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过程与方法:
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教学重点
1、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
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
(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1、师: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
4、全班交流。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
(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1、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3、分析整理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给冷水加热
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
(教材P54~56)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
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
2.知道人们的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能够通过努力改善环境。
3.知道处理好环境问题需要有平衡协调的措施。
科学探究目标
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交流。
科学态度目标
1.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
2.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家乡的环境保护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要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环境问题,提出改善环境的措施。
难点:分析环境问题,找出平衡、协调的办法。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反映当地典型环境治理前后的某一区域图片、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前几课,我们都是探索、研讨某一个方面的环境问题,而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往往是综合的、复杂的,不同身份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可能也不一样。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2.提问:自然水域中的大多数生物靠什么维持生命?(预设:干净的水、充足的食物、安全的栖息地。)
3.追问:(教学提示:出示某河流或湖泊水体污染严重和水质恢复后的照片。)生活在自然水域周边的人们是如何对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预设:人们会从水域中获取生活用水,会捕食或养殖水生生物;可能会将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垃圾排放到水域中,造成污染。)
4.揭题:接下来,我们以某市的城中湖生态环境成功恢复为例,来思考
【设计意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板书: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通过展示某自然水域水体情况的前后变化,让学生感受污染的触目惊心,激发他们深入研讨实际环境问题的兴趣。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1.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4~55资料。
2.提问:早先,未被污染的城中湖是什么样的?(预设:清澈见底,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污染后的城中湖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预设:污染加剧,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生生物减少。)
3.追问:治理后的城中湖又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预设:生态环境全面恢复,成为旅游新名片。)
4.过渡: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环境破坏─环境治理─环境恢复的例子。从这个实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环境问题是很复杂的,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5.活动:指导学生分组,从湖周边生活的普通市民、湖区渔业养殖户、湖景区游船船主和环湖地区房地产开发商四个角色中选择一个,分析、讨论城中湖事例中的环境问题,列举本组扮演的角色在加剧城中湖环境问题严重性方面的行为,完成记录单。
探索二:提出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
1.过渡:不同的人由于居住的地域和从事的工作不同,在看待某个环境问题时会持有不同的态度,对解决环境问题的看法也会不同。
2.活动:请各组同学从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提出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的三种方法,进行班级辩论。解决方法可以先从不触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来考虑,但其他小组如果利益受损,可以提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平衡、协调,让学生体会实际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理解要处理好环境问题需要有平衡协调的措施。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小结: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实际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视角来分析,处理好环境问题需要我们有综合分析的能力并采取平衡协调的措施。
2.拓展:收集资料,了解我们所在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治理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真实的环境问题,并综合地分析、判断、评价当地的环境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了解现状—寻找原因—共商对策”的方式对城中湖环境案例进行探讨,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学之间互相研讨、交流展示,既完成了知识的迁移、思维的碰撞,又培养了学生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后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42第三题。
三、选择题。
2.在选择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时,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
)。
A.老师的建议
B.被多个小组不止一次提到的方案
C.自己组员的意见
3.白洋淀死鱼事件(如图)的主要原因是白洋淀上游河道的工厂向白洋淀排放大量污水,此次环境问题事件中我们可以向(
)追责。
①排污工厂的负责人
②该区环保局工作人员
③渔民自己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4.请你为以上白洋淀死鱼事件选择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
A.对排污工厂进行罚款、整顿
B.对渔民进行赔偿
C.整顿排污工厂,治理被污染水域,适当补偿渔民的损失
参考答案
三、2.B3.B4.C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日出或日落的挂图。
2、注明地球、月球旋转轨道和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挂图或反映地球、月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录像带。
3、三球仪。
4、转椅一把。
四、教学过程:
1、谈话: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白天就到来了,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太阳从西方落下,黑夜就降临大地。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日出、日落图,结合平时的`了解想一想: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提问:
(1)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出了什么现象?
(2)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3、谈话: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就交替着循环出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导了地球昼夜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1)谈话:科学家们很早以前便对昼夜变化这一自然现象进行了研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1页。
(2)提问:
①“太阳中心说”是谁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
(3)谈话: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它们在宇宙中的相对应位置及地球、月球的旋转情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地球、月球在宇宙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有关录像)闭着眼睛想一想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情形。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月球绕着地球运动。那么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什么运动造成的呢?
教师演示三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
(2)提问:从三球仪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地球在绕太阳转动的同时还进行着什么样的运动?
(3)讨论:你认为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于什么运动造成的?
(4)谈话: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弄清这个问题。
(5)分组活动,一个同学坐在转椅上,另一个同学使转椅转动。
思考:
①坐在转椅子不动时,看到周围的物体怎样?
②转动转椅,你看到周围的物体是怎样的?
③坐在转动的转椅里,你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转椅的转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④坐在转椅上,从左向右转动,你周围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6)分组讨论:
①我们知道,地球以外的月球、星星等天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的现象,这说明什么?(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②由此可以推测,我们在地球上的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在作什么样的转动而形成的?
(7)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这个分析是正确的。现在人们可以乘火箭、航天飞机离开地球,从宇宙空间观察地球,看到地球确实在转动。地球是个球体,中间是赤道,两端分别南极和北极,穿过地球南北极的一条假想的直线叫地轴。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转动着。
(8)谈话: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那么昼夜现象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我们用下面的模拟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9)分组实验并思考:
①“地球上”的哪个部分被“太阳”照亮?哪个部分未被“太阳光”照亮?
②这两个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插小红旗的地方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白天、黑夜是否交替出现?
④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⑤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10)小结:我们每天看到太阳自东向西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西向东对着太阳自转。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一次昼夜变化的时间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4
【教学背景】:
《浮力》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的第5课。学生通过前面四课的学习,探究了构成物体的材料、重量、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感受到在水中的物体有浮力存在。从本课开始,学生着重研究浮力问题,分析物体沉浮的秘密。第5、6两课将引导学生从浮力和重力的的关系,解释物体沉浮的原因。本课主要是学习用实验探究浮在水面的物体、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下一课探究下沉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及原因,旨在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感受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并会测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每小组)】:
小水槽(借用物体沉浮套件中的水槽,并在其外壁贴上容积刻度)、水、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3块、弹簧秤、细线、滑轮(可借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滑轮)、小竹棒(长度略短于水槽的宽度)、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感受浮力:请同学们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注意体验手的感觉。
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揭示课题)
二、研究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1、出示用线系着的泡沫塑料块:同学们已经学过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请测一测泡沫塑料块的重量,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2、此时的泡沫塑料块一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试画泡沫塑料块的受力图,拉力=重力)
3、猜一猜:让泡沫塑料块静止在水面时,它的重量会相同吗?
4、测量泡沫塑料块静止在水中的重力。质疑:是重力等于零吗?
5、解释: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浮力相互作用,抵消了,此时,浮力=重力。(贴图示板画)
三、测量上浮物体在水里受到的浮力
1、再次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注意体验手的不同感觉。
2.为什么把泡沫塑料块按入水里突然松开手它就会快速上浮?(浮力远远大于重力)
3、当我们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既然浮力远远大于重力,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什么?能用弹簧秤测出来吗?
4、看课本第13页的示意图,小组讨论:“浮力=重力+压力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轻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务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可以利用它们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小组合作探究,乐于和他人交流所得。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利用。
教学准备:图钉 磁铁 小铁片 绳子 木板 钉锤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谈话:欢迎同学们度假归来。过了一个年大家都精神抖擞,有些同学又长胖了不少啦。同学们都大一岁了,看看是不是也长高了、长力气啦?老师想选几个同学先来玩玩掰手腕比赛,看看谁的力气大?
2、掰手腕比赛:
选三至五组同学进行比赛,请大家留意观察他们是怎样玩这游戏的,(看看新一年回来大家的观察能力是不是也增强了),谁赢了?为什么能赢?
(同学评判)
老师参与比赛:(1)先是悬腕进行比赛:请同学们观察点评。
(2)找个支点进行比赛:请同学们点评。
3、认识简单机械:
有了支点,我们可以借力,或者说可以省力。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这不是阿基米德的狂妄之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科学原理。我们把这种借助支点省力的原理称作杠杆原理。杠杆是简单机械之一。简单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工作的?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4、 拔图钉比赛:
设计方法:尽可能多地设计出省力的方法,看谁拔得快。
方法:手拔磁铁吸出来 用小铁片撬
体验使用机械和不使用的区别(不使用机械会手痛,感觉很用力,使用机械感觉很轻松,省力。)
讨论:人们还使用那些简单机械来提高工作效率?
二、新授
1、 简单机械的应用
出示任务:我们怎样才能轻松省力的完成任务?
将油桶送上台阶
将桶盖打开
将泥桶送上房檐
将谷物磨碎
分组讨论、交流(使用各种机械,也有同学会说到机械的组合使用。)
小结:杠杆、斜面、滑轮、轮轴都是简单机械。
2、 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图片(看书中插图):我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那些工具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利用了那些简单机械?
小组讨论:将自己找到的简单机械与同学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
3、 动物的省力“工具”
动物身体上的那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仔细观察,比比谁的发现多。
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啄木鸟:杠杠、斜面
蜘蛛、蚂蚁:杠杆
虎:斜面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1、掰手腕活动让同桌为一组进行比赛,全员参与,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用力的不同。比赛分两次,一次是悬腕,一次是支撑桌面,强调用腕力而不用臂力,体会两次不同比赛腕力的不同感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有支点,可以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认识简单机械的概念、认识杠杆。
2、活动3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图下面写出简单机械的名称,再小组讨论汇报。效果会更好。使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学会小组合作交流。
3、吊车一图可参考课本第11页分解图认识,只要简单讲讲就行了,具体的'到讲第三课的时候再详讲。
2、撬棍的学问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对各种杠杆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
2、 通过实验,找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规律。
3、 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找到杠杆上的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
保持杠杆平衡的规律。
教学准备:
简单机械实验盒 钩码 各种重物 平衡尺 天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
问:要帮助阿基米德实现他的设想,我们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条件?
二、新授
1、杠杆三要素。
生讨论回答:支点、长棍、用力点。
师:由此可见,要使木棍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三个要素: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1、 将重物抬起来
师: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想办法利用绳子和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械,将重物轻易的抬起来。
学生实验制作,记录。
汇报交流。
交流小结: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认识杠杆的三个点:动力点、支点、阻力点。
在自己的记录表中标明杠杆的三个点。
2、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出示杠杆尺,简单介绍。
提出探究任务:怎样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小组讨论,涉及探究的方法过程并简单记录。
汇报交流,完善研究方法。
第二课时
小组实验并记录,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能发现杠杆尺保持平衡的规律吗?
小结:规律 阻力X 阻力臂 = 动力X 动力臂
3、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再次实验,完成以下任务:
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的将它抬高?
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实验并用图画记录实验结果。
4、 寻找生活中的杠杆
讨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杠杆,它们的杠杆三点在那?
跷跷板蒜夹压汁器 夹子等
讨论分析:剪刀、船桨、高尔夫球杆用到了那种杠杆?
5、拓展:
(1) 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
帮阿基米德设计一个能抬起地球的装置,并划出简图。
(2) 阅读“科学在线”,认识天平,了解它的使用原理。
(3) 设计并制作一架自己的简易天平。
板书设计:
2、撬棍的学问
阻力X阻力臂 = 动力X 动力臂
教学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杠杆的三要素让学生从实现阿基米德的设想中去探究发现;杠杆怎样保持平衡也要让学生先思考,作出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后再实施实验。使探究的整个过程完整有序。
省力杠杆放在探究保持杠杆平衡后面,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又可以省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材处理】
本课活动内容较多,考虑到探究时间限制,故把制作潜水艇的活动略去,但本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可作为课外科技活动落实。另把“小瓶子实验”中的装液体改为装沙子,更方便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说明: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完成,其中表示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建议:为了减少教师准备材料的辛苦,此活动也可以只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套材料,分小球类和立方体类,在完成自己组的实验后可以跟其他小组进行交换,既可提高活动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
第()小组
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
小球1号2号3号4号5号我们的发现:
预测
结果
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
立方体1号2号3号4号5号我们的发现:
预测
结果
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小组
小瓶子状态大部分浮小部分浮沉到底
沙子数量
说明:沙子数量可用无、一点点、较多、装满来表述,也可以用占瓶子体积的大致分数来说明。最后一列给学有余力的小组作其他状态研究,比如教材第6面的中间“浮在水中”(即悬浮)状态。
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
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第6面的灰色文字: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板书设计: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控制变量
小瓶子的沉浮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应用沉浮原理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热会从较热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较冷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
2.过程与方法:设计实验观察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所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热会从较热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较冷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
◆教学准备
热水杯、铁架台、铜条、蜡烛块、蜡烛、凡士林、试管夹、酒精灯、火柴、水槽、金属圆片、石粉剂(或温变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个烧杯,倒入热水后,烧杯会产生什么变化?
导入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二、探究
(一)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从一端到另一端
引导学生借助媒介,让热量的传递过程“看”得见。
老师出示两种材料,(简单介绍凡士林)任选一种进行实验。
注意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1:
(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指名其中一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其余学生补充。
小结:热在铜条中,从较热的一端传递到较冷的一端。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
2、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质疑。
2、知道质疑的内容有哪些。
3、知道科学不能弄虚作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敢于质疑别人,勇于接受别人的质疑。
2、形成注重真实的科学品质。
3、乐于发现问题,进行质疑。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什么是质疑,也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
2、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解释、取证方法做出分析,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交流”知识,知道“质疑”及其意义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什么是交流以及交流的几种方式。在课堂上,同学们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举手发言或是小组讨论了。你们知道这样的交流有什么好处吗?
2、学生思考
3、引导:正因为交流有这样多的好处,所以我们强调大家要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倾听不仅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交流的人给予尊重和帮助,对他的交流内容是否注重事实和证据进行科学的质疑。(板书课题)
4、提问: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质疑这个词,你能说说“质疑”是什么意思吗?
5、学生发表意见。
二、引导学生了解“质疑”的`几个方面
1、谈话:其实,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我们经常进行质疑,比如,我们在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我们同学提出了怎样的假设?又做了怎样的实验方案设计?
2、学生思考回答。
3、同学们对他们的假设、设计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4、刚才你们对这些实验设计的不同见解,就是“质疑”。
5、引导:想一想,你们刚才的质疑针对的是哪一方面?
6、教师小结引导:刚才我们质疑的是针对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方面的。那么,除了对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提出质疑外,你还对同学或自己的哪些科学活动有过疑问,提出过自己的见解?
7、学生回忆、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8、引导归纳:那么谁来说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质疑?
9、师生共同小结:质疑应从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探究问题是否具体明确、得出结论的证据是否充足合理、做出的解释是否可靠等方面入手。
三、巩固运用
1、谈话引导:有位五年级的同学叫马小虎,非常想独立完成一项科学研究。这天下课时,看着饮水机前一个个排队接水喝的同学,忽然灵机一动想通过调查本班6名同学每天的饮水次数和饮水量,来估算全校800名同学一天的饮水总量。你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说说他这样做行不行?
2、学生小组内交流想法并向全班汇报。
3、小结
4、引导:谁能为马小虎同学的这项科学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帮他完成自己的心愿?
5、学生讨论交流。
6、引导:假如你是马小虎,经过大家的质疑、帮助,你将怎样调整研究方案?
7、学生思考交流。
6、布置作业
请你回家后,参考刚才的实验方案,想一想,如果你来对全校六个年级中各选一名同学就同样的饮水量问题进行调查,你应该怎样做呢?把你的设计写成研究方案。
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9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需要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有关信息
2、能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些植物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知道常见的营养繁殖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营养繁殖中栽种一种植物的乐趣对栽种的植物感兴趣、愿意照顾栽种的植物
教学重点:
知道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繁殖。
教学难点:
利用一些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教学准备:
让学生带一些常见的植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植物怎样繁殖后代的,你能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你在家看到过父母种菜或是种花吗?他们又是怎样繁殖这些植物的?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提出问题: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出示课题)
4、学生先写下自己了解的知识,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有些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如白菜、萝卜、油菜、向日葵等,还有些植物不用种子繁殖,例如天竺葵、吊兰、马铃薯、生姜、菊花、落地生根、水仙等,这些植物分别是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的。
二、研究营养繁殖的方式
1、教师用大屏幕展示课文中的五种植物:落地生根、马铃薯、吊兰、生姜和水仙球。还可以展示更多营养繁殖的例子。带领学生一一分析:落地生根的边缘向下会长出一些不定根,向上会萌发出一些小叶子,摘下带有不定根的小叶子,直接插入土中就可以成活。马铃薯切块繁殖,只要上面有一个芽,就会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来。吊兰的茎上会结出小苗,小苗下部带有不定根,所以落在土中就能繁殖。生姜是块茎,在他的.茎节上向上能“冒出”小芽向下能长出不定根,所以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水仙鳞茎旁边会长出小的鳞茎,植入土中又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水仙,所以水仙用鳞茎繁殖。
2、根据大家的讨论和刚才的展示,你能整理出植物繁殖的类别吗?
3、小组讨论后汇报: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茎、叶、或根来繁殖后代,这种营养繁殖或是无性繁殖(克隆)。
三、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种植物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植物怎样用营养繁殖方式进行繁殖了,你想自己用营养繁殖方式来繁殖一种只物吗?说一说如何繁殖。
1、小组交流扦插、压枝、分株等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繁殖自己喜欢的植物。
3、小组之间互相参观、评价栽种的效果。
4、师生共同小结活动。
课后反思: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0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四课。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安排了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重在发现。这一板块安排了“用大小不同的螺丝刀拧螺丝钉”和“找一找周围有哪些像螺丝刀一样的机械”两个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体验,从而发现像螺丝刀这一类工具的工作特点,并学会用语言来描述其工作特征,初步建立起“轮轴”概念。
第二板块——重在探究。探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通过实验探究使用轮轴是否省力,二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轮轴更省力。这两个层次中一是基础,二是提升。这个板块的教学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和难点所在,须紧密联系第一板块的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对轮轴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第三板块——重在应用。轮轴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且有很多变形。这一板块通过讨论,以让学生了解轮轴应用的广泛性,病能辨别一些变形的轮轴,拓展学生对轮轴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提供的器材组装轮轴实验模型,并自主设计实验,发现运用轮轴能省力的作用。
难点:能理解螺丝刀的结构与轮轴实验模型结构以及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能通过前后两个实验的比较中,发现“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三、教学准备:
1、轮轴实验设备每组一套。
2、每组两把大小不同的螺丝刀和一块木板。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轮轴
1、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在木板上拧螺丝钉,(出示一块木板)提出:现在谁能徒手把这枚螺丝钉拧进木板?(指名一学生徒手拧一下,发现拧不动。)
2、组织学生使用螺丝刀拧螺丝钉的.活动。(为每组提供两把大小不同的螺丝刀、一块木板)
3、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使用螺丝刀将螺丝钉拧进木块中,注意观察自己是怎样使用螺丝刀拧螺丝钉的;
(2)使用大小不同的螺丝刀拧螺丝钉,细细体会,有什么不同?
(3)提示:只需将螺丝钉稍微钉住即可)。
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参与并根据情况作指导。
5、交流操作情况及体会。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相应的指导、点拨:
(1)根据学生描述拧螺丝钉的时候是用螺丝刀的“刀把带动刀杆一起转动”,可以指出:像刀把这样比较粗的我们可以叫它“轮”,像刀杆这样比较细的叫做“轴”,通常,用轮带动轴一起转动来工作。
然后请学生进一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也是和螺丝刀一样这样工作的。(提示:以书上提供的实例补充)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板书:轮轴简单机械)
(2)根据学生谈到的操作体会中,:大螺丝刀似乎比小螺丝刀能更轻松地拧进螺丝钉,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并进而指出:看来拧螺丝钉这个活动好像也藏着一些秘密啊!值得我们去探究探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拧螺丝钉的学问(板书课题:拧螺丝钉的学问)
五、指导探究轮轴省力
1、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操作的经验,明确提出“使用螺丝刀拧螺丝钉真的能省力吗?”并将问题转化为“轮轴是否省力”。
2、可以用一个实验模型来模拟螺丝刀,引导观察弄清轮轴各部分与螺丝刀“刀把”和“刀杆”之间的对应关系:轮——刀把轴——刀杆
3、引导学生根据轮轴实验装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方案,对实验方案的交流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用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这时轴上承受的重力相当于拧螺丝钉遇到的阻力;
用手拉动轮,以轮带动轴转动,相当于手握螺丝刀刀把带动刀杆拧动。
教师进一步引导讨论:怎么知道轮和轴上各用了多少力?得出:可以用拉力计测出钩码重量,及轴上的力;
用拉力计钩住拴在轮上的线绳,拉动轮转动,测出轮上的力。
(2)可以改变挂在轴上的钩码数量以改变轴上承受的重力,看看轮上用了多少力,重复做3次以上。
(3)将每次的数据记录好,以便分析、比较。
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填写表格前2项)
轴上挂的物重(牛顿)
转动小轮时的拉力(牛顿)
转动大轮时的拉力(牛顿)
5、教师提示特别注意测力计在拉动轮转动的时候需往上拉,这样所获得的数据比较正确,另外读数时注意在拉力计稳定不动时读出)
6、学生分组实验,注意分工与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7、交流实验情况,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在比较轴与轮三组数据的大小后,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得出:轮轴能省力——板书)
8、进一步思考:如果换上一个更大的轮,会怎样?(填写表格第3项)
9、学生讨论,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10、根据讨论,学生进一步自主实验探究。
六、总结:我们所说的轮轴它是杠杆的变形,支点就是我们所说的轴,轮到轴的距离就是杠杆中的动力臂,根据杠杆的省力秘密,当动力臂越大,省力效果越好,所以,轮轴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会组装一个皮带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
知识与技能
●知道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与功能;
●知道怎样来传递运动和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其乐趣;
●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中的传动装置。
学生准备:带一些会运动的玩具如玩具赛车、跳蛙、回力汽车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1、谈话:我知道同学们都爱看动画片,下面就播放动画片《木偶奇遇记》的片断。
2、提问:第一个运动的物体和最后一个物体之间隔得很远,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接触,可为什么仍然能够引起最后一个物体的运动呢?讨论交流。
3、再次观看录像,欣赏动力传递的过程。
4、结合录像解释:这些可以把动力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5、提问:你还在哪些物体上见到过传动装置?你能描述一下这种装置的结构吗?(教师适时出示并操作某些有代表性的物体,展示物体的传动装置和传动方式。)
6、谈话:这些传动装置是怎么样传递动力的?常见的动力传递方式有哪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动力的传递》。(板书课题)
二、探究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一)、探究皮带传动的特点。
1、教师出示一个皮带传动装置,操作演示。学生观察:这个传动装置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2、认识皮带传动装置的结构:一根皮带、两个大小不同的轮子。
3、教师操作皮带传动装置,学生观察轮子的运动状态。
4、交流讨论:当大轮运动时,小轮是何种状态?大轮和小轮的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大轮和小轮转动的快慢一样吗?动力是依靠什么传递到小轮上的?
5、讲解:我们把这种传动方式叫做“皮带传动”。皮带将运动和能量从一个轮子传到另一个轮子上,带动了轮子的`转动,也决定着轮子运动的方向。
6、分组操作实践。
⑴各组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组装一个皮带传动装置模型;
⑵设法将大轮和小轮按照相反的方向同时转动,画下皮带传动的示意图;
⑶记录下大轮和小轮的转动方向和快慢。
7、交流汇报,操作演示。
8、讨论:皮带传动有什么特点?
9、小结:皮带传动装置一般是由一根皮带和它所连接的两个轮子或滑轮组成的。通过皮带,一个轮子的转动被传到另一个轮子上。皮带传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轮子转动的快慢,能改变轮子转动的方向。
10、欣赏:利用课件展示皮带传动装置运动的画面,了解皮带传动装置在机器运动中的作用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洗衣机、电梯、缝纫机、游乐场里的旋转玩具、工厂里的机器、农村的脱粒机、拖拉机等)
(二)、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
1、电脑演示、放大座钟内部的传动装置,观察:传动装置的结构跟皮带传动装置有什么不同?
2、观察传动装置的运动状况,了解此种传动方式叫“齿轮传动”。
3、分组操作实践:
各组学生利用工具箱内提供的材料做一个齿轮传动装置,研究它的传动特点并填写实验记录:
⑴按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转动齿轮A,观察发生的现象。
⑵增加一个齿轮,依次转动每一个齿轮,观察另外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快慢。
依次转动每一个齿轮,记下另外两个齿轮的方向和快慢。
A B C
方向 快慢 方向 快慢 方向 快慢
转动 A * * B * * C * *
4、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5、讨论:
⑴在齿轮传动装置中,相邻的两个齿轮转动方向有什么特点?
⑵齿轮传动中,齿轮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6、小结:齿轮传动装置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齿轮传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齿轮转动的方向、能改变齿轮传动的快慢。无论一个齿轮朝哪个方向转动,与它相邻的齿轮一定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要使两个相邻的齿轮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必须在两者之间再加入一个齿轮。齿轮的旋转速度取决于两个齿轮的大小,还与两个齿轮齿数的比值有关,比如一个16齿的齿轮会使一个8齿的齿轮的转速增加一倍。
7、扩展阅读:几种齿轮传动的装置(教材15页)。
普通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伞形齿轮传动、内齿轮传动
8、比较:皮带传动和齿轮传动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皮带传动可以远距离传动,但容易损失动力;齿轮传动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动力,但必须近距离。)
9、设疑:你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既可以远距离传动,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动力的传动方式呢?
(三)、探究链传动的特点。
1、依靠一根结实的链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操作演示链传传动装置,学生观察两个轮子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
2、交流发现。
3、操作实验器材,体验链传动的特点。
4、比较:链传动与皮带传动、齿轮传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链传动可以最大限度传递力,也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
三、巩固应用,迁移拓展。
1、谈话:各组学生分别观察自己小组带来的玩具,找一找玩具的哪个部分是起传动作用的,说一说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传动方式。
(电动赛车里应用的是齿轮传动、音乐盒里应用的是齿轮传动、自行车应用的是链条传动……)
2、提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机器分别运用了什么传动方式呢?
3、拓展迁移:
⑴玩一玩:
将两只注射器装满水,用胶管连通,推动或者拉动其中一只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另一只活塞的运动,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⑵了解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类型的传动装置。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2
六、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
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记录
②学生到操场模拟实验。
③把两根竹竿放的更远一些,再次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变化,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
(1)当地球公转运动时,星星怎么运动?
(2)当地球运动到A、B两点时,星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当星星离我们更远时,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4)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5、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1)阅读P85页资料,思考:为什么人们长期未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
(2)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为什么能发现恒星周年视差?
(3)恒星周年视差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三、整理归纳:
1、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一种?为什么?
2、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3、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时倾斜不变的。
板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
公转周期为一年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3
任课教师:
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第一二课时: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参与观察活动,激起对春天的兴趣,为本单元的学习作好准备。
2.引导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引入:春天是怎样的。你们能在我们校园里找到春天的影子吗。
……
2.师:关于春天,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填写在“问题银行”里。
3.师: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式来讲述春天的故事呢。(提示:诗歌、绘画、童话剧、调查报告等。)
二、表达与交流
(一)故事与绘画
1.出示图片。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
(太阳、云、树、草地)
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边看图边思考。
(提示:想象屋子里、树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
2.请一同学们讲述,可以和老师说的不同,但要有次序地说清楚。评价同学们的讲述,启发同学们大胆地展开想象。
(二)童话剧
播放歌曲“春雨沙沙”,讨论下春雨的情景。
组织同学们演唱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三、布置作业:初步思考寻找春天的计划。
第三课时:探访春天
教学目标:
1.体验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2.认识春季的一些特点,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教学过程:
一、讲述目标
本课制定“寻找春天”的计划,确定展现春天特色的表达方式,并开始实施。
二、制订计划
1.选择研究春天的合适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比如:春天有哪些正在发生的变化。
春天的气温怎样变化。春天的种子怎样发芽。等等。
调查、实验、种植、观测等,都是比较实用的方法。
儿歌、绘画、观察日记、研究报告等都可以利用。
有部分小组的主题可能不适合探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为可行的活动。
2.填写书面计划
①结合教材上的表格,教师指导学生绘制计划表。
②填写具体的行动步骤。
3.分工①确定小组成员的职责。
②准备材料。③日程安适。
三、实施计划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实践研究。
分别进行调查、编写儿歌、彩排舞蹈、绘画、实验等活动。
比如,指导学生采集、制作花的标本。
(1)讲述:春天的花是很美丽的,如果我们把这些花采集起来,夹在书中,多好啊。书上这幅图告诉了我们采集花和夹花的方法。
(2)采花要注意的事项:
①不要采公园里的花,可以采野花或家里养植的花。
②采集的花要完整,要带上一些枝叶。
不要采虫咬过的花。
③采集春天的花后,把它们按照开花日期的先后夹在书页里。
④夹花时,要把花的姿态摆好,放平,夹住,压一下。
隔一二天,再把书打开看一看,夹的花不要与书页粘连。
第四课时:讲述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
全面了解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及其方法,并通过概念图引导学生主动总结,提高认识。
教学过程:
一、表达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举行“春天的故事会”。
组织学生分组交流,根据表达与交流的不同形式,设计若干交流活动区域,分别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多种表达与交流的形式,获得与春天有关的科学知识。
要求:把观点讲清楚,认真倾听他人的见解,积极参与交流活动。
二、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围绕“谁选择的表达与交流方式比较合适。谁表达的内容清晰准确、形象生动。”展开讨论。
2.填写“评议鉴定书”。
三、总结
指导学生概括大家的表达与交流方式,填写表达与交流方式概念图,总结表达与交流的常用形式及其方法,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
四、活动延伸
开展“季节信箱投递”活动,引导学生随时发现各个季节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将研究过程和结果用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投向季节信箱,在今后的学习中与大家一起交流。
第二单元:变幻的天气
第一课时:气象万千
教学目标:
1.了解气象的基本常识。
2.制定《气象科普小报》编辑计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确定主题,感受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心天气。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这个日期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吗。外星人友友又将与同学们一起经历编写《气象科普小报》的全过程,我们来给他说说地球上的气象吧。
师生举例:草船借箭、借东风、排涝抗旱等事例。
讲述:世界上有些地方没有冬天,终年炎热,挥汗如雨,人们不知道雪是什么模样。
有些地方千里冰雪,寒冷刺骨,人们住在冰块砌的`屋内烤火取暖。
有的时候,晴空万里,骄阳当头;有的时候,阴雨连绵,寒风刺骨。
这说明了在现实社会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学习,无一不与天气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要了解每天或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了解天气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交流:还有哪些人比我们更加关心天气,为什么。(如渔民、旅客、农民、战士、建筑工人等。)
结合教材P12,教师指导学生将其他学科与科学相结合,用儿歌、古诗等描述天气情况。
2.角色扮演:呼风唤雨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说自己对天气变化的感受。
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通过姿体语言来表达同学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达到补充、巩固的目的。
二、明确目标
讲述: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编写一份《气象科普小报》。
1.讨论内容
我们准备向外星朋友介绍什么。
讨论:全面比较地球上气象的种类,筛选出一些典型的、常见的气象,并了解它们形成的基本原因。
确定《气象科普小报》的主要组成部分。
2.了解编辑科普小报的一般流程
(1)确定主题。
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爱好或社会热点选择主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特点。
(2)搜集素材。
针对主题,有目的地通过实验、访谈、调查、查阅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包括文字记录、图片、表格等,并对搜集的素材进行必要的整理、选择。
(3)排版编辑。要求做到版面生动活泼,图案新颖贴切,不出现科学性错误。
(4)展示交流。
展示自己制作的科普小报,互相参观学习,虚心听取修改意见,不断改进编辑水平。
3.计划与组织
编辑科普小报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涉及诸多的环节,所以,组织、准备程序十分重要。
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参考教材P14,制定出书面的“编辑计划” 。
三、布置作业:
学生课后调查下一周的天气情况数据。
根据各组的计划,搜集相应资料。
第二课时:春风拂面
教学目标:
1.会做模拟“风的形成”的实验。
通过搜集资料和实验,了解风的成因。
2.能用5个以上的词汇来描述不同的风。
教学过程:
1.交流、提问
(1)引导:友友所在的星球上可能没有风,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友友对风很好奇,“风”是一种地球常见的气象,我们来向友友介绍一下吧。
(2)交流:介绍不同类型的风。
采用了教材上“找词语”这种形式,要求能用5个以上的词汇来描述不同的风。
通过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判断使用的准确程度,来体会地球上各种不同的风的特点,以及它们与人类、环境的关系。
(3)提问:友友问了许多问题,同时,同学们也可能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一起来填写“问题银行存折”吧。
2.假设、计划
(1)教师帮助学生确定一个感兴趣、通过实验可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如:风是怎么形成的。
(2)作出自己的假设性解释。
(3)制定研究计划,准备验证这个假设性解释的正确性。
3.验证性实验
(1)观察P17实验箱,介绍实验箱的构造和实验方法。
(2)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提问:在模拟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点燃蜡烛前线香的烟是怎样流动的。点燃蜡烛后线香的烟流动的路径又发生什么变化。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如下要点:蜡烛燃烧的热量使南方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从烟囱排出;南方的空气变少,压力变小,冷空气从左箱北方的孔流人补充,向南方移动,然后又受热上升……形成空气流动,产生一股小风,这股风的动力就是蜡烛燃烧的热量。)
(4)小结: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成风的。
4.研究自然界的风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1)提问:自然界里的风是什么力量产生的。是人力、电力、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
(2)思考并讨论:根据刚才做的模拟实验,想一想自然界里是否有类似的情况。
实验表明:由于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导致空气受热程度不同,热的空气会上升,冷的空气会下沉并向低气压区移动,空气的移动就形成了风。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4
这里主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向大家展示一下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物品,和他人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和骄傲。
教学目标:
1、从人的认识规律出发,灵活处理教材
尝试让学生根据一些现象,对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假设,并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参与活动的神经。再通过对一些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验证、修正自己的假设,通过探究,弄清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神经分布情况。
这个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也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而不是像教材那样直接陈述结论。
从一些现象,推测物体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并且进一步验证,也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解暗箱"。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神经系统
在学生探究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时,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有时得到了一个指令后,并不去执行这一指令,这是为什么?
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神经系统的工作要经过大脑的判断和指挥。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抛开整体,片面地研究一部分的做法。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课程编排以及科学教育理念层面上的问题。
3、树立大的`科学观,不能局限于课本上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出乎教师的意料,有些学生的思维会很有建设性,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指挥前臂举起的神经作用于前臂,在测试人接住下落物体时神经反应的速度时固定手的位置防止作弊,这些都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科学素养,是最可宝贵的。
教师的教学要从科学教育的整体要求出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与全班学生共享。
4、通过活动建立动态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设计了一个活动,让一队队学生模仿神经,传递信息、做出反应,效果很好,比简单的画图、多媒体更生动,更能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
第六单元 交流与质疑
1. 交流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参与辩论活动,能写出一篇辩论稿。 能够正确理解统计图表。
知识与技能: 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理解交流的含义。 知道选择交流方式的标准是符合科学事实、方便别人理解。 知道用文字、图表、模型和进行辩论是常见的科学辩论方法。 知道怎样辩论和写辩论稿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向科学家学习。愿意就科学问题展开辩论。 以中立的客观立场倾听和记录正反两方的意见。
教学过程
1、将学生分为两个组,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辩论的资料,辩论的题目是:对于已经确诊的“植物人”,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放弃救治。 二、探索和调查 1.对于“对于已经确诊的‘植物人’,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放弃救治。”这个题 目进行辩论。 2.让每组都选择学生做记录。
3.结束辩论,双方各自整理辩论的资料。 4.教师讲怎样写辩论稿。 5.小组完成辩论稿。
6.科学家也经常为了一些话题进行辩论。这是他们交流自己想法的一个重要途径。
7.科学家为了进行想法的交流,还有其他的交流方法。还有哪些呢? 8.阅读P66。 9.汇报。 1
0.讲解几种图表的注意事项。
三、回顾和解释 课后尝试再利用其他的方式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质疑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 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质疑。 知道质疑的内容有哪些。 知道科学不能弄虚作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敢于质疑别人,勇于接受别人的质疑。 形成注重真实的科学品质。 乐于发现问题,进行质疑。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什么是质疑。 知道质疑的内容有哪些。 知道科学不能弄虚作假。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什么是质疑,也不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 层次2:知道什么是质疑,不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 层次3:知道什么是质疑,也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不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层次2: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不能够尝试设计
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层次3: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能够尝试设计合
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通过对潜望镜内部结构的研究,使学生能利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通过课前搜集和整理有关潜望镜的资料,使学生学会利用书籍及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
2.通过制作潜望镜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
3.认识平面镜反光性质的应用;会制作简易潜望镜。
学生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潜望镜的文字、图片资料。
2.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条形纸盒、粘纸或双面胶、美工刀、镜子或镜片等。
教师准备:
1.有关潜望镜的图片、文字资料。
2.自制简易潜望镜。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玩镜子玩出了好多有趣的科学道理,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
生(齐):记得!
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交流)
师:哪个小组用两面镜子看到了窗外用眼睛直接看不到的景物?
生:我们小组做到了。
师:上来说说你们的做法,演示给大家看一看。
生:(边演示)我们是这样做的:两个镜片,一个斜对着窗外要观察的景物,不断调整另一个镜片的角度,最后就看到了窗外的景物。现在看到了,大家过来看看吧!(教师指派几个同学观看)
师: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从刚才这个小组的做法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我们做的“传光游戏”,当时我们用了4面镜子。
生2:我想到了潜艇上用的潜望镜。我从百科全书上看到潜望镜就是利用两个平面镜做成的。
师:你知道的真多!(竖起大拇指)他说得很有道理,潜望镜就是利用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反光)原理制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潜望镜的秘密。
2.交流资料,整体感知。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潜望镜的资料,结合自己对潜望镜的认识,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资料的情况。)
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通过交流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我们知道潜望镜开始只是用在潜水艇上,后来又发展到陆地上,主要在军事上用的多,这是我们小组找到的`一张潜望镜的图片。
(学生到实物展台上展示图片——一张潜望镜实物照片)
生2:我们小组找到了潜望镜的发明过程,我读给大家听:
潜水艇通过调节浮力达到潜浮的目的。1897年,莱克建造了一艘采用双壳设计的潜艇。当时所有的潜艇潜水后只能盲目地行驶,只有当潜艇升到接近水面时,才能够通过舷窗看到水面的情况。莱克设想制造出一种既不易让敌人发现,又可以在水下看到水上情况的仪器安在潜艇上。他买来一大堆各式镜子,试着制造。1902年某一天,他偶然地找到了正确的组合。他希望看到的街道和海港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后来,他又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找一位光学教授合作,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组装方法。他把它装在他制造的潜艇上,这就是后来固定的和可旋转的潜望镜的前身。至此,潜艇才第一次有了眼睛,再也不用在水下的黑暗中盲目游动了。
师:通过听这个小组找的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生2:我知道原来潜水艇上没有潜望镜,后来是一个叫莱克的人发明了潜望镜。
生3:我还知道莱克从1897年制造了潜水艇后就研究潜望镜,直到1902年才制造成功,用了五年时间,说明他很有毅力。
师:你体会得很深刻,很多科学研究和成果需要科学家用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科学研究就需要这种毅力和精神。
生4:我从中知道了潜望镜是用很多镜子做成的,而且必须正确的组装才行。
体的呢?它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的?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每组桌面上的简易潜望镜(牙膏盒自制型)揭开它的秘密吧!
(小组合作,有的先用简易潜望镜观察物体;有的在仔细观察简易潜望镜的外部形状;有的小组在小心的打开简易潜望镜,观察内部构造,并在纸上绘制简图;有的小组正在结合搜集到的潜望镜结构图讨论潜望镜的构造……)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和收获?
生1:我们小组发现潜望镜里有两块玻璃镜片,这两块镜片是这样放置的(实物展台展示绘制的简图)。
师:也就是说这两块镜片成什么角度?
生2:我知道,是平行的。
生3:反光的面是相对的。
生4:资料上说镜片与水平线成45度角。
师:还有补充吗?
生5:我们还发现潜望镜的长短不会影响观看的效果。
师:你是说哪一部分?
生5:竖着的部分。横着的部分不能太长,长了影响观看的范围。
3.动手制作,应用实践。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潜望镜的构造,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潜望镜?
生(齐):想!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做?给大家提点建议。
生1:用牙膏盒做潜望镜的身子,在上下相对的侧面分别挖一个正方形的口,然后将镜片放到里面。
生2:我反对,镜片不能放进去,要在盒子边上开槽,将玻璃镜片插进去。
生3:最好用胶带粘好。
师:镜片怎么放呀?
生4:成45度角。
师:还应注意什么?
生5:用小刀时要小心,别割伤手。
生6:插玻璃片时也要注意,最好用砂纸打磨一下,或边缘粘上胶布。
生7:做完后将外壳美化一下,最好涂成“迷彩色”,写上自己的名字,免得丢了。
师:同学们刚才提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老师这也有一个制作潜望镜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实物投影展示)。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早已跃跃欲试了,好,下面同桌合作制做一个潜望镜,然后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潜望镜,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学生制作潜望镜,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评价,课后拓展。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的主题是什么?
生(齐):潜望镜的秘密!
师:这个秘密揭开了吗?
生(齐):解开了!
师:谈谈你的收获吧!
生1:我知道了潜望镜是根据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制成的。
生2:我知道了潜望镜的内部结构,还自己制作了一个潜望镜。
生3:我制作的潜望镜非常漂亮,而且效果很好。
生4:我的潜望镜是在同桌的帮助下做成的,要不我恐怕做不成,我很感谢他。
生5:我知道了潜望镜的发明过程。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由于时间关系,课后可以继续玩一玩你们制作的潜望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以改进。另外,布置两个课后研究专题:
(1)、调查了解,真正的潜望镜是什么样的?
(2)、设计一个能够看到四面八方的潜望镜。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03-08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03-03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必备]01-23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滑轮》教案05-22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篇03-03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篇)03-22
关于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8-26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总结06-18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