家有了钱,口大气粗。Her eyes had closedbut her heart couldn't. A stream of black bloodwas boiling inside. She hated the poverty of herhome life and her failure to make herself a goodmatch for her husband. She hated her husbandfor having money and therefore thinking himselfas being above her. "

  1)汉语里,黑色为庄重、神秘的色调,一方而象征着正义,另一方而却因其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恐怖之感,常常与邪恶、非法联系在一起,如“黑道”、“黑市”、“黑钱”等。“黑血”所预设的信息便是黑氏的愤怒与‘}曾恨。英语中,语言学家Ali Mazuri通过英语文学作品发现黑色往往与“罪恶、虚无、死亡’联系在一起,如“black Tuesday" "black sheep',等,因此对于“黑”原语与目的语文化语用预设具有共享,因此直译不仅可以沿用原作者的文化预设,又可以确保认知和谐。

  2)“门当户对”预设的是一种婚姻观念,出自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如陷于贼中。’巾习用来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适合结亲,是一种普世的理想婚姻,存在于交际双方的认知头脑中,具有共知性。而“match”在英语中意思是“person or thing combining well with anoth-er"(相匹配的人或物)。因此“a good match" ,符合原作者的文化语用预设,有助于成功的交际。

  3.“来顺越发尴尬,口里含糊不知所云。黑氏就说:‘常言道:人只可皮相,不可骨相。你也是这般角色!’Lai Shun looked even more em-barrassed,his tone twisted idiotically. So Darkysaid:'As the saying goes,you can see only skinbut bone. I didn't expect that you were such aguy,too!,

  “人只可皮相,不可骨相”为陕西方言,充满地方特色,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而不知心”的另一种表达。文中,黑氏向来顺询问小男人在学校是否有猫腻,来顺自然不敢以实相告,因而黑氏觉得来顺表而老实,其实不然。因此,此处预设的是用习语来说明来顺的人格,且该预设在目的语中没有直接的语用效果。译者采取直译的方法,保留了原文的文化语用预设,便于目的语读者领略异域文化,但也增加了理解时付出的努力。若用采用替代法,选取目的语中的习语“cats hide their claws",既能与原作达到对等的语境效果,也能减少理解时付出的努力。

  4.“木犊说:‘那起什么作用,信贷员的儿子是那路坯子,狗忘不了吃粪便,你让黑知道了,只能让她人不人鬼不鬼!’Mu Du asked: 'Doesthat work? The credit agent's son was born a badguy. How could a leopard change its spots?Youlet Darky know everything and made her liveneither a human being nor a devil

  “狗忘不了吃粪便”通过狗的习性来预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颇具贬义。然后这一文化语用预设在东西方的认知中不具有共享性。

  中国起源于农耕文明,对狗的依赖性不强,在北方以及边远的地方,为了辟邪保平安,人们常给自己的孩子取带狗的乳名,因此,狗大多具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嘴吐不出象牙”等。而西方起源于游牧文明,“大部分狗经驯化不仅能帮人们狩猎,还能对主人忠于职守”,y:37,甚至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因此,狗在西方文化中大多带有褒义,如“Love me, love my dog"}"lucky do扩等。译者为了保证交际双方认知和谐的同时达到对等的语境效果,采用替代法,将狗换做“leopard",依旧通过动物习性再现人物性格。

  5.“家里时常来人,黑氏己经习惯了,她不解的是客人常要半夜里来,有时扛来好多东西,用木箱和麻袋装着,公公不让任何人动,她也就装个猫儿狗儿不言语。Darky became used tovisitors like this. She could not understand whythese visitors arrived at the middle of night.They came with a lot of things either in woodenbox or in sacks. Her father-irrlaw never allowedanyone to touch them. She would play dogs andcats and say nothing.

  在如黑氏生活的农村,猫、狗、鸡为农家三宝。人们的言语中也时常离不开这些动物。文中,对于公公不义之财的来源等,黑氏不允许也不想过问。此处,“装个猫儿狗儿”所预设的信息通过猫狗的物理特征所传达,指代不过问、不嚼舌头。译者采用了直译,虽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图式,但就目的语语用习惯而言,有失偏颇,该文化预设对译语读者来说没有共知性,将“ply,改为“pretend",或用译语的习语“bitethe tongue”来替代更为合适,既传达了原作者的写作风格又满足了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

  6.“模样吗,除了忠诚没别的出色处,但人样光堂了,心里野,吃了五谷想六味…}}} As forhis appearance,it is not outstanding,except forthe fact that he is sincere and kindly. If a man ishandsome,he may have a wild heart and wantmore life.

  五谷指“粟、豆、麻、麦、稻”;六味指“酸、甜、苦、辣、咸、淡”,均与汉式农家生活息息相关,二者的结合可谓唯美的农家生活画卷。文中,黑氏一家富裕后搬到镇上居住,小男人正所谓饱暖思淫欲,与乡长之女暖昧。此处,通过该乡土文化预设的是人的贪婪与野心。若直译,则需要加大量的注释,冗长且破坏文章的审美,因而作者采用意译法,略译为“want morelife",避免了冗长却有损语境效果。也许,换做译语的习语“have eyes bigger than the belly" ,更符合文化预设所要传达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

  7.“小男人黑暗里眼里放光,说:‘你以为你嫁给我平凡吗,我爹虽不是什么领导,我爹却是和什么打交道的?你丑人倒有丑福!’Hersmall husband's eyes shone,'You think you'vemarried an ordinary guy like me?Although mydad is not an official,do you know what he dealwith? You may be ugly,but you have an uglyduckling's fortune

  黑氏的抱怨遭来了她丈夫的质问。娘家穷,在其丈夫眼里黑氏便是高攀,此处由上下文的语境得知,“丑人倒有丑福”这一民间俗话预设的信息为小男人用蔑视的口吻告知黑氏需知足。译者采用替代法,用丑小鸭变天鹅这一世人所熟悉的童话故事。该预设虽具有共享性,但是人所传颂的经典励志故事的代表,不同于原文轻蔑的语气,有损原作中该预设的交际意图。

  三、结论

  贾平凹用一杆生花妙笔,将商州的文化气息书写在《黑氏》的字里行间,使得融合了地方特色与民族共同情感的乡土文化更为地道,别具韵味。胡宗峰的翻译,部分科学部分需改进。在文化语用预设视角下,乡土文化的翻译需要译者理清文化预设是否共享或共知并视其不同特性重构不同的翻译策略。

  若原作中的文化预设具有共享性且存在于目的语读者的认知中,则可以采取直译的策略,不仅保留了原作者通过该预设所要传达的信息意图及交际意图,也确保了认知和谐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若该文化预设在目的语中不具有共知}h}但存在类似的语用预设技巧,则可以采取替代法,获得功能对等的语境效果的同时满足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若以上都不成立时,则采用意译法,尽可能传达原作者的交际意图,避免误译的同时减少目的语读者理解时付出的努力。

  文化语用预设视角下,《黑氏》中乡土文化的翻译策略更为清晰、更加科学,有助于译本的不断完善,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对现代文明的审视。

【文化语用预设下《黑氏》乡土文化的翻译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探究逻辑与文化论文09-30

党政建设下企业文化的论文06-08

探究文化传承视域下的艺术文献翻译论文10-03

茶文化体育文化创新探究论文10-04

校园文化建设下的高职院校的论文09-30

文化强国建设下体育文化进展路径分析论文10-02

档案文化建设探究论文10-05

文化建设下的新农村建设论文推荐06-06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语用移情能力的培养论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