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创业与就业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业与就业的论文 篇1
【摘要】在全国毕业生大幅增加就业压力加大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店创业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解决就业压力的有一个途径。本文立足于大学生网店创业的这一现象,分析大学生网店创业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网店创业;创业政策;创业平台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有680万人,再加上往届遗留下来的大量已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20XX年的就业形势异常艰巨。各地方为鼓励大学生就业,出台了许多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发展呈井喷势态,网民增长较快,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而商务交易类应用的快速增长,使得络应用更加丰富,经济带动价值更高。其中,网上支付用户年增幅80.9%,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一,旅游预订、网络炒股、网上银行和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分别增长了77.9%、67.0%、62.3%和45.9%。据淘宝网数据显示,2009年的网上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同比翻番,占国内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2%;2010年网购额达5231亿元较2009年实现翻番增长,网购市场交易额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提升至3.3%;2011年网购额达6100.8亿元;预计3年内网上交易总额将超万亿元,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比提高至6%。
以上数据可以发现,中国互联网应用正显出网络消费快速增长的显著趋势。但是和美国相比,民在互联网应用结构上仍存在较大差异:美国互联网在网络消费指数上得分几乎是中国的三倍。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我们中国的网络消费增长还有更大的空间,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是可行的。
一、大学生以网店创业带动就业的优势分析
1、创业环境非常有利
民数已经达到5.38亿,网购交易额已达到7849亿元。2010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政府也不断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了网购市场规范性的提升推动了网络购物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现在很多大学生选择网上开店创业,也得到了学校以及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大大的增强了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积极影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促进毕业生就业和拉动经济等也都具有较大影响。
可见,无论是行业发展前景、国家政策、学校家长支持力度等各方面,都为大学生的创业营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大环境。
2、网店门槛较低,易于操作
开网店的前期投入并不大,首先只要有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硬件条件就可行了,其次网店是虚拟的不存在水费、电费和店铺租赁费用等费用的支出,第三网店开店本身是免费的,电子商务模式目前是最先进的营销模式,按订单组织货品,收款发货,几平不存在任何风险。
网上开店基本不受时间和场所这些因素的限制,给大学生创业者一个很自由的经营空间。网店的开设是在已有的平台上进行经营,由平台运营者来维护网站的正常运作,可以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停地运作。网上开店也不存在经营场所的限制,网店是虚拟的,只要创业者有足够的商品,可以摆上成千上万种商品,而无需考虑营业面积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具有文化水平较高,对新生事物有较强接受力的'特点。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已经对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以及一般的操作流程比较熟悉,思维也较灵活。这为开网店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3、积累经验,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在校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工作和社会经验,而用人单位往往最看重这一点,所以说社会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就业条件。对于大学生网上开店来说,从进货到营销,再到成本核算、完成交易,每个步骤都能使学生们把书本上的理论用于实践,这将为同学们积累大量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同时也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二、大学生开设网店的建议
1、选择一个好的经营平台是成功的开始。
同学们不能盲目地建立自己的商品销售网站。建立自己的网站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还需要懂得一定的网络技术,而且经营过程中的宣传推广成本也非常高。同学们可以选择入驻大型运营平台,如淘宝网、网易商城、新浪商城、易趣网等,这一模式的优势是人气很旺,也不需要很多前期投入,可以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收益。我们本学院的同学大约90%使用淘宝网购物平台,淘宝网在国内C2C市场的市场占有率高于80%,里面网店经营配套的系统软件也很多。
2、货源是成功的关键
货源是个重要问题,很多同学难以找到稳定可靠的货源,这成为了创业网店开设过程中最大的麻烦。货源可以由以下几个渠道解决:
①进入当地的批发市场,从中寻找到自己满意的货源;
②直接从厂家进货,可以拿到更低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③寻找当地的实体企业,为其做网络代理商;
④在淘宝网中寻找网络代销货源;
⑤通过自己的亲戚朋友帮忙,寻找到一些市场上不足的紧俏商品;
⑥利用自己的创意,自己动手制作个性化商品。
3、服务是成功的保障
作为店主而言,如果将网店做为自己的一番事业,哪么做好网店服务,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是网店成功的保障。网民对网店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挑剔的,除了货品本身外,还希望网店做得美观漂亮。第一印象对于我们的认知还是十分重要的,在网店中商品的所有信息都是通过眼球来获得,所以在美观上下一些功夫是店铺兴旺的制胜法宝。
解决好物流配送问题也是我们网店提高服务质量的途径。和实体店铺比较,网络店铺不可避免要更多地运用到物流系统。无论在商品的采购过程还是零售过程中,好的物流伙伴都能为自己的业务开展提供很好的保障。作为商家更加应该主动和快递公司搞好关系,通过与快递公司的合作降低单件商品的物流费用,同时增加自己的销售量,最终达到和快递公司共赢的目的。消费者对一个卖家商品的评价往往不仅指商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所选用快递公司的服务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选择网店创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就业压力的越来越大也迫使大学生们去找到新的就业方式和途径,最终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目前的大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网络的熟悉和知识的掌握,使的网店创业形式更适合他们。大学生开网店,只要在行动中慢慢积累经验,注重实践,找到好的渠道和方式,就会取得创业成功。
创业与就业的论文 篇2
摘要:
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既是促进我国新时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就业增长的主发动机,也是我国新时期推动就业促进工作的有力抓手。目前我国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政策环境、落实以及服务等方面仍有待改善。对此,要不断加强五大体系建设;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创业计划和措施;强化创业培训的有效性,提高创业服务效率;完善和落实重点扶持政策,建立创业带动就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宣传。
关键词:创业论文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基数不断增加,而经济的发展速度无法支撑现如今的毕业生就业。因此,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合理就业的问题具有构建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
创业带动就业
国家为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兴办民营中小企业而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通过简化办理手续、程序,减免税费、支持贷款、相应补贴等措施而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这一发展战略明确要求,它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还提供给其他就业者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整个产业的高效益;它体现的是灵活、主动的就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具有战略性意义。
就业策略与人才培养
加强新型就业理念培养 全面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就是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建立科学的发展新思路,创新制度、清晰思路,培养符合当代国情的创业价值观和实践观。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新型科学理念,创新科学建设,结合校内学科平台发展培养人才,积极研发新型的创业教育新模式。一方面通过社会各界资源与学科教育、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开发新型教育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教师教学引导,烘托创业新理念的学习氛围,带动学习创业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性文化氛围,同时协助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检验 第一,组织科学活动,弘扬创新精神。培养新型就业理念,转变传统观念,秉承科学创新精神,通过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创业教育体系支持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在不同的科技活动项目竞赛中得到检验与夯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关心时事,使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学术讲座,通过多方面的知识积累,能够更好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创新能力。
第二,实践检验理论,强化综合创新能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结合社会各界资源的整合,鼓励学生组织开展不同课题的研究项目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校园科研活动。一方面,积极参与竞赛的学生综合运用并发挥自身优势,协同团队合伙人共同讨论学习,在整个创业计划竞赛准备、演练、参赛、最终取得成果的这一系列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演说能力、设计能力,同时团体意识与演讲能力也一并得到提高,增加了学生创业的勇气与信息,提高了创业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协作组织竞赛活动开展的同学,与教师研究各类相关竞赛课题的选定,能够学习到不同技术领域的知识,促进自身系统化知识的形成,加强了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
创业竞赛活动为学生之间经验交流、培养团队意识提供了平台,使得努力创新、培养创业学习氛围更加广泛。学生们灵活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过程中收获的经验与不足。竞赛不仅是一个竞技合作的活动,同时可以检验同学们综合性创业能力的水平,在项目真正得到实现之前及时修正不足,为以后能够更好地实现项目打下基础。
创业型人才的着重培养 积极完善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就是要培养创业者,而优秀的创业型人才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努力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需转变创业观念,加强创业科学理论教育,建立一种有效的创业支持体系,形成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政府支持 为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国家出台了相关扶持优惠政策,但由于创业受到启动资金的筹划限制,部分地域由于受到区域环境经济影响,导致政策支持不到位,导致了创业的开展的`滞后性。国家的支持与推动作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创业十分重要,因受到宏观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创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创业政策的落实受到区域限制。各项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可以在各地区充分落实,以贯彻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增加为学生免费提供项目风险评估与指导的中心,也有利于规避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几率。
高职院校的学生因教育程度较低,知识理论相对不够成熟,在与大学生竞争就业的过程略显劣势,但是凭借着自身专业知识强、择业期望较低且稳定的优势,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策略,可以大力地解决高职院校就业难的问题。
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政府要求的政策情况,制定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发展道路,不断学习探索,建立支撑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创业教育机制,能够把创业教育落实到更高的层次,最终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发展战略目标。
创业与就业的论文 篇3
【摘要】
互联网的出现为全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商务活动模式,从而引发发对电子商务学习、实践的热潮。目前,不少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已经在淘宝上创业,但多数都不理想。本文从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网上创业的实践教学出发,探讨了网上创业实践教学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技工院校网上创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摸索出将网上创业实践教学与学生自主创业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
网上创业;技工院校;实践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商务应用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而网上创业也成为了许多技工院校学生就业选择的热门话题。网上创业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而创新能力是技工院校学生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当今互联网与电子商务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通过网上创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为学生在校创业和毕业自主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网上创业概述
网上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网络经营者本人、网络消费者、生产商或上游供货商、第三方物流、电子支付、转账等。不管开网店,还是做微商,信息、资金、商品这三个方面由此及彼传递是不可缺少的。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迅猛发展,当前网上创业出现了两种新模式:基于移动网络的创业模式和OTO的商业模式。
2、技工院校网上创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电子商务的应用性很强,而网上创业实践教学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目前,多数技工院校都是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或是电子商务企业到校园宣讲,可是让学生参观电子商务企业的动作流程,但这些并不能让学生具体去参与企业的实际运作,这样学生即没有提高了实际动手的能力,也无法深入学习专业技能。技工院校是集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说,网上创业实践教学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又可以促使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多种类型的工作,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提升了学生的自身价值。
3、技工院校网上创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专业教师。
目前,多数技工院校的网上创业教师基本都是电子商务的专业教师。这些教师只有少数是专业科班出身,大部分是来自于其他相近专业。首先,这部分青年教师,有丰富理论知识,但没有网上创业教学的实践经验,对于网上创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很难进行详细的讲解。其次,他们不了解市场行情,自身也缺乏创业经验,难免会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
3.2网上创业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普遍都存在着“学得很多,用得很少”的尴尬现象,大部分网上创业课程只是从一些电子商务理论知识、教学软件中实施,与实际严重脱节。而学生的学习也只是在课堂上进行,对于网上创业不知从何创业、怎么去创业、创业中要做些什么还模糊不清,甚至不知道怎么做。
3.3学生创业意识不强。
大部分技工院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没有足够的胆量去创业,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凡事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意识。通过对全校6000多名学生的调查,10%的学生愿意网是创业,50%的人认为创业风险太大,不愿意创业,22%的学生认为至少要工作几年之后才会去网上创业,还有18%的学生说不会考虑网上创业。
3.4学生专业知识不足。
技工院校学生起点较低,学生上课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冷漠、厌倦,对课堂学习感到无聊,学生上课前不预习,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考前死记硬背,应付了事。所以,要系统、全面地去学习电子商务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4、技工院校网上创业实践教学的实施
4.1完善师资队伍。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要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其次,网上创业教师要有一定的创业经历,只有通过自身实际创业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系统地、有针对性的开展网上创业实践教学。最后,可以定期有网上创业成功经历的个人来定期给学生讲授自己从创业中所感悟出来的新观点、新理论。
4.2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基地。
网上创业课程强调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以往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实践练习。基于培养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出发点,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可以帮助学生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掌握实际应用的技能。
4.3明确学习目标,增强网上创业意识。
依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网上创业学习目标。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考验。
4.4完善网上创业实践教学设计,提高学生专业知识。
与传统的创业模式相比,网上创业更适合技工院校学生自主创业。互联网创造了许多成功的创业奇迹,这也激励着那些有创业意愿却还没有实践的学生们。在开展网上创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网上创业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系统地学习网上创业课程。
(1)编写网上创业的整体规划。
网上创业的整体规划是指学生在创业初期对自己的创业的总体设想,对创业的发展前景、发展目标、店面的简介、发展战略、市场分析、产品推广、财务分析、具体的营销策略以及预期的效益都要的详细的规划。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选择何种创业形式、何种创业手段、经营何种项目,然后对网上创业整体规划进行详细的编制。
(2)选择网上创业平台,实施网上创业。
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店是最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创业方式,目前,可供学生选择的'创业平台大多是淘宝网、京东商城、易趣网、亚马逊中国、拍拍网、微信等。学生可根据自己所选择的产品以及制定的营销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平台,实施网上创业。
(3)完善网上创业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网上创业实践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网上创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网上创业的积极性。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把网上创业的各个环节、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注重事实教师对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评价,也要注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来自顾客的评价、网友的评价。具体评价如下:学生的综合评价=学生自评×40%+教师评价×40%+学生互评×20%,其中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以及学生互评参照表1进行打分。
综上所述,通过网上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积累了网上创业的知识与经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网上创业实践教学还处在初级阶段,许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还需在实际创业中不断探索,采取各种各样符合实际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晶,刘冬艳.基于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网上创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5(28)
[2]柳华梅.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践相结合教学方式分析[J].电子商务,2015(4)
[3]杨方玲.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新思路—中职学生“网上开店”实践教学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4(10)
[4]廖卫红.网上创业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探讨[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3)
创业与就业的论文 篇4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教育结构的局部调整,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经管研究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由“找饭碗到造饭碗”已势在必行,由此需要对经管研究生进行创业实践引导和教育,使其由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为此,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创业实践理念,积极探索创业实践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加强经管研究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进而提高其参与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政府、高校以及社会面前的一项现实课题。
关键词:创业实践模式 创业需求 高校毕业生
一、创业实践的基本模式
创业实践是对创业者进行知识深化和能力强化的重要途径,对拓宽专业口径和就业渠道,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创业实践建构过程中,高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参与基层单位、工矿企业的工程项目、商务促销、社区服务、结对扶贫、模拟创业等形式的挂职锻炼,由原有的专业实习的定向范围进行全方位的扩充,使他们学到的书本知识与实际课题(实践机会)相融合,增强创业素质与创新能力。具体来说,目前创业实践的基本模式有以下四种。
(一)创业基地型模式
学校建立各具特色的校内外创业基地(又称创业园),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其主要方式是:学用结合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每个专业都有一个以上与之相配套的专业实习基地,使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实习与生产相结合,把基地办成教师示范教学的场所、学生动手实践的阵地和创造经济效益的实体,让学生在这样的基地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边受教育。由该校、桂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共同出资创建的桂林大学生创业园,已于2007年7月18日投入使用,现已有来自该校大学生(含研究生)创业的企业8家。创业园将为大学生创业搭建起基础平台,为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解决创业道路上的资金短缺和经验不足的两大难题,为他们提供创业场地、指导、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优惠。每家进驻企业将通过评估获得0.5-10万元不等的扶持资金,并在房屋租赁、工商登记、税收政策等方面享受一系列的优惠。
(二)虚拟社区型模式
虚拟社区型模式即网络虚拟创业实践模式,是指主要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创业能力评价、创业课程学习、创业风险评估、创业环境与步骤虚拟、创业案例或创业讲座实施以及创业计划分析、创业团队构建等方面的综合“社区”,是进行创业实践(教育)的“热身”与“测评”。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起到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目标。比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均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协会,并拥有自己独立专门的网站,创业案例、创业规划、创业需求以及创业评估等信息应有尽有,可以模拟创业,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还成立了研究生创业协会,具体运作经管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创业实践活动。
(三)教学+科研型模式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创业实践模式。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实践基地正是此种模式,该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及兴趣爱好申报校级、广西区级课题,让导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科研。近年来,该校先后进行了60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已有20项技术专利(或社科项目)获得成果鉴定,有的已经应用于生产(或服务)一线,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科研中引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提高其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参与科研和技术服务过程中受到了锻炼。
(四)学校+公司+客户型模式
学校以公司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为基础,成立生产开发公司或“龙头企业”,直接使学校与社会、公司与客户、产品与市场有机沟通。如广西师范大学现有校办产业(含全资、控股企业)近20家,包括文化产业、科技产业与服务产业等领域。以其全资企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该社自1986年成立以来,共出版图书7000多种,总印数达8亿多册,总资产近4亿元,在近年来教育部组织的综合评估中,综合实力均列全国大学出版社前10名,在地方大学出版社中名列第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创业实践模式,为广西甚至全国的出版产业化提供借鉴,从而架设了科技通向教育、信息传递客户、产品通向市场的桥梁。
二、经管研究生创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实践观念问题
目前,人们对经管研究生的创业实践一般理解为,创业实践就是其运用所学经济和管理知识去经商、去创立各种公司和办企业。实质上,这种认识存在片面性,在于它把创业实践与创业教育相分离,似乎创业实践只是某种技能或技巧的应用。当然,设计、创办和管理一个企业或公司无疑是创业实践的重要内容,但远远不能涵盖创业实践的全部内容和深刻内涵。创业实践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应贯穿于经管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以及课题研究之中,要培养其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其毕业后能自主创业。
(二)创业实践环境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在创业实践方面处在初级阶段,创业实践的校园环境还没有充分形成,能为经管类研究生创业提供的实验条件不够完善,也没有建立研究生创业启动基金,教师也只是模拟地为学生设定各种各样的所谓“情景管理”环境,导致缺乏培养研究生创业能力的应有空间和机会。同时,社会和政府部门还未完全出台专门鼓励研究生创业实践的政策,研究生创业实践在社会上也没有社会风险投资商共同承担,使研究生的创业活动走出校门后很难得以施展。
(三)创业实践管理机制问题
经管专业教学倡导“案例”和“实践”,即教学活动应体现出应有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但目前不少高校对经管专业实施和理工科专业相同的硬性管理模式,这种硬性管理使教学管理体制只有原则性而缺乏灵活性,只有一致性而缺乏多样性,只有严格性而缺乏宽松性。经管研究生的培养面太窄,这很不利于创业人才的培养。
(四)创业实践教学问题
欧美国家在经管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大量采用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我国高校,多种因素使得很多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单项灌输的方式,现场模拟、案例教学法采用的很少,这样难以调动研究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此外,由于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专门的创业课程,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的教学不能够及时反映本学科最新发展动向,使学生不能开阔视野和进行创新性思维。
(五)创业实践师资问题
创业实践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经验息息相关。特别是从事创业实践的教师除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更应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但目前从事创业实践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没有自身创业的经历。这也是影响创业实践成败的因素之一。
(六)创业实践资金问题
经管研究生在创业过程中不乏好的创意和创业计划,但很难有足够的创业资金,故从社会上融资或获取无息及贴息贷款是必然的选择,而在我国现有的环境,缺少风险投资公司,研究生较难获得必须的资金,即使能获得风险资金支持,也大多是高新技术行业。
三、经管研究生创业实践模式的建构
(一)搭建校内创业实践平台
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者学术讲座和创业培训。国外及我国的创业实践活动大都起源于创业设计大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见效快、收获大。经管研究生在创业作品的设计过程中,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查阅大量的资料,其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锻炼。定期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举办学术讲座,分析其成功与失误的原因,为经管研究生提供借鉴。同时,也可定期请政府官员、企业名流来学校讲创业的程序及环境,可以专门举办创业培训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利用校内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平台。高校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所、实验室应向各方向的经管研究生开放,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同时接纳一部分优秀学生参加跨专业的课题研究,有利于研究生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利用校内资源组织经管研究生进行创业体验,成立其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管理咨询或资本运作服务公司,或建立家教部等实体,在导师指导下,让研究生在实体中处于主体地位,体验创业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二)创建校外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涉及的精神、知识能力及经验等条件,无论对导师还是经管研究生来说,还是对教学科研活动来说,都离不开与社会的结合。因此,建设创业实践校外基地也非常重要,故高校可在尽可能多的企业创立经管研究生创业实践(或实习)基地。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模式。“产学研”实践(教育)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克服高等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使高教发展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实现高教从科研到教学到生产,从出成果到育人到生产效益的一体化。高校在实施创业实践的过程中,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高校在企业创立研究生创业实践(或实习)基地,可加强企业同高校、科研院所紧密结合。其采取委托、联合、短期进修、聘请讲授等多种途径,构建社会化的络,可形成学校、企业和社会相互连通的学习援助系统。作为经管研究生,可在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获得实践经验。
经管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创建创业实践校外基地,可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经管研究生到政府、企业、农村等地参观考察,使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市场,加强其感性认识,深化其理性认识。同时可针对创业热点及相关经济环境开展市场调查,在调查中了解实际并进行自我教育,更理性地修正其创业目标。同时,高校可与社会取得多方位、多渠道的联系,从而使经管研究生能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自我创业的发展与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及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创业时代呼唤具有过硬素质的经管人才加入到创业的大军,而创业实践是提升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理解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深刻含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业型的人才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同时,经管研究生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找准市场切入点,实现创业梦想。
参考文献:
1.张明林,关小燕.大学生创业素质结构及其评价体系初探[J].商业时代,2008(16)
2.吴起华.高校创业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5-6-16
创业与就业的论文 篇5
1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校开始大量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最终导致应届毕业生的总体规模不断增长,据教育部预测,我国201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727万人,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目前,自主创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和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尽管大学生创业能为实现个人梦想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提供了契机,但是社会各界人士依然对大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持怀疑态度,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的社会大环境是否适合大学生创业?相应的扶持政策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质,但社会阅历和人脉关系网浅,其创业成功的概率是否比其他类型创业者高?再次,部分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就开始创业活动,能否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有限的时间是更应该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还是学习与创业能够兼顾?为了详细了解目前大学生创业相关问题,课题组选取了九江本地的九江学院、九江职业大学、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高校,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0份,除去数据不完整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85份。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级、学历、专业、创业兴趣、选择自主创业的因素、创业存在的障碍等。
2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
2.1九江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
调查结果显示,有59%的大学生表示对创业感兴趣,明确表示没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所占比重比较低,仅有15%,这说明九江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比较强,而在有兴趣开展自主创业的.学生中,男性大学生占85%,女性大学生占15%,这说明性别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识有着强烈的影响。对于“当创业和学业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选择”这一问题,有69%的被访者选择边学习边创业,剩余31%的被访者选择了找人代理业务,没有任何被访者选择休学创业或彻底放弃学业去创业。这表明,更多的被访者还是更愿意选择先完成学业,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取得毕业证书较之自主创业还是更能提供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就业机会,九江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具有一定的理性。
2.2九江高校大学生创业目的比较明确
本次调查关注了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有48%的大学生认为“创业能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有30%的人表示“创业成功能使自己和家人的经济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认为“创业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的比重约占被访者的14%;完全是为了挑战自己的能力而选择创业的比重非常低,仅占8%。总体而言,九江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创业目的比较明确,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创业的首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或直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2.3九江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障碍
对于“你创业的最主要障碍是什么”这一问题,约44%的被访者选择了没有物质、经济基础,28%的被访者选择了与学业有冲突,14%的被访者选择了没有好的创业方向,6%的被访者选择了创业团队难以组建,有8%的被访者还选择了其他因素,而没有得到家人或身边人支持这一因素则没有人选择。由此可见,良好的物质、资金支持是阻扰大多数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没有得到家人和朋友支持”这一选项没有被访者选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普遍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2.4九江大学对创业必备素质的认识比较清晰
85%的被访者认为其应具有较好的组织、领导能力,70%的被访者认为其应善于交际,60%的被访者认为其应具备吃苦精神,55%的被访者认为其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有60%的被访者认为其应还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只有25%的被访者认为其应具备创新意识。由此可见,九江地区大学生普遍对于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2.5九江大学生创业行业的选择多样化
到底该选择什么行业进行创业是每一个想创业的大学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此本次问卷调查设计了“如果创业,你会选择什么行业”的问题,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会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行业进行创业,其比重占到45%,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努力想把专业知识变成自己创业的“武器”;而明确表示会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关的领域来创业的比重也占到30%左右,这说明大学生创业的行业选择日益多样化,已经超出了专业的限制。
2.6九江大学生对创业外部条件有充分认识
大学生创业成功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支持,其比重为85%;认为应有广泛的人脉关系的受访者占到70%;另外,有65%的大学生认为具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也是创业成功的条件之一,还有35%的大学生认为“良好的经济形势”也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外部保障。选择”应有一定的办公场所”的大学生比重非常小,仅占12%。由此可见,“资金支持”、“经验和社会关系”、“良好的创业团队”是九江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自主创业时需要的外部条件。
3对策与建议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深入调查和访谈,我们掌握了九江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情况,总体来看,大学生对创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多数同学也愿意去尝试创业,当然在大学生创业时也暴露出职业素质低、社会经验不足、财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从大学生本人、高校、政府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3.1大学生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兴趣来选择创业的行业
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中有一条就是“需求决定供给”,大学生考虑创业的行业选择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只有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去选择相应的行业创业才能增加成功的概率;另外,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行业,有句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毫无疑问,选择创业时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那一行业,这样自己做起事来也能够事半功倍,不至于创业到一半时自己先放弃了。
3.2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的教育
九江的高校已经对创业教育有了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以九江学院为例,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成功创业人员的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并且将“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必修课,积极鼓励学生坚持创业与就业相结合、与地方经济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成功率。
3.3政府要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
政府应该在扶持大学生创业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小额贷款、简化登记手续、表彰奖励、设立更多的民间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来支持大学生创业,以解决大学生创业普遍面临的创业资金不足、融资难等问题。
创业与就业的论文 篇6
摘要:如今,大学生创业不仅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同时也聚拢了大众的关注。很多人在创的浪潮中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更多人却被一个浪打没了影儿。前仆后继,却仍有着无数的创业英雄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本文综述了现在中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结合自身情况,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供大学生创业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建议
全国各高校普遍出现了开展大学生创业的热潮。在这个热潮的带动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然而能坚持走下去的寥寥无几。
一、中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1、缺乏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在于创业能力不足,亟须通过创业教育与实践智慧的积累提高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除了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者本身条件限制是重要原因。不少大学生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创业最艰难的还不是资金,缺乏知识、技能与信息才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单凭少数学生自我培养意识,自我实践锻炼,难以使大学生自主创业形成规模,有时也缺乏科学的指导。据了解,目前有不少高校都开展了相关自主创业的.讲座与活动,但是并没有开设自主创业的课程。与创业相比,高校更关注就业。
2、筹钱不当。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创业是一场比尔盖茨式的“运动”:有了创意有了资金就能开公司,开了公司就会财源滚滚,而对行业缺乏深度审视,对市场缺乏深刻了解。
据调查,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中超过九成是靠民间借贷起家的。但是大学生在吸引创业投资上存在以下误区:筹钱心切;随意违约;过于执著;不负责任。
3、缺乏创业综合能力。创业之路,是充满艰险与曲折的,自主创业就等于是一个人去面对变化莫测的激烈竞争以及随时出现的需要迅速正确解决的问题与矛盾,这需要创业者具有非常强的心理调控能力,能够持续保持一种积极、沉稳的心态,即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它是对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与人固有的气质、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它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与情感。创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创业心理品质。正因为创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所以,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坚韧的意志,一遇挫折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那么,在创业的道路上是走不远的。
二、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1、借专业之专。对于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都蕴藏着丰富的机会。IT领域的创业项目前期投入少,适合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学生。学习通信或医药专业的学生,技术上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这些是我国政府重点发展又是全球关注的领域;对于学习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可用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进行创业。当然对于大众型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充分利用自身在学校期间所积累的能力优势、人脉资源等,在一些资金需求不大,项目周期不长,人手配备要求不多的项目上开展自己的事业。
2、借发展之势。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都会催生诸多新职业。在新兴的市场中,大学生反而因为没有传统经验主义的束缚,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像IT、电脑、管理咨询、医药科技等这些新兴产业,早已被创业者们列入名单之中。事实上,在任何一个行业初兴之时,都需要有充满雄心的年轻人们给它以活力,而这种行业需求,才是创业的真正契机。
3、借政策之风。国家政策明文规定,以创带就,实现更多人就业。为帮扶大学生创业,全国各大城市都有相关创业培训补贴、免费创业咨询及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出台,还有税收及管理费收取等优惠。积极响应创业号召,各大高校的创业大赛也是如火如荼的举行,社会舆论及媒体也给予非常多的支持。总体环境来说,如今的政策都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结束语:大学生创业是目前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实现大学生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但是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投入到创业的潮流中。在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代社会,如果想投入的创业的潮流中,大学生应抓紧在校学习的难得时光,注重自身创业综合能力的构建,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进而制定出自己的创业计划,指导自己的行动,创好自己的业。
创业与就业的论文 篇7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总体规模不断攀升。大学扩招导致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越发凸显。党的十七大曾经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各大高校也开始行动起来,努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但对于刚刚走出校园和正在上学的大学生,创业这条路是否要大力宣传,一直都有争论。文章就大学生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一些特质来浅析一下当前的大学生创业热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创业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学生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是知识分子的主力军。在其光环的背后是铁饭碗,是国家分配工作。而时至当下,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这个群体急剧扩充。“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始终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首次突破700万人,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然而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急剧增加带来的大学文凭含金量下降的事实却没有做出相应地调整,甚至包括部分大学生在内,因此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而对于全国各大高校来说,让学生充分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然,大部分毕业生在这个现实压力下,能够主动改变自己,从原来的等待分配向主动面试转变,自降身价愿意从底层做起。
一、大学生创业的背景
就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言,从校园走出来,去企事业单位工作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还有一小部分选择出国、考研深造,为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资本。创业本是原来极少数学生的选择,但在现在整个社会强调转变就业思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尝试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第一,大学生精力充沛且有较好的知识体系做支撑。大学毕业生正值朝气蓬勃的阶段,他们有着充沛的精力,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容易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经过高考的选拔,大学生对事物的领悟力相对社会人来说普遍要高一些。再就是经过大学四年系统的知识学习,他们掌握了许多理论性的知识,特别是在创办某些高科技项目公司时,这些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地转化成技术或为项目做支撑。
第二,大学生创业有国家政策支持。近些年,从中央到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在今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里明确提到“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这就是说在未来三年里,政府将在更大范围内引领毕业生创业。而且在这个《通知》里,首先明确了政府的作用,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其次是学校的责任,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来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这样就把创业课程正式定性为大学的课程之一。再次是要求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要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最后在解决大学生创业缺资金这一难题上,《通知》里也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要求,要求其进一步完善抵押、质押、联保、保证和信用贷款等方式,切实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
而笔者所在的学校,本年度招生就业处包干到人,让各院的辅导员对本学院有创业计划和正在创业的学生摸底,组织他们填写创业计划书交到学校由校内专家和企业经理人对其审核,并进行资助。据了解,今年学校拨付的专项经费有20多万元。
三、大学生创业的障碍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创建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根基,学以致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创业是促进青年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推动高校产学研融合一体的有效手段,它更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但笔者认为,创业是一条极其艰辛的路,它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很低,其中本科生创业的成功率不到l%,研究生的成功率也仅达5%,这样的成功率远远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盲目地宣传以及鼓动刚刚走出校园或者正在读书的学生走创业之路,有可能适得其反。
第一,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创业,简而言之,就是自己去创造一个事业。世上本无无根之木,也无无源之水。不管选择任何行业,它都需要一个基本的投资。而这对于刚刚走出校园或正在上学的学生来说,把创业计划书搬到实际生活中,资金是首道难题。在笔者从事辅导员的三年时间里,经历过好几位同学把父母给的学费截下来用于创业,最后赔个一干二净。
尽管国家出台各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和减息贷款。但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银行提供贷款属于盈利性质,贷款本来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而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和创业这件事情而言,风险无疑都是很高的。所以多数银行在考虑支持大学生项目的时候都设有极高的门槛条件。如借款人必须要有固定的住所或营业场所,同时还要有特别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还需提供一定的担保材料或者担保人。尽管有些学生拿到了风险投资基金,但也只是少部分学生靠别人无法复制的特殊服务和尖端科技等才争取到的。对于大部分从事普通行业的'学生来说,起步多是靠向家人朋友自筹资金。而由于创业成功率在大学生中间极其低,所以这种回报也很低。
第二、创业需要合适的项目。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应从自己比较熟悉的行业入手,或者要客观认识自有的创意项目或专利技术成果。每个人了解的知识都有限,只有把精力专注于自己所了解的领域才有可能成功。高校教育推崇学以致用,但很多大学生从学校出来没有工作经验,更不了解市场的风云变幻,往往会眼高手低,因为选择了不恰当的项目而创业失败。创业初期,应努力把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绝不能盲目搞多元化。
第三,创业需要持续的激情和成熟的心态。创业是一条艰辛的路,如果在这条路上没有一个信念,很难坚持到最后。特别是当今社会对创业的宣传,多停留在那些成功者所创造的传奇,缺乏对这些人在成功路上历尽艰辛的深层次解读。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而言,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在大学期间中途辍学去创业。然而如果我们不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准,盲目模仿,那便是莽撞和理想主义。现实中不乏带着理想主义参与创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也能够达到那些成功人士的高度,当面临现实挫折以后,便一蹶不振。创业是一个起起伏伏的波状过程,需要你在低谷时看到希望,在高潮时保持冷静。创业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才来释放长久的激情,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了解这个行业。所以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创业并不适合大多数人。有很大部分选择创业的学生之前在学校都做过学生干部,但是在学校组织活动和创业所需的组织管理能力还是存在诸多差异。学校学生干部更多是把一些常规工作给做好,而创业是一种大鱼吃小鱼的竞争。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企业在初期无法盈利根本不可能支持长久。因此,作为一个创业者,你必须要在短期内证明你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你所在的这个区域的同行中间脱颖而出,才可能生存下去。激情更多时候是一种自我认定,而人的自信大多是来自于对其他事物的征服,事业上的成功与团队的激情是一个交互持续的循环过程。
第四,创业需要一定人脉基础。创业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人沟通。有一定的人脉基础能够更好地拓宽产品销售市场,也能够更快速地了解整个业务领域。其次,大学生创业最好有一到两个以上的合作伙伴,这样既能缓解资金上的压力,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力量出谋划策。
创业是一条并不宽敞的道路,他并不适合每个人,尤其是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以及正在上学的大学生。所以当前各大高校需要冷静地看待这种创业热潮,适当鼓励有条件有准备的大学生创业,但并不适合大范围宣传。否则这种盲目的宣传只会使一大部分目前并不具备条件的学生心里信心膨胀,而白白丧失很多机会。理性地看待当今创业热,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适不适合创业,远比宣传创业本身更重要。
参考文献
[1] 尹蔚民.全力以赴做好就业这篇大文章[J].求是,2014年第10期.
[2] 胡敏,陈立俊.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第11期.
[3] 刘海鹰.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27期.
[4] 李炳安.地方政府资助大学生创业类型研究[J].学术论坛,2011年第1期.
创业与就业的论文 篇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突破200万大关,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数量逐年上升。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就很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个性品质内容及其形成条件
个性。或称为个性特质,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一个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才有可能去进行一系列创新活动。一个人的创新品质包括强烈的好奇心、广泛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敢于质疑的学习精神等。
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们发现和认知世界的驱动力。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发现,个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促使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动力。而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个体从事创造思维的内驱力。兴趣和动机可以使个体集中注意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
主动学习。传统的教育以机械、模仿、循规蹈矩的学习方法为主,养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缺乏灵活多变和主动的学习训练,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只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形成探究式学习机制,才可能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质疑。教师权威、书本权威的观念深入人心,学生不敢质疑老师,更不敢质疑课本成为很普遍的现象。没有怀疑,哪来创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会有创新的可能性。质疑精神促使人们发现问题,而创新精神则促使人们进一步解决问题。
而创业品质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敢于竞争的精神、勤奋求实的务实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等多方面的品质。
敢于竞争。商品经济社会充满各种商机,也充满各种竞争和压力。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创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经济眼光,还必须有过人的胆识与勇气。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后,是否敢于将自己的计划付诸行动,是决定一个人创业能否顺利开始的第一步,创业需要的是敢于竞争与冒险的胆略。
勤奋求实。创业仅仅有胆略和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要有勤奋求实的态度。
锲而不舍。创业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碰到挫折或失败,是从头再来还是选择放弃?大学生们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是不可能在创业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半途而废的创业最终是不能成功的。
三、想创业的大学生至少要注意四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不清楚如何融资、如何做商业上的事务活动筹谋、如何塑造管理团队等,甚至连基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都很短缺。因此,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培训。市劳保局每月都有免费的创业者培训班,有心创业的大学生可以来报名到场学习。
其次,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既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业,那创业就必须符合市场规律,不经过市场调研,盲目投资,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创业之前,应该冷静地思考,选择啥子行业来做才气更接近成功。建议最好先到相干行业去打工,熟悉一些行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也可到市劳保局到场见习培训,有50多种岗位可供选择,在见习培训中选择创业方向。
再次,要多方面了解政策,充分哄骗政策。对大中专结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通称里有不少相干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可以减免的,哪些优惠是可以申请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气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更好发展。
最后,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心理脆弱是大大都大学结业生的通病,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不会取得终极成功的。创业的道路没可能一帆风顺,以是,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而仅仅安于现状和守成,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绝不仅是希望创业的同学所应考虑的事情,即使是在其它岗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该失去创新之“心”。
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具有较高的风险,但也有较高的回报。随着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来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并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大学生创业也因此成为热门的话题。
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目前,我们国家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工商、税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之所以提倡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不失为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一条解决途径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要具有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创业与就业的论文 篇9
摘要
公司创业是组织层面的创业行为,在充分考虑组织环境对公司创业的影响以及创业机会和以中层管理者为核心的创业团队在公司创业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以组织中层管理者为核心的公司创业模式,并分析了创业结果对组织环境和内创业家的反馈作用。
关键词:公司创业模式 中层管理者 创业团队 创业机会
1 概述
公司创业是组织层面的创业行为,特定的组织结构及其机能营造特定的组织环境,而在一个有利于进行公司创业的组织环境中,必将产生一批充满创业激情、朝气蓬勃的内创业家(intrapreneur)。这些内创业家可能是来自公司各个管理层级的管理者,或者是来自研发部门的研究者,也可能是来自组织内部的普通员工。他们有着共同的创业理想,相似的特质使他们凝聚在一起,并组成创业团队,在自发状态或组织支持条件下开展不同规模的创业活动。另外,从组织的角度来看,领导者所发挥的作用能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管理效率、组织士气等,进而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组织高层领导倡导下开展的公司创业活动往往拥有管理、知识和技能结构比较平衡、相对规范的创业团队。组织通过创业团队实施公司创业行为,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战略。
通过分析中层管理者在公司创业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以中层管理者为核心的公司创业模式(见附图),以中层管理者为核心的创业团队不断寻求和把握存在于市场、产品及服务等领域中的创业机会,在磨合过程中修正,利用一切可能性、通过一系列的创业实践过程,力图将创业机会转化为现实利润,实现其价值。
2 组织结构及其机能与组织环境
从组织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组织结构决定组织的机能,而一定的组织机能产生相应的组织环境。而组织环境的好坏对于公司创业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致力于推动和促进公司创业的组织,必然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与之对应。
发生于任何组织的公司创业,其组织环境中的主条件(即创业导向的组织战略、组织文化、组织政策等宏观方面的环境因素)都是既定的。此时,其次条件(即组织所能提供的具体的创业资源)才是最为内创业家们所关注的,同时也是创业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然而,无论是对于白手起家的个体创业者,还是有组织支持背景的公司创业者,创业资源总是相对稀缺的。所以,既使是在公司内部环境中的公司创业,内创业家们仍需认真整合有限的创业资源。
虽然,已有组织对于将要进行的公司创业所能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但这些资源的形式却可能是多样化的。这些资源可能是有形的,比如资金、适当而多层次的人才资源、设备和厂房等;也可能是无形的,如组织的融资能力、研发能力、销售渠道、客户网络、人际关系以及品牌等。组织最终能为内创业家们提供上述资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 以中层管理者为核心的创业团队
由于进行公司创业关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公司前途,所以公司创业的具体实施显得尤其重要,因而实施公司创业的主体,即创业团队对公司创业的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组织中的哪些人才是公司创业最合适的人选呢?
在过去的20年里,许多学者对位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进行了分析研究。Burgelman深入探讨了内部创新事业的策略、发展组织结构以及各个不同管理层次上的作法。他认为高层管理者在公司创业中主要做的就是,当公司的投资组合中涉及新业务时,参与到战略决策过程中来。Floyd和Lane把基层管理者在任何战略更新中的角色都看作是试验、调整和适应上层管理者从战略的角度开发出来的次过程。Fulop提出,高层管理者与中层管理者之间的区别恰似战略举措与其执行之间的关系。因此,中层管理者是最有可能真正实施公司创业活动的人选。
3.1 中层管理者
事实上,许多管理界的学者都认为,中层管理者在公司创业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并在相关文献中指出了中层管理者在公司创业活动中的重要性。例如,Ghoshal和Bartlett把中层管理者看作是可能会促成开创新事业或进行战略更新等个体创业行动的人。Ginsberg和Hay及Pearce、Kramer和Robbins等人认为,作为信息流的推动力,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是高层管理者与基层管理者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中层管理者们能够按照最高层管理者的意图和决策,协助规范公司创业行为。中层管理者通过促进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换,促成他人的创业行为。中层管理者是最高层管理者与执行层管理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的桥梁。为做好这个角色,中层管理者要综合信息并报告或传达给高层管理者或执行层次的管理者,并在适当的时机支持某项可能会有所创新的方案(例如产品、服务或事业部)。
由此可见,能够集组织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等关键因素于一体的人选,非中层管理者莫属。中层管理者的创业精神及意愿应尤其受到组织高层管理者们的关注,并寻找适当时机将其纳入公司创业的'团队中。
对中层管理者的激励问题与选择其为创业团队的核心力量同等重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激励中层管理者进行公司创业的主要组织因素包括:
①支持性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必需能够激励评估、选择和执行创新想法的管理机制;
②创业文化/氛围浓厚。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激励内创业家承担风险、勇于面对失败;
③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及充分的授权。高层管理者推动和促进创业活动的意愿包括支持创新想法、提供创业所需资源以及适当的保护等,并应给予创业团队尤其是其核心以充分的授权,保障创业团队顺利开展工作。该因素明确了中层管理者在公司创业活动中的地位;
④适当的报酬激励。有效的报酬体系要兼顾创业目标、创业过程中的反馈、强调个人的职责及其所承担的风险等因素,充分体现基于创业成果的任务绩效和周围绩效。该因素突显了中层管理者在公司创业中的重要作用;
⑤资源的可获得性。创业资源是创业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创业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之一,因此,内创业家们必须明确知道进行创业活动所需资源的可获得性。
3.2 创业团队
作为创业主体,创业团队/创业者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决策影响创业的成败。然而,并非只有公司的创立者或高层管理者才具备创业能力。组织各个层面的管理人才及普通员工都可能有创业的欲望和实施创业的能力。公司创业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利用组织内创业家的创业激情,为组织创造更多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延长企业生命周期。那么,应该组建一个什么样的创业团队呢?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建立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是保持创业团队稳定的关键。在创建团队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成员之间在能力或技术上的互补性及协作性,以更好地将其个人技能融入到创业团队中。太阳微系统公司(SUN公司)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例子,创业初期维诺德·科尔斯勒找来的三个人分别是软件专家、硬件专家和管理专家,该创业团队非常稳定,稳定的团队为SUN公司带来了稳定的发展。
成功的创业团队应形成1+1>2的团队效应。成员之间共享知识和信息,并以公司创业项目为共同目标。一项针对创业家能力的研究报告指出,组成团队与管理团队是成功创业家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由于组成创业团队的基石在于创业远景与共同信念,因此创业家应提出能够凝聚人心的远景与经营理念,形成共同目标、语言和文化,作为互信与利益分享的基础。组成创业团队是一种结合远景、理念、目标、文化、共同价值观的机制,使之成为一个生命与利益共同体的组织,因此创业家对于组成团队与奠定团队基石,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此外,一个成功的创业家还需要知道如何管理团队并具备领导团队运作的能力。
因此,以组织的中层管理者为公司创业团队的核心,在挖掘、发挥其创业精神和才能的同时,又充分利用了中层管理者计划、组织、管理、协调和领导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能够引导创业团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并积极采取行动,从而保证公司创业的顺利进行。所以说,中层管理者的创业行为是有效公司创业的核心部分。
4 创业机会
4.1 创业机会的定义
作为创业学研究中最核心的概念,创业机会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定义。在此,本文仅列举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以供参考。
Kirzner认为,创业机会是一系列的市场不完全(market imperfections)。因为市场参与者是基于信念、偏好、直觉以及准确或不准确的信息来进行决策的,他们对可能的市场初期的价格以及将来可能产生的新的市场有不同的推断。
Schumpeter指出,创业机会是通过把资源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创造价值的一种可能性。由于技术、政治、社会以及其他因素的各种变化,市场时刻处在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为人们发现新的盈利机会提供了可能。
本文采用的是国内研究者给出的定义,即创业机会是指创业者可以利用的商业机会。这个机会必须具有吸引力、持久性和适时性,而且这个机会所涉及的产品或服务必须能够为它的购买者或最终使用者创造一定的价值。
4.2 公司创业机会的来源及利用
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创业机会来源众多,可能来源于组织内部,也可能来源于组织外部。在与创业机会互动的过程中,具有创业意愿的内部员工及已组建创业团队的成员,总会在有意或无意间寻求、识别并捕捉到某些创业机会。而好的创业机会则激发起内创业家们的创业热情。把握创业机会、开拓创业空间是内创业家们不变的追求。
但是如何识别、捕捉创业机会并将其转化为现实行动呢?不少学者对创业机会进行了定性或定量评估。如Timmons总结概括了一个评价创业机会的框架体系,其中涉及8大类共50余项指标。通过一种量化的方式,创业者可以利用这个体系模型对行业和市场问题、竞争优势、经济结构和收获、管理团队、致命缺陷等做出判断,来评价一个创业企业的投资价值和机会。内创业家通过对创业机会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决定其取舍。
公司创业是在发现并能撑握创业机会的前提下进行的,只有有了适当的创业机会,公司创业才有可能开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业机会是进行公司创业的前提和出发点。同时,创业机会又是整个创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创业机会的好坏往往从一开始出现就决定着创业活动的结局。因此,良好的创业机会也是公司创业成功的关键。
5 创业结果及其评估
5.1 创业结果及其影响
任何公司创业的结果,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推动公司创业的因素主要包括组织外部环境、组织内部环境以及内创业家三部分,其中组织内部环境与内创业家的推动是公司创业成功与否的直接因素,同时,也是受创业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
如前所述,有利于公司创业的组织条件可分为主条件和次条件两个方面。那么创业结果对主条件与次条件的影响,哪一个更为严重、更为深刻呢?分别从公司创业成功与创业失败两种角度,分析了其对组织创业环境的主条件的次条件的影响。
附表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公司创业成功或失败时,其对组织环境中的主条件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对次条件的影响。这是因为,当公司创业成功时,其对主条件影响的结果,主要表现在重创公司的创业精神,这种影响将是深刻且久远的;而对次条件(即组织所能提供的创业资源)的影响,往往表现为物质层面的匮乏。相比较而言,精神层面的创伤要比物质层面的匮乏更为严重,往往会导致公司最终放弃创业活动。
因此,发生于组织内部的公司创业,其结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环境——促使其为公司创业提供更为有利的创业条件或削弱其支持力度,甚至导致公司创业战略的全线溃败。
内创业家是公司创业精神的主要体现者,公司创业的结果同样也会对内创业家们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创业取得成功,会极大地鼓舞组织员工的士气、激发其创业激情,并吸引更多的内创业家参与进来,共同创业,从而在组织内部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创业文化。而当公司创业面临破产时,内创业家们则极易受到创业失败、对公司领导和同事无法交待等方面的多重打击。
5.2 创业评估
对创业绩效的评估包括对内创业家行为绩效的评估和对公司创业活动本身的评估。
进行创业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挑战、承担风险和承受压力。因此,对内创业家的评估,可以从任务绩效(即完成目标任务的程度)、适应绩效(即承担风险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人际绩效(即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及其奋斗绩效(即其为达到某一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程度)进行评估。
对公司创业活动本身的评估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例如,对组织员工参与公司创业的程度进行分析,进而为了解公司内创业家的成员结构、成员特质提供依据;利用EVA(经济增加值法)对公司创业活动最终取得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并激励创业团队;根据组织创业目标,对创业过程进行评价;或者从组织环境因素的角度出发,对公司创业对组织环境条件,尤其是对组织创业,精神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总之,以中层管理者为核心的公司创业模式,以既定的组织外部环境为前提,综合了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内部员工和创业机会等创业要素及其在公司创业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并指出公司创业结果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组织环境及内创业家对从事公司创业的态度。以中层管理者为核心的公司创业模式充分考虑了组织环境对公司创业的影响,强调了创业机会在公司创业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整合了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的资源、人才优势,是对公司创业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一次探索。
创业与就业的论文 篇10
摘要:在分析创新与创业的异同点以及创业教育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意义,并指出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论文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同时,社会各界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探索实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途径。而此过程是个不断深入和系统化的过程。经过大学生就业创业转型和发展,已经在提供多元就业岗位、为有创业理想的大学生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实践平台等方面呈现出了蓬勃生机。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满足社会的广泛需求,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创业难题,迫切需要改进当前的学校教育方式,而加强创业教育正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创业教育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新理念的今天,创业教育与实践将成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美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在探索和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业教育特色。高校设置创业课程,开展创业教育能够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和促进地区、国家经济发展,这一点已经在国际教育界达成了共识。创业教育最早兴起于美国,在美国,创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美国的创业教育发展得比较成熟,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涵盖从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的正规教育。从中学时期就向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展开了创业教育,设立了创业教育研究机构或向企业及时转移教师和学生研究成果的创业中心。不仅如此,美国高校还与工商业保持密切联系,聘请有实际创业经验的企业家为在职教授。同时,印度、日本、法国等国的创业教育对象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学生的范围。
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行动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一元”治理向“多元协同”的社会管理方式转变过程中成长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与管理体制及运作方式也必将受其影响。不能单靠政府主导,而是要逐渐向“政府引导、高校教育、市场推动、社会协同”的社会创业新格局转变。在此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中国式的“烦恼”和问题。大学生创业观念模糊、创业定位不清、运作资金紧缺、管理机制僵化、项目设计缺乏创新等问题逐渐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行动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超越发展障碍,成为高校教育者、政府及实务界人士的关注焦点。
显然,实践中所出现的“瓶颈”,特别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创业观,首先需要在理论上开始探讨并寻求突破。正是在这种实践与时代诉求的背景下,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应积极转变更新就业观念,促进从“安于现状”到积极创业的角色转变。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即量力而行,规避风险,避免盲目创业,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课程体系,还包括非课程体系。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不仅要具有理论性,还要具有实践性。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构建。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划分为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编写创业教育课程的教材、培养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师资、组建创业教育科研团队、搭建创业教育活动和实践的平台、扩大与企业的联系、为大学生创造有效的示范与激励效应。
(一)开发创业教育课程
首先,应当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遵循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的原则,根据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目的,建立合理的课程计划。开发创业教育课程,如创业学、创业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风险管理等。
(二)编写创业教育课程的教材
在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应进行创业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以辅助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教材及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专业创业教育课程的需求,利于培养学生创业的激情、创业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要设置一些其他创业教育辅助课程,使教材多样化,以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整合。
(三)培养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师资
高校开设的课程应由关注和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教师组织教学。应积极招聘、培养一定数量的创业教育教师。创业教育首先要有教师,教师需要培养。学校必须首先招聘或培养一批可以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由于中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当前专门从事创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很少,所以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师资比较稀缺。如果不能够招聘到充足的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高校就应该从现有教师中选取部分教师进行培训,并聘请国内外相关教授对其进行培训,或是选派教师去国外大学深造、去企业挂职锻炼等。
(四)组建创业教育科研团队
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实践指导技能等。教师的教学模式应更多地倾向于积极讨论式、实践指导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手法。面对这种必要的转变,应对师资队伍知识结构进行调整,组建创业教育科研团队。
(五)搭建创业教育活动和实践的平台
创业教育不仅应建立在理论层面上,更应建立在实践层面上。因此,应积极搭建创业教育活动和实践的平台。如创办创业学院、创业教育中心、创业实验园、科技园、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协会等机构,为创业教育搭建起一个立体的实践平台,提供必要的场地、空间及设施。
(六)扩大与企业的联系
在高校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师资不能仅限于本学校的创业教育教师,而是应该在本校教师开设课堂之外开设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可以聘请企业中的创业成功人士,举行各种相关创业教育的讲座。开辟第二课堂可以及时沟通创业教育方面的知识信息、学习创业人士的已有经验。从而,提高本校教师的创业教育水平。并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创业课程的兴趣。
(七)为大学生创造有效的示范与激励效应
通过宣传毕业之后已走上创业之路的成功毕业生,对在校大学生产生最有效的示范与激励效应。高校可以利用学校报刊、校园网站和校园广播等各种媒体,对创业思想、创业精神、创业政策、创业成功案例等广泛宣传,对创业优秀的大学生个人及集体进行鼓励和表扬,从而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四、结论
总之,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加强思想指导,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业教育体系。从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编写创业教育课程的教材、培养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师资、组建创业教育科研团队、搭建创业教育活动和实践的平台、扩大与企业的联系、为大学生创造有效的示范与激励效应七个方面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该模式不仅符合了当前高校的现实,而且适应了创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明确了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实施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创业观,规避风险,避免盲目创业,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创业与就业的论文】相关文章:
就业与创业论文08-24
创业与就业的论文08-24
创业就业选择论文08-24
就业创业论文范文08-28
鼓励就业促进创业论文08-24
劳动就业与创业论文08-24
就业创业的学术论文08-28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09-15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通用02-16
大学生创业就业论文范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