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论文

2022-04-20 论文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论文,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摘要:

  如今全球经济局势愈发严峻,竞争愈发激烈,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强壮,需要一批批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国家快速的发展。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我国提出经济转型,提倡创新创业,尤其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发展。本文以平面设计工作室为例,首先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型期。而在此背景下,也对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尤为重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对大学生本身及国家、社会意义重大,这种人才正是我国建设创新、昌盛强国所急需的人才,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迫在眉睫。

  一、我国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理解,定位不明确

  就目前平面设计教学教育思想、教育模式而言,我国大部分高校仍然较为落后,对平面设计学生在大学时期创新创业的行为仍不认同,觉得学生认真学习与接受专业知识就圆满了。有的认为,虽然就业难,但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只是极小数,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完全没有必要。这种思想在很多学校与学校的校长、教学管理部门、就业管理部门以及教师观念中根深蒂固,正是这种错误的理解和认知,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低下。

  (二)创新创业教育当前现状

  我国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理论与应试教育,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用则几乎全部忽视,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只负责教导好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单板落后,对课文实践活动不能涉猎,使得教学效果不佳。而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既要组织好学生,又要担任实践者和研究人员。而创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创新意识与拓展能力,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拥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课堂中且不可照本宣科。但是,就当下而言,许多教师不但缺乏创业实践经验,而且对企业运营程序也不熟悉,俨然是除了理论再不懂其他。因此而导致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只会纸上谈兵,所讲述的跑市?觥⑻敢滴瘛⒃擞?与资金管理等,都是按照课本夸夸而谈,但却与实际不符,不能与实践相连。

  (三)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资源与相关制度

  目前看来,创新教育刚刚起步,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人们对其认识程度不足,还不能完全的接受。而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与之相关的资源与制度保障也不仅完善。在一些较为贫穷区域的高校,因经费严重不足,活动经费匮乏,从而无法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影响了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如果没有充足的校内与社会资源,将会失去教学设置与社会的鼎力帮助,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因此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以平面设计工作室为例阐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培要平面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对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不但是学校的任务,全社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创新文化普及到社会上的每个角落,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一片优越的沃土。创业精神应当具有独立性、自信心、使命感以及开拓创新的上进心。用创业精神做支撑,让大学生充满勇往直前的动力和胆量,积极的进行自主创业。应当引导、激励大学生勇敢的前往新兴行业或领域进行艰难创业,帮助大学生勇敢的自由发展与自主创业,让学生都有一个勇敢的心,积极的进行创新创业。作为教师应当灵活的运用一些成功的创业故事与成功人士,提出平面设计工作室的概念,并将该概念引入到学生教学内,列举运用平面设计工作室成功创业的例子,借此鼓舞着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勇敢前往。

  (二)创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各大高校应当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革并尽快完成转型,创建一个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系统,以达到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目的。各大高校应适当的增添合理的创业教育内容,教学应选择新鲜、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慢慢熟悉与中小企业创业和管理相关的技巧和技能。教学案例应尽可能采用学生熟悉的创业案例。

  教师可以对创业教育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各式各样的课堂活动,多举办有实践效果的创业设计比赛、创业讲谈、创新比赛等等,通过这种活动,不但活跃了教学氛围,同时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与创业的激情。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部分以平面设计工作室为例创业成功的创业人员到学校与学生近距离交谈,将创业的成功秘诀与造成失败的因素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创业加深认识和理解。

  (三)强化专业创业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只有经过课外实践的转化,尤其是社会实践,才能让大学生快速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并融入到社会中,开阔视野、放飞思想,才有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将社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支撑点、立足之地,并创建齐全的创业基地,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以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

  人类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快速的发展,提高经济生活条件。近年来各大高校平面设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采取有效的策略,以培养一批精明强干、有能力、有魄力的创新人才,为我国平面设计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翟三琴.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5):130-131.

  [2]夏丹,陈育文.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J].南方论刊,2016(01):95-97+101.

  [3]元一.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企业导报,2015(02):117+119.

  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是发达国家正在兴起的`一个趋势。创新创业教育不再是少数学生自我实现的要求,而应该在高校教育中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必然趋势。

  1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创新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高等教育应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2 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清华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院校相继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设立大学生创新学分,创立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在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改革。为了推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了创业教育的试点,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通过开设相应课程,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提供创业基金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同时提供必要的资金资助及咨询服务。而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相继采用了创新学分的形式,来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标准不统一

  由于各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以及对创新创业素质的不同理解,各校的创新学分在具体学分名称、教学要求和认定范围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有的大学规定学生参加课堂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参加各类比赛和社团活动所取得的成绩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甚至通过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而有的大学仅对学生在从事与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学术活动等直接相关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或参加科技竞赛获得的奖励才给予相应的学分。而通过对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方式和途径的统计分析,发现通过实践得分多、通过创新得分少的情况普遍存在。

  2.2 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加强

  受到经验缺乏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性,仅仅是应学校的学分规定要求而进行相应的创新活动,缺乏兴趣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树立。有的学生虽然有很多创新的想法,但普遍对自身的能力表示不自信,又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得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3 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环境不理想

  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应的环境来保证其目标的实现。但现在很少有大学能真正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环境,如缺乏合格的创新师资、教师对创新活动的指导不力、研究和创业经费不足、大量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相脱节等。

  2.4 未能建立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的教育有别于一般的专业知识教育,不能按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很多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多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没有系统性,尤其缺乏对于创新创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创新创业课程未能与专业培养计划相结合,体现专业特色。

  2.5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管制度不完善

  创新能力的高低和创新成果的优劣不仅要看结果,更应该重视过程,重视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所培养的素质和能力。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管制度不完善,多数学校往往只注重对创新成果数量或形式的书面考核,出现了许多挂名科研、开证明了事的“凑学分”现象,使创新活动流于形式。而且在申请条件、认定标准、等级评定等方面缺乏具体而详细的操作标准和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抵触,影响教育质量。

  3 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

  3.1 培养“双师型”师资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导师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在创新教育体系中,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一是要构建一支富有创造性素质的师资队伍,同时,将“导学’理念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中,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导师制度,通过创业导师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指导,引导其制定创新创业活动计划,积极参与实践,培养自主创业型人才。

  目前许多高校中的教师都是从高校到高校,并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于专业知识的领会只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培养创造性的“双师型” 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导师应由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教师担任,每个专任导师直接对所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负责,包括学生科研团队的建立、创业项目的立项和指导等,使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在有引导、有计划的方式下进行。

  3.2 培养方案的改革

  建立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是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新能力和创业知识等方面,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考虑到每项基本素质的均衡发展。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和创业经验的介绍,做好对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的教育和引导。但目前更需重视的是创新创业能力和技巧的培养。一方面可通过单独开设相关课程,如科学方法论、思维科学、创造力心理学、创业管理、商务沟通与交流、商业计划书写作等,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所有教育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改革现有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教学课的课程内容,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即以文科类学科为载体进行创业意识教育,以理科类学科为载体进行创业知识教育,以经济管理类课程为载体进行创业技能教育。在建设课程体系时,还应跳出狭窄的专业口径限制,考虑到不同专业的专业特色和特点。理工科类学生有技术优势,在做好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强创业技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增加管理、财务会计、营销、经济法律等选修课程的比例;而经济管理类学生有其专业优势,则应更多重视实践操作能力训练以及与其他专业的合作。

  3.3 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高等学校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1.通过学生科技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结合学校的实习实践教学,针对国家级、省级学生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积极组织开展校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并有意识地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突出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创造性和工程实用性,在为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选拔优秀队员、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造就一支学生科技创新骨干队伍,带动了一大批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

  2.积极开展社团活动。通过成立各种创新创业性质的社团,举办各种讲座,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基本思路,知道创业的基本过程。通过大学生科技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良好氛围。在培养过程中,要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发现、培养一批骨干分子,发挥示范作用。

  3.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在学校专门成立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让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有一个可以实现的平台。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园利用学校的资源,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创业的门槛,并且在创业过程中予以指导,有利于学生的早期创业。

  3.4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有一个实践实训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帮助学生体验创业。通过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教学,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校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3.5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为了更好地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要科学、合理、真正反映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与效果。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认定为是创新创业,并且要给出每一个活动的评价等级。其次,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应给予相应的学分或者物资奖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这项教育活动开展还需要多方的参与,包括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倡导、高校领导的重视、企业的支持、教师的激情和学生的参与。只有多方的共同努力,创新创业教育才会取得显著的效果,高校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多的企业家。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2500字04-08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2500字06-17

大学生如何创新创业论文2500字12-1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论文01-08

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计划书03-25

如何提高文秘的写作能力09-20

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大全02-09

雅思写作能力的提高方法06-19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方法06-17

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方法02-11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探索和设想论文 创新创业方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