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性学习的培养方法
1.科学分组。
在分组学习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小组在解决问题上的能力。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做每组的均匀分布,从而保证每组学生之间能够有充分解决问题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如果过多的将相同水平学生集中,可能部分小组能力发挥到极致,而有的小组则难以进行任务完成。学生能力应该充分考察学生的沟通、合作意识、专业技术、领导等能力的均衡,可以让教师进行人员分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自我调整。
2.合理分布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上要权衡任务难易程度,同时充分的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可脱离市场的实际情况。任务尽可能标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贴合小组成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状况。同时任务内容可以有一定灵活自主性,有效的让小组成员进行各自想法的有效表现,激发学生的任务完成兴趣,让任务完成充分的彰显小组学生的意识与个性,同时又能达到训练学生综合操作能力的效果。学生得到任务后可以根据教师要求来进行任务完成的规划,合理的进行做团队内人员的分工,确定自身团队中的角色,甚至可以采用企业化的操作模式,例如部门经理、各细致分工执行等,让团队具有真实的工作氛围感受。让小组组长得到团队协调能力的锻炼,而其他组员能够有效的锻炼工作分工与配合,提升工作效率和品质。一般任务下放后要让小组组长做整组人员情况的分析,发表组员对于任务的想法,个人根据自身的能力高低来获取自身擅长的分工内容,同时要有效的统一组员思想和设计精华来有效的保证任务完成方案。组长还要做好组内同学的协调工作,帮助组员完成其中可能遇到的困境以及相关技术的支持。
3.处理好师生关系。
在教育工作中,虽然提倡学生团队合作学习,但是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合作学习做指导或者引导。当团队合作学习中存在瓶颈问题时,教师应该协助学生进行解决,对小组成员做团队性的指导。小组成员一般经过了自身的沟通后对问题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后可以有更深刻的记忆。同时对于小组内分工不合理问题,教师要提前的干预,因此小组成员在分工完成后要将分工和任务完成方案上报给教师,让教师做合理的调控,避免学生在合作中一人独大或者过分的偏袒、压制个别组员的情况。同时在学习的进程中要对不当的言论和态度做出引导,避免团队中不和谐气氛愈演愈烈。同时要让学生对小组学习情况做记录,相关讨论要制作“会议记录”,充分的让教师对其合作学习情况做了解。同时教师也不可过多的介入到小组学习中,让小组产生依赖感也是无法发挥合作学习的效果。对于小组自行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放手让小组成员去完成,对于小组中有异常困难时可以进行适度的思想和技术支持来让合作顺畅化。
二、结束语
学生能力不一,个性不同,要有效的融合到一个团队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要达到高效的团队作用更加的不容易。合作性学习的培养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团队能力,对于教师的主导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同时在合作学习内容上要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能力,从而对于合作学习的进程要有较好的掌控,避免学生在团队中产生不和谐的问题。对于团队的指导也需要讲究沟通和协调的功底,沟通要有效的激发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充分的让团队能够有效的优势互补和达到学习的高效性。
【中职计算机教育合作性培养意义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中职美感教育的意义思索论文08-10
中职英语教学合作分析论文07-23
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意义分析论文08-08
中职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分析论文06-23
中职学生能力培养的职业素养分析论文06-28
中职生积极心理教育分析论文06-21
协同教育对教师培养实践意义的探析论文08-08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分析论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