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礼仪知识1
上座从重视阶级地位的国家来到美国的游客,或许觉得美国并不特别尊敬显要人物。美国人向人鞠躬致敬,不会因对方的身份地位不同而特别殷勤,会多鞠几个躬。不论在家或搭乘汽车,美国人通常不会要求贵宾坐上特定的座位。礼让的情形很少,你所能见到的礼让情形,可能是请吃饭的时候,让贵宾坐在主人或女主人的右面。在某些国家里,汽车后座是上座。但在美国,私用汽车里驾驶座旁边的位子才是上座,一半是因为司机往往就是主人自己,另一半是因为坐上前面那个座位,可以清晰地看到车外的景象。体语你知道吗?两个人谈话,彼此所站的距离,随文化不同而异。
在一些国家里,人们交谈时可能站得很近,谈话下去,两张面孔常常越来越贴近。根据研究所得,美国人谈话如果跟他人站得太近,就觉得不舒服;他们最合意的距离是五十公分左右。另有一些国家的人,还喜欢站得比五十公分更远一点交谈。你会注意到美国人的另一个社交习惯,就是他们跟其他许多民族一样,说话时往往做手势。他们谈天之际,可能拍拍对方的肩膀,以示友好,或者轻拍小孩的脑袋,以示亲爱。
依照其他国家某些民族风俗来说,这种表达法可能不受欢迎,尤其是用左手来表达。许多美国人都用惯左手;在美国左右手没轻重之分,不论用左用右,都没有什么不敬。不过,在这一类的小事上,如果对方在社交场合中用双手的用法令你不快的话,你只须略加犹豫,你的美国朋友往往就明白你的意思了。静居独处美国人无静居独处之念,往往是游客难以了解的。美国人不是围墙高筑、重门深锁的国民。他们的院子通常连在一起,连篱笆亦付阙如。他们通常不经邀请,也不先通个电话,就互相过访;他们在办公室工作,总是大门敞开。他们无静居独处的念头,也许是本国历史发展的结果。
美国是个幅员广阔的国家。美国从无筑墙之城,美国人也用不着防犯邻邦。美国在初期居民极少,所以邻居非常重要,不能把他们摒诸门墙之外。邻居在艰苦创业时会提供保护和帮忙,他们彼此守望相助。从美国早期历史发展出来的这种不愿独处,只求坦然相对的愿望,游客可以从许多小的地方观察到:美国家庭可能有几间无门的房间或只有玻璃墙。假若你看见有人走出你的房间忘了关门,别认为他粗鲁无礼。帮他们,让他们知道你喜欢把门关上,要不然你就得适应新方式了。总之,你对于彼此间的不同,要忍耐。沉默美国人人都不喜欢沉默。他们会侃侃而谈,以免谈话中止,纵使片刻的停顿,亦非所愿。假若你很久没作声,美国人就会尽量设法让你加入谈论。他们也许问你是不是身体不舒适,要不要他们帮忙。不过,美国人如果不同意你所说的话,可能默不作声。
他们不出声,未必表示他们同意你的意见,而是表示他们认为同你继续辩论下去是没有礼貌的。说话爽直游客到了美国,都发觉美国人不说“废话”。这就是说,美国人答话的时候,往往简单到只说“是”、“不是”、“当然”,或极普通的一个“对”字。但简单的答语并不表示美国人怠慢、粗鲁或脑筋简单。美国人平时匆匆忙忙,跟你打招呼不外一个“嗨”。真的,你在美国居留期间,将一再听到这个招呼,几乎人人都说,不论地位、年龄、职业。不过,听惯了比较长的、漂亮话的人,也许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对美国人的“坦言”不当一回事。美国人感到难为情时,就实话直说。遇到别人特别客气的称赞或道谢时,美国人可能难为情而不知道该答什么话好。他们不是有意粗鲁无礼,他们其实是喜欢别人称赞他们的。除了特殊的假日,例如圣诞节,美国人通常不送礼。
因此,你会发现美国人接到礼物的时候很难为情,他们如果没有东西回礼,就更加如此。他们大体上是个热情不拘礼节的民族。介绍美国社会风俗跟别国社会风俗大不相同的一点,就是名字的称呼。美国人不重视“地位”,尤其是社会地位。大多数美国人都不愿意自己因年龄或社会地位的关系而特别受人尊敬,这样会令他们觉得不自在。许多美国人甚至觉得“先生”“太太”“小姐”的称呼太客套了。不论年龄,大家都喜欢直呼其名。“别称我史密斯太太,叫我萨莉好了。”称呼名字,往往是表示友善亲近。不过,你如果觉得直呼其名不好,尽可用比较客气的称呼。你可以向对方笑笑,说你已经习惯成自然,初与人见面的时候总是比较拘谨,过一阵就会直呼名字了。介绍的时候,往往是连名带姓:“玛丽·史密斯,这位是约翰·琼思。”
遇到这种情形,你可以自己决定该称呼那位女士为“玛丽”还是“史密斯小姐”。有时你们两人交谈,开头是称呼对方的姓,但没过多久,其中一人或彼此就直呼对方的名字了。你尽可自己选择,假若你不愿意一下子就直称别人的头字,而要依照你自己的习俗称呼别人,谁也不会觉得你没有礼貌。你可能会注意到,美国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几乎从不提彼此的头衔。如果你平时听惯了不离头衔的谈话,就会觉得美国人说话不客气,不近人情。你高兴的话,尽可依你本国的习惯称呼别人的名衔。美国人听你这样说话,只是觉得有趣,觉得特别。不过,假若他们谈话时不称头衔,你可别不高兴。
头衔社会阶级的差异,在美国是不受重视的,所以美国人没有家庭世袭的头衔,虽则他们对于用惯了头衔的外来客也会以他的头衔相称。美国人反而有时用职业上的头衔。这种头衔有别于家庭头衔,因为它是靠自己“挣来”的,而不是由祖先传下的。有头衔的职业,最常见的是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宗教领袖。这里且举几个例子: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博士(教授)、怀特神父、科恩老师(对犹太人的尊称用语)、格雷主教等。至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则称他为“先生”、“小姐”、“太太”(音密西斯)。“Ms.”(音密丝)对已婚和未婚的女士都可适用,近年来在美国已甚为通行。
假若你跟一个美国人第一次碰面,不晓得他的头衔,但又要对他表示尊敬,那么可用“先生”或“夫人”称呼。被你这样称呼的人也许会想到你不知道该用什么称呼,于是会把正确的名称告诉你。不过,一个人除非是从事某种特殊职业,否则正式的头衔是不常用的。美国人注重友好的、不拘礼节的关系,而不注重地位头衔。美国人相信自己即使直称一个人的名字,仍一样可以对他表示尊敬。服务头衔之外,美国生活中还有别的事情,是平时受女佣、司机、厨师侍候惯了的游客,可能发觉和他在本国的情形大不相同。有的游客也许想到自己是有身份的人,但在美国所受的待遇即跟普通人一样,因此觉得自己被怠慢了。不过,美国是个“样样自己动手”的国家。一般美国人,不管是医生、教授、商人、律师,都是自己煮饭、洗衣、上市场买东西或做其他工作。
在美国,服务是要钱的;谁都可以“买”服务,只要付得起钱就成,地位是不相干的。一个人不管干的是什么职业,如果自己动手做家务,绝对不会被人认为有什么不对。其实,许多美国人都花得起钱请厨师、司机,但他们不那么做。他们宁愿享受家庭宁静,如果家里有个请来的帮手,宁静感可能多少就会丧失掉。也有人宁愿把钱花在旅行或其他方面,而不愿付出高昂的美国工资雇人帮忙料理家务。找漱洗间一位新到美国的游客,最近有人问他,在美国第一天最麻烦的事情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答:“找漱洗间。”有些国家在大街上有明显可见或在小建筑物里面标志明显的公众漱洗间,美国可没有。
在美国,公众漱洗间均设于加油站(都是干干净净的,免费的,不过可能要向站员索取钥匙)。机场、公共汽车站、火车站、餐馆、图书馆、大商店、戏院,以及一切欢迎大众光临的场所,都有漱洗间,你还可以走进任何一家旅馆借用“女漱洗间”或“男漱洗间”,即使你不是这家旅馆的住客。不要被漱洗间门上的名称弄糊涂了。有时上面写着“男”或“女”以及“女士”或“夫人”,或干脆叫“漱洗间”。有的在门上可能画个图形或其他标志,以示男女之别,餐馆尤其采用这种方式。女用漱洗间有时称为“化妆间”。欧洲人使用的“方便处”或“W.C”,在美国是少用的,但一般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对你国家的认识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对贵国知之甚少的美国人。假若有这种情形,请容忍他们。很遗憾,美国学校很少教授他国的文化风俗。美国东西两面是大洋,跟其他国家隔得很远。结果,美国人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不同的工作方式都不大熟悉;这在其他国家也是常见的。假若美国人用你所不熟知的办法来帮你的忙,假若他们把贵国误认为是千里以外的另一个国家,请多包涵。跟别的国家相比,美国发展成为现代国家的时间极短,只有300年的光景。美国人一直忙于本土的成长,忙着修建公路,忙着建立城市,忙着为千百万的孩子制定免费教育制度,忙着发明,忙着发现,忙着为全球的利益而发展。
在这300年间,有大部分的时候全国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美国本身,而不在世界。直到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美国人才开始对世界其他地区发生兴趣。社会习俗美国人的祖先来自全球各地,所以在美国境内“认可的”社会习俗,比有些国家的社会习俗要多得多。因此,到美国旅游的人如果要照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去做,也不必觉得难为情或有什么不对。虽然美国人不拘礼节,但是,如果你愿意在社交场合中穿着打扮得很正规,你尽管照你自己的方式做好了。你周围的人一定会接受的。不过,你能够对美国一般的习俗做详尽的了解,也是有所裨益的。
当然,这个题目范围太广,不能在这里详加探讨,下面所谈的,只是你访问美国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常见情形。有些私人问题,在甲国可以提出来谈,但在乙国则不应该谈。比方说,美国人可能会问你:“你在什么地方工作?”“你有几个孩子?”“你的房子有多大?”“你有没有假期?”在美国人看来,这些问题不算是纯粹的私人问题。他们往往问这些话,不外是要了解你与他之间的共同点,或作为交谈的开始。
请你明白,问这些话的本意都是友善的,问者是对你表示关心,不是对你无礼。美国人自己也是这样相识的。由于美国人在美国时常搬迁,这类问题就是他们每年认识许多新朋友的常用办法。有些国家的人们几乎终生未离开过一个市镇,所以社会风俗颇为不同。游客到了这些国家,可能要过了许久,才会有人向他问起家庭、职业、居所等私人问题。但是在美国,样样事都快,美国人没时间讲究礼节。他们一定要在今天认识你,因为不久他们可能又要搬到遥远的另一个市镇去了。在一些国家里,居民的社会关系需要长期慢慢地培养。习惯了这种情形的游客一旦到了美国,可能觉得美国人的方式可怕,太注意私人问题和无礼。不过,美国人认为纯粹是私人问题的一些事,在美国也是避而不提的,否则未免太无礼了。这些问题包括一个人的年龄,他有多少钱,他的衣服和财产一共值多少钱,他的宗教信仰,和他的私生活等等。
假如有人向你提出什么问题,而你觉得这纯粹是私事,那么你尽可不答。你可以说“不知道”,或说:“在我的国家里,这个问题好怪。”再不然,你可以把话题一转,谈些不关私人的事情。你这样做,美国人不会觉得你无礼,事实上,他多半会明白你是不想回答或不想继续谈论这些私人问题。
交际礼仪知识2
1、在办公室打招呼的礼仪
(1)在办公室内你应向经过你办公桌的人主动打招呼,无论他们的身份是同事或者是老板,都要一视同仁。
看见有人经过你的身旁而不打招呼,是十分无礼的。至于对周围的同事和较熟悉的同事,更应保持有礼、和善的态度,不论早上进公司、中午休息吃饭或晚上离开公司都要打招呼,千万不要“来无影、去无踪”。
(2)电梯遇见老板,要主动大方地向他打招呼,不宜闪躲或假装没看见。若只有你和老板两人在电梯内,也可聊一些普通的事或简单地问候一下。假若他的反应十分冷淡或根本不理,那么以后见面只需礼貌地打声招呼即可。最好不要与老板在电梯内谈论公事,以免使人讨厌。在拥挤的电梯内,如果没有人说话,最好也不要开口。若遇到同事向你打招呼或是目光相遇,你应适时地点头、微笑,甚至回应,视而不见是最要不得的。老板招呼你时,你要客气地回答“是的,╳╳老板(潘总)”,“是的,╳╳先生”。
(3)离开办公室时,应记住向直接领导报告,询问是否还有吩咐然后再离开。对于上司,态度要礼貌周到,若接近其身边,要站好后再打招呼;而一般熟悉的同事之间则不必拘束,可以用互相了解及喜欢的方式打招呼。
(4)同事之间如非常熟悉或得到对方许可,则可直称其名,但无论如何不应该于工作场合中叫对方的小名、绰号。如“帅哥”、“美女”或“好好先生”等。因为这些称呼含有玩笑意味,会令人觉得不庄重,同时在工作场合不应用肉麻的话来称呼别人,如“亲爱的”,“老大”等。
(5)别人招呼你时,应立刻有所回应。即使正在接听电话也应放下话筒,告诉他你住在那接听电话,待会儿就来。不要留待事后解释,以免增加困扰及误会。
(6)在办公室内坐着时,如果有人进来,究竟应不应该站起来?到底有哪些时候非起立不可的?
当下列人士进来时,你就该站起身来:
①顾客(不论男女)进来时;
②职位比你高的领导;
③职位与你同等的女性行政人员。但如果她因工作需要常进出你的办公室,那就另当别论了;
④开会时一位女性正好进入或离开会议室时,只有坐在她旁边(特别是左边)的男士应战起来为她服务,帮忙拉开椅子,其他位子的男士依然可坐着;
⑤贵宾要离席时,不论他是男士或女士,都不可任由贵宾单独离席,应有人陪同及恭送。
2、打电话礼仪
(1)做好打电话前的准备:做好思想准备、精神饱满;要考虑好通话的大致内容,如怕打电话时遗漏,那么记下主要内容以备忘;在电话机旁要有记录的笔和纸。
(2)电话拨通后,应先说“您好”,问对方:是某单位和个人。得到明确答复后,再自报家门,报单位和你个人的名字。
(3)如对方帮你去找人听电话,此时,打电话的人应拿住话筒,不能放下话筒干别的事。
(4)告知“某不在”时,你不可“喀嚓”就挂断,而应说“谢谢,我过会儿再打”或“如方便,麻烦您转告”或“请告诉他回来后给我回个电话,我的电话号码是 ……”
(5)电话拨错了,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对不起,我打错了”,切不可无礼的就关断电话。
(6)如要求对方对你的电话有所记录,应有耐心,别催问:“好了吗?”、“怎么这么慢!”
(7)打电话时,要口对话筒,说话声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说话要富于节奏,表达要清楚,简明扼要,吐字清晰,切忌说话矫揉造作,嗲声嗲气。
(8)给单位打电话时,应避开刚上班或快下班时间,因为会给接听电话的人造成不便。居家打电话宜在中饭或晚饭或晚上的时间,但太晚或午睡的时间不宜。
(9)通话应简单明了,对重要内容可以扼要地向对方再叙述一遍,以求确认。
(10)不占用公司电话谈个人私事,更不允许在工作时间用电话与亲朋好友聊天。
(11)通话完毕,应友善地感谢对方:“打搅你了,对不起,谢谢您在百忙中接听我的电话”,或者“和您通话感到很高兴,谢谢您,再见”。
3、接电话的礼仪
(1)一般铃声一响,就应及时接电话。如铃声响过四次再去接,就显得不礼貌,此时拿起电话,应说声“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2)一般拿起话筒后,应说“您好”。
(3)再自我介绍,需要我帮忙吗?
(4)认真倾听对方的电话内容,听电话时,应说“是、好”等,让对方感到你在认真地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说话。
(5)如对方不是找你,那么你应该礼貌的请对方“稍候”,如找不到听电话的人,你可以自动的提供一些帮助,“需要我转告吗?”
(6)如对方要求电话记录,应马上拿出纸和笔进行记录。电话记录:说来的电话(WHO),打电话找谁(WHOM),来电的内容(What)、来电的原因(Why)、来电提到的地点(Where)、时间(When)。
(7)电话完毕,应等对方挂机后再挂比较好,不要仓促挂断,甚至对方话音没落,就挂断。挂电话的声音不要太响,以免让人产生粗鲁无礼的感觉。
(8)碰到对方挂错电话时,态度要有礼貌,别说“乱打,怎么搞的”。
(9)接电话时,尽量不要干别的事,如中途有事,必须走开一下,那么时间也不应超过30秒。
4、交换名片的礼仪
(1)要养成检查名片夹内是否还有名片的习惯,名片的递交方式:各个手指并拢,大拇指轻夹著名片的右下,使对方好接拿。双手递给客户,将名片的文字方向朝客户。
(2)拿取名片时要双手去拿,拿到名片时轻轻念出对方的名字,以让对方确认无误;如果念错了,要记着说对不起。拿到名片后,要放置自己名片夹中。
(3)同时交换名片时,可以右手提交名片,左手接拿对方名片。
(4)不要无意识地玩弄对方的名片。
(5)不要当场在对方名片上写备忘事情。
(6)上司在旁时不要先递交名片,要等上司递上名片后才能递上自己的名片。
(7)送名片的礼仪:应起身站立,走向对方,面含笑意,以右手或双手捧着或拿正面面对对方,以齐胸的高度不紧不慢的递送过去。与此同时,应说“请多关照”,“请多指教”“希望今后保持联络”等,同时向多人递送名片时,应由尊而卑或由近而远。
(8)接受名片的礼仪:要起身站立,迎上前去,说“谢谢”。然后,务必要用右手或双手并用将对方的名片郑重的接过来,捧到面前,念一遍对方的姓名。最后,应当着对方的面将名片收藏到自己的名片夹或包内,并随之递上自己的名片。忌讳:用左手接,接过后看也不看,随手乱放,不回递自己的名片等。
5、介绍的礼仪
(1)介绍他人相识时,要先介绍身份较低的一方,然后再介绍身份较高的一方,即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先介绍职务低者,后介绍职务高者;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先介绍个人,后介绍集体。
(2)如果在介绍他人时,不能准确知道其称呼,应问一下被介绍者“请问你怎么称呼?”,否则万一张冠李戴,会很尴尬。
(3)介绍时最好先说:“请允许我向您介绍”或“让我介绍一下”,“请允许我自我介绍。”
(4)打招呼男士为先,握手女士为先。
(5)介绍手势:手掌向上,五指并拢,伸向被介绍者,不能用手指指指点点,当别人介绍到你时,应微笑或握手点点头,如果你正坐着,应该起立。
6、握手的礼仪
(1)在会见、会谈场合,在双方介绍完以后,可相互握手,寒暄致意。关系亲近的可边握手边问候,甚至两人双手长时间握在一起。在一般情况下,轻握一下即可,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则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轻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老朋友可以例外,除因特殊原因外,不要坐着与人握手,但如果两人相邻或相对都是坐着,可以微屈前身握手。
(2)握手应由主人、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时握手注意不要交叉。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要看着第三者握手。但据西方传统,位尊者和妇女可以戴手套握手。作为主人,主动、热情、适时握手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可以增加亲切感。
7、“上座”和“下座”的区分
(1)离入口远的地方为上座,离入口进的是下座。
(2)右边是上座,左边为下座。
(3)如果既有靠墙的沙发,又有不靠墙的沙发放在会客室里,那么以靠墙的为上座。
(4)不管你进入会客室、办公室或客户家里,不要坐到上座。
(5)坐3人沙发时,不要坐在两端,应坐在中间,会显得落落大方、谈话的感染力会增强。
8、共乘电梯细节
(1)伴随客人或长辈来到电梯厅门前时:先按电梯呼梯按钮。轿厢到达厅门打开时:若客人不止1人,可先行进入电梯,一手按“开门”按钮,另一手按住电梯一侧门,礼貌地说“请进”,请客人们或长辈们进入电梯;
(2)进入电梯后:按下客人或长辈要去的楼层按钮。若电梯行进间有其他人员进入,可主动询问要去几楼,帮忙按下。电梯内可视状况是否寒暄,例如没有其他人员时可略做寒暄,有外人或其他同事在时,可斟酌是否必要寒暄。电梯内尽量侧身面对客人;
(3)到达目的楼层:一手按住“开门”按钮,另一手做出请出的动作,可说:“到了,您先请!”。客人走出电梯后,自己立刻步出电梯,并热诚地引导行进的方向。
9、楼梯引导
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走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
交际礼仪知识3
一、拜访礼仪
1、拜访前的相邀礼仪:不论因公还是因私而访,都要事前与被访者电话联系。联系的内容主要有四点:
(1)自报家门(姓名、单位、职务)。
(2)询问被访者是否在单位(家),是否有时间或何时有时间。
(3)提出访问的内容(有事相访或礼节性拜访)使对方有所准备。
(4)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定下具体拜访的时间、地点。注意要避开吃饭和休息、特别是午睡的时间。最后,向对方表示感谢。
2、拜访中的举止礼仪
(1)要守时守约。
(2)讲究敲门的艺术。要用食指敲门,力度适中,间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如无应声,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应声,再侧身隐立于右门框一侧,待门开时再向前迈半步,与主人相对。
(3)主人不让座不能随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长者或上级,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让座之后,要口称"谢谢",然后采用规矩的礼仪坐姿坐下。主人递上烟茶要双手接过并表示谢意。如果主人没有吸烟的习惯,要克制自己的烟瘾,尽量不吸,以示对主人习惯的尊重。主人献上果品,要等年长者或其他客人动手后,自己再取用。即使在最熟悉的朋友家里,也不要过于随便。
(4)跟主人谈话,语言要客气。
(5)谈话时间不宜过长。起身告辞时,要向主人表示:"打扰"之歉意。出门后,回身主动伸手与主人握别,说:"请留步"。待主人留步后,走几步,再回首挥手致意:"再见"。
二、宴请礼仪
1、宴请是公关交往中常见的交际活动形式之一,恰到好处的宴请,会为双方的友谊增添许多色彩。赴宴要准时,赴宴前应修整仪容以及装束,力求整洁大方。
2、在宴请排位时,客人要听从主人的安排。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可开始进餐,取菜时不要盛得太多,如不够,可以再取。
3、如果主人为你夹菜,要说"谢谢"。吃东西时要文雅,闭嘴,细嚼,慢咽。
4、不要发出声音或呕嘴。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讲话。
5、剔牙时,要用手或餐巾遮住口。
6、当主人起身祝酒时,应暂停进餐,注意倾听。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时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饮酒不要过量,可敬酒,但不要硬劝强灌。
交际礼仪知识4
仪表礼仪
1.选择适当的化妆品和与自己气质、脸型、年龄等特点相符的化妆方法,选择适当的发型来增添自己的魅力。
2.服饰及其礼节,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
3.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
4.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举止礼仪
(1)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2)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3)在顾客面前的行为举止☆当看见顾客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向顾客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都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
在顾客家中,未经邀请,不能参观住房,即使较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抚摸划玩弄顾客桌上的东西,更不能玩顾客名片,不要触动室内的书籍、花草及其它陈设物品。
在别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易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体微往前倾。☆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顾客谈话,顾客谈话时,要认真听,回答时,以“是”为先。眼睛看着对方,不断注意对方的神情。
站立时,上身要稳定,双手安放两侧,
谈吐礼仪
(一)交际用语初次见面应说:幸会看望别人应说:拜访等候别人应说:恭候请人勿送应用:留步对方来信应称:惠书麻烦别人应说:打扰请人帮忙应说:烦请求给方便应说:借光托人办事应说:拜托请人指教应说:请教他人指点应称:赐教请人解答应用:请问赞人见解应用:高见归还原物应说:奉还求人原谅应说:包涵欢迎顾客应叫:光顾老人年龄应叫:高寿好久不见应说:久违客人来到应用:光临中途先走应说:失陪与人分别应说:告辞赠送作用应用:雅正
(二)推销的语言
1.推销语言的基本原则
⑴以顾客为中心原则
⑵ “说三分,听七分”的原则
⑶避免使用导致商谈失败语言的原则
⑷ “低褒感微”原则
⑸通俗易懂,不犯禁忌原则
2.推销语言的主要形式
⑴叙述性语言
①语言要准确易懂;
②提出的数字要确切。
③强调要点。
⑵发问式语言(或提问式)
①一般性提问。
②直接性提问。
③诱导性提问。
④选择性提问。
⑤征询式提问法。
⑥启发式提问。
⑶劝说式语言(或说服式)打动顾客的四条原则。
①人们从他们所信赖的推销员那里购买;
②人们从他们所敬重的推销员那里购买;
③人们希望由自己来做决定;
④人们从理解他们需求及问题的推销员那里购买。
3、推销语言的表示技巧
⑴叙述性语言的表示技巧
⑵发问式语言的表示技巧提出问题发现顾客需要,是诱导顾客购买的重要手段,有人说,推销是一门正确提问的艺术,颇有道理。
技巧:A根据谈话目的选择提问形式。B巧用选择性问句,可增加销售量。C用肯定性诱导发问法,会使对方易于接受。D运用假设问句,会使推销效果倍增。
⑶劝说式语言的表示技巧
a.运用以顾客为中心的句式、词汇。
b.用假设句式会产生较强的说服效果。
c.强调顾客可以获得的利益比强调价格更重要。
d.面对顾客拒绝,不要气馁。面对拒绝,有经验的推销员往往分析拒绝的原因,揣摩顾客的心理,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说服。
介绍几种说服方法:
①询问法。
②转折法。
③附和法。
④自我否定法。
⑤列举法。
⑥直接说明法。
⑷推销语言的运用艺术。
①推销语言艺术的运用,必须以满足推销对象的需求为前提。
②推销语言艺术的运用必须能准确传递推销信息。
③推销语言艺术的运用必须能引起推销对象的兴趣。
(三)肢体语艺术。
1.在人际交往中,语言是一种交流方式,大量的却是非语言,即体语。
2.在交际活动中,恳切、坦然、友好、坚定、宽容的眼神,会给人亲近、信任、受尊敬的感觉,而轻佻、游离、茫然、阴沉、轻蔑的眼神会使人感到失望,有不受重视的感觉。
3.在交际中善于运用空间距离。人们所在空间分为4个层次:
①亲密空间15-46cm,这是最亲的人,如父母、恋人、爱人;
②个人空间460cm-1.2m,一般亲朋好友之间,促膝谈心,拉家常;
③社交空间1.2m-3.6m,社交场合与人接触,上下级之间保持距离,保持距离,会产生威严感,庄重感;
④公众空间>3.6m,社交场合与人接触,上下级之间保持距离。
4.交际中自我表现与分寸把握
5.交谈中不善于打开话题,怎么办找话题的方法是:
①中心开花法。
②即兴引入法。
③投石问路法。
④循趣入题法。
6.交际中不善于提问怎么办怎样做到“善问”呢?
①由此及彼地问。
②因人而异地问。
③胸有成竹地问。
④适可而止的问。
⑤彬彬有礼的问。
介绍的礼仪
1.当主人向自己介绍别人
2.自我介绍态度
3.为他人作介绍
4.一连介绍几个朋友在相识
5.自己很想认识某一个人,可又不便直接作自我介绍
6.介绍姓名时
称呼礼仪
1.正确、适当的称呼。它不仅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重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务必注意:一是要合乎常规,二是要入乡随俗这两点。
另外,还应对生活中的称呼、工作中的称呼、外交中的称呼、称呼的禁忌细心掌握,认真区别。
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特殊性的,要求庄重、正式、规范。以交往对象的职务、职称相称,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比如张经理、李局长。国际交往中,因为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称呼就显得千差万别。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规律,二是要注意国别差异。
在政务交往中,常见的称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称呼职务(对军界人士,可以以军衔相称),二是对地位较高的称呼“阁下”。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因为他们在社会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为称呼。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讲英语的国家里,姓名一般有两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对于关系密切的,不论辈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姓。比如:俄罗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个部分。妇女的姓名婚前使用父姓,婚后用夫姓,本名和父名通常不变。日本人的姓名排列和我们一样,不同的是姓名字数较多。日本妇女婚前使用父姓,婚后使用夫姓,本名不变。
2.称呼的五个禁忌
我们在使用称呼时,一定要避免下面几种失敬的做法。
(1)错误的称呼
常见的错误称呼无非就是误读或是误会。
误读也就是念错姓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不认识的字,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是临时遇到,就要谦虚请教。误会,主要是对被称呼的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相对年轻的女性,都可以称为“小姐”,这样对方也乐意听。
(2)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南方人听来“伙计”肯定是“打工仔”。中国人把配偶经常称为“爱人”,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爱人”是“第三者”的意思。
(3)使用不当的称呼
工人可以称呼为“师傅”,道士、和尚、尼姑可以称为“出家人”。但如果用这些来称呼其他人,没准还会让对方产生自己被贬低的感觉。
(4)使用庸俗的称呼
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不适合使用。例如,“兄弟”、 “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虽然听起来亲切,但显得档次不高。
(5)称呼外号
对于关系一般的,不要自作主张给对方起外号,更不能用道听途说来的外号去称呼对方。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
握手礼仪
(一)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二)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5、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7、握手时首先应注意伸手的次序。在和女士握手时,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则点头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在和长辈握手时,年轻者一般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再握;在和上级握手时,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再趋前握手。另外,接待来访客人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以示欢迎;送别客人时,主人也应主动握手表示欢迎再次光临。
8、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貌。在一些东南漾家,如印度、印尼等,人们不用左手与他人接触,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卫生间的。如果是双手握手,应等双方右手握住后,再将左手搭在对方的右手上,这也是经常用的握手礼节,以表示更加亲切,更加尊重对方。
9、在握手的同时要注视对方,态度真挚亲切,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如果是一般关系、一般场合,双方握手时稍用力握一下即可放开,时间一般为2至5秒。如果关系亲密、场合隆重,双方的手握住后应上下微摇几下,以体现出热情。如果男士同女士握手,一般只轻握女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太久。
10、如果是戴着手套,握手前要先脱下手套。若实在来不及脱掉,应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不过在隆重的晚会上,女士如果是穿着晚礼服并戴着通花的长手套则可不必脱下。
虽然握手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但它贯穿于各国人们交往、应酬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以上所说的握手礼节。
交际礼仪知识5
语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随着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语言表达出来.说话礼貌的关键在于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要做到礼貌说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使用敬语、谦语、雅语
(一)敬语
敬语,亦称“敬辞”,它与“谦语”相对,是表示尊敬礼貌的词语.除了礼貌上的必须之外,能多使用敬语,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1.敬语的运用场合
第一,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
第二,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的交谈.
第三,与人初次打交道或会见不太熟悉的人.
第四,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等.
2.常用敬语 我们日常使用的“请”字,第二人称中的“您”字,代词“阁下”、“尊夫人”、“贵方”等,另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词语用法,如初次见面称“久仰”,很久不见称“久违”,请人批评称“请教”,请人原谅称“包涵”,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称“拜托”,赞人见解称“高见”等等.
(二)谦语
谦语亦称“谦辞”,它是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谦语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例如,称自己为 “愚”、“家严、家慈、家兄、家嫂”等.自谦和敬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尽管日常生活中谦语使用不多,但其精神无处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语中表现出你的谦虚和恳切,人们自然会尊重你.
(三)雅语
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雅语常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和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替代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话语.多使用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个人素质.
在待人接物中,要是你正在招待客人,在端茶时,你应该说:“请用茶”.
如果还用点心招待,可以用“请用一些茶点.”假如你先于别人结束用餐,你应该向其他人打招呼说:“请大家慢用.”雅语的使用不是机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的个人修养留下较深的印象.只要大家注意使用雅语,必然会对形成文明、高尚的社会风气大有益处,并对我国整体民族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日常场合应对
(一)与人保持适当距离
说话通常是为了与别人沟通思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当然必须注意说话的内容,其次也必须注意说话时声音的轻重,使对话者能够听明白.这样在说话时必须注意保持与对话者的距离.说话时与人保持适当距离也并非完全出于考虑对方能否听清自己的说话,另外还存在一个怎样才更合乎礼貌的问题.从礼仪上说,说话时与对方离得过远,会使对话者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这显然是失礼的.然而如果在较近的距离和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别人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因为有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这样做形同“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因此从礼仪角度来讲一般保持一两个人的距离最为适合.这样做,既让对方感到有种亲切的气氛,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在常人的主观感受上,这也是最舒服的.
(二)恰当地称呼他人
无论是新老朋友,一见面就得称呼对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们比较看重自己业已取得的地位.对有头衔的人称呼他的头衔,就是对他莫大的尊重.直呼其名仅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你若与有头衔的人关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来得更亲切,但若是在公众和社交场合,你还是称呼他的头衔会更得体.对于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但是,对于学位,除了博士外,其他学位,就不能作为称谓来用.
(三)善于言辞的谈吐
不管是名流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作为交谈的双方,他们应该是平等的.交谈一般选择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有些不该触及的问题:比方对方的年龄、收入、个人物品的价值、婚姻状况、宗教信仰,还是不谈为好.打听这些是不礼貌和缺乏教养的表现.
交际礼仪知识6
人际关系的艺术的核心:调节他人情绪的能力是处理人际关系艺术的核心,这要求情绪自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自控是减轻自身愤怒和困扰、控制冲动和兴奋能力的开端。没有人事技巧,高智商的人也会四处碰壁,自认为怀才不遇却又给人傲慢无礼的印象。
调节他人的情绪属于人际关系的艺术,必须以自我管理和同理心这两种情绪技巧的成熟为前提。
社交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是人们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高低。第一种是情绪表达最小化,掩饰自身的感受。第二种是放大情绪表达,夸大自身的感受。第三种是情绪替换,用一种情绪替换另一种情绪。个体如何运用这些技巧,以及是否清楚何时作出反应,是情绪智力的体现之一。
情绪智力包括管理情绪表达的能力。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发送的情绪信号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能够帮助他人舒缓情绪的人特别受欢迎,他们是有情绪需要的人求助的对象。情绪的同步性决定了你对人际互动感到舒服或者不适。人际互动中情绪一致的程度体现为交谈时双方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人际互动同步性处于高水平,意味着人们互相喜欢。
同步性反映了双方投入的程度,如果你高度投入,你的情绪就会开始与对方相互配合,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
有效人际交流的一个决定因素是人们运用情绪同步性的熟练程度。如果人们善于与别人的情绪协调一致,或者很容易让别人的情绪跟着自己的走,他们的人际互动在情绪层面就会顺利得多。成功的领导者和演说家都是善于调动公众情绪的人。
如果随机应变而又忠实于自我内心的感受,运用印象管理使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是高情商的人。取向于钱,外圆内方;外圣内王,出淤泥而不染。
情绪柔道:分散生气者的注意力,以同理心对待其感受和立场,然后让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激发出积极情绪。也叫做情绪感染。
人际关系的艺术的四种品质:美化人际关系的第一个秘诀是:帮助别人满足他的四项基本需要——
1.人人需要被肯定;肯定别人的人是受欢迎的。
2.人需要被爱;爱别人的人是受欢迎的。
3.人人需要被尊重;尊重别人的人是受欢迎的。
4.人人需要被接纳;接纳别人的人是受欢迎的。
我们一生最怀念的人,必然是肯定我们、爱我们、尊重我们、接纳我们的人。他们用肯定塑造了我们健康的自我形象,用爱心培育了我们的自信,用尊重激发了我们的潜能,用接纳种植了我们的安全感。实践这四个品质,你就会美化你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艺术的七项红利:经营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你享有下列七样巨大优势:
1.人脉网络会成为你很有价值的资源。
2.你会有机会成为优秀的领袖,因为人们乐意协助你。
3.你能把智慧、精力集中在创造性的建设。而忧烦紧张的人际关系,常把情感力量消耗净尽。
4.你对自己较有自信,自我形象较佳。
5.与你同事的人生产力较高。
6.你会是快乐的人,心理比较健康。
7.你拥有较佳成功机会。
交际礼仪知识7
品位的本意指矿石中有用元素可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含量的百分数愈大,品位愈高。由此类推,所谓交际品位,实际上是指文明、文化、情感、理智、精神等因素在交际中的含量,含量越大,则品位越高。那么,如何让您的交际更具有品位?从共性的要求和主要的内容来看,应注意把握以下5点。
提高你的交际品位应掌握五个技巧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只有从外表到本质都是文雅有礼,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文明的人。文明礼貌包括仪容整洁、举止得体、用语文明、待人有礼等基本内容,其本质是对人的尊重。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有形成尊重与被尊重的默契与和谐,才可能让交际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文明礼貌是一切人际交往的基础,同样也是让您的交际更具品位的基本要求。以应聘面试为例,展示自己的能力才华固然重要。
而仪容举止方面的细节问题同样不容展示自己的能力才华固然重要,而仪容举止方面的细节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如穿着要大方得体;坐进身体要略向前倾,轻易不要靠椅子背上;女士坐时要注意并拢双腿,否则在穿裙子时,会尤其显得难看;说话时手势不宜过多,以免给人留下轻狂不羁的印象;正式面试时应杜绝吃东西,如嚼口香糖或抽烟等;喝水不宜出声或不小心把水洒在桌面、地上;即便是打喷嚏,之前或之后都应该说声对不起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文明礼貌方面的要求,看似简单和琐屑,实则是一个人修养品位随时随地、简明而深刻的体现。仪容举止文明礼貌是一封四方通用的自荐书,一定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如果我们不注意平时就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的习惯,靠临时的刻意表演只会弄巧成拙。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台湾演讲集》中曾谈到这样一段经历:”台北一位优秀的中年企业家请我吃饭,他同时还邀请来几位著名的学者政要,没想到宴席间行云流水般的话题终于拐到了读书上,企业家神情一振谈起读《世界的征服者》一书的体会,在妙论迭出、精彩备至之间再也不愿离开这个港湾。在场的每一位客人都有很好的文化感觉,仅仅是几句询问和附和,大家的心就在很高的层面上连成了一体。谈话的主角是企业家,由他来谈读书,当然不会太酸涩迂腐。
临别时大家都感到今天晚上太有意思了。第二天又收到企业家送来的那本《世界的征服者》。”秋雨感叹:”这座城市在杯盘夜色间居然能如此高雅,我从此对台湾企业家刮目相看。”由一本书引出的话题,使这顿饭充满了文化气息而且余味无穷。比之那些”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胃出血”的湖吃海喝,秋雨先生的这顿饭无疑吃得文明。文雅、更具品位。文化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且为我们所喜闻乐见,激活生活中的文化沉淀或浓厚交际中的文化气息,的确是让您的交际更具品位的一种好方法。
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回避的事情,送礼送企么?这是一个颇费脑筋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的礼尚往来中,有一种”隆过而不杀不及”的现象,”隆”即高规格、富豪型,”杀”是俭省、从简之意,不少人认为礼送得越多越大,越能交到好朋友,越能说明关系不一般,殊不知礼仪过度,作为表情达意手段的礼尚往来就变成了一种不忍受的负担,如有人把请柬叫做”罚款通知单”,把回礼叫做”还债”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古人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说法,礼品只是一种形式或载体,真正的含金量在于其中是否蕴含深情厚意、真情实感。如阿敏大学时同寝室的好友小文生小孩了,亲朋友好友都前去看望,鹅的打一个红包,有的送小宝宝穿的衣服,有的送水果奶粉。阿敏为送礼的事动了一番脑筋,她是过来人,深知十月怀胎虽然辛苦,但要当好一个母亲更属不易,于是她买了一个母亲的鲜花和一套新书《发现母亲》送给小文,真诚地祝福她永远像鲜花一样美丽,并成为一名伟大的母亲。这份特别的礼物令小文十分高兴。此后两人见面交流做母亲的体会,常常说到那套书,双方都从中受益匪浅。
由于主观或客观方面的原因,我们常常陷入交际矛盾之中,这些矛盾是一些小是小非甚至无所谓是非的问题,可我们往往能躲过一头大象,却躲不过一只苍蝇,原因就在于我们在矛盾面前,失去了冷静的头脑,缺乏理智的态度,鲁莽冲动,意气用事,结果不但没有化解反而激化了矛盾,把原来容易解决的小问题变成了棘手难办的大麻烦,使自己陷入了被动难堪的境地,也给他人带来诸多不快。艾森豪威尔的母亲曾告诫他:”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伟大。”这句话对我们处理交际矛盾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次,正当他与友人兴致勃勃地高谈阔论的时候,他的妻子突然闯进来大吵大闹,并把一盆水泼在他的头上,把他淋得像个落汤鸡。
朋友看到这个场面,不禁惊呆了,以为将会发生一场恶斗。然而苏格拉底并没有发火,反而风趣幽默地说:”我早已料到,雷声过后,必定是场倾盆大雨。”朋友听了,都哈哈大笑,使本来尴尬的场面顿时活跃起来,苏格拉底的妻子也惭愧地退了出去。一场似乎不可避免的家庭恶斗,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关键在于苏格拉底面对检易令人发火的矛盾和难堪,保持理智的态度和风度,采用幽默婉转而非针锋相对的处理办法,化尴尬为活跃,化被动为主动。如果当时苏氏意气冲动,一定要与妻子争个孰非,斗个你输我赢,那么,与朋友的交谈就势必变成请朋友观看一场家庭闹剧,其后果的滑稽与可笑,令人难以想象。
人际交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把我们的精神生活提到日常事物的枯燥单调之上,赋予平凡的生活以意义,使得它具有一种精神的引力、温和的超越、趣味的升华,要想交到知心的朋友,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创造精神上的愉悦体验,增强相互间的精神引力。C·塞茨提出一个观点,他说:”人们会接受任何一种变化,只要它创造了美感,至于它离开常的艺术外观的艺术观多远是不重要的。美感是一种高尚的个人感觉,像依赖艺术家一样依赖观众。”那些被传为美谈的”神交”,往往超越年龄、性别、地域、信仰等方面的限制,达到生死相依、惊审泣人的地步,令人不可思议又无限神往。实际上所谓”神交”,就是灵犀相通、相互吸引和促进的精神之交。
如罗曼·罗兰23岁时在罗马同70岁的梅森堡相识,后来梅森堡在她的一本书中对这段”忘年交”作了深情的描述:”要知道,在垂暮之年,最大的满足,莫过于在青年心灵中发现和你一样向理想、现更高目标的突进,对低级庸俗趣味的蔑视,为个性自由而斗争时所表现现来的勇敢精神……多亏这位青年来临,两年来我得以同他进行最高水平精神交流,通过这样不断的激励,我又获得了思想的青春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强烈兴趣……”心灵之交能把人际交往提升到如此美妙的境界,的确值得人们全身心地追慕和投入。
交际注意事项第一,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第二,在工作中说话要尽量客观。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信口开河,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糟。当然,客观地反映实际,也应视场合、对象,注意表达方式。
第三,说话要有善意。所谓善意,也就是与人为善。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把握好这个"分寸",那么,你也就掌握了礼貌说话的真谛。
交际礼仪知识8
语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随着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语言表达出来。说话礼貌的关键在于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要做到礼貌说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使用敬语、谦语、雅语
(一)敬语敬语,亦称“敬辞”,它与“谦语”相对,是表示尊敬礼貌的词语。除了礼貌上的必须之外,能多使用敬语,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1.敬语的运用场合
第一,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
第二,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的交谈。
第三,与人初次打交道或会见不太熟悉的人。
第四,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等。
2.常用敬语
我们日常使用的“请”字,第二人称中的“您”字,代词“阁下”、“尊夫人”、“贵方”等,另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词语用法,如初次见面称“久仰”,很久不见称“久违”,请人批评称“请教”,请人原谅称“包涵”,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称“拜托”,赞人见解称“高见”等等。
(二)谦语谦语亦称“谦辞”,它是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谦语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例如,称自己为“愚”、“家严、家慈、家兄、家嫂”等。自谦和敬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尽管日常生活中谦语使用不多,但其精神无处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语中表现出你的谦虚和恳切,人们自然会尊重你。
(三)雅语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雅语常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和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替代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话语。多使用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个人素质。
在待人接物中,要是你正在招待客人,在端茶时,你应该说:“请用茶”。
如果还用点心招待,可以用“请用一些茶点。”假如你先于别人结束用餐,你应该向其他人打招呼说:“请大家慢用。”雅语的使用不是机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的个人修养留下较深的印象。只要大家注意使用雅语,必然会对形成文明、高尚的社会风气大有益处,并对我国整体民族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日常场合应对
(一)与人保持适当距离说话通常是为了与别人沟通思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当然必须注意说话的内容,其次也必须注意说话时声音的轻重,使对话者能够听明白。这样在说话时必须注意保持与对话者的距离。说话时与人保持适当距离也并非完全出于考虑对方能否听清自己的说话,另外还存在一个怎样才更合乎礼貌的问题。从礼仪上说,说话时与对方离得过远,会使对话者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这显然是失礼的。然而如果在较近的距离和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别人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因为有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这样做形同“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因此从礼仪角度来讲一般保持一两个人的距离最为适合。这样做,既让对方感到有种亲切的气氛,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在常人的主观感受上,这也是最舒服的。
(二)恰当地称呼他人无论是新老朋友,一见面就得称呼对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们比较看重自己业已取得的地位。对有头衔的人称呼他的头衔,就是对他莫大的尊重。直呼其名仅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你若与有头衔的人关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来得更亲切,但若是在公众和社交场合,你还是称呼他的头衔会更得体。对于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但是,对于学位,除了博士外,其他学位,就不能作为称谓来用。
(三)善于言辞的谈吐不管是名流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作为交谈的双方,他们应该是平等的。交谈一般选择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有些不该触及的问题:比方对方的年龄、收入、个人物品的价值、婚姻状况、宗教信仰,还是不谈为好。打听这些是不礼貌和缺乏教养的表现。
交际礼仪知识9
(一)宴请礼仪
宴请是公关交往中常见的交际活动形式之一,恰到好处的宴请,会为双方的友谊增添许多色彩。赴宴要准时,赴宴前应修整仪容以及装束,力求整洁大方。在宴请排位时,客人要听从主人的安排。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可开始进餐,取菜时不要盛得太多,如不够,可以再取。如果主人为你夹菜,要说"谢谢"。吃东西时要文雅,闭嘴,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或呕嘴。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讲话。剔牙时,要用手或餐巾遮住口。当主人起身祝酒时,应暂停进餐,注意倾听。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时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饮酒不要过量,可敬酒,但不要硬劝强灌。
(二)舞会礼仪
参加舞会时仪表、仪容要整洁大方,尽量不吃葱、蒜、醋等带强烈刺激气味的食品,不喝烈性酒,不大汗淋漓或疲惫不堪地进入舞场。患有感冒者不宜进人舞场。尚不会跳舞者最好不在舞场现学现跳,待学会后再进舞池。
一般情况下,男士应主动有礼貌地邀请女士;如果是上下级的关系,不论男女,下级都应主动邀请上级跳舞。跳舞时舞姿要端庄,身体保持平、直、正、稳,切忌轻浮鲁莽;男士动作要轻柔文雅,不宜将女士拢得过紧、过近;万一触碰了舞伴的脚部或冲撞了别人,要有礼貌地向对方额首致歉。一曲终了,方可停舞。男舞伴应送女舞伴至席位,并致谢意,女舞伴则应点头还礼。除此之外,还应讲究文明礼貌,维护舞场秩序,不吸烟,不乱扔果皮,不高声谈笑,不随意喧哗,杜绝一切粗野行为。
(三)拜访礼仪
1、拜访前的相邀礼仪:不论因公还是因私而访,都要事前与被访者电话联系。联系的内容主要有四点:
(1)自报家门(姓名、单位、职务)。
(2)询问被访者是否在单位(家),是否有时间或何时有时间。
(3)提出访问的内容(有事相访或礼节性拜访)使对方有所准备。
(4)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定下具体拜访的时间、地点。注意要避开吃饭和休息、特别是午睡的时间。最后,对对方表示感谢。
2、拜访中的举止礼仪:
(1)要守时守约。
(2)讲究敲门的艺术。要用食指敲门,力度适中,间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如无应声,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应声,再侧身隐立于右门框一侧,待门开时再向前迈半步,与主人相对。
(3)主人不让座不能随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长者或上级,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让座之后,要口称"谢谢",然后采用规矩的礼仪坐姿坐下。主人递上烟茶要双手接过并表示谢意。如果主人没有吸烟的习惯,要克制自己的烟瘾,尽量不吸,以示对主人习惯的尊重。主人献上果品,要等年长者或其他客人动手后,自己再取用。即使在最熟悉的朋友家里,也不要过于随便。
(4)跟主人谈话,语言要客气。
(5)谈话时间不宜过长。起身告辞时,要向主人表示:"打扰"之歉意。出门后,回身主动伸手与主人握别,说:"请留步"。待主人留步后,走几步,再回首挥手致意:"再见"。
【交际礼仪知识】相关文章:
交际活动礼仪知识06-11
有关交际礼仪的知识06-11
日常交际礼仪知识04-01
外国日常交际礼仪知识06-12
浅谈日常交际礼仪知识06-11
盘点日常交际礼仪知识大全06-11
交际中互递名片的礼仪知识06-12
日常交际礼仪知识3篇06-29
日常交际礼仪知识(3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