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动画创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论文

2021-06-19 论文

  在动画创作课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本门课程的教学思路,通过多年来教学尝试和教学经验的积累,笔者发现动画创作课程教学目标如果仅仅是简单地设定为创作流程的熟悉、技能培养,必将大大地束缚本门课程的教学思路。那么在动画创作课程中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要根据不同高校的具体专业定位来决定。不同高校根据其自身教学资源的不同,专业定位正在不断调整和形成自身优势,专业美术院校和工科背景大学开办的动画专业,其人才就业出口是不同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也不一样,那么具体到课程中,这种差异性也应融入到课程教学目标中去。其次,一门创作课程不可能解决创作的所有问题,动画创作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以影视动画片创作和艺术动画短片创作为例,两者的创作要求、教学方式、能力要求均不一样。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明确本课程的具体定位,理清教学重点。以影视动画片创作为例,受众分析、市场化流程、流水线式分工等内容就应作为技能培养之外的教学重点;如果是艺术动画短片创作,那么创意能力、个人艺术表现力和执行力、小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将作为具体动画技能之外的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指教师如何将课程内容通过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精心设计让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开展。好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在动画创作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因书本知识与市场不同步的学无法致用之外,动画创作类课程还普遍存在一种轻理论重实践的倾向。出现这种倾向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设计未按照动画专业的特点和规律来。动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它要求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似乎给了“重实践轻理论”一个很好的理由。但殊不知,即使在动画这样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里,理论的重要性也是不能忽视的,单纯强调技能只能培养出动画制作人员,而动画产业中急需的创意型人才却应是艺术与技能兼具的,只有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才能实现技艺兼备的人才培养。在动画创作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如何让课本知识转变为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可以通过先实践——让学生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理论讲解——定义和概念的详细讲授,解决问题的理论描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基本观念;再实践——在实践中印证理论,并继续深入发现问题。以此循环推动课程进行,并结合课堂讨论与小型试验的互动方式,在提供丰富资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与教师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思考、实验得出结论。在课程进行中,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来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引导学生提高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

  主动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对学生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教师针对其作品打分,这种方式看重的是作品成果,以学生专业水平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对于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其他能力如创意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执行力等则无从考核评价。更何况动画是一个分工明细的行业,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成为一个全才,以作品最终呈现质量为评分标准,无疑对某一专项能力突出的同学不公平,如后期制作能力突出、编故事能力突出。因而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动画创作类课程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以项目制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管理中采用小团队创作、教师、岗位小组组长(学生担任)、岗位成员(学生担任)的梯级,根据学生的能力专长、能力培养愿望、项目要求等综合参数决定学生滚动参与多个实践环节,并采用推举、竞聘的形式决定岗位小组长人选,岗位组长要负责管理本岗位环节的工作。在成绩评价中,采用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在专业技能、岗位贡献、专业能力提升幅度几个方面进行分别评价,并将作品的社会评价作为整个创作团队的辅助评价标准,形成学生在本门课程中的总体得分。

  现代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手段。运用现代技术信息手段进行教学,如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网络教学等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开展。课题训练采取以项目制为主,结合专题训练、命题作业等多种形式。课堂作业为主,课外作业为辅相结合的方式,提倡创作力与实践技能并重的练习。特别是岗位制实践环节的设置能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意识以及责任感。课堂辅导可以采用示范、集体点评、研讨、答疑、个别指点的教学方法,既解决学生共性的问题,又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具有不同才能和兴趣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宏观控制、启发、引导学生,学生主动选择实践环节,共同研讨表现语言、项目流程、制作方法等,使学生学会分析、思考、比较的方式方法。教与学的互动,促进了教学相长。课程结束,以作品发布为手段,所有作品面向全校公开、集中展示,并在老师指导下,将作品推向社会。以参赛检验教与学的效果和质量的指标之一。教学过程中实行动态管理,采取听课,抽查课堂辅导、点评、研讨、总结、学生作业等措施,形成以管理促教学的良好机制。实行量化管理,采取教学评价问卷,命题考试,确定学生作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的成绩比例,形成正态分布等措施,验证教学的实际水平,并及时将信息反馈任课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

  作为新兴产业,动画创作人才的培养是所有动画教育者面对的共同课题,动画创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将直接推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动画创作课程是动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动画创作的完整过程、创作方法、专业技能,还要通过本课程体验身份的转换,从专业学习者的身份转为动画产业从业人员的身份,从而培养学生诸如创意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执行力等多方面职业能力。希望能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架起高校与就业市场的桥梁,培养真正面向动画产业的动画人才。

【略论动画创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二维动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论文06-26

动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路径论文09-10

高中体育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论文06-21

动画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研究论文09-10

动画角色设计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改革论文09-11

教学模式改革论文04-13

浅谈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论文06-21

动画短片制作课程创新教学模式论文07-07

略论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论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