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古代的见面礼仪

2022-10-11 礼仪常识

  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了解中国古代的见面礼仪,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作揖

  作揖,汉族民间传统的一种礼节。相对于庶民打招呼的万能性礼节“拱手”,“作揖礼”是士相见或感谢时常用隆重性的礼节。

  然而,近代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国人接受并使用握手礼,像作揖这样优美的见面的行礼方式却渐渐地被中国人所摒弃甚至遗忘。

  2、长揖

  古代交际礼仪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即拱手高举,处上而下(双手抱拳举过头顶,鞠躬)。上古时开始流行,不分长幼尊卑都可用。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

  3、跪拜

  跪拜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礼节之一,又称叩头,磕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下辈/社会地位低的人对长辈/社会地位高的人所施的礼仪。不仅中国古代如此,亚洲大多数国家都如此。按照现代人的习惯,除非在特殊的场合,如今几乎没有人愿意再行跪拜礼。

  4、顿首

  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

  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顿首是平辈之间的拜礼。稽首是称扬之辞,顿首是请罪之辞。后来,又因其拜礼至重,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请求时也用“顿首”。

  5、稽首

  稽首(qǐ shǒu),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稽首的意思就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稽有(jī)和(qǐ)两个发音。有学习礼仪的学者认为稽首的发音应该是jī shǒu。

  注意,中国传统礼仪的稽首动作和佛教的叩头动作是不一样的,手的动作是不一样的,当然它所代表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佛教的叩头动作手心是向上的,意为承接佛法。

  古代见面礼仪有:

  1、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

  2、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3、另外,清末以前,普通老百姓见官员仍需行繁琐的跪拜礼,但随着辛亥革命成功建立民国废除跪拜礼后,即便是见官员,老百姓也需打拱作揖表示礼貌即可。

  扩展资料:

  另外,“九拜”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九拜”所不同的`不仅仅是名称,连其动作要领也大为不同。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礼,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真实的“九拜”却是另外的样子。“九拜”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九拜”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它涵盖了古时所有的礼拜方式。“九拜”中既包括了吉礼,又包括了凶礼,既包括了男人行礼的方式,也包括了女人行礼的方式。很显然,在任何一次仪式之上,都不可能穷尽这九种礼拜方式,因为,“九拜”中包含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礼拜形式。

【了解中国古代的见面礼仪】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的见面礼仪介绍06-13

见面问候礼仪08-15

了解西餐的礼仪03-31

中国见面礼仪的基本礼仪03-29

见面礼仪和公共礼仪04-16

见面问候的礼仪常识03-18

见面礼仪常识03-25

面试见面的礼仪03-12

面试见面礼仪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