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论文

2021-06-12 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果,同时新疆城镇化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新疆城镇可持续的发展,新疆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不能照搬国内外以后的城镇化模式。新疆必须按照自己的自然条件与特殊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走一条可持续的,符合新疆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论文关键词:城镇化,自然条件,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以来新疆城镇化发展迅速,1978年新疆城镇化率为26.07%,城市数量8个。截止2009年12月31日,新疆常住人口2158.6万,城镇化率达到39.85%。但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5个百分点。新疆目前共有88个市县,860个乡镇。按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划分,特大城市1座(乌鲁木齐市),中等城市7个(石河子市、昌吉市、伊宁市、克拉玛依市喀什市、哈密市、库尔勒市),其余均为小城镇(主要包括县城和建制镇)。新疆城镇主要是沿盆地边缘和公路、铁路为轴线散落分布且南北间发展不平衡,行政城镇中心北疆占61%,南疆占39%。目前新疆城镇分布格局大体呈现为“一圈带三带”,即乌鲁木齐都市圈,新疆北部、南部铁路沿线和沿边城镇发展带。乌鲁木齐都市圈包括石河子、昌吉州、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占全疆面积9.52%。乌鲁木齐与昌吉(乌昌地区)作为核心区,人口密集度最大,城镇化水平最好高,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发展前景广阔。2004年乌昌一体化战略实施,乌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一、目前新疆城镇化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

  1、新疆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

  由于新疆各地区自然禀赋差异与地理分布造成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各地区城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天山北坡经济带东起乌鲁木齐,西到乌苏市,面积20万平方公里,约占新疆总土地面积的12%,人口约占全疆人口的23.2%,经济总量约占新疆60%。2009年新疆北坡经济带实现GDP约为2265.01亿元。占全疆生产总值的53%。人均GDP4520.6元,城镇人口约占全疆城镇人口56.1%,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化率为96.37%。喀什、和田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新疆南部,称之为南疆三地州,南疆三地州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面积48.22万平方公里,占全新疆总面积的29.1%,人口635.88万人,占新疆人口29.46%。南疆三地州属于干旱、极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80毫米,年均蒸发量在2300毫米以上,三地州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受沙漠化危害影响最大的地区,年均沙尘天气约92天,水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及其恶劣大部分地区是沙漠与隔壁,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密度大。南疆三地州所辖24个县市,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9个,占新疆扶贫重点县的70.4%。2009年末,三地州人均GDP为6373.5万元,低收入贫困人口万人,占全区贫困人口总数的81%。南疆三地州耕地面积约占新疆全区的20%,承载了全区近一半的农业人口,农业人口501.48万,占总人口78.86%,极大的制约了当地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规模小,地方财政紧张,大部分依靠国家、自治区的财政转移。南疆三地州平均城镇化率仅为21.14%。

  2、城镇结构体系不合理

  新疆大城市缺乏,中等城市经济实力比较弱,小城镇经济、布局发展不平衡,城市只能以近域疏散为主,等级扩散不畅,无法为特大城市分流减压。新疆缺失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中等城市,中心城镇发展滞后。大城市的扩散和辐射缺乏中间环节,由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区域中心城市聚集辐射作用有限,难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生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同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乌鲁木齐作为新疆唯一特大城市,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3、城镇化速度区域增长不均衡

  新疆城镇增长呈现空间不平衡。北疆地区城镇数目增长较快,尤其是昌吉市与伊宁市。1990-2001年间昌吉州增长25个建制镇,平均每个市县增长3.2个,居全疆首位。塔城地区年平均增长1.5个,居全疆第二位。十年间南疆五地州平均每年仅增长了2.8个建制镇,尤其是和田、克州,11年没有设立一个建制镇,喀什地区12个市县仅设立了4个建制镇。

  4、经济基础薄弱,城镇产业结构单一

  新疆现有的城镇更多地表现为消费型城镇,而不是生产型城镇。新疆的城镇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国内发达省区市相比有较大差距。2009年新疆实现生产总值4005.41亿元,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25,人均GDP19119元/人,全国排名22位。资源开发型城镇多,新疆依托丰富能源以及矿产资源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与能源加工产业,建起了许多以资源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开发型城镇,如克拉玛依、石河子独山子、库尔勒、库车、泽普、阜康、鄯善、可可托海、三道岭、罗布泊、奎屯、北屯、阿拉尔卡拉通克五家渠、图木舒克等,这些城镇的兴起都与能源、矿产开发密切相关。这些资源型城镇城市普遍产业结构单一、城镇功能互补性不强。而且人口机械性增长比例较高,难以形成有机的城镇体系。新疆区内城市、城镇之间没有在产业上形成合理的分工,因而承担处理分工职能的商业、金融、信息、运输、技术、贸易等行业也没有能取得相应的发展,生产分布没有充分极化,乘数效应并不明显,无法较好地获取发展红利。长此以往将形成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障碍。

  全国

  新疆

  人均GDP

  25575元/人

  19119/人

  三次产业构成

  10.3:46.3:43.4

  17.8:45.1:37.1

  二、新疆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1、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提升城镇经济实力

  城镇化是人口聚集的过程,同时也是产业集中与经济实力的体现。只有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用经济的良好发展支撑新疆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功能,通过自治区、各地州地方政府进行适当有效的宏观调控,用规划、财税、行政等手段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服务功能。促进新疆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合理规划城镇发展整体战略

  在城镇规划的过程中立足于新疆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分区域管制与治理。避免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的城镇化进城。做好产业规划和城镇功能规划、统筹城镇建设与农牧区建设。既注重城镇规划的长远目标的战略性,同时强调近期工作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3、促进新疆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促进新疆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大力强化与健全中小城镇的各项综合功能,尤其是大力改善其交通、通信、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其辐射面、增强其吸引力,引导它们的合理增长,使之真正发挥出地区“经济生长点”的作用,推动区域的平衡发展。新疆北部城镇依靠集聚效应,走城乡协调发展的.扩张型城镇化道路;南部城镇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走点轴开发的集中型城镇化道路。

  4、各地州因地制宜,实施适应各地州特点的有差异的城镇化模式。

  由于新疆各地州自然禀赋,区位分布以及资源环境的差异巨大,各地区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按照同一种模式,保证同一种速率。应实施有区别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及政策措施。在扩大中小城市数量的同时,适当重视大城市的数量扩大和功能提升完善城市功能,形成合理的大、中、小格局。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城镇化则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依靠政策倾斜与政府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水平快速增长,以良好的城镇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实现良性循环,在这些地区要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以城镇化引导农业人口向分农业人口的转移。按照超前城镇化城镇化速度要高于工业发展水平,走超前城镇化模式。

  5、保护生态环境,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要立足新疆实际情况,汲取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做到高效利用和节约资源,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之际防止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引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健康发展。

  三、结论

  新疆的城镇化到不可能是单一的复制国内外优秀经验,而将走出一条有别于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能源等来承担产业转移,先污染后治理,强化城乡二元结构的符合新疆自身特点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新疆城镇化道路不能靠单一的方法,其发展道路应该是多元化的,应当按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等选择合适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雷军,鲁奇. 新疆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研究[M].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6)

  2 张小雷.新疆人口地域系统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课题.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李广舜.对新疆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4 廖富州.欠发达地区城镇化中的问题及健康发展思路.学习论坛,2007(8)

【新疆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02-03

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研究论文02-09

信息化现状发展研究论文02-08

建材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的论文02-11

新疆农业保险发展的困境及建议研究论文06-18

民族体育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02-09

城市社区管理现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06-24

设施农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研究论文02-08

畜牧业发展现状研究论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