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诚来关心,用耐心来引导的论文

2021-06-13 论文

  【摘 要】

中考以后,学生分流,一批成绩好、素质高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另一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步入技工学校的大门,接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他们进入技校后,因无升学压力缺乏竞争意识,再加上有些学生感觉到前途无望,于是不少学生从各方面松懈下来,学习缺乏主动性、得过且过、存在厌学心理。本文针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分析判断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工作。

  【关键词】

厌学心理;心理辅导

  一、技校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

  笔者通过在几年的技校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思考,认为技校学生厌学主要有四方面的心理原因:

  1.对学习的“习得性无助感”

  进入技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由于近年来技工学校招生分数线较低,后进生比例较大。因此,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吃力,他们上课时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做习题时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感到学不下去甚至不愿再学。教师若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统一要求,一刀切,甚至提出超出实际的高标准要求,一部分学生能力有限、知识欠缺,对于过高的要求可望而不可及,自感压力大,不如别人,再加上教师的苛刻要求,久而久之,内心充满失败情绪,结果导致破罐破摔,不求进步,产生自弃厌学心理。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再度面临各种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也称习得性自弃或习得性绝望感。“习得性无助感”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的一项经典实验:他们把其中一只狗放进一个的有电击装置笼子里,施以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发现仍然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随后,把这只狗再放进另一只中间用隔板隔开的笼子,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的,当隔板的这边施以电击时,这只狗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连试也不去试一下跳到隔板的另一边。这种在受到多次挫折或失败后产生的对付情境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把它叫做“习得性无助感”。[1]

  这种“习得性无助感”在技校生的学习生活中非常常见,许多技校生也是常常遇到挫败,以至于对学习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办法继续学习。

  2.对“教师”角色的成见

  另外,学生厌学还源于教师欠缺人格魅力。我们发现学生之所以喜欢一门课程是因为任课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同样,由于一些教师的专横、偏执或处事不公等而造成师生之间情感的对立,使学生由不喜欢该老师而转向不喜欢该课程,从而对某门学科产生厌学情绪。 [3]

  3.对家长的依赖心理

  技校生有许多是从贫困山区或偏远农村来的,他们的父母可能并没有足够的'素质,再加上有许多孩子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没有时间陪伴和管教孩子,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关爱,一些家长甚至认为能上一所技工学校学一门手艺就很不错了,就把学校当成自己小孩的托管场所,而自己却不闻不问。还有一些单亲家庭的小孩,父母离异后,家长不仅不关心和爱护他们,反而把对前妻前夫的怨恨和不满都发泄到小孩的身上,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对学业不感兴趣,很容易滋生厌学情绪。[4]

  4.对就业竞争形势的悲观而产生的侥幸心理

  技校生有着悲观失望情绪,他们认为高中生或中专生有较好的升学或就业机会,而技工学校是非正规教育,毕业出来只能凑合着当个劳动力使用。另外,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使不少企业破产、倒闭,不少人下岗失业,技校生毕业后择业变得更加困难,毕业分配也是多方面因素在起作用,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却找到了好单位,成绩好的学生却不一定有好单位。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学生感到前途渺茫,认为学与不学都一样,学习缺乏动力,而且会觉得,自己不好好学,说不定也能找到好单位,反正都是运气,产生侥幸心理。

  二、 技校学生厌学的辅导方向

  基于以上这四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摆脱厌学的困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

  1.用真诚来关心:从学生自身的心理需要出发

  首先,学生有被尊重的需要。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不管学生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有多差,他都有自身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辅导教师可以一方面尊重学生的感受,另一方面也要让学校其他的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共同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学生有被了解的需要。尊重学生的前提在于了解学生。如果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摸清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爱好、特长、个性等实际情况,针对一些学生的自弃心理建立“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档案”,把学生分类,归入不同层次,然后对其提出不同要求,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欠缺的同学,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弥补。总之,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正确的疏导,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克服自弃心理,使他们养成自爱心理。

  更重要的是,学生有成功的需要。实际上,造成他们厌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长期没有学习的成就感。因此,辅导教师要想办法逐步培养这些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心理学家默里对“成就动机”定义为“克服困难,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问题。”[5]为学生提供成功的体验无疑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成功是最好的激励”。技校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厌学的学生只有尝到学习成功的愉快后,才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才会逐步从失败中走出来,逐步摆脱“习得性无助感”对学习的影响。 2.用耐心来引导:发挥教师个人素质和魅力的作用

  除了对症下药之外,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技校的学生不管是学习的态度、生活的习惯各方面都已经根深蒂固,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心理辅导教师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一点一滴地帮助学生改变自己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素质和魅力就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作为开启学生心智、塑造学生灵魂的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方面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首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自身的勤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具有高度的敬业、乐业精神。当学生为你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时,他们会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爱戴你、服从你,愿意以自己的努力学习来回报你的辛勤汗水。第三,要对学生充满真诚的爱。当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了爱,就是得到了赞许,得到了奖励。这种爱会进入学生的心灵,会在他的心理上产生一种美好的情绪体验,会激起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会使他对人对事怀有友善、博爱之情。爱心更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依恋,这时候他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导,在教师没有强迫的情况下主动改正自身的缺点,他会以不学为耻,把努力上进看作自发的愿望,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学习。[3]

  学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常常受到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响,如教师、家长和伙伴等。教师对学生寄予高期望,学生成就不高,会产生压力和过度焦虑,可能对失败做出外部归因以减轻压力;对能力不高的学生,教师期望低,并伴有同情和额外帮助,这些学生对失败可能进一步做出能力归因,更加自卑,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因此,教师对不同学生寄予适当的期望水平有利于学生适当的归因。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6]

  总之,用真诚来关心,用耐心来引导,发挥心理辅导教师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摆脱厌学的情绪。

  参考文献:

  [2] 李静、何琦,浅析大学生厌学现象中的教师因素――以2003年对兰州大学的调查为例,社科纵横2004年12月.

  [3] 樊珂,探析中职教师对学生厌学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科技信息》2008年第15期.

  [4] 李霞,交通技工学校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西部交通科技 2009年第11期.

  [5] 谢玉珍,中学生成就动机培养[J].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4,(6):4357.

  [6] 吴继红,从学习成败归因特点透视中学生厌学,《科技信息》2007年第27期.

【用真诚来关心,用耐心来引导的论文】相关文章:

用科学评价来引导学生论文05-13

谈用科学的评价来引导学生论文01-26

初中作文:用真诚来合作09-03

用豪饮来造句06-30

用准备来造句07-02

用壮丽来造句07-02

用壮实来造句07-02

用粗野来造句07-02

用面糊来造句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