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观察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2、认识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3、培养幼儿节约能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小瓶子每人一个,瓶盖或者能盛水的玩具每人一个
老师:玻璃杯两个,分别装水和牛奶,装有醋和水的瓶子各一个,瓷扣2个,每人一个盆子
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水勺,泡沫板。
过程:
1、请幼儿观察水是什么颜色的?并出示牛奶和水请幼儿比较,说说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有没有颜色?知道水是无色的,并出示“无色”的字卡。
2、拿两颗瓷扣,分别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较观察,能不能看到瓷扣不?为什么水中能看到?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3、出示醋,请幼儿闻一闻,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再闻闻水的'气味,说说水有没有气味?知道水是无味的,并出示“无味”字卡。
4、实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老师把杯子里的和盆里的水分别水倒另一个盆里,并问幼儿水怎么到另一个盆里的?象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瀑布一样,流到另一个盆里)
总结:水是流到盆里的,出示“可流动的液体”。
5、玩水游戏,让幼儿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来吗?怎样才能将水盛起来?用小瓶子,勺子,瓶盖盛并看看盛起来的水是什么形状的?说说水有没有形状?
总结:水装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状,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并出示“无形”的字卡。
6、与幼儿一同看看字卡,一起总结水的特征。
7、请幼儿讨论水可以用来干什么?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8、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节约水。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的兴趣并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幼儿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二)活动准备:
两杯红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看一看,想一想
谈话导题:“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教师把事先调好的红色的饱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了让幼儿观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衬上一张白纸。幼儿可以看见红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两层,非常好看。)
2.试一试:
导语:“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好看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教师给幼儿分别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两层的水来。)
3.说一说:
导语:小朋友,你们好看的水做出来了吗?和老师做的水一样吗?(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导语:“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水不能象老师的一样好看吗?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红水和小朋友的红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样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师的水很浓,象是蜂蜜一样,粘粘的。告诉幼儿:“因为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红色的水会在下面,透明的水就变成了两层。”
4.做一做:
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一杯红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师指导幼儿将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强调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为止。将放有白糖的`红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奇妙的水做出来了吗?
(五)活动建议:
本活动可以放在大班上学期进行,活动应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以方便教师进行指导。
(六)活动评价: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机会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本活动难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结果,使孩子们通过成功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活动使幼儿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芹菜,了解芹菜的结构名称,梳理植物和蔬菜的概念。
2、能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讲述,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实物芹菜每人一棵,剪刀、筐子、毛巾、黑板、白纸、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认识芹菜名称,了解幼儿已有的芹菜经验
看看桌上放着的是什么?在哪里见到过?
二、鼓励幼儿观察整棵芹菜的外形特点,尝试用比喻等方法进行描述
看看这棵芹菜站着像什么?横着又像什么?
三、了解芹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特点
1、提出观察要求:看看、摸摸芹菜,身上有什么?是怎么样的?
2、幼儿分组自主观察,教师巡视,个别引导,了解幼儿的观察情况
3、集中、交流:你找到了芹菜的什么?是怎么样的?
根据个别幼儿的反馈,引导全体幼儿关注,共同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如:谁也找到芹菜的根了?是怎么样的?好像什么?教师在幼儿讲述一个部分之后,在黑板上直接画出该部分结构的样子,以验证幼儿的发现。
四、理芹菜
1、了解幼儿对于理芹菜的经验;家里是怎么理的?
2、提出帮助食堂理芹菜要求: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3、重点引导幼儿认知芹菜叶是可以吃的,理过芹菜之后手上会有异味,让幼儿了解芹菜的营养价值,同时寻找芹菜的茎。
五、梳理植物和蔬菜的概念
六、延伸活动
看相关视频再次了解芹菜的种植过程。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获取了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的方法,发展了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好奇心,并享受到了自己的成功,得到了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了学习科学的兴趣,萌发了对大自然的关爱。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几种植物的新芽,了解每种植物的芽都不一样。
2、学习用语言完整地表述自己观察的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征。
3、愿意积极寻找资料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分享。
活动重点:
观察几种植物的新芽,了解每种植物的芽都不一样。
活动难点:
学习用语言完整地表述自己观察的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收集关于植物新芽的图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老师:小朋友们,请你们说说春天到了,植物会怎么样呢?你们看过植物的新芽吗?你们看过的植物的新芽是怎么样的?
(幼儿回答)
老师:哦,刚刚有些小朋友跟我们分享了他看过的植物新芽,它们的形状都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些嫩嫩的新芽吧!
二、看幼儿用书上的图片,观察几种植物的新芽,发现植物的新芽是各种各样的。
1、这里有四张植物的图片,请你们看看这些植物都是什么样的?它们的芽一样吗?都是什么样的呢?
2、老师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植物新芽。
老师:这个新芽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这个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征。并用动作将它的外形特征表现出来。
老师小结:小白菜的新芽像一对小翅膀呢,看起来真可爱。蕨类的新芽是绿色的卷卷的,像个小拳头,真好看。树枝上也冒出了嫩芽哦。还有最特别的红楠的新芽是红色的呢!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其他植物的新芽。
(播放收集的图片)
老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植物的新芽,它们又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豆子发芽的图片
老师小结:绿豆发芽了会长出两片尖尖的小叶子、黄豆和花生发芽了会长出两片心形的叶子。
四、结束活动。
老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的新芽,它们在春天都会慢慢的发芽然后长大,小朋友回家之后也可以继续跟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看看还有哪些植物发芽的照片哦!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5
设计理念:在平时的美术活动时,老师都要求幼儿在使用水粉颜料时,水粉笔不要从这个颜料盒拿到另一个颜料盒,以免将颜色混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班上有小朋友大叫:老师,潘峻把水粉笔乱放。我走过去,正想制止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小家伙却抬头对我说:老师,颜料会变的。小家伙一说完,周围的小朋友都吸引过来了,大家都看着一瓶黄色颜料因为放进了红色笔,上面都变成了橙色。孩子们都很惊奇地叫着:“老师,颜色会变!”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以此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大胆创造。
教学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3、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喜悦。
教学准备:
红、黄、蓝颜料若干,小桶(每组一个),每位幼儿一个大的调色盘,人手一支调色笔。
教学过程:
1、老师出示红色,黄色,蓝色颜料。请幼儿观察,说出颜色的名称。
2、告诉幼儿:“我们今天都是小小魔法师,要变魔术。
3、老师操作实验,引起幼儿兴趣,并请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
——将红色颜料(部分)到入一个干净的杯子里,然后再到入黄色颜料。用搅拌棒搅拌,请幼儿仔细观察颜料发生的.变化,并与原来的红色和黄色的颜料做比较。
4、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回忆实验过程,说出实验发生的变化。
5、给幼儿提供颜料,鼓励幼儿自己变色,比比谁的颜色变得多。给幼儿提供大幅白纸,让幼儿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
6、和幼儿一起将作品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
2、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6
教育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有的物品可以溶解于水,有的不能溶解于水。
2、乐意参加科学实验活动,积极探索、发现。
活动准备:透明容器、搅拌棍、盘子、盐、颜料、积木、白糖、布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一个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进行观察。
1、出示一个小盘糖后提问:这是什么?它放到水里会怎样?
2、在集体前演示,鼓励全班幼儿观察糖的.变化。
3、感知糖溶解于水:搅拌后的糖呢?
4、请幼儿喝一喝,水有味道吗?
5、小结:因为糖会溶解于水中,所以水就会有甜甜的味道。
二、和幼儿一起观察实验材料。
1、这里还有许多东西,瞧瞧是什么?
2、将它们一个个轻轻放入水中,搅一搅,看看会不会溶解。
三、集体交流、总结。
你发现哪些东西会溶解?哪些东西不能溶解?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利用感知器官观察沙子的组成结构,了解沙子细小容易塑造的特性。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探索兴趣。
活动过程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观察沙子】,推测一下沙子颜色不同的原因。
-你见过沙子吗?
-你在哪儿见到过沙子?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什么沙子有不同的颜色?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观察沙子】,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以及备品。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观察一下我们周边能看到的沙子。
-看一看实验顺序。
1)用眼睛观察沙子。
2)用鼻子闻一闻沙子。
3)用耳朵听一听沙子的声音。
4)用手摸一摸。
5)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活动1:观察沙子】
3.用五感来观察我们周边收集来的沙子。
-沙子是什么颜色的?
-沙子有什么气味?
-用手抓一把沙子,然后让沙子从指缝间漏掉,会有什么声音呢?
-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沙子。
-你看到了什么?
【结束】
4.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观察沙子(海边有许多沙子)写出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不要让幼儿把沙子放入口中。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每次到户外游戏,孩子们对吊绳总是百玩不倦,想方设法用吊绳去击打前方的攀登架,虽然总是打不到,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每经过都想尝试一下。于是我就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垂吊了不同绳子,引导孩子探究绳摆的活动。
我先请孩子随意摆动系有瓶子的绳子,来感受绳子摆动的现象,并收集孩子的问题和已有经验。在孩子们了解什么是摆动后,我们进行了物体摆动条件的探究——物体重量对绳摆的影响。在过程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i种绳摆(没有水、半瓶水、装满水的瓶子),引导孩子通过用绳摆击打前方固定距离的“怪兽”,发现了i种水瓶摆动结果不同,孩子们能发现其中的原因——重量不同。“那如果重量一样,绳子长短不同会怎么样呢?”便成为我们此次活动探究的出发点。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观察绳子摆动的现象,探究长短不同的绳子摆动的距离不同。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对活动中的发现进行描述。
3、对“绳摆”科学现象产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天花板上垂下的长短不同的彩色绳子、相同的瓶子、被击打物若干个(相同距离)、记纸若干、幼儿姓名卡。
2、经验准备:有对物体摆动的经验。
重点、难点:
了解绳子长短不同是影响摆动远近的重要因素。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绳摆和以往的不同。
教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绳摆,和昨天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孩子们很快就回答了,这些绳子刷上了漂亮的颜色,绳子有长有短,绳摆下面挂的都是满瓶水。
幼儿1:红色的绳子长,绿色的绳子短。
幼儿2:瓶子是一样的,都是满瓶水。
幼儿3:昨天我们玩的,有的是半瓶水,有的重的是满瓶水,有的很轻,没有水。今天都是满瓶水,都是重的。
2、探究不同长短绳子的摆动情况。
(1)引导幼儿操作绳摆。
教师:我们上次是怎么让瓶子动起来的?
幼儿:把瓶子拉起来,再松手就动起来了。
妞妞上前演示,将瓶子稍稍拉起,再松手,瓶子小范围来回摆动。
周皓辰马上说:往后推,瓶子就摆动得更远了。
一帆:绳子拉得越远,瓶子荡得越高。
教师:那绳子拉得近一些呢?
幼儿:荡得可能就近一些吧。(一副得意的`样子)
安全提示:幼儿在绳子摆动的过程中注意摆动方向,幼儿站在一边进行实验,另外一边不要站人,不要从中间穿行。
(2)请幼儿猜想:这些长短不同的绳摆都能打到前面的“怪兽”吗?
(绳摆前面放有纸盒做的“怪兽”教具)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行”。
(3)请幼儿验证:摆动长短不同的绳摆,来击打前方距离相等的“怪兽”。提示幼儿站在起始线后,手臂伸直,自然松手,让绳摆自然摆动。
小朋友开始依次用两种长短的绳摆,击打前面的“怪兽”。
芳芳用短绳尝试了三次都没成功,绳子末端系的瓶子始终够不到“怪兽”。于是,她又尝试用旁边的长绳子,这回成功了。她重新回到短绳子处,试了两次,还是够不到(怪兽)。这时教师问:“芳芳,你刚才用两根绳摆试了几次,有什么发现吗?”
芳芳:“我用这个绳摆(指着短的绳摆)瓶子怎么也打不到怪兽。用那根(较长的绳摆)就成功了。”
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旁边的几个小朋友说:“因为这根绳子太短了,那根比较长。”
佳依:“长绳子打得远,所以就够得到。”
教师:“请把你们的结果记下来吧。”
(4)及时记:请幼儿把自己的发现记在集体用的大表中,在可以击中目标的绳摆标记中贴上自己的名字。
3、分享及经验总结。
(1)幼儿根据记的结果进行统计、分享。
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自己的实验过程。
教师:“刚才辰辰第一个打倒。陉兽’,我们先请他来说说。”
辰辰手指长绳:“我是用这个瓶子打倒的。”
教师:“为什么这个瓶子能打打倒‘怪兽’?”
辰辰:“因为这个水装满了,它很重。”
教师指短绳子:“那这个瓶子也是装满水的,为什么它没有打倒‘怪兽’呢?”
辰辰恍然火悟:“哦!我知道了,因为这根绳子长,所以能打倒(怪兽)。那根绳子太短了,所以就够不着(怪兽)。”
(2)通过记表帮助幼儿小结“今天的新发现——绳子长短影响摆动”。
教师:“绳子的长短不一样,你们发现摆动有什么不一样呢?”
言言:“长绳子摆动得远,短绳子近。”
辰辰:“短绳子摆得太近了,够不到‘怪兽’。”
教师:“哦,小朋友发现绳子的长短不同,所以摆动的远近也不一样,长绳子摆动的距离——”孩子齐声说:“长。”
教师:“短绳子摆动的距离——”孩子齐声说:“短。”
4、延伸活动。
提供长短和重量相同的绳摆,请孩子自由探究,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从最初的“随意摆弄绳摆”再到了解什么是“摆动”到后来的了解“影响物体摆动的条件”。孩子们积累了许多的知识和经验。在孩子猜想和验证、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原有经验是解决新问题的基础。
活动充分调动了每位幼儿的积极性,甚至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也积极参与了活动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2、活动中的不足:
在结束部分,我感觉应把发言的机会交给幼儿,帮助幼儿自己归纳总结,这样有助于幼儿梳理自己的经验。
主要内容:
1、活动设计新颖、有创意,在活动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材料准备很细致,老师将每一条绳子都刷上了颜色,这样很清楚、直观发现规律。非常方便幼儿记与表达。
2、和绳子颜色相对应的记纸、幼儿通过粘贴自己的名字进行记,这些都适合中班幼儿,方便他们将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记以及在后面的分享活动中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
3、老师充分地利用教室空间,大胆地在吊顶上垂下绳摆,创设的学习环境适宜进行小组探究。如果在室外环境中进行,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
4、建议最后环节把总结的机会让给幼儿,可以让他们完整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综合评析: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去发现、思考,并及时让幼儿表达、总结新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捕捉幼儿遇到的困惑和关键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幼儿主体地位的发挥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结合。如教师先让幼儿操作摆弄不同长度的绳摆,然后请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认为是瓶子重量不同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提示,“两个瓶子里的水满满的,重量一样”,最后引导幼儿明白是因为绳子长短不同所致的。
对“绳子”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对关键经验进行详细梳理和准备,这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做的经验准备。从整个过程来看,是师幼相互激发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
从小组反思水平看,小组成员能紧紧为同绕教师开展的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主要针对教师再材料提供、环境创设、记方式等几个方面如何支持幼儿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研讨了活动的优点,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小组反思的内容较细、较全面、表现出了较高的反思水平。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感知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激发探索兴趣。
2、学习根据自己了解的原理,动手制作不倒翁。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不倒翁玩具,纸团、沙子、鸡蛋壳等。
活动过程
一、展示各种各样的'不倒翁玩具,鼓励幼儿游戏。
1、老师这里有许多玩具,请你玩一玩,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2、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吗?请你用动作学一学。这些不会倒的玩具接触桌面的部分都是一样的吗?
二、观察不倒翁玩具,找出它们不倒的原因。
1、请你再次观察一下不倒翁,找找它为什么能摇摇摆摆却不倒的原因。
2、老师操作,请幼儿仔细观察,独立寻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3、小结:原来不倒翁上面很轻,下面比较重,接触桌面的底部是半圆形的,而且里面的东西是固定的。
三、鼓励幼儿动手制作不倒翁玩具。
出示沙子、纸团等材料,请幼儿分别用沙子和纸团装入其中,看能否做出不倒翁。
四、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
你们制作出不倒翁了吗?你是怎样制作的?将纸团放进乒乓球或鸡蛋壳中会怎样?为什么?将沙子放进乒乓球或鸡蛋中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10
内容分析:
《观察我们的身体》是小学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第一课时。当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观察身边事物的时候,他们观察和研究的对象在逐渐增多,他们也能够自觉地把这些事物纳入到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去。“我们的身体”这个单元包括七个部分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认识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身体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动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他们的健康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观察活动构成。观察活动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身体外部的组成部分,二是感知身体内部构造。身体外部的观察活动希望学生围绕“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展开思考。身体内部的观察活动由“人体的有些组成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却可能听到、触摸到或者感觉到它们的存在。”这句话引出。活动中,学生要根据观察内部进行分析,思考使用怎样的观察方法才能观察到看不到的身体内部。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对象,而当我引导学生对身体关注的时候,熟悉的身体活动与陌生的身体结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非常熟悉的身体一下子变得陌生了,平时习以为常的现象变成了问题接踵而来。学生对于自己身体的研究可能在这样的状况下展开了。“观察我们的身体”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并尝试着以功能的`不同划分身体的结构引出深入的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观察,希望学生能从盲目的“看”状态过渡到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次序观察身体的外部特征,从而获得更系统的有关身体方面的知识,至于身体内部的构造,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身体内部的构造,并不在乎学生对身体内部知道多少,学生只要是自己动了脑筋,真正学会去观察就达到目的。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也很强,但缺乏合作意识和倾听习惯,这节课强调小组的分工合作。
设计思想:
在这一课中,要向学生介绍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的结构,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这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2)、能联想人的身体如果左右不对称,生活中将会怎样,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有顺序、有目的、有计划、仔细地观察人的身体。
(2)、能用看、摸、听等不同手段进行观察,有意识地记录观察的结果,并能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3)、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多种方法亲自观察。
2、观察中要做记录,并且学习整理和总结观察材料。
难点:启发学生用看、听、闻、摸各种方法结合进行感知身体的内部构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体基本结构模型、空白纸、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课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谜语,让同学们猜猜是什么?谜语:有一种动物,会走、会跑、会说话,能学习、能思考、能劳动。猜猜看,这种动物是什么?(人)
2、对,同学们多聪明。刚才说的这些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的身体。(板书课题:观察我们的身体)
二、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外形特点
1、请一位学生上台让学生观察,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由上而下认真观察这位同学,说说人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交流)
2、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展示人身体各部分分解图片,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图形并标出各部分名称。(多媒体课件)(板书:头、颈、躯干、上肢、下肢)
3、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上肢、下肢这几个部分组成。(教师边说边在自己身上做演示)请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这些部位,然后请上同学上台演示一下。
4、游戏放松。请同学们跟老师边念口令边做动作。(摇摇头,伸伸脖子,扭扭腰,拍拍手,跺跺脚,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拍拍手吧)
5、同学们观察这幅图(多媒体课件),你们发现人身体的这几部分,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左右对称)
三、体验身体对称的好处及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1、请同学们观看这些画面。(多媒体出示杨威体操、郭晶晶跳水、舞蹈等照片,简单介绍)
2、我们人能做出这么优美的动作,是因为我们身体的对称,才能保持平衡,我们才能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如果身体有所缺陷,生活将会怎样呢?我们现场来体验一下。
(1)、请两位学生上台,一位单腿跑步,一位双腿跑步,并说说亲身体验的感受。
(2)、进行单、双手系红领巾比赛,并说说体验感受。
3、课件出示残奥会的运动员,简单介绍。
4、教育学生爱护生命,关心弱者。
四、初步感知身体的内部构造
1、先猜一猜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你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观察吗?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并随时做好记录(填课本第64页的记录本表)
3、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1)、可以通过看、听、闻、摸等方法来感觉人体的内部构造。
(2)、个别同学提出可以到医院拍X光或B超等方法,教师给予表扬。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有所获,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六、探究拓展
展示并简要介绍人体内部结构模型和骨骼模型,激发学生课外继续探究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头、颈、躯干、上肢、下肢 (特点:对称)
精巧和谐之美
感知——身体的内部构造(看、听、闻、摸 )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认识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制定观蛙计划;
2、通过活动,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为拯救可爱的绿色的小青蛙开展一些宣传保护活动,向社会发出倡议书。
3、通过活动树立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制订出观蛙计划,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发出保护青蛙的倡议。
教具准备: 录象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课
青蛙有“庄稼卫士”的美名,你也许书上、电视里看到过不少有关青蛙的介绍,可是却未必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过青蛙吧?本节课我们来认真观察一下青蛙吧。有机会还可趁着青蛙活动比较活跃的时节,开展一次野外观蛙活动,走进小青蛙的生活世界!
二、想一想?
1、在哪里容易找到青蛙?什么时候观察青蛙比较合适?进行野外观察要注意什么?
2、观看录象 和 青蛙标本
3、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三、制定观察计划
1、要全面认识青蛙,应该观察青蛙的哪些方面??
2、制定观蛙计划:
观察目的: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观察方法及装备:
观察内容:
组员分工:
安全准则:
回顾、好野外观察的情况后,在小组交流后,谈收获和感受。
四、思考
1、从可行性、方便性等角度,选择观察哪些内容比较合适?
2、小组中每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分工和需要做的准备吗??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滚动各种物体,探究能滚动的物体的形状特征。
2.尝试用不同方法把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
活动准备
1.玩具城(能滚动和不能滚动的玩具或物品若干)。
2.贴有能滚动或不能滚动标识的大筐各一个。
3.以小组为单位,给每组提供操作材料,进行不能滚动变滚动的尝试。
4.幻灯片。
5.笔、纸、双面胶、柜子、幼儿使用的桌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玩玩具,引出"滚动"。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小礼物,希望小朋友能喜欢。(把玩具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
师:请把小椅子下的礼物拿出来,玩一玩!(幼儿玩玩具)。
师:刚才你们的玩具是怎么玩的?(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说出"滚动"。幼:皮球可以拍。师:皮球除了可以拍还可以怎么玩呢?幼:还可以滚?师:你们手中的'玩具哪些也是可以滚动的?)
二、围绕"滚动和物体形状的关系"讨论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
总结:原来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它的形状都有圆形的一面所以能够滚动。
三、幼儿设计标志
1、幼儿想象用什么标志表示"滚动"和"不滚动",为下个环节铺垫。
师:其他的礼物就是不能滚动的。现在请小朋友帮老师设计标志,你们觉得"滚动"标志应该怎么来表示呢?(幼儿想象,说出好的标志马上采用其想法,并画下来。)
师:"不会滚动"的标志又应该怎么表示?(幼儿想象,教师画下来。)
四、幼儿送玩具回家
送礼物回家
师:礼物要回家喽!请小朋友将能够滚动的礼物送到贴有滚动标识的筐子里,不能滚动的礼物送到贴有不能滚动标识的筐里。(教师检查幼儿是否送错,幼儿自己纠正。如:我觉得这件礼物有疑问?)
五、尝试让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
1、明确任务(每组分别提供报纸、硬纸、橡皮泥、气球、两个半圆,可以滚动的器皿,双面胶也带去)。
师:刚才我们说到,滚动的物体都有圆形的一面,徐老师还提供了一些物品,我们看看它们能不能滚动?(幼儿回答:不能)
师:今天我们就要挑战这个任务,把这些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请小朋友走到自己的座位进行尝试,成功了举手告诉我哦。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滚动尝试
总结:小朋友们都想出了好办法,你们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滚动。
六、结束:滚动乐园
出示幻灯片
师:哇,原来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运用到了滚动,现在让我们回自己教室去找找,教室里有哪些物体也能滚动吧!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树有常绿树和落叶树,观察、比较它们的不同。
2、认识几种常绿树和落叶树,知道它们的名称。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
2、收集一些关于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捡落叶。
1、利用孩子们散步的时间,带领孩子们去捡落叶。
师:孩子们今天散步的时候,老师请你们在幼儿园捡到了很多的树叶,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捡到了多少的树叶,然后再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认真观看树叶,同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树叶。
师:你看到什么样的树叶,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教室小结:
刚刚老师请小朋友捡了很多树叶,发现有的树叶是黄色的,有的是……
二、集体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
1、师:现在冬天到了,这些树叶都是冬天里的树叶。我们发现树叶有什么变化吗?树上的叶子都掉了吗?
教师小结:冬天里的树叶,有的树上的叶子变黄了,慢慢的掉下来,有些树的叶子还是绿绿的。
2、冬天到了,为什么有些树的树叶掉了很多,有些树的叶子掉了很少,甚至不掉呢?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有秩序地讨论)
三、了解几种常绿树和落叶树,知道它们的名称。
1、出示常绿树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看看,树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颜色是什么样的?这颗树叫什么名字呢?老师来告诉你们。
2、出示落叶树图片,小朋友再看看,这就是落叶树,它们的树叶是什么样的?颜色怎么样?
3、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这些树有什么区别?
教师小结:常绿树的叶子是硬硬的、光滑的、厚厚的、有水分;表面有蜡质。落叶树的叶子是软软的、粗糙的、薄薄的、没有水分。
4、迁移幼儿经验,说说还知道有哪些常绿树和落叶树。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有哪些常绿树和落叶树吗?把你想到的告诉全班的小朋友好吗?
老师再次出示一些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丰富幼儿对常绿树和落叶树的认识。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准备:
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趣的天气图标”。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城市天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
活动过程:
1.户外观察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参加了环游中国的活动,刚刚从北京来到广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们这儿,天气暖和多了,穿着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这里的温度是多少啊?”“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气预报今天是7℃~1 5℃,我们一起到户外去感受一下天气吧?”
(2)幼儿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动室外去观察、感知天气特点,并学习用晴天(或阴天、雨天)来描述当天天气(关注天气预报的幼儿可能会说出当天的天气类型和气温)。
(3)“喜羊羊”:“过几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气怎样。小朋友帮我出出主意,怎样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气呢?”
适时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回忆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气的基本途径。
2.通过讨论,幼儿学习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感知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1)教师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截图,启发提问:
“图中有谁?”(天气预报员和天气图标。)“天气预报员告诉我们什么?”(预报明天的天气情况。)“除了看电视,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气预报?”
(2)幼儿根据经验回答。
(3)教师逐一出示报纸、手机、网络等三种天气预报截图,让幼儿了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天气情况。
(4)简单复习已有知识“小动物气象员”,巩固幼儿对动物习性的了解。
指导语:“除了天气预报,在以前的科学活动中,我们知道了有些小动物能‘预报天气’,还记得它们是谁?是怎么预报天气的?”
幼儿回答。师小结:鱼儿上浮、蜻蜒低飞、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现象都是动物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
(5)讨论,进一步了解天气预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指导语:“除了晴天,还有哪些不同的天气类型呢?”(雨天、阴天、多云天气。)指导语:“如果明天是周末,天气预报是晴天,你想做什么?如果预报是雨天,你想做哪些事?”
3.幼儿认识天气图标,能准确说出其名称并操作相关学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气预报图的天气图标,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结合操作学具,认识晴天、雨天、阴天、多云、晴转多云等天气图标。
指导语:“这个图标画了什么?表示什么?你手上有与这个相同的图标吗?请把它举起来,和同伴互相看看举得对不对。”
(2)出示北京和广州的城市图片(教具),其中有过去一周内连续5天的天气情况。要求幼儿根据图意,正确找出学具中与教具图片相对应的天气图标,并大声说出正确的天气图标名称。
(3)引导幼儿了解天气图中的气温如8℃,在播报时要念成“8摄氏度”;如果图中的气温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摄氏度”。
4.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播报内容,尝试按要求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
(1)指导语:“哪位小朋友能像天气预报员那样播报天气呢?大家一起想想播报天气时要说些什么呢?”
(2)幼儿自主上前,根据生活经验,尝试播报天气。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播报,了解其播报的内容和顺序是否符合要求。
(3)幼儿观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视频,然后说一说天气预报的播报内容。教师适时提出本次活动中天气预报的播报要求(按“日期一城市一天气类型一气温”的方式进行播报)。
①幼儿独立尝试按要求播报天气(如:“2O13年1月8日,北京,晴,-11℃~O℃”;“20xx年1月8日,广州,多云转小雨,7℃~13℃”)。
②幼儿说出天气类型后,还要提醒同伴在这样的天气中应该注意什么,如:如:广州明天是“雨”,大家出门时要记得带伞等。启发幼儿在家时也提醒家人根据不同的天气安排好生活。
5.幼儿分组操作,制作天气记录卡,尝试当“天气预报员”,按要求播报天气。
(1)天气记录卡制作要求:仔细看手中天气预报记录卡上的一些图片,想想看图片中是什么天气,找出代表这种天气的图标,每组制作出两份天气记录卡。
(2)幼儿4人一组,根据学具中已有的图像,找出相应的天气标志图片进行配对后粘贴,制作出天气记录卡(记录卡例举)。
(3)组员互相观察和评价自制的天气记录卡(活动当天是星期一,幼儿预报的是星期二、三、四的天气),如有不正确之处,尝试在组内讨论并修正。
(4)学做“天气预报员”。
①教师再次强调播报要求:“小朋友播报天气的时候,要讲清楚播报的日期、城市、天气情况和气温,比如,今天是1月7日星期一,小朋友可以播报明天的天气‘2Ol3年1月8日,北京,晴,一11℃~O℃’。”
②幼儿先在小组内按照播报要求和记录表的内容,向同伴播报天气,同伴之间相互评价。
③请幼儿推选出小组内的优秀“天气预报员”,让他(她)拿着本组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到“小小气象台”上预报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其他幼儿认真倾听。
④优秀“天气预报员”轮流上台播报天气。
⑤教师点评幼儿的播报情况,重点指导幼儿学习播报“晴转多云”等有变化的天气情况。
指导语1:“如果1月8日当天,广州上午是多云,而下午是小雨,那我们应该怎么播报呢?”
教师按顺序出示广州的晴天和多云两幅图,并通过手势暗示幼儿。
指导语2:“如果遇到当天天气发生了转变的情况,我们可以先说前一种天气情况,再说后一种变化了的天气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个‘转’字来表达天气的变化,如‘20xx年1月8日,广州,多云转小雨,7℃~13℃’。”
6.结束环节:集体到户外去观察并尝试推测明天天气情况,相互用完整句式预报。
结束语:“刚才我们都试着进行天气预报,请小朋友今晚回家和家里人一起看看天气预报,对自己刚才的预测进行验证。明天回园时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为大家播报天气。”
活动延伸:
1.在班级主题墙上设置“天气预报图”,引导幼儿轮流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2.在语言区新设“小小气象台”,供幼儿自主播报天气。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15
目标:通过小实验使幼儿感知水瓶的沉浮与水量的多少有关,并通过记录进行简单加减法运算的练习。
通过小组操作记录,引导幼儿感受科学实验的快乐提高幼儿分工合作的能力。
准备:矿泉水瓶、水杯、烧杯、装满水的容器
过程:
一、观察图片
1、猜猜这是什么?由图片引出船。
2、提问:你见过什么样的船?
3、请幼儿观看常见的船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说出船都是浮在“水面上”的
提问:水下有船吗?
引导幼儿说出水下有潜水艇
二、动动小脑筋
1、观察潜水艇,提问:
潜水艇只能在水下航行吗?
它是怎样浮出水面的?
2、观看潜水艇沉浮Flash
说一说潜水艇是怎样下沉和上浮的.
小结: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储水箱,潜艇下沉时就把水箱内装满了水,水的重力带动潜艇沉到水底;潜艇上浮时就把水箱中的水放出去,潜艇就浮到了水面上。
3、提问:假如矿泉水瓶是一个潜水艇,你能不能让他沉到水底或者浮出水面?
三、动手试一试
1、观察记录表 测量水瓶中盛有多少水才能使“潜艇”下沉
2、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记录方法。
3、分享实验结果。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16
一、 目标:
1、 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观察活动,体验看、听、摸、闻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2、 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美妙、研究自然的乐趣,从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研究活动。
3、 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交流、合作对学习的作用。
4、 使学生领悟到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体。
二、 重点:
开展科学观察活动,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三、过程: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一、引入(1-2分钟)
1、 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给大家上一门新的学科《科学》。
师:同学们一定会问,《科学》是学什么呢?它有哪些内容呢?我告诉你们,科学课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内容,比如,火山、地震、宇宙、天气、植物、动物、人体、电、光等。现在我先把《科学》第一册的内容用小图标来表示,你们猜猜这些小图标分别表示什么内容。
师∶同学们一定要问,这些内容怎么学呢? 我告诉你们,每个单元都有许多有趣的活动组成。我们学科学就是要亲自参加、经历这些活动。比如观察蚂蚁的身体,测测蝗虫跳多高,看看蜗牛是怎样爬的。通过这些活动长知识、长才干、长智慧。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2、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这里有一幅图,仔细看看图上有什么,然后告诉大家我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
1、 引入――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2、引入――激发看树的兴趣。
二、看图片上的树
1、 出示一张树的图片估计。
请你先看1分钟,估计你能发现多少点情况?还有更多的吗?
2、 组织学生交流、倾听。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说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能一口气说多少点情况。
注意:做到不重复的补充介绍。
3、 再次估计。
你们再估计一下,看这幅图你最多能一口气说出多少点情况?
1、看图先估计数量――激发起想看得更多的欲望。
2、 老师用手势、用问题――鼓励发言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倾听发言。
3、 对图片中能发现的内容作一个上限估计,为后面活动得到的数字作好比较的准备。
三、回忆在树前曾看到过什么。
1、过渡:难道一颗大树真的就只有这么多点情况吗?(曾在树前看到过其他情况)
2、回忆:回忆在一颗真正的`大树前。曾经看到过什么?数数能说出几点。比看图的发现是多还是少?
3、小组内交流:小组内说说你自己曾经在大树看到过的情况是否比看图的多?
4、全班讨论:为什么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的情况比看这张图片的发现多得多?
1)师设问――过渡到真正的大树。
2)师追问――调动深长的回忆,互相影响引发回忆内容。把内容控制在自己真正看到过的范围内。
3)生分小组讨论发现真正的树的内容比图上看到的多。
4)讨论、师追问――进一步明确为什么会多。
四、引导学生从看树到观察一颗树。
1、 设问:
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过的内容比看图片的内容多得多。如果我们现在到校园里去,站在一颗真正的大树前――请估计 一下自己:你看到的内容会比图片、比我对大树的回忆多还是少?
2、 思考:天天都看到过树,为什么再去看看,会看到更多的内容?
3、什么是观察(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1)一步比较――为提出“观察”做准备。同时激发学生实地看树的兴趣。
2) “有目的地看”
3)追问――初步认识观察与看是不一样的。
五、交流观察
1、 提问:如果现在去一颗树底下,你想观察树的什么?怎么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2、 小组讨论:看看你们小组会想出多少种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3、 交流:哪个组先上来说说,其他同学听听是否可行,有没有建议或补充,对他们进行帮助。
4、提出观察建议:每组观察一颗树。用各种方法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建议课后观察更多的树,下一节课要描述自己观察的那颗树。
1)设问、追问――推动学生想一想观察的内容。
2)组织学生自主讨论、交流、争论――希望学生相互启发影响即将开始的观察大树的内容和方法。
3)师生共同交流――简要了解观察大树不只是用眼睛,包括眼、耳、鼻、舌、手多种感官的运用。
4)老师的建议――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观察、记录和描述。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观察、记录和描述。鼓励学生观察更多的大树。
六、观察大树
学生分组观察大树。
老师观察学生的观察活动并参与。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大树笔记的制作,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制定并实施活动计划,发展计划和实施能力。
3、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记录大树的特点。
活动准备
白纸、蜡笔或油画棒、事先拓印好的树皮纹路、电子大书、教师自制一份大树笔记、绳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树皮拓印画,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树皮拓印画,请幼儿猜猜是什么?(树皮纹路)
——教师出示树皮、白纸和彩笔,拓印一份树皮拓印画给幼儿观察。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大树笔记》,商量制定《大树笔记完成计划表》。
——教师出示自制的《大树笔记》,鼓励幼儿用《大树笔记》记录大树的.特点。
——请幼儿思考:《大树笔记》可以记什么?怎么样去记录?
——出示电子大书,引导幼儿阅读《大树笔记》。
——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并制定《大树笔记完成计划表》。
如分几次活动完成,每次记录树的哪部分?要不要分组,每组完成什么内容?
三、指导幼儿按照《大树笔记完成计划表》的内容去完成。
——和幼儿商量带什么工具、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教师带幼儿到校园里去收集《大树笔记》的材料。
四、将幼儿的作品装订成册,分享阅读。
活动应变:
1、可以将活动改为一次亲子活动,到植物园、大自然中去收集制作《大树笔记》的材料。
2、由于《大树笔记》内容较多,而且户外活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按照幼儿用书《观察大树》的内容分成几次活动进行,或者分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活动延伸:教师可把活动中未完成的《大树笔记》发给幼儿,让家长一起来完成,也可要求家长找一些照片丰富《大树笔记》。(幼儿和树的合影)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幼儿自制的《大树笔记》,让幼儿说一说大树的特点,表达对树的喜爱。
科学区:投放各种工具和各种坚果让幼儿尝试果实,观察各种坚果果实。投放策略工具让幼儿常见物品。
环境创设:在班级门口展示幼儿已制作好的《大树笔记》,并请幼儿去解说,体验成功的喜悦。
家园共育:请家长鼓励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工具和常用的记录方法,并支持幼儿用这些工具测量生活物品。
随机教育:户外活动时,鼓励幼儿学会观察不同的事物,并做好记录。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18
活动目标
1、能通过仔细观察,获取有关蝌蚪的一些趣事,并大方地讲述出来。
2、对能说说自己看到的有关蝌蚪的一些趣事。
活动准备
电脑一台,放大镜、观察记录本、蝌蚪实物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老师:春天来了,池塘里又多了谁?(小蝌蚪)
你们认识小蝌蚪吗?它长着什么样?
幼儿可能答:小蝌蚪长着一个黑黑的大脑袋,后面拖一条长长的尾巴。
二、通过观察、记录,认识蝌蚪
1、教师问:你们想不想仔细地看一看小蝌蚪?
提供每人一只放大镜,一本记录本,让幼儿先观察小蝌蚪的不同动态,再把他们的样子画下来。
评析:鼓励幼儿专注地观察,找出小蝌蚪几种不同的动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2、组织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介绍自己的记录方式和记录结果。
三、设置疑问,了解生长过程
1、老师:你们知道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谁?
幼儿可能答:有的变成了青蛙,有的变成了蛤蟆。
2、老师追问:你们知道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评析:
这里让幼儿大胆设想,创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3、播放青蛙生长过程资料。
看完后让幼儿再来说说小蝌蚪——青蛙的过程。
老师重点问:小蝌蚪在变成青蛙前腿是怎么变的?尾巴又有什么变化呢?
幼儿可能答: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尾巴越缩越短,腿越长越长,还有脚趾呢。
四、动手操作,再现奇妙的生长过程
集体制作蝌蚪-青蛙的生长图
评析:通过动作制作再次加深对蝌蚪生长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的印象。
五、延伸活动: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在语言活动中可安排让幼儿续编故事。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19
教学目的:
1.观察、探索榨汁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初步学会运用榨汁器榨取果汁。
2.感受水果的不同吃法,知道新鲜果汁营养很丰富。
3.体验劳动、分享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
材料准备:
1.榨汁器;
2.盘子、勺子、一次性杯子若干;
3.梨、草莓若干;西瓜一只;
活动设计:
一、幼儿探索榨汁机的结构
出示榨汁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榨出果汁,待会请你们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可以打开来看看,想想它是怎样装起来的。
榨汁器的各部分:挤榨果汁的盖子、过滤果汁的网格、接果汁的杯子。
二、幼儿运用探索榨汁机
请一名幼儿说说你是怎样榨出草莓汁来的。
教师示范:先打开盖子,把草莓放在网格上,然后盖上盖子,用力地压或旋转盖子,最后倒出草莓汁。
幼儿分组操作,每组分配榨不同的水果。
三、品尝新鲜果汁
请小朋每人拿一只干净的杯子,尝尝这些果汁,尝的时候可以少倒一点,尝了一种再去尝另外一种。然后告诉老师或好朋友,这些果汁一样吗?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些水果榨出来的汁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喝起来有的'甜甜的,有的酸酸的……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对我们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回家后小朋友可以多榨一点,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一块来尝一尝这好喝的果汁。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篇20
设计意图:大班孩子好奇心强,又充满童心,都很喜欢小动物,但我发现孩子们欠缺仔细观察图片的能力,这一主题刚好是动物朋友们,所以我选这节科学活动,目的在于激发他们自己发现探索的愿望,同时让他们对动物尾巴的功能以及外形特征进行匹配,挖掘他们仔细观察图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活动名称:有趣的尾巴
年龄段:大班执教老师:XX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动物尾巴,并初步了解它们尾巴的做用,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探索的兴趣。
2.挖掘幼儿的仔细观察图片的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喜欢科学活动,加深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种动物的尾巴。
难点:初步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妙用,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猴子,雪豹,狐狸,老鼠,壁虎等动物身子和尾巴分开的图片。
五、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你能学学自已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吗?
李XX:我喜欢小白兔,因为它很可爱。师:老师也很喜欢小白兔,看来我们爱好是一样的。
邵XX:我喜欢小猫,因为它抱起来很舒服。师:小猫抱起来很暖和很软,让我们特别想要去亲近它。
——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可它们却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它们的身体藏在了里面,尾巴却露在了外面,请你快速找出这些小动物。(出示展示动物的尾巴)
(1)出示袋鼠的尾巴
——这是谁的尾巴?
XX:袋鼠的尾巴。师:你怎么知道它是袋鼠的尾巴?
XX:我家里的书上有袋鼠,所以我认出来了。
——XX小朋友喜欢看书,书上有很多的知识,一下子就看出来是袋鼠的尾巴。
(2)出示豹子的尾巴
——这又是谁的尾巴呢?
韩XX:我觉得那是猫的尾巴,因为它的尾巴上有花纹,而且是细细的长长的。
——韩XX小朋友语言组织能力非常好,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老师告诉你,这不是小猫的尾巴,但是都属于猫科动物。
——谁还有不一样的答案?
李XX:我觉得他像豹子的尾巴,因为豹子的尾巴上也有斑纹,而且它的尾巴很长。
——李XX小朋友表达的很完整,能仔细观察斑纹并作出准确判断。
(3)出示壁虎的尾巴
——细细长长的会是谁的尾巴呢?
高XX:我觉得这是老鼠的尾巴,因为它的尾巴细细的,黑黑的,尖尖的长长的。
——她的语言表述很清晰,细细的,尖尖的,长长的,但是这个却不是老鼠的尾巴.
——给你们一个小小的提示,他的尾巴断掉还会在长出来的
幼儿集体——是壁虎的尾巴,因为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长出来的
2、活动过程:
——今天我们玩一个拼图游戏。
规则:我这里准备了一些动物的身体和尾巴图片,请你们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尾巴,并把它们快速贴起来。并告诉我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业
——它的尾巴长什么样?有什么作用?
杨XX:猴子的尾巴长长细细的,我觉得它的尾巴可以让它方便在树上跳来跳去,让它跳的更远。
——你表述很完整,猴子的尾巴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更可以帮助他在树林里荡来荡去。(得到表扬的`孩子笑眯眯的,脸上表现出了一抹娇羞。)
肖XX:我找到了豹子的尾巴,我觉得豹子的尾巴可以让它在奔跑的时候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说的很对,除了保持平衡还有什么作用呢?
李XX:豹子的尾巴可以去攻打老虎,当做它的武器。
——你一定是看过动物世界吧,观察的特别仔细,记性也非常好。豹子的尾巴可以捕食猎物,对抗敌人,在奔跑的时候保持平衡。
——除了这些大型凶猛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请你说说它的作用?
熊XX:小松鼠也有尾巴,它的尾巴可以让它在奔跑的时候保持平衡,还可以让它跳的更远,大大的尾巴可以盖在肚子上当被子用。
——你一定喜欢看书学习,所以才知道这么多。原来小松鼠的尾巴还可以当被子呀!
——还有哪些动物有这些特殊的本领呢?
肖XX:我还知道响尾蛇的尾巴,在遇到危险的是会发出响声,用来吓唬敌人。
——肖子涵小朋友懂得很多,说明也是爱学习的孩子。
贾XX:黄牛的尾巴长长的,细细的,可以甩走苍蝇
——黄牛的尾巴可以当苍蝇拍使用,赶走讨厌的苍蝇。贾欣妍小朋友善于发现生活,观察的很仔细。
六、出示动物图片
——现在请你仔细看看,和同伴小声讨论它们的尾巴的作用,一会介绍给大家。
贾XX:小鱼的尾巴用来掌握平衡的
肖XX:鳄鱼的尾巴可以攻击别人,也可以保持平衡,同时可以保护自己,因为很坚硬。
李XX:大象的尾巴用来扇苍蝇。
——小朋友们都观察的很仔细,同时也发现了它们尾巴的作用,很厉害,你们都是爱学习爱动脑的孩子。其实自然界还有很多动物的尾巴具有特殊的功能,今天请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更多的动物,明天把它们尾巴的作用的讲给讲给大家。现在我把这些动物图片放到益智区里,你们区域活动时可以再进行讨论学习。
活动反思:
本节科学活动充分激发了孩子对小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这节活动充分说明了一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中我通过具体提问和孩子回答后的有效回应,让孩子一步一步将动物的特征,尾巴的作用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出来,同时对于仔细观察的孩子进行表扬,通过具体的表扬让孩子懂得爱看书、爱学习就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小朋友的认可,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动中,我用连续的提问让孩子进一步观察、倾听、表达,并大胆探索、积极交流动物尾巴的作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探究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明白幼儿活动设计,要能够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他们的游戏来组织教学,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从而超出我的预设愿景,呈现更好地课堂效果。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06-20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02-19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精选15篇)02-19
小班科学观察活动教案03-31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精品15篇]06-21
小班科学观察活动教案9篇03-31
小班科学观察活动教案(通用14篇)04-14
小学科学观察教案02-01
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中班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