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戏曲博物馆的现状
当前,从国家、政府、社会各个层面还是非常重视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的,但是中国地大物博,戏曲的地域分布跨度大。地方戏剧种非常之多,各地对戏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不一致,地方戏曲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更是举步维艰,我们无法指望在各地都建立戏曲博物馆,能在北京或上海建设一个国家级的戏曲博物馆,具有代表性和辐射力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我国目前现有的戏曲博物馆,如1985年筹建的天津戏剧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性戏剧博物馆,该馆主要以中国戏曲发展史为脉络展览了戏曲的相关文物。1986年建立的苏州昆曲博物馆,主要是昆曲艺术的文物展览。1997年于北京湖广会馆内建成的“北京戏曲博物馆”,目前在古戏楼内仍可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戏曲精品剧目,体验到老北京戏楼独特的文化氛围。另有戏曲文献、文物、图片和音像资料,向观众展示了以京、昆艺术为主的北京戏曲的发展史。2005年底建成的首都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项目之一是《馆藏京剧文物展》,是对我国的京剧艺术的展示,在展厅内还修建了一座北京传统戏楼(参照北京崇文区珠市口阳平会馆内的戏台,按1:1的比例复制)。博物馆通过京剧文物的展示,向观众介绍了京剧艺术的一般常识。除此之外,还有淮安戏曲博物馆、粤剧博物馆、越剧博物馆等等,一般都是在各地方戏的发源地建立的地方戏曲文物展览博物馆。从目前的这些戏曲博物馆的展览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实物展出的形式,展品包括台上台下所用的砌末及实物道具、服饰、盔头、剧本、脸谱、各色戏园戏楼图片等等,其中还有一些戏曲界名家的戏装和剧本、戏单,再就是修复的戏楼。展示的手段除了戏曲文物和还原戏楼以外,基本就以文字、图片形式介绍了戏曲史的发展脉络。从总体上讲,由于戏曲的博物馆多建立在一些会馆内,场地的限制致使展品的数量非常有限。展示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与参观者的互动。博物馆中采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化手段的展示几乎没有。参观者在简单的进行欣赏之后,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现有的戏曲实体博物馆均没有建立“网上博物馆”,即没有博物馆的网上站点,因此,参观者想要提前了解博物馆的展品信息、活动、参观路线等就相对困难。如果想解决这些问题,虚拟博物馆的展示优势对于活态的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是最恰当的手段之一。
建立虚拟戏曲博物馆的意义
首先,虚拟戏曲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行,能够弘扬传统戏曲艺术,扩大戏曲的影响范围。戏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生成的艺术。随着社会发展快节奏,戏曲这种传统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忽视。戏曲虚拟博物馆的建立,能够将传统的艺术精髓和艺术特质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期望利用新的媒体手段和艺术形式能够为振兴传统戏曲艺术做出努力,唤起人们对于戏曲艺术的关注。其次,虚拟戏曲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行,可以弥补戏曲实体博物馆的不足,大大提高相关工作的系统性与实效性。传统戏曲博物馆的展览方式以传者为中心,参观者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而网上的虚拟博物馆可以提供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询相关信息,操作方便,这就大大加强了参观者接收信息的有效性。网络平台的展示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图、文、视频、音频、动画、虚拟三维场景漫游以及互动体验等,戏曲文物以及戏曲文化可以多种面貌进行广泛传播。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足不出户浏览戏曲文物、获取信息、分享知识、参与讨论,这与以往只能通过实地参观接收戏曲信息的局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再次,虚拟戏曲博物馆的建立,最重要的是对戏曲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这将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若想达到信息资源的内容丰富,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传统戏曲资源整合并将其数字化。戏曲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不仅是对以往有效资源的重新整理和归纳,更重要的是对资源的抢救、保护的一个过程。通过对所有展品及展示空间的信息数字化,包括有关展品、展馆的文字、图片、模型、音频、视频、动画资料的采集与归类,最终形成系统的展品数据资源库。从戏曲的传承方式来看,仅有文物的流传还不足以满足当代人对戏曲艺术的了解,戏曲艺术是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技艺传承方式,因此,影像在保护、传承方面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戏曲艺术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对前辈大师以及当代活跃在舞台上的艺术家进行研究,前辈大师的经验总结对后人继承、发扬戏曲艺术更富于借鉴价值,是不应该忽视的珍贵遗产。用影像抢救前辈名家濒临失传的优秀剧目,用影响记录艺术家在舞台表演后面的“窍门”,用影像记录程式化的艺术手段、表演方式,将这些活态的艺术形式影像化、系统化。如果在实体博物馆中展现如此数量的影像资料,还是很有难度的。但是依托网络平台建立的虚拟戏曲博物馆,可以开设老艺术家“说戏谈艺”的栏目,用影像直观的方式服务于戏曲学习者或爱好者,成为他们的参考资料,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依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和了解前辈大师在艺术上的宝贵经验。最后,虚拟戏曲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行,可以突破实体博物馆展陈条件的限制,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展览、信息及交流服务。时至今日,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整个社会,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许多日常的生活习惯。我们利用数字技术、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娱乐、分享、交流、购物和信息服务。“数字化”的影响范围已经逐渐涉及到各个领域。同样,戏曲虚拟博物馆也可以提供给观众个性化的网络服务,如为戏曲人或戏曲爱好者提供专业的社交网络服务,自助式的文物信息采集,定制式文物数据访问,甚至是提供博物馆文物衍生品的购物等各个功能板块。
虚拟戏曲博物馆的设计思路
在这里,主要谈基于网络平台的虚拟戏曲博物馆的设计思路,即网上戏曲博物馆的建设思路。
1.建立戏曲虚拟博物馆的数据库体系。数据的采集、创建、整理、分类并最终建成一个完善的数据库体系,为网站的运转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这一阶段所有展品及展示空间的信息都将被数字化。包括有关展品、展馆的文字、图片、模型、音频、视频、动画资料的采集与归类,形成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数据库需要考虑索引和搜索功能。
2.戏曲虚拟博物馆的网站组织架构与视觉设计。虚拟博物馆是网络应用的延伸,是网络技术与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运用。虚拟博物馆如果只是将实体博物馆的资源转化成数字信息,然后进行堆砌,这是远远不够的。虚拟戏曲博物馆的网站组织架构是首要思考的内容,这需要根据戏曲博物馆的藏品情况以及征询广泛的观众需求意见进行网站的内容和功能设定。网络的浏览功能是最基本的,也是整个架构的基础,依据戏曲文物的类型进行内容划分,如戏曲发展史,舞台上的服装、化妆、道具,演出延伸的剧本、戏单、戏票,戏曲演出戏楼等设置目录结构。围绕网站的内容,结合具体的用户体验逻辑进行合理设计,然后考虑提供博物馆的相关活动、参观路线等帮助信息。在虚拟戏曲博物馆的视觉设计风格上,根据传播内容、文化背景、个性特征等多种角度,去探索出恰当的设计风格。第一,应当营造一种能使人们沉浸于传统戏曲艺术风貌的气氛,给人们具体的戏曲发展史的知识脉络,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顾和形象的想象;第二,要诠释文物的内涵,激发人们思想感情与文物现实内容的共鸣,加深对文物的理解;第三,还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变化,能够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变化的审美愿望和欣赏水平,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虚拟戏曲博物馆的视觉设计风格方面,或者是版式设计上,或者是交互上,或者是多媒体元素上,使得浏览者要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体会到戏曲博物馆的独特氛围,然后才能够被记忆,被识别。设计师不仅要制作的易用、设计得美观那么简单,更多的是通过CI(标志、色彩、字体、标语)、版面布局、浏览方式、交互性等方式把博物馆的历史精神和时代特征传递给浏览者。
3.博物馆的展品设计与虚拟现实漫游。这一阶段主要是虚拟戏曲博物馆的实现阶段,即参观空间的设计和展品布展设计。这一阶段需要利用二维或三维的技术,结合虚拟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建立博物馆展示空间与展品。虚拟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与实体博物馆最大区别是不受空间限制,另外设计可以更概念化,有利于展示设计师的丰富想象力。至于展品的设计则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三维模型等多种形式存在。虚拟博物馆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设计的表现需要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往往要在两者之间需要取得一种平衡。
4.交互导览及交互控制设计。虚拟戏曲博物馆在交互导览方面,主要包括交互界面设计、指示牌、游览图设计、智能寻径、艺术品展示控制设计(旋转、放大、拉近拉远)、行走设计等。交互导览及控制设计是虚拟现实的核心技术之一,关乎虚拟现实的沉浸感的效果如何;目前的虚拟博物馆还不能做到完全的沉浸,完全的沉浸需要虚拟现实的接口设备配合才能完成,包括输入感知设备和视觉输出设备,如手套和立体眼镜等,这方面的应用需要科技的更新,尚有待时日。
5.个性化的网络服务设计。虚拟戏曲博物馆除了以文物展览为主要信息传播内容外,也可以依据网络的优势为观众制定个性化的服务。如为参观博物馆的观众提高信息交流、分享的平台,观众可以对展品发表评论、提出看法,或是为博物馆的建设提出反馈意见等。也可以设置戏曲人、戏曲爱好者的个人空间,形成个人的好友圈,实现关于戏曲艺术话题的交流或资料的分享。通过在虚拟戏曲博物馆的注册与登陆,也可以提供给观众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可以根据观众的喜好,定制个别文物的数据访问等等。优秀的虚拟博物馆由于巨大的网络流量,会吸引众多的艺术品广告商在其展览空间内投放广告,商业价值巨大。关于博物馆文物衍生品的研发也是一个很好的拓展方向,可以搭建网络购物平台,实现戏曲衍生品的网上购物。
虚拟戏曲博物馆的表现与技术应用
目前的网上博物馆在展示方面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图文声像的展示类型,通过二维或三维技术实现文物复原,目前绝大多数的实体博物馆的“网上博物馆”采用了这种方式;另外一种类型是综合了2D与3D技术的2.5D技术,利用网站的链接功能与全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模式。未来的虚拟博物馆将以网络技术、全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依托,向一个更为先进的目标发展:更加强调真实感、3D显示、实时交互、客户体验、海量数据等。
1.全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在虚拟博物馆建设中具有广阔的空间。全景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它的绘制和场景的复杂度无关,且能够达到照片级的真实感。使用这种技术,用户首先通过照相器材拍摄到某一场景的一组样本图像,然后对样本图像进行拼合得到最终的全景图像。通过交互式全景图像播放器,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的上下、左右旋转任意选择自己的视角,任意放大和缩小,如亲临现场般环视、俯瞰和仰视,实现对该场景进行360度视角的任意虚拟漫游,从而体验三维的视觉世界。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虚拟现实技术以一种逼真地摸拟三维现实空间,让用户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互式考察,与虚拟环境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的技术。虚拟现实利用多媒体系统生成一个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的模拟现实环境,人们借助一定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直接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操作,触摸它们,感觉它们,并能听到虚拟世界的三维空间声音,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尽管虚拟博物馆的概念已经提出很久了,但现有大部分虚拟博物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博物馆,绝大多数网络上的虚拟博物馆,严格来说还仅仅是图片和文字的简单介绍。而真正的虚拟不仅仅指博物馆展品是虚拟的,还应包括虚拟的场景以及相应的丰富交互手段,仅仅依靠简单的旋转、缩放之类的功能并不足以吸引参观者。建构一个合理而且完整的虚拟博物馆展示系统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难度都是相当大的,虚拟博物馆的建设重在展品的表现形式和参观者与展品内容的互动,如何塑造一个数字化的立体的戏曲博物馆的场景,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自由地选择漫游路径,随意地欣赏馆内的物品,了解物品的特性,是一个值得研究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基于全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研究虚拟戏曲博物馆有利于戏曲艺术的推广和发展,较之传统的博物馆具有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2.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云计算”是一种新兴技术,它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应用平台。“云计算”的“云”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上的资源,它包括硬件资源(服务器、存储器、CPU等)和软件资源(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等),本地计算机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远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为你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并将结果返回到本地计算机,这样,本地计算机几乎不需要做什么,所有的处理都在云计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计算机群来完成。综合云计算的特点及优势,提出一种应用于虚拟博物馆的混合云应用模式。在该模式里,各虚拟博物馆专用云形成全国的博物馆云集,各公司、社会团体、组织机构等的公用云形成外部云集,这些云集共同为各虚拟博物馆服务。云计算将会在虚拟博物馆应用中的良好效果。首先,最大范围的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云计算模式,博物馆之间可以共同构筑信息共享空间,参加合作的博物馆可以分享连接在一起的基础设施,不必更新相关的硬件,在降低博物馆运行成本的同时,服务效率也有所提高。合作的博物馆之间,通过云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传递降低了文献信息传递的延迟,使各博物馆的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在云计算中,博物馆的相关电子资源存储在“云”中数百万台机器中,而不是存储在某几台机器中,这样博物馆的信息资源可实现全国乃至全球存取,促进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提高。就云计算这一特点来说,对于戏曲博物馆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中国戏曲的地域分布跨度大,地方戏剧种非常之多,各地对戏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不一致,地方戏曲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成为建立虚拟戏曲博物馆的首要困难。尤其是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国家级的戏曲博物馆,要建立虚拟戏曲博物馆就要在各地方戏博物馆建设的基础之上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处理,只有通过各地方给予的资源共享和时时更新,才能降低信息传递的延迟,使戏曲虚拟博物馆的运行更为可行。其次,方便浏览博物馆藏品信息,更好的为大众服务。博物馆用户可以通过PC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和PDA等各种终端设备获取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实现多平台、多设备浏览的统一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地点,方便的使用各种浏览进行虚拟戏曲博物馆信息的浏览和查询。值得注意的是,虚拟博物馆专用云之间、虚拟博物馆专用云与外部公用云之间应该采取统一的资源共享协议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各云的无缝集成和共享。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博物馆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充分整合了各虚拟博物馆的文化信息资源,为各虚拟博物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3.多方位交互方式的探索。目前,在实体博物馆中虚拟展示的方式多以投影幕、触摸屏或电脑为载体,供参观者实地浏览之用。在实体博物馆中加入数字化的展陈方式,可以与实物展示形成互补,共同发展,增强现场互动体验。就当前的戏曲实体博物馆来说,语音解说及触摸屏等目前较为常见的数字化的展陈方式都没有见到。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参观者的需要,加快戏曲实体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迫在眉睫。随着目前数字交互技术的发展,实体博物馆也可以尝试多方位的数字化交互手段,触摸、语音、体感等交互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的互动体验。比如,利用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例如头盔、数据衣、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及立体显示技术,参观者可以很好地体验参观带来的乐趣:沉浸感、交互感、虚拟环境的体验感等。参观者甚至可以随意抓取一个艺术品,感受它的外形、重量和质感,并与位于虚拟空间的其他参观者的替身进行交流。这类博物馆更注重的是临场感、体验感和交互感,不过实现这类博物馆的技术更为复杂,往往需要虚拟现实的高端技术和设备才能得到实现;且受场地及空间的限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展和普及。博物馆的建立一定要增强互动和娱乐的元素在里面,如果没有互动和娱乐元素,参观者只能枯燥地在馆中走来走去,这必将损失许多的客源。上图是我们设计实践的一个体感交互设计案例。取材于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引发的昆曲与京剧之间的争斗(史称花雅之争)为背景,采用体感的交互方式,用身体动作与计算机进行互动。使参与者能够即时动态捕捉、影像辨识。通过这种体感交互体验的方式,参与者可以自己选取人物、选取曲目,进行跟随动作的模仿。参与者自己就是一个好的遥控器,与机器之间没有了障碍,借由互动游戏的形式感受戏曲艺术。
结语
虚拟博物馆的发展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虚拟博物馆不是真实博物馆的替代品,而是实体博物馆的延伸。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的舞台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丰厚的积累,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场地等问题,目前建立一个有规模的实体戏曲博物馆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虚拟戏曲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保护、传承与弘扬戏曲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戏曲学院的一名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者,迫切地呼吁更多的相关专业人士运用新的媒体方式和数字技术,投身这种环保、高效的新兴传播手段的建设,使得戏曲艺术能够借助最新的数字媒体手段得到最有效的保存和传播。无论是纯虚拟的戏曲博物馆,还是实体博物馆的数字化展陈方式,都具有极其广泛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环境下,人们对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网络化信息访问需求与日俱增,尽管虚拟博物馆不能完全替代实物展示的效果,但在网络交互、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不受时空限制等方面具有实体博物馆所不具备的独特功能,而其所特有的商业价值已引起广泛关注。
【虚拟戏曲博物馆建构的意义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汉字美学谱系的建构意义探究论文08-08
智能配电网建构的意义论文08-11
智慧银行建构思路探讨论文05-12
虚拟仿真课程设计探讨论文04-18
民办职教发展机制建构途径探讨论文02-10
戏曲脸谱颜色的意义02-20
戏曲电影及戏曲的发展论文02-11
传统戏曲借助电子媒介发展的探讨论文02-10
信息时代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与意义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