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心理护理的干预治疗论文

2021-06-21 论文

  为了提高高血压病性心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高血压病性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措施。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我们设计了一套规范的适应心理护理的方法,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催眠的基础上,进行家庭成员的排列,以及空椅子疗法和角色扮演,让患者进入患者角色,接受现实,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重建生活信心,战胜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6月~2010年1月收治符合ICD-10高血压病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病史在1年以上的患者150例。按照人院的次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5例,其中一组在抗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适应心理护理,另一组用单纯的抗高血压治疗。试验者组40~60岁55例,>60岁20例。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学历28例,高中学历32例,大专以上学历15例。对照组40~60岁55例,>60岁20例。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学历27例,高中学历33例,大专以上学历15例。两组病程、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经过检验,两组基线具有可比性,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利用适应心理学原理[2?4]制定适应心理护理计划,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高血压病性心脏病患者的试验组进行适应心理护理,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催眠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家庭成员的排列,以及角色扮演和宣泄处理,让患者释放自己的情绪,进入患者角色,接受现实,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重建生活信心,战胜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指导患者制订出适合个人疾病康复实际情况的药物治疗和适应心理护理方案。对照组按照医院的高血压病性心脏病药物治疗的方法相同。①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病情,人格特征,做好心理测验,掌握第一手资料。②适应心理护理措施:首先放松训练,用催眠治疗技术,让患者进入适当的催眠状态,体验放松后的轻松愉快的感觉,进行心理学的能量整合,放松后感觉自己身体内外的能量,并且进行整合。提高患者身体和心理的抵抗疾病的能力。第二是家庭排列,在了解患者的'躯体疾病和心结后进行家庭排列,通过家庭排列,让患者自己领悟自己身心问题,改变自己的行为,适应疾病。第三是角色扮演和宣泄治疗,在家庭排列的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和宣泄治疗。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释放不良情绪。进入患者角色,接受现实,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重建生活信心,战胜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③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的评定和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躯体症状,如头痛、头昏、乏力、心悸、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血压的观察。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全部参加对照观察的患者都参加了两个量表的评定,依从性评价为99%。

  3结果

  患者的负性情绪:抑郁和焦虑情绪,出现的恐惧心理、焦虑多疑心理、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烦躁、恐惧等经过适应心理护理负面情绪逐渐改善。

  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定情况:适应心理护理组3个月后焦虑情绪明显少于传统治疗组。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定结果:适应心理护理组3个月后抑郁情绪明显少于传统治疗组,患者的功能障碍低于传统治疗组。适应心理护理组3个月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躯体情况:躯体症状,头痛、头昏、乏力、心悸等明显改善,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有所改善,血压接近正常并且稳定。

  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全面提升:经过规律的药物治疗和系统的适应心理护理,患者释放了自己的情绪,负面情绪少了,心情好,精力充沛,进入患者角色,接受现实,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重建生活信心,战胜疾病,抗病能力明显增强。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

  4讨论

  适应心理护理,我们最初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然后在精神科推广使用,适应心理护理正在临床各科应用。适应心理护理是利用适应心理学的原理,针对的具体人群,首先要放松自己,经过家庭排列,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认识自己,修正自己,进入自身人群的角色,并且适应之,经过角色扮演和宣泄治疗,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提升自己的正性能量,是一种顺应自然,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特别情绪方面的改变,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发现疾病时,出现的明显的焦虑情绪,如恐惧心理、焦虑多疑、烦躁、大祸临头的感觉;抑郁情绪,如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等。适应心理护理是让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催眠治疗的情况下放松自己,通过家庭排列治疗方法认识自己的成长历程,了解自己的优势力量,把握自己,通过角色扮演和宣泄治疗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整合自己的正面积极的能量和情绪,改变自己,适应疾病。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情绪状态、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躯体方面和疾病康复情况都是显着高于对照组。从而改善了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第2篇: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治疗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能造成心、脑、肾、眼等器官的损害,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和肾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何有效防止高血压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研究证实,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除此以外,心理因素(精神神经因素)也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甚至影响高血压的转归。为了解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20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对其实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治疗依从性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并符合以下入选标准: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舒张压为140/90mmHg;②患者自愿参加;③有良好的理解能力;④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0。年龄58~95岁【82±9.13)岁];男93例,女27例;高血压病程15~50年【29.25±9.12)年]。采用完全随机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58~92岁【80±8.7)岁],病程18~50年【32.15±8.67)年],对照组男48例,女12例,年龄61~95岁【85±9.4)岁],病程15~47年【27.49士9.54)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及基础护理:如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并做好饮食、休息、运动等多方面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按照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将其划分为焦虑恐惧型、悲观抑郁型、猜疑敏感型、盲目乐观型和积极应对型,分别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H,见表1。每周1次,每次30~60分钟,疗程4周。

  1.3评定标准参考MORISKY推荐的评价方法制定量表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包括8个问题,如: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当你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护理依从,即是否愿意接受血压监测和常规护理,生活依从,即是否遵守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生活规律,治疗依从,即是否服从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采用4分制评分标准:1分=总是这样,2分=有时这样,3分=偶尔会这样,4分=完全没有。得分越高,依从性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4周后,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生活依从性、治疗依从性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首要的治疗方式还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但是,单纯降压药物治疗不能缓解患者心理行为和情绪障碍,如果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担心疾病预后,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不能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治疗,从而严重影响临床疗效。

  心理护理要求护士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类型,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抚慰和个体化指导,从而调整患者的认知、情绪及应对方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明确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学会自我调节,消除不良心理障碍,打断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恶性循环&]。在本次研究中,经过4周的持续干预,患者定时定量服药、定期复查、自测血压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大部分患者也接受了合理休息、适当锻炼、自我松弛的健康生活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证实了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和生活依从性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实施心理护理是提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途径,也是确证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