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业评价论文

2021-06-11 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传统课程评价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具有不合理性,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生学业评价,强调学业过程、学生发展和活动表现,让学生学业真正满足社会和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课程评价;学业成就评价;学业评价;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关注并投身了这次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由于课程评价的特殊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将课程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也把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提到课程理念的地位,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意味着课程评价不仅是推进新课程的制度保障,本身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受传统科举考试的影响,我国课程评价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际上是预先建立一个学生学业成就的社会评价标准,判断所谓学生学业成就的优劣。这种课程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属性和特征进行评价,过分强调了课程评价的选拔功能,并直接左右着基础教育活动。在以“升学”为“指挥棒”的教育模式中,升学率成为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硬杠子”,学生的考分成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考试由一种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课程评价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异化为教学双方片面追求的目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姑且不谈这种课程评价对学生、教师的伤害,我们也要追问:如果建立学生学业成就的社会评价标准的依据是对未来社会人才规格的预测,那么,能准确预测吗?显然,在文化、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未来社会人才规格的预测的可信程度是值得怀疑的,因而学生学业成就的社会评价标准也是不可靠的。因此,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进行课程评价的意义不大,课程评价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业本身的评价。新课程从课程评价的本质和目的出发,重新审视课程评价活动,希望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生学业评价。

  一、课程评价本质

  1.课程的双重价值主体

  课程评价是根据一定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里,“根据一定标准”并不仅仅意味着“社会评价标准”,也包括“学生个体的内省标准”。传统课程评价(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以考试、测验为主要手段,以掌握知识多少为目标,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功能。传统课程评价的根本问题是,仅仅以抽象的社会作为课程的价值主体,忽视学生自身的价值主体地位,以异化了的所谓社会需要(主要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的要求)为目标,并强调通过传统考试来选拔和淘汰学生。从某种程度上看,学业成就就是学生的属性,评价学生的属性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因此,传统课程评价把学生、学生学业和学生学业成就混为一谈。

  根据价值哲学,从广义的价值主体来看,学生、学校(包括教师)、家庭、社会均是课程的价值主体,课程的价值体现在它对学生、学校(包括教师)、家庭、社会需要的满足。对学生而言,课程的终极价值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即课程所具有的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课程或学业活动有没有价值,主要应该看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对社会而言,学校(包括教师)、家庭、社会则期望经过学业活动,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某些属性,即某些预期的学业成就。人们希望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某些预期的学业成就,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满足学校(包括教师)实现其教育功能的需要,也“可能”满足家庭对子女的要求,还“可能”满足社会对未来人才规格的要求。因此,社会是通过学生的某些预期的学业成就来间接地对学生学业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但是,问题是,具有某些社会所预期的学业成就的学生在未来社会活动中能不能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预期的贡献?事实上,这一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

  可见,课程的价值主体是多元的,其中最基本的是学生个人与社会这两个价值主体。课程或学生学业活动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课程或学生学业活动的价值主体。学生通过学业过程满足其全面的、自由发展的需要,并实际得到发展。课程或学生学业活动的间接受益者是社会(包括学校、家庭)——课程或学生学业的社会抽象价值主体。社会通过学生经历学业活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课程评价强调了间接受益者(社会)的部分所谓未来需要和利益,相对忽视了直接受益者学生的发展诉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依据课程的双重价值主体的需要来进行学生学业的价值判断,而不是进行对学生的价值判断。课程评价过程既要判断学生学业在什么程度上“可能”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又要判断学生学业在什么程度上“实际”满足了学生个体全面的、自由发展的需要。其中,前者表现为课程标准(社会对学生学业的判断标准),后者表现为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2.课程评价的本质——学生学业评价

  课程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和“学生个体的内省标准”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我们之所以说“社会评价标准”是指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是因为学生学业活动对社会抽象价值主体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未来社会活动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预期的或可能的贡献。显然,在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活动时,以预测性的社会标准(学业成就的社会标准)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是不科学的,而且,以哪些预期的学业成就为标准也是不确定的或预测性的。传统课程评价就是假定某些预期学生行为变化(某些预期的学业成就)“一定”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去完成课程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由于是对学生进行评价,人们又往往只把学业活动的结果(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量等属性)作为预期的学业成就的主要内容,并从不可穷尽的知识、技能中挑选少量知识、技能去检测学生的掌握水平。这些挑选出的知识、技能能不能完全代表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些挑选出的知识、技能真正是未来社会需要的吗?拥有了这些知识、技能,学生就真正能够在未来社会做出各种贡献吗?答案也是不确定的。

  对于社会抽象价值主体而言,怎样才能有效地预测学生在未来社会活动中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可能贡献呢?怎样才能正确地预测应该在学生身上表现出哪些属性或学业成就呢?因为我们不可能预测每一个人整个一生的模式,要回答这些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权宜之计是,考察学生对普适性的、有利于学生生命绵延的知识、技能、社会道德等的掌握情况。什么是普适性的、有利于学生生命绵延的知识、技能、社会道德呢?应该是经过人类历史经验并行之有效的“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的知识、技能和社会道德等。“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的知识、技能和社会道德等总是在学生学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课程评价除了应该考察学生对这些知识、技能和社会道德的掌握情况外,更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业活动中的表现(参与情况、努力程度、掌握水平、独特表现等)。其实,学生在学业活动(特别是中学、大学阶段的学业活动)中的表现特别是发展走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见他们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和发展走向。因此,考察学生在学业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走向更具有说服力。也就是说,课程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在学业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走向,应该采取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业活动本身的价值进行判断。

  对于学生价值主体而言,课程或学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们通过学习活动获得了有利于他们终身发展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但这里也有与前面相似的`问题:学生关注什么样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他们认为哪些对他们有价值?一般来说,学生主体并不知道什么知识、技能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他们只体会或感受到:什么学业活动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什么学业活动能够给他们带来愉快的人生经历和生命的舒展,什么学业活动能够使他们表现出自己的特长和在群体活动中发挥作用,什么学业活动教会了他们怎样“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对学生个体而言,在学业活动中解决了疑问、表现出特长和个性、生命得到愉快地舒展、获得到了“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的锻炼等,他们就认为有价值。学生学业是不是“实际”满足学生个体全面的、自由发展的需要,并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使学生得到了发展,最有发言权的是体验者学生自己。因此,在进行课程评价时要强调“学生个体的内省标准”。

  笔者认为,学业活动是个体不断地建构和重构自己的经验结构,从而提高自己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力的活动。有效的学业活动既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也满足了社会对学生的规格要求。有效的学业活动可以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主体发现自我。没有自主的人格,就没有自主的生命,也就没有生命的价值,更没有人的最终解放。因此,教育的实质在于通过学业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使主体增强自我意识,成为能够更好地改造生存环境的社会成员。

  二、学生学业评价的价值标准

  1.两种对立的学生学业评价观

  社会本位论者仅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学生的个性在从属于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准则和规范的要求中被湮没,学生的生命本性无疑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压抑。

  个人本位论者则认为学业只能从学生的本性出发,学业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这种观点蕴涵了对人的生命的肯定。柏格森把生命理解为“原始的生命动力”。他用“生命冲动”(vital impulse)和“绵延”(duration)来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生命冲动是宇宙的惟一实在,而实在只能靠直觉来把握和体验,体验是生命之流与生命之流的交流,是自由对自由的“同情”。他说:“至少有一种实在,是我们大家从内部通过直觉而不是通过单纯分析把握到的。这就是在时间历程中的我们自己。这就是我们的绵延着的自我。我们可以对别的东西没有理智的体验,但是对于我们自己,却是确有体验的。”教育的本质是它对能动的、向上的、活生生的、持续的、绵延的生命的呵护,并为它具有完整性、体验性、创造性、超越性、自由性和独特性等特征提供条件。

  社会本位论者认为,社会是最为根本的,学业活动对社会的价值是绝对的,学业活动对个人的价值必须以社会进步和发展为前提。个人本位学业活动观强调,儿童不仅是学业活动的出发点,而且是学业活动的落脚点,它将学业活动的基础全部建筑在个人和儿童本能兴趣之上。当然,学业活动对个人的价值也必须以社会进步和发展为前提。社会本位学业活动观忽视了学生个人的需要和兴趣,过于强调学生学业的社会服务功能,这必然会导致把学生作为工具来训练,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按照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说的,就是没有达到“自然人”的教育目的。但是,个人本位学业活动观又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忽视了个人时刻都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和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这一特点。

  2.学生学业评价的价值标准

  学业活动的目标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的具体化。根据学生学业的双重价值主体的观点,在制定学生学业活动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要、学科的发展等多个因素。由于以上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学业活动观均有片面性和不足之处,因此,应该以“社会评价标准”和“学生个体的内省标准”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价值标准。必须对这两种学业活动观进行整合,形成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观。整合的学业活动观把学生看作需要“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价值主体,学业活动的目标包括满足学生“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几方面的内容。

  学生的发展,身体与心理及智力等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学业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生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学生生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身高、体重以及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发展变化,也包括其身体的健康、感受性、动作的协调性、反应的速度和灵敏性。在学业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这些方面的生理发展,通过体育活动、健康教育活动和相关学科学习活动等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以学生主动感知、思考、判断、推理等为基础的,因此,在指导学生的学业活动时,应通过提出问题或任务,让学生探究、分析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说,解决问题,从经验上升到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学生学业评价的价值标准中应该包括运动、健康、感知、思考、判断、推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参与情况、感受性、动作的协调性、反应的速度和灵敏性等方面的内容。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而鲜活的生命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发展,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有效的学业活动应该具有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激发生命冲动和提升生命价值为目的的神圣事业,学校教育既然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主旨,就应当把学业活动看作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关注学生生命的全部历程和全部内容。因此,学生学业评价的价值标准中应该包括情感体验、个性发展、过程经历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社会化过程是学生群体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实现个人与社会融合统一的过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完成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学生将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充实自身的知识技能,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内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学业活动的一项重要职能。每个学生最终都是要走进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能否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学生学业评价的价值标准中应该包括道德体验与行为、价值观发展与人生态度、世界观形成等方面的内容。

  三、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取向

  基于对课程评价本质的思考和对课程或学生学业的价值主体的确认,新课程在课程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从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走向了以学生学业评价为依据,主张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多样化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的建立,说明课程评价或学生学业评价已经进入了以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绵延、激发学生生命冲动为终极价值标准,注重学生身心自由发展和学生社会化发展的新境界。学生学业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价值判断过程,其关键是对学生学业活动的价值判断,即学生学业在什么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生命、身心、社会化发展和认知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把学生作为课程或学业的价值主体,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对学生认知系统的建立与运行具有积极的意义。新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可以使学生自觉地运用认知系统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审视与调节,促进了新的高层次的认知图式的构建。新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发挥了情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增大,有助于引发成就动机。新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只要求学生取得所谓较为优异的成绩(学业成就),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业活动)的评价。由于学业成就是预测性的,因此,学业成就往往被学生现在必须掌握的某些知识、技能所取代,并把学生在这些知识、技能方面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业评价,关注学业活动和过程本身,关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关注“学生个体的内省标准”,关注学生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运用信息、资料的活动过程及其表现,关注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新课程希望学生能够深入地介入自己的学习活动,体验作为生命绵延的学习活动,自动产生创造的生命冲动,“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以自己的“内省标准”对学习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确定个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新课程鼓励学生对自己负责,改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

  2.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淘汰的功能,人们希望通过甄别选拔类的考试,把学生按照所谓的“智力水平”层层筛选——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只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是以选拔为目的的。新课程主张进行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差异性发展为目的。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要自由、和谐地发展,不能偏废。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但是不等于平均发展。每个学生都应该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有个人特色的知识技能结构、能力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学生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形成良好的学业情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发展。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中,教师习惯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量化考核,人们通常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课程中剥离出来,让评价内容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游离出来,进而设置一定的评价层次要求,诸如“理解”、“记忆”、“应用”、“分析”等。然后,依据这些内容和要求,进行客观性试题编制和量化测试。新课程的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评价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特有的表现,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习的情感水平和价值观等做出评定。它关注的不是知识与技能的记忆和再现,而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技能的实践能力,评价的是学生的思维水平、创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和趋向。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活动表现”的评价要求建立学生学业活动表现的档案袋,教师根据学生学业活动表现的档案及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反思学习的行为,从而调整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从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业评价论文】相关文章: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04-17

学生学业成就自我评价02-18

学生学业成就的自我评价04-11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模板04-11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范文04-11

有关学业成就自我评价04-11

学业成就的自我评价范文04-11

小学业成就自我评价01-09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1400字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