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2021-03-20 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那么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我校从20xx年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进行了探索,但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存在这样哪样的问题:实施中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不够;体现学校的特色不够;反映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不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制约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课改整体质量,也影响到学校的特色建设,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利于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研究,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势在必行。为此,我们从20xx年起对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研究中,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通过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使学校教育办学体制从传统的单一性、平行性朝弹性化、自律性的方向发展,力求克服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实施从学校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广泛地发挥校内外的教育资源。

  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学生不是为学科而存在,它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应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应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自己的方式展开探究。

  二是体现学校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学校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

  三是反映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

  三、研究目标确定

  在制定研究方案时,我们确定了以下研究目标:

  一是构建符合我校实际、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具有特色的师生活动辅助用书、活动教材,建立一些实践活动基地场地。

  二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培养中青年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三是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四、积极探索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一)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加强综合实践过程的管理

  学校建立了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德育主任、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成员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领导小组,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在教师量化考核方案中确定了教师工作量和获奖奖励规定,给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的政策支持。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仍挤出经费,为此项研究提供物质保障。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是通过走出去,组织教师参加江津、重庆市级培训;二是组织教师学习《活动课程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理论书籍和文件资料,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同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三是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请油溪农场和四维瓷业技术人员、盘古村领导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三)开发利用教育资源

  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

  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开发利用好具有油溪地方特色的物资源,依托油溪的“山”(华龙山)、“水”(长江、津壁河、吴油河)、“洞”(熔洞)、“厂”(四维瓷业、杜拉维特等)、“场”(油溪农场)、烈士陵园等,开发研究柑桔、花生,了解地方文化遗产、伟人、名人、古迹等,调查了解三峡移民生产生活情况,了解长江防护林工程开发及利用。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信息资源、师生经验和人文资源。以上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注意在指定领域的利用,又注意在非指定领域的利用。

  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立足于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理念,中心校、华龙村小学侧重对“山”、“水”、“洞”、“厂”、“场”、烈士陵园等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利用,永竹村小学、联合村小学侧重调查了解三峡移民生产生活情况。

  五、师生、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中一道成长

  (一)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变化

  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中,依托油溪的“山”“水”、“洞”、“厂”、“场”、烈士陵园等,开发研究柑桔、花生,调查了解三峡移民生产生活情况,使学生在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生对家乡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更认识深刻,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感情。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参观的社会体验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学习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

  (二)参与课题研究后,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更新了观念,对课程的理解更深刻,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教学的合作意识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增强,培养中青年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有1名教师获江津市综合实践活动赛课二等奖,有15人次获江津、重庆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教学案例等级奖。

  (三)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我校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对油溪的“山”、“水”、“洞”、“厂”、“场”、烈士陵园等具有油溪地方特色的物资源的开发,调查了解三峡移民生产生活情况,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信息资源、师生经验和人文资源。以上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注意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指定领域的利用,又注意在班队活动、节日系列活动等非指定领域的利用。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建立了华龙山、四维瓷业、油溪农场、油溪烈士陵园等实践基地;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实施的形态上,从学校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使学校教育的课程组织形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广泛地发挥了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注意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学校被江津市教委命名为“三结合”教育特色学校。

  【篇二: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摘要: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能力,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联想。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联想可以为综合实践的顺利开展建立汗马功劳。那么如何点燃学生的联想风暴呢?

  一、实践活动中的“心动”主题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脑中信息(知识、经验)储存的数量和质量,是联想的源泉和基础。我们在鼓励学生不仅在广度和深度协调储存,而且要在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储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指导学生留心身边的活动,多方面搜集活动的各种信息,只有达到量变,才能引起相应的质变。

  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如何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这些基地类别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还可以邀请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时,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与同伴们讨论与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三、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这曾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啊!“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人的创造力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交叉活动,通过“发展”途径进行“提高再创造”的训练,使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如二年级老师设计的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找春天》:老师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寻找春天;然后组织学生说春天,画春天,写春天;最后在班里举行展示会。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五、多运用贴近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儿童自由表现最明显的形式,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百折不挠的认证,自由表现和游戏是一致的。心理学家福录倍尔甚至认为游戏在儿童方面是人类发展的最高表现,因为只有游戏才是儿童心灵的自由表现,是儿童最纯洁且纯精神上的产物。所以,利用游戏是学生产生兴趣的最佳途径。

  在二年级进行长度测量实践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的方法,让学生用尺子丈量自己的课桌、凳子的实际长度,结果同学们的情绪空前高涨,测量物体的能力大大提高,课后很多同学说:“我们太喜欢这样的课了。”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两年多来的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在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在实践中点燃了学生的“联想”风暴,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阳光普照。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推荐】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04-20

【推荐】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锦集8篇03-25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600字04-30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书04-25

综合实践活动《永葆童心》教学设计02-16

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反思03-16

综合实践活动学教学随笔范文07-15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通用5篇)04-20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范文03-21

【推荐】综合实践教案合集8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