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重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的论文

2021-06-11 论文

  评课重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望江县长岭镇杨林中心学校 林平良 刘建中

  【摘 要】评课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方式,有助于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教学能力,钻研教学艺术,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传统的评课过程中,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即教学行为作为课堂评价的重点。观课过程中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这样的评课,显然是有悖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笔者认为听评课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把目光放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本文试着从探讨学生的学习主体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得到有效融入与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是否得到体现这三个方面阐述评价学生学习表现的重要性。

  【关键词】观课议课方式学习表现

  评课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方式,有助于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教学能力,钻研教学艺术,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评课可以分为观课和议课两大环节,“观”意味着观摩,“议”意味着议论。观是手段,议是目的,观得准确才能议出精彩,其核心是课程评价。评课的观察视角有两大不同的取向: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学生的学习表现。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即教学行为作为课堂评价的重点。观课过程中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这样的评课,显然是有悖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所以,听评课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把目光放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还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课程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所以,新理念下的评课,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是以观察研究为主的过程。要想使评课更加科学有效,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课:

  一、探讨学生的学习主体是否得到有效落实

  怎样的课堂才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期中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学习时间。一节课如果是教师个人能力的“走秀”,学生却游离与学习之外,这样的课堂是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的低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从根本上明确课堂要义,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最优化的组合,把时间最大化地还给学生。现在的课堂不应该成为老师的“讲堂”,而应该成为学生真正的“学堂”。

  教学是涉及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仅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进行,把教师的教放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加以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观课时应重点关注: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安排了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学习;培养了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效果;等等。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观课时应关注:学生主动提问、质疑的次数是多少;学生用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或探究问题的时间有多少;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的时间有多少;等等。

  二、探究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得到有效融入与提升

  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实效,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果,尤其不能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考评分数,应该更多关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有效教学活动的环境和气氛,关注教师对学习者的指导、帮助是否切实有效。关注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关注学生是否乐于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如果教师评课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和融入度,全程跟踪观测学生的学习过程,采取“望”“闻”“问”“切”的方式,准确把握学生融入的方式、时间和程度,追求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自觉投入状况,笔者认为这将更加有利于科学判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它远比那种异口同声地回答和全班举手的参与,更有效果、更实在。

  三、探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是否得到体现

  课堂是师生互动交流、探究的第一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生成过程。评课时首先要看教学是怎样产生的,学生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是否形成,即是否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只有形成了主要矛盾和互动,教学才真正建立在学生的需要之上,才有发展内在动力和成为好课的可能。

  其次,要看上课教师是否在教学中采用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应倡导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在课堂上真正思考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充分理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再次,要看上课教师在情感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自信地学习,这是学生学习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

  总之,观课、议课是因校、因人而异的。观课、议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观课和议课归结于课堂的完善和进步。只要能对师生成长有利,就是最好的评价措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小学语文有效评课--观课议课的研究与实施[Z].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评课重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的论文】相关文章:

论文:科学重在引导,学生重在动脑06-12

关于如何评课的论文06-12

论文参考:如何评课06-13

写作 古诗 评价评课推荐12-02

手绘学习笔记评课11-02

听课评课学习总结06-28

学生评课稿12-05

小学体育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论文01-22

评好课的学习心得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