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在各大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秘书、新闻等相关专业都有开设。古代文学不但是人文学科各专业学生必需的专业要求,同时也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难度大、覆盖面广、教学时间短,这本身就给古代文学教学增加了难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古代文学作为基础学科,不能产生即时经济效应,日益受到冷落。在一些学生看来,古代文学只不过是“故纸堆”“老古董”,与现代生活脱轨,与市场经济缺乏直接联系。有学生认为,多学几首古典诗词不如多把握几条计算机命令更能获取择业机会。不但是学生,很多学校领导、社会大众都有类似的疑问。这些困惑体现了他们对古代文学课程社会价值的怀疑,这样的怀疑不单出现在古代文学上,整个中文专业很多课程都面临类似的尴尬。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中文系学生没有读过《周易》、《论语》、《庄子》等重要的文化典籍,没有完整阅读《红楼梦》等“四大名著”的现象已属常见。古代文学的教学逐渐陷入困境:学生学而无味,教师也教而无趣。目前教育界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也提出了各种真知卓识:如秦惠娟提出:课程自身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也是学生学习兴趣减退的一个原因。诸如课时锐减、要求降低、教学过程流于表面、教学手段严重滞后、文学课堂干枯板结甚至乏味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古代文学教学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几十年来通用的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加作品分析的三点式“文学史模式”,也断送了古代文学的丰富性和生命力[1]。这一论述可以说基本囊括了眼下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所有困境。而针对这些困境,各种改革呼声此起彼伏: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采用多种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如有执教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适当运用大专学生正方反方辩论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就古代文学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开展辩论。2000年下半年,笔者在任教的中本99级3、4两个班就曾组织学生就对《史记》主要是伟大的史传文学作品还是主要是伟大历史著作这一问题开展辩论,……大家普遍反映,这(辩论形式)比老师一人在课堂介绍《史记》的成就印象深刻多了。”或者“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恰当地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使用大屏幕投影仪、播放录像资料、诗词吟诵曲等,以使教学更直观、更生动形象,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2]各种摸索都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也难免老生常谈。目前关注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教学操作中的可行性
2.1地方文化资源的可利用性
“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市、县范围内的文艺人才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同文化发源紧密联结的文化设施、资金等。”[3]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演绎了五千年的沧桑文明史,在每一寸土地上都流淌着历史文化的血液。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不仅有助于保存传统,传承文明,也对当下的文教工作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如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颇为可观,许昌的三国文化、安阳的殷商文化、开封的宋都文化,洛阳的古都文化等。发掘这些文化资源,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这对渐失活力的古代文学来说,也是一股清新山泉。
2.2如何利用本地文化资源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2.2.1资料的搜集整理。有针对性地对当地的古代文学资源进行整理,可以通过地域性图书馆进行文献整理。地方文献包括有:政府编纂的史料,包括各级政府组织专家学者编纂的志书和职能部门编辑的行业志;地方名人著述、传记、民间传说等。载体形式可以是书、报、刊、手迹等传统文献,也可以是电子文献、网络文献等新型文献。资料搜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专人专门下大力气去进行。按照教学大纲尽有的放矢,而又不断开发新资料。如笔者所在的洛阳市,就有学者进行了地域断代文人集团考证,已有一定成果。[4]这些成果归纳整理,运用到教学当中,既补充了僵化的文学史,也开拓了学术新田地。
2.2.2开设相关课程。可以依据当地具体资源,开设地域文学文化课程。“为发掘、继承地方文化资源、弘扬安徽的人文精神,激发乡土情感,同时也为了弥补中国古代文学内容丰富而课时不断紧缩的缺憾,合肥学院在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大三、大四年级,开设了“皖籍名人研究”“、皖籍作家作品简介”等地方区域性、人文类选修课程。”[5]以许昌为例,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120回中有51回、172处涉及许昌,曹魏定都许昌,曹魏文化中的“建安文学”、“建安七子”,其诗词、歌赋、散文等文学作品形成的“建安风骨”,对中国文坛影响极大。以嵇康、蔡琰、邓静、尹商等为代表的音乐家、曲艺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据此,可以开设“许昌与三国名人研究”、“许昌与三国文化研究”等课程。
2.2.3教改、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科特色。从地域文学来研究地域文化,从地域文化角度来研究主流文化,也是一种创新,既可以开拓思路,又可以充分而客观评价当地古代作家在当时文学潮流中所起的作用、地位和影响。开设地方性、人文类选修课程,能将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并相互促进。已有学者教师对地方文化资源的运用进行了讨论,也已进行了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实践[6]。
3.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教改的意义
3.1激发学生情趣,调动学习动力
人的认知活动和情趣紧密相联。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情趣的诱导下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的情趣被充分触发起来时,教师期待的目标和效果就容易达到。其二,情趣有感染作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爱好,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感染,形成共鸣。所以,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或作品中的情趣都能对学生发生影响。其三,情趣具有印刻作用。真挚而深刻的情感、理趣会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长时间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正是情趣的这三个特性促使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唤起学生爱好,触动学生情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所处地域文化资源作为打开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认同感的一把钥匙,让学生意识到脚下的土地曾经有多少前辈文豪流连,自己所学习的环境有着怎样辉煌的历史。一个小小的典故,就能触发学生的`兴趣,一个小小的故居或茔冢,或许就能印刻学生一生。
3.2调整教学模式,培养文化自豪感
季羡林谈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驱动力时谈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决无疑问。但人文社会科学对生产力的发展难道就不起作用?……1995年10月22日,该报(《光明日报》)第一版有一篇文章:《精神文明也出生产力》,用了一个‘出’字,绝妙!常听部队的同志们讲:解放军某一个部队,或团或连,只要有过辉煌的成绩,它就成为这个部门的传家宝。青年士兵一进入这个部门,就充满了自豪感,作战勇敢,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们的大学生何独不然”“……给大学生进行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利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历史上优秀的传统,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解放军的例子可以为证。”[7]很多高校都处在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挖掘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作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动因和依据。以笔者所在的河南省洛阳市为例,周公、老子、孔子、王充、二程等哲人,汉光武帝、隋炀帝、武则天等天子,杜甫、李贺、白居易、元稹等无以计数的文人名流或诞生于此,或流连于此,或终老于此。儒教、道教、佛教兴于洛阳。铁锥刺股、洛阳纸贵、程门立学,一个个美妙的典故点缀着这九朝古都的神韵。如果教师在教学开始阶段,不是照本宣科讲“绪论”,而是为学生介绍洛阳丰厚的文化底蕴,洛阳成百计数的文豪墨客,使学生真实体会到徜徉于这样一个文化胜地,自然生出自豪感,便能大大削减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抵触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教师能适当地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参观古人遗迹,可能瞬间就消减了古代文学与今日青年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感。
4.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其教学方法在长期教学过程中,业已演化为一种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教师以“讲”为主,不厌其烦地介绍文学现象,分析作家作品,探讨它们发生、发展之根源。在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教学目的的新形势下,古代文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不应该局限于大学课堂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是要高屋建瓴,站在历史的高度、当代的角度,将其纳入到文化发展、人格健全和社会进步的宏大视野中来。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整理归纳利用,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应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我国古代文学教学革新思路论文】相关文章:
技校人力管理革新思路论文07-01
农业科技革新思路论文06-25
体育教育管理改革新思路论文06-24
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新思路论文06-21
我国乡镇电网技术的发展与革新论文07-14
我国古代文学常识12-14
大学体育教学革新的思考论文06-21
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思路论文02-07
我国的古代文学常识大全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