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时下,虽然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生活化教学”,然而,这种生活化却又止于课堂,仍然忽视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忽视在实际生活中的品德提升。
为了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真正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作业”是实现本课程向课外延伸的最有效的途径,它能从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培养到真正深入学生的生活,是一种实践性的作业,是一种长知识、长德性、长智慧的作业。因此,让《品德与社会》课程同语文、数学课程一样也有“作业”,才能在课程实施中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努力的。
一、留心生活,留意素材
新课标指出: “儿童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就要求课程内容关注儿童的生活。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
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春天的故事“时,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调查访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与你同龄时的生活情况,详细列出生活吃用等清单。学生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很浓,纷纷回家做好调查记录。在检查学生的记录清单时,我补充说: ”从三张清单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深深感受到三代人在同龄时生活的巨大差异,体会到解放前、解放后及改革开放后祖国的巨大变化。学生谈得格外认真,似乎长大了许多。这样,学生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把学生从课堂推向历史,推向现实生活,实现了从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从情感上增深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幸福感,对未来的向往。
二、关注喜好,增强有效
陶行知先生曾经举例: ”我们从小孩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甘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设计一些让学生喜爱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才能对所学印象深刻。
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快快参与环保行动“时,给学生设计的作业是:调查本村的垃圾处理情况,记录你家对垃圾处理方式,写出你认为环保的处理意见与建议。学生情绪高涨,积极性很高。几天之后,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意见稿与建议书。学生记录非常细致,针对家人与村民的不良习惯,孩子们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有个孩子还给村长写了建议书,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为村子设计了保护环境口号。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多去设计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作业,使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作业,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深化了课堂内容,才能更有效地掌握了课堂内容。
三、动态作业,持续发展
”动态的,才是美丽的。“教师应设计一些开放的动态作业,这份作业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它是持续的,是对学生耐心的考验,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锤炼,也是使学生想方设法去完成目标一个目标的人生训练。
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吸烟酗酒有害健康“时,当课堂讨论完了吸烟对健康的有害因素,我及时进行课堂调查,问:”你们家有谁吸烟?“学生纷纷举手:有说爷爷吸烟,有说爸爸吸烟……紧接着我布置一道作业:劝你的亲人戒烟。学生激烈表示奶奶劝过妈妈劝过都没有用,戒不了……学生七嘴八舌交流完了各自家庭情况后静下来。我说: ”劝亲人戒烟看来是一件很难办成的事,但并表示你就办不成。一个人要想达到目标,除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外,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因此,你们为了亲人的健康就要千方百计去想办法,先写出劝亲人戒烟的方案来。把亲人的烟戒了你就得了一百分了。几天后,()学生写出了各自的戒烟方案。其中一个学生的劝戒预设对话是这样的:
(趁爸爸饭后吸烟时)
儿:爸爸,你爱我吗?爱我们一家人吗?
父:当然。
儿:我看你不爱我,也不爱家人。
父:这是什么话?!
儿:你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吗?爸爸,如果你的身体不好,我们都非常难过,而且,你在家吸烟,一家人天天都被动吸烟,被动吸烟比吸烟还要影响健康……
父:我吸烟时间长,上瘾了,真的很难戒了。
儿:爸爸,你不是常常教育我要做个男子汉吗?男子汉就该对自己狠点,你下定决心戒烟,一定能戒得了。我相信你!
父:我戒过,难。
儿:爸爸,一下子戒掉较难,你可以慢慢减少抽烟量,瘾上来就吃些零食……
这个学生对话预设很细致周密,从健康、情感、经济各方面去预设对话,他在对话前还列有详细的有关烟的有害物质、对健康的损害、戒烟策略等,确实是一份非常好的戒烟方案,让人惊喜。我相信,学生完成这样一份作业,对烟的毒素,吸烟有害健康一定难忘。如果他们把亲人的烟劝戒了,那份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是难以言说的。正如教育家蒙苔梭利所说: “一件事,我说了,随后也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知道了;我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因此,教师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课后作业,鼓励并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进行体验,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得到升华。
总之,《品德与社会》也要有作业,使它成为学生热爱生活的载体,成为学生体会亲情的家园,成为学生学会做人的渠道,这样才能在课程实施中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浅述
【巧设作业延展课堂论文】相关文章:
高效课堂巧设研究论文04-16
数学课堂教学巧设疑论文04-02
巧设问题激活课堂12-05
巧设问题,让诗词课堂开满智慧之花论文08-12
巧设课堂小结,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随笔)12-06
巧设课堂提问物理教学反思06-20
巧设悬念,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论文01-27
如何巧设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乐学论文04-16
拼音教学巧设路径研究的论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