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后勤管理论文

2023-04-10 论文

  后勤管理是管理者动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手段,通过一系列特定的管理行为和领导活动,使全体成员努力工作,以达到后勤工作目标的过程。以下是企业后勤管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后勤管理论文【1】

  【摘 要】新时期后勤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本文结合军队后勤管理现状,从传统的管理范围被打破,后勤管理趋向社会化;传统的管理主体被打破,后勤管理趋向复杂化;传统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后勤管理趋向一体化;传统的管理内容发生变化,后勤管理趋向信息化;传统的后勤管理手段受到挑战,后勤管理趋向法制化等方面对后勤管理出现的新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后勤管理 特点 分析

  现代后勤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关联失调,将直接影响整体保障效能。探索新时期后勤管理特点,构建科学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我军后勤保障体制相配套的后勤管理体制,是我军后勤建设以崭新姿态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后勤管理作为联结军事经济与国民经济的纽带、军队后勤保障活动运行的中枢,在日新月异的改革环境中,呈现出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

  一、传统的管理范围被打破,后勤管理趋向社会化

  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必然形成以开放、协作为特征的市场化、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结构,进

  而导致后勤资源的获取,从单纯依靠国家主渠道供应变为市场筹措、计划筹措、军内筹措、动员筹措多种方式并存的格局。

  后勤筹措选择范围的扩大,拓宽了后勤管理的外延,客观要求后勤管理从封闭式的管理圈子中跳出来,与市场经济接轨,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组织计划功能拓展为既要保证后勤内部结构的有序运行,又要规范后勤筹措的市场行为,这是新形势下后勤管理职能的一个显著变化。

  二、传统的管理主体被打破,后勤管理趋向复杂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军队的供应实物减少,货币增加,物资的自筹范围扩大,一方面,使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益驱动,使人的思想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无论是管理的群体或者个体,都更加追求自身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管理主体的思想和行为较以往更加开放和活跃。人在管理活动中的支配地位和人的思想行为的复杂多变,使人的管理成为后勤管理的核心和根本。

  三、传统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后勤管理趋向一体化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后勤管理上,我们一直沿用的是与“三军后勤分供体制”相一致的管理模式,管理布局分散,多头领导,相互制肘,调控乏力。不仅使有限的物资经费被瓜分切片,而且造成后勤摊子大,小而全,背上了沉重的社会负担。这些都与市场经济的协作要求相悖,也与提高后勤管理的整体效益的要求相悖。

  在开放与协作的条件下,建立三军后勤管理一体化、后勤与市场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军后勤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传统的管理内容发生变化,后勤管理趋向信息化

  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物资消耗大幅度上升,物资保障品种成倍增加,促使物资管理由人工转向自动化信息处理。只有对信息进行有效获取、筛选和利用,才能争取管理的主动权,才能进行科学、正确的决策,才能对后勤系统的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组织和监督控制,才能迅速地找出偏差,准确地制定纠偏措施,从而实现整个目标的协调运转。

  在高技术战争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骤增的信息,尽快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和信息利用的高效化,将是提高我军后勤管理效益和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五、传统的后勤管理手段受到挑战,后勤管理趋向法制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军队后勤要有与市场法规相衔接、相配套的后勤管理法规,以此规范后勤的市场行为和保障行为,维护军地双方的利益。

  当前,从外部环境讲,国家用以调整政府、市场与军队后勤之间关系的法规几乎空白,而军队后勤用以规范内部各个系统、各个部门与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法规也几乎空白。从内部来讲,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后勤内部系统之间、部门之间、上下之间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关系,也需要用法规加以理顺和规范。特别是长期以来,在后勤管理实践中,未从根本上解决责任与权力的统一问题,集中地表现为人治色彩浓,在缺乏法规依据的情况下,管理经常地表现为凭主观意志行事。因此,无论是后勤与政府和市场的联系还是后勤内部之间关系的调节,无论是军事行政手段的强制实施还是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的合理运用,都必须用完善配套的后勤法规加以规范.

  军队后勤服务集团在完成繁重的后勤工作任务的同时,以服务为手段、以服务为平台、以服务为载体,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推进工作理念创新。以“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为目标,突出抓好军队后勤改革与发展两个重点,强化管理、服务和经营三大功能,着力推进工作理念、服务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的创新,力求在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以及后勤资源利用管理等五个方面有明显提高。

  二是进一步推进军队后勤服务体制改革。逐步将后勤管理与服务职能分开,大力引进社会服务进入机关后勤服务领域,使后勤管理部门不是从形式上,而是从实质上切实从行政事业单位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开放型后勤服务经营实体。如,通过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参与重要会议、大型活动接待服务和机关大院的保洁工作,逐步将所属宾馆、车队、食堂等后勤服务经营单位推向市场,使其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减轻财政负担。

  三是加强军队后勤队伍建设。以正在开展的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为契机,组织引导后勤人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做好机关事务工作,努力促进后勤工作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同时,鼓励单位通过利用参与重要任务和大型活动接待的机会、走出去或请进来讲课等形式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培训后勤人员,以科学、高效地先进后勤管理服务理念武装后勤队伍,不断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和水平,进而塑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会管理、善经营的机关后勤队伍。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鸿.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刘由芳.军队管理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企业后勤管理论文【2】

  [摘要]随着研究所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形势下的研究所可持续发展对研究所的后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阐释研究所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研究所后勤管理工作对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而对新形势下提高研究所后勤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研究所 后勤管理 素质

  研究所的后勤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过几十年的运作逐步形成的,在当时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后勤管理工作更需要为改革后的研究所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研究所改革发展的需要,后勤管理工作自身的发展也必须要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为新形势下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样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系统完善的后勤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研究所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

  研究所的后勤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1.服务性

  服务既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归宿。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研究所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科研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服务措施要到位,只有把每项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为职工和家属的生活提供优质工作和生活环境。后勤管理部门是研究所正常运转的能量保障,必须为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归结为:一是为领导服务。后勤管理部门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首先应该为领导服务好。领导工作涉及到哪里,后勤服务工作范围就要延伸到哪里。二是为研究所内部各部门服务。后勤管理部门往往掌握着研究所的安全、能源、房屋、环境、设备资源,也是确保各个部门的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后勤管理部门要应急其所急,帮其所帮,解其所难,热情服务。三是为职工生活服务。后勤管理部门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研究所全体职工及家属服务。

  2.保障性

  后勤保障是科研生产工作、职工生活中的有力补充,只有在日常运转中出现问题时,才会体现其重要性及必要性,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随机的,其工作难度也是最大的,而这种性质的体现又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后勤保障工作常常是从一些小事做起,然而这些被称为小事的工作确是保障科研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要做到所有保障对象都满意是十分困难的,且稍有拖延或失误便会招人误解,如果没有保障到位,那么更无法保证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

  3.复杂多样性

  研究所的后勤保障工作内容涉及面广,头绪繁多,既有人际关系,又有人与物的关系。首先科研生产及职工生活所需的安全、能源、房屋、环境、设备样样都要细心考虑,精心安排,稍有疏漏,就会影响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全体职工的生活情绪。其次是上下左右,纵横交错,涉及面广,既要处理好与研究所各部门的关系,又要处理好研究所与外部协作单位的诸多方面的关系。因此,研究所的后勤管理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二、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对研究所后勤管理工作的制约

  我国研究所在国有事业单位的改革大潮中,以管理出效益,以管理出成果已成为国有事业单位管理决策层的共识。而管理的成效又取决于人的素质,可见我们应深入研究、分析素质的内涵,辨证的看待个体素质和群体结构、管理行为以及管理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后勤管理工作要求从事该工作的职工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品行修养、基本技能和较强业务素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后勤管理工作的成效。

  1.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管理人员政治素质的制约

  人的各种素质中,政治思想素质是灵魂,是我们开展和做好一切工作的必备素质。后勤工作性质决定了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要经常与钱、物打交道,如果其政治思想不过硬,缺乏廉洁奉公的原则性,其业务素质再高,也会导致后勤工作受到影响甚至误入迷途。因此要不断加强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的修养。

  2.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素质的制约

  后勤工作既是一项执行政策、理财管物,购置分发、各类维修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执行财务制度、维护财政纪律的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胜任的。

  3.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制约

  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后勤保障工作能否实施到位有着直接关系,这就要求他们也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对本岗位的工作职责要确实履行到位,要消除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4.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制约

  后勤工作人员要有主动服务的意识。研究所后勤服务工作性质决定其工作的从属性,但从属性并不意味着完全被动,被动与主动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后勤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不好,会造成后勤工作出现扯皮现象,问题很难得到尽快解决。因而后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力争主动、要讲工作效率。

  三、提升研究所后勤管理水平,促进研究所可持续发展

  1.研究所管理决策层要提高对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研究所管理决策层应重视对后勤管理干部的选拔,应选派有敬业精神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后勤领导岗位。其次,研究所管理决策层应把后勤人员的.职称、考级问题等纳入研究所正常的考核工作的范围,这些问题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只有充分关心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再次,要重视增强后勤群体的凝聚力。一方面,要在研究所中形成一种尊重后勤人员劳动的舆论倾向,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后勤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后勤职工与其他部门员工和外部协作单位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后勤系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优质服务职能的必要条件。

  2.逐步完善和健全各项后勤保障管理制度

  后勤保障管理制度是指后勤保障单位在管理、保障、服务、等活动中所具有的组织、财务、产权和管理制度的总和,后勤保障管理制度是后勤单位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是打造和提升后勤核心能力的体制和机制保证。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战略格局看,后勤必须彻底改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比较散、比较小、比较弱的状况,全面提高后勤核心能力,才能在未来研究所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依据新形势下研究所对科研生产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对现有的后勤保障管理制度进行评估,进而逐步完善和健全各项后勤保障管理制度,以适应新形势下研究所对科研生产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

  3.提髙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素质和管理能力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健全管理体制,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方法,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所有这一切都要求研究所应拥有一个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后勤工作人员群体。提高研究所的后勤管理水平,就必须对后勤保障制度及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优化和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是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要针对后勤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学习型组织”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

  (2)是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研究所科研生产事业的发展告诉我们,仅仅看到研究所后勤的服务性保障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到后勤工作对单位形象的提升作用,因此应当高度认识后勤工作在整个研究所工作中提升形象的重要作用,应在后勤职工特别是“窗口”职工中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一是必须正确认识个人岗位工作与单位形象的重要性。提升形象是对研究所后勤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后勤工作人员不能单纯地将自己看作是普通的服务保障人员,更要充分认识到作为服务保障人员的崇高职责和追求目标,要充分认识到为科研生产和职工生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是对提升单位形象的重要作用。二是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用真挚的感情去关心、体贴服务对象,缩短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全体职工和家属对后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3)是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

  必须具备良好服务技能。单凭一股工作热情缺乏一定的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后勤工作人员也面临如何提高服务技能的问题,首先组织引导后勤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努力促进后勤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同时,应支持后勤工作人员参加业务进修,选送后勤人员外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鼓励单位通过走出去或请进来讲课等形式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培训后勤人员,以科学、高效地先进后勤管理服务理念武装后勤保障队伍,不断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和水平,进而塑造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会管理后勤保障队伍。

  总之,新形势下的研究所后勤工作应从提高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入手,以“开拓创新、持续发展”为工作理念,坚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保障、人性化服务的工作原则,建立集中统一、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科学规范、系统完善的后勤保障管理制度,努力实现管理水平、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创造出适应研究所持续发展的后勤管理模式,为研究所的科研生产工作和全体职工及家属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规范的服务保障以及为推进研究所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永庚.后勤流程管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9.

  [2]于柏林. 深化改革扎实提高推进研究所后勤管理的新发展.北京:中国机关后勤,2008,5.

  [3]殷建华.新时期后勤管理工作探索与实践.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10.

  [4]孙宗虎.人力资源与行政后勤工作执行流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5.

  • 相关推荐

【企业后勤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企业品牌管理参考论文08-25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论文08-25

企业成本管理研究论文08-24

企业人事管理的论文08-25

客运企业管理的论文08-25

企业管理实务论文03-15

后勤的论文03-09

企业薪酬管理毕业论文08-25

企业信息管理的论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