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问题的提出
在图书馆信息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及高校通识培养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正逐步从以物理性质存在的图书馆为中心转变到以服务用户实际需求为中心。而同时高校图书馆用户受众的资源和信息行为也从单一获取固定载体的资源方式转变为利用多种方式获取各种载体上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与知识的方式。如此,教育方式的转变,根本就是思维和需求的转变,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馆员压力方式的转变。从“以书为本”的咨询馆员管理到“以人为本”学科馆员服务,再到图书馆员的学科系统的嵌入式服务,这种变化是图书馆员从专业技术型素质向学术研究型素质的转变和体现,也是高校图书馆馆员在面对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中的必经阶段。1.1通识教育环境在我国古代儒家倡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可以说,古代士大夫们和读书人都是通识人才。但是古代没有像现代教育一样,有教育的目标和计划,而是宏观上笼统的进行学习,没有固定的学制年限,是一种终身学习。直到有了科举制度以后,也才有了官方钦定的规范教科书而已。现代大学是个复杂的教育系统。现代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而教育要通过课程的修习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通识教育也必须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来实现。1.2嵌入式服务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针对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要以合适恰当的方式将图书馆各项服务内容融入用户的学习、科研、交互、网络、移动等信息环境当中。”比以往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用户的学习和科研之中,使图书馆服务围绕在用户搜集情报的链条中去。因此,可以说嵌入式图书馆员是继学科馆员之后,图书馆馆员一个更高层次的服务形式,是某一学科专业信息的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读者和服务都体现出需求的表现。它的发展历程可以细化为学科联络员—学科馆员—嵌入式学科馆员等等。另一方面,如果说学科馆员是从学科开始划分的,那么嵌入式馆员就是以主动服务的角度来看待图书馆馆员的。
2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问题的表现
2.1目前图书馆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全方位的开发和教育学生的知识潜能。“博而不专”不是目的,培养出具有通识才干的毕业生既是美好的愿望,也是可以实现的结果。让学生在学习和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现阶段就是一个激发兴趣,引领方向,完成学分,促进学业,建立个人素质和完善个人修养的一个锻炼的过程。更多的深入研究和学习是有待于毕业之后自己动手动脑,进一步充实的。二是,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识课程的设置以具有任职资格的教师自己申报,系部认可,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审查备案,学生被动选择课程为架构。而每门课的设置完全是教师个人方向与学生兴趣的结合。学生是会“用脚投票”的。因此,教师在开设通识课程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受让程度和接纳程度。通识教育课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表现出来,与各位学生的专业课设置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是按照学生的喜恶程度以及选课程序限定而定的。而图书馆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就目前而言,仅仅是起到一个辅助提供信息和以备查询的功用。还没有真正的体现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核心内容。
2.2旧有图书管理观念陈旧,形势紧跟不足
首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决策者和从业者应当率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图书馆的角色转化功能。高校领导者和决策者必须改变以往对于图书馆建设和配置的陈旧观念。图书馆本身就是情报资源汇总的集散地,其中理解数字化进程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当图书馆都不能积极的搜集情报,完成知识的传播,那么图书馆的职能就不会很好的完成,更奢谈数字图书馆和所谓的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了。第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然取决于用户群体对其的依赖程度有多高。嵌入式服务模式同样也是图书馆职能在新形势下的扩张过程。嵌入式服务应当使得高校各种需求群体在各种空间、各种时间上在学习和科研上对各种信息的索取、搜集得到最大幅度的满足,在为用户群体带来及时、客观和便利的同时,必将拉近图书馆与用户群体之间的距离。而今后高校的嵌入式服务模式的推动必须依赖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进程。第三,不重视宣传,活动形式内容单一。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力度,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高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与各种活动中,增强其在高校师生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除了每年常规举办“新生入馆培训”,制作咨询引导手册,积极配合高校信息教育课程和阅读书目的推荐外,图书馆也应该多与系部联系,针对图书馆的物流仓储与相关专业教师学生沟通,既增加了社会实践内容,又能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图书馆的内涵建设。针对各院系对图书馆的建议和批评,有组织的进行调研和回访,为今后的图书馆活动积累经验。
3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问题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汲取知识的“第二课堂”。合适的图书,在合适的时间段找到合适阅读它的人,就是完美的结合,就能比灌输知识,诱导阅读更加有效,更加有目的性,嵌入式馆员的服务涵盖了咨询馆员、学科馆员的行政职能和业务技能。将馆员的技能与通识教育环境下的阅读者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本身就是对学科建设和馆员服务的一个延伸。在笔者工作的环境中,是将服务嵌入到通识教育的自主学习过程当中。是将高校图书馆原有的期刊阅览室、书库和自习室三者相结合,将设备、人员、空间,图书仓储、图书借阅、自主学习功能集合为一体的学习空间。这样的环境下,基本满足学习环境的光线、温度、通风、布局、装饰、植被等要求。图书馆服务要嵌入通识教育环境下高校师生的科研过程中。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对于推动高校学术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将情报搜集嵌入到阅读用户的科研中。图书馆馆员作为科研课题组的成员之一,要以主动参与的姿态,为课题研究提供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并将这种服务贯穿于课题的开题结项的全过程。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搜索资源的广博能力上,是配合通识教育的大环境下的。这样,不仅分担了读者繁重的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复杂的科研任务,又锻炼了图书馆员在通识环境下的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将图书馆馆员服务嵌入到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作为教师教学的助手或者教学的合作者,嵌入到课堂或者网络教学平台中。使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教师的教学任务中去。其实在国外,图书馆馆员是以助教的形式出现的,只不过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图书馆馆员不能和专业技术教师相提并论而已。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称之为“馆员—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馆员—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在于一边关注读者用户,因材施教,从感情上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一边又使得学生学习知识从图书馆到课堂的对接上在空间上产生了路径的跳跃。抛开狭隘的专业技术系列身份论,“馆员—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模实现了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学习的实时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质量,更有利于扩大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和影响。
4结语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是在馆员服务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服务方式。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密切高校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的联系,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深入的信息服务。在高校通识教育的环境下,信息网络化、图书馆数字化会显得更加普及和深入。因此,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一切读者用户存在的思维和需求上,才能真正的建立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白亮琴,张素青.加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之我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08).
[2]葛雁泓.建立高校图书馆学科官员制度刍议[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03).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图书馆残障用户服务探析论文05-08
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内容及意义综述的论文04-27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究论文06-12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思考论文04-26
基于智库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机制探索论文06-12
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构建论文06-23
移动网络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论文04-17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论文04-14
高校图书馆服务城市文化建设探析论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