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研究论文

2021-06-19 论文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无一例外地要顺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合理、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教学。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

  1.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来辅助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发展的教学。其基本点是教学所运用的技术和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信息化是重点,学生掌握着信息访问的主动权。信息化教学的本质是充分且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及手段,实现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新型教学形态。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所学内容。

  2.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使其有效地辅助教学,从而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它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设计的核心是教学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

  随着对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在教学领域也展开了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三种典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如下:

  1.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个大型的国际教育合作模式,旨在将信息技术和有效的教学资源融入到现代的教学过程中,是国际范围内的教师发展项目。该模式抓住了学习者不满足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渴望以现代化的学习方式掌握实践技能的心理,引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融入了有效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以学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吸引激励学生、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典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主要经过八个步骤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出发,通过制定计划、查阅资料、整合评价教学项目,到创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反复加以修改进行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组织、引领、指导的主导作用,强化了学生自主、创新、协作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设计的核心是问题设计,因此,问题的设计是“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取得成败的关键要素。“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是较成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目前已经取得可观的教育成果,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单元计划不够精炼,教师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具备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撑,否则教学过程无法进行。教育环境因素也制约着这种模式的运用。

  2.WebQuest教学设计模式

  WebQuest教学设计模式较规范地体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念和结构,试图把传统封闭式与知识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开放式与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网络信息平台为基础,让学生在假定的情景中,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对既定的学习任务做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它关注于学生如何利用所得到的丰富信息,并倾向于在分析与综合上为学生提供支持。WebQuest教学设计模式如图2所示,首先要求教师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或提高学生哪方面的技能。根据教学目的,教师要选择一个需要创造性的或有多种解决途径的、并能体现学科综合性的任务主题。接下来需要学生搜索并整理网络中的相关资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适当地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并优化网络资源。然后,设计可行的、明确的具体步骤。最后,学生要呈现成果,相应的评价不受人员、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用网络模式展开。WebQuest教学设计模式的教学内容多样、追踪信息前沿、任务真实、合作性强等这些优点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但也存在欠缺之处,比如形式化、模式化的倾向较重,实际应用的效果不明显,强调资源的引进而忽视了资源的应用等。

  3.祝氏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祝智庭教授对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创建了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模式,该种教学设计模式将评价修改贯穿始终,能够达到信息反馈及时、逐步修改完善、适时调整提高的目的,如图3所示。该教学设计模式的流程是教师首先分析对应单元的教学目标,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学生在学习中应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接着,依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问题设计,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潜能,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然后按照学习目标,教师查找选用合适的教学资源并设计好使用这些资源的要求,让学生在使用的时候方便快捷。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单元内容、所要求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教学过程,最终达到学生的认知过程的目标。最后,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根据方案设计教学模式,注明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临时问题的处理等。在上述八个环节中要反复评价修改,对教学设计不断完善,达到够用、适用、好用的目的。该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是针对单元教学进行设计的,与课程教学设计相比每一环节更具体,为信息化单元教学设计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但其教学设计范围较小,应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1.高职教育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求

  首先,参考以上模式,扬长避短。以上关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是研究者们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提供了系统化和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模式,为教育者的实际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但这些模式的适用范围较广,缺乏针对性,因此,要把这些模式应用于高职教育,必须在结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细化。其次,以信息化手段辅助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大多数的专业课程以技术实践为主,因此,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喧宾夺主,使其成为实践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只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新颖,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但是,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就可以更大地满足技术实践的需要。因此,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必须本着服务于实践教学的理念,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再次,对于高职教育的可行性。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要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例如现有的信息化设备、硬件、软件等,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能大大超出高职院校的承受能力,并且构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应符合高职教师所具有的或可提升的信息技术素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是否能够被教师有效地应用于信息化教学中,还取决于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只有当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达到适宜的水平,才能保证信息化教学设计被广泛应用且富有成效。最后,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的速度迅速,因此,构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具有灵活性和先进性。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构建符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2.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应摆在核心的位置。因此,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首先,要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的信息化教学情境。要尽可能地设计真实的情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或“问题”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因此,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运用图片、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计出较为“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探索实践,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其次,教师要设计好信息资源。确定项目所需的信息资源,例如文字信息、相关图片、视频案例等,还包括需利用的网络、软件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提前准备好这些资源以后,课上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必要时还要做一定的指导,从而顺利地完成任务。再次,要注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指导。例如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开展探究活动、需要遵循哪些步骤才能完成任务等,这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一。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和自身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思,以便随时调整设计,使其适应学生和教学的需要,从而获得最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尤其针对学生活动的核心环节,要进行重点的评价与反思,并及时修改。这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总之,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的重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信息化实践教学。以电子课件、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教学软件、虚拟情境等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原本无法实现的实践教学,并且可以简化实践教学的过程。实践教学的环节和过程较为复杂的,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地对整个过程进行简化。这样既可以提高实训的效率,又可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07-24

信息化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论文07-08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07-04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09-09

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6-26

高职下慕课项目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7-30

高职物流专业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更新的研究论文07-04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7-04

传媒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模式创新研究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