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案

2023-12-07 科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了解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美。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探索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够从生活中汲取美,认识感受科学、艺术对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

  探究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事例。

  三、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

  络搜索查找有关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事例与资料。

  五、教学程序:

  (一)探究学习:

  1、在科学中发现艺术美

  (1)课件展示太空星云图片。

  ①图片中的景象像什么?(眼睛)

  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造型、色彩)

  ③在平日里我们用肉眼能看到这么美的景象吗?(天文望远镜)

  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我们在遥远太空中发现了艺术的美景(板书出示:在科学中发现艺术的美)。

  ④你们还想再看一些这样的美丽的星云吗,下面我们就用美术的眼光来欣赏,这些美丽壮观的景象。(多幅星云图片欣赏)

  ⑤你能不能用美术语言,说说看到这些图片后的感受。

  (2)是科学拓宽了人们艺术欣赏的新视野,为艺术的创作插上科学的翅膀。(出示课题)

  下面我们进一步来感受一下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美。

  2、用艺术表现科学。

  (1)展示《下楼梯的女人》。

  ①我们一起来欣赏法国著名画家杜尚的油画作品《下楼梯的女人》。给你什么特别的感觉?这种现象你在哪里见过吗?(一个人在下楼梯,而且好像是连续的动作画在了一起)

  ②点击出示:用数码相机拍摄合成的击剑运动连续动作图片,与《下》对比观察:这张照片是用数码相机选用连拍功能后合成的,是不是和这幅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③通常的绘画是在平面上表现一个静止的瞬间影像,而杜尚正是看到了高速摄影机拍出的连动画面才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用独特的艺术创作表现了全新的科学技术。这幅作品打破了贯常的表现形式和局限,进行了新的有意义的尝试。

  (2)欣赏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①另外一位画家则是研究并运用了光学原理来作画。请欣赏法国画家修拉的“点彩画”。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画家是怎样运用小色点来排列作画的`。

  ②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细节图)

  ③画家作画时没有将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而是将需要调和的小圆色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并列排点在画布上,利用光学原理和人眼对环境色的自我调和功能而达到色彩的自然调和效果。是科学的发展激发了人们艺术创作的新灵感,用艺术去表现科学的新技术。

  3、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1)飞檐与斗拱:

  ①展示世博馆图片:世博会期间馆的奇特造型每天都吸引了上万观众排队参观,你认为它的造型奇特在哪?(上宽下窄)有没有什么想问的问题?(为什么要选用这样的造型?设计师受到什么启发?下面的面积这么小,为什么能托住上面那么宽大的顶部?)

  ②请大家小组内交流一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参与、指导。

  ③:馆的屋檐设计灵感源于我国古建筑的传统造型“飞檐”,其中的木架结构“斗拱”这一科学技术实现了人们对建筑造型美的设计创想。

  ④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斗拱。

  ⑤展示各种斗拱的结构图片。

  ⑥欣赏“浙江宁波保国寺”的建筑图片。(造型宏伟别致的飞檐不仅给人以建筑艺术美的享受,更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水对屋身墙面的浸蚀。那么这么大而重的飞檐是用什么方法支撑起来的呢?)

  (2)艺术与科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一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艺术不断激发着人们创造的想象和灵感,科学则为艺术的创新表现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首先感受摄影的艺术美,在欣赏的同时思考探究艺术创作背后的科技支持

  (二)科学艺术考察活动。

  1、每组桌面上有一些同学们课前在互联上搜索查找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作品,请各组进行探究考察活动,并填写好图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1)它的艺术美体现在哪?

  (2)它的科学性体现在哪?

  3、各小组进行考察活动。

  (1)钻石艺术。

  (2)壁纸艺术。

  (3)电脑绘画艺术。

  (4)桥梁建筑艺术(赵州桥)

  (三)交流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考察结果,其余同学补充。

  (四)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

  (1)在科学中发现艺术。

  (2)用艺术表现科学。

  (3)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2、课堂小检测。

  3、拓展:(图片欣赏)

  (1)梵高《向日葵》(这是谁的作品?)

  (2)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图片里是什么?)

  (3)纳米材料图片欣赏。

  4、从古至今,人类从未间断过以艺术和科学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发明与创造,所以在生活中可以发现许多不同时代的具有艺术与科学实用价值的物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发展情况。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案 2

  教学目标:

  1. 了解艺术和科学的关系。

  2. 通过实践,感受科学对艺术的影响。

  3. 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4.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

  1. 艺术和科学的关系。

  2. 科学对艺术的影响。

  3. 科学方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科学和艺术相关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和艺术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二、探究科学对艺术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科学对艺术的影响,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对艺术的影响。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对艺术的影响,如达芬奇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就是在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上完成的。

  三、实践探究

  教师设计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对艺术的影响。例如,通过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让学生感受科学对色彩和形状的影响。

  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拓展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艺术创作中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将科学方法应用到艺术创作中,例如运用光影效果和色彩变化等。

  五、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科学对艺术的影响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学评价:

  学生能否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学生能否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艺术创作中的问题。

  学生能否理解艺术和科学的关系,感受到科学对艺术的影响。

  学生能否将艺术和科学相结合,创作出有创意和价值的作品。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考察活动,学生了解人类的发明与创造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体现。

  2、学习制作图文并茂的简单的考察报告。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体会探索乐趣,认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美,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伟大之处。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以科学考察的方法找到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事例。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夹子、报告表、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并与普通画法的作品进行对比。

  介绍点彩派及修拉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中蕴涵着科学。

  二、欣赏感悟畅想

  用放大镜观察细胞切片,体会微观世界的美。提问:

  怎样表现出有秩序的美?

  在其他的自然界中或生活中,你能发现蕴涵的科学美与艺术美吗?

  能找到表现方法吗?

  素材:宏观世界:城市中建筑的变化,如体育场、桥梁、房屋、亭、塔等。

  微观世界:病毒与人类抗衡的演变图,不同的细胞切片,有意菌、植物的生长资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等。

  三、体验表现创新

  创作交流:引导学生针对观察对象进行讨论、分析和表现

  四、展示交流

  组织学生在校园或社区中考察,并举行小型科学与艺术报告会。

  五、小结。

  略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探索艺术与科学之间的互动;

  2. 学习并掌握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观察、描述、解释艺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艺术和科学的关系;

  2. 观察和描述艺术作品;

  3. 探索艺术作品的`科学原理;

  4. 运用科学知识创作艺术作品。

  三、教学过程:

  引入:

  (1)老师出示一些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让学生思考艺术作品和科学之间的关系。

  探究:

  (1)老师介绍一些艺术和科学的交叉点,如:艺术作品中的光影、色彩等;

  (2)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解释艺术作品来探索艺术作品的科学原理。

  创作:

  (1)让学生利用科学知识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2)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创作,如:用光影、色彩等去创作艺术作品。

  总结:

  (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2)回顾今天所学内容,总结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强调科学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

  1. 艺术作品展示;

  2. 艺术创作工具。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和描述艺术作品;

  2. 探索艺术作品的科学原理;

  3. 运用科学知识创作艺术作品;

  4. 学生创作的成果展示。

  六、教学建议:

  1. 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实物或图片等来辅助教学;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

  3. 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 相关推荐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案】相关文章:

插上科学的翅膀作文07-18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征文11-13

经典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征文11-13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征文11-13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03-04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07-11

(精选)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07-18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经典)10-05

插上科学的翅膀作文[优选]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