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2022-05-23 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3、能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及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学试验材料:各种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块、勺子等),大容器7个、记录表等。

  2、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

  活动过程:

  一、猜测活动: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这些物品宝宝想到水里游泳,你们猜猜看会怎么样呢?(出示沉↓、浮↑卡片)

  2、师:你们说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我也不清楚,那我们就把玩具扔进去看看吧!

  3、让幼儿大胆猜测其余物品宝宝的沉浮现象。

  二、幼儿操作活动:感知“沉”、“浮”现象。

  1、第一次实验:幼儿把物品放进水里,看看结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吗?

  2、第一次记录:记录猜想和实验的结果。

  3、交流:幼儿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测和实验结果,探索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1、这些物品宝宝,他们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去玩一玩,动动你们的小脑筋,你有没有办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使浮起来的东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时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诉我们。

  2、幼儿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的?成功了吗?

  幼儿:沉下去的东西请沉的东西帮忙会沉下去,要请浮的东西帮忙才会浮起来。

  教师小结: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而且和物体的轻重、大小有关。

  四、科学小实验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潜水艇吗?它有什么厉害的地方?

  是啊,潜水艇可以浮在水面上,可以沉到海底,还可以一半在水面,一半在海底。那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今天,尤老师也带来了一艘潜水艇(出示矿泉水瓶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请幼儿分别探索如何使瓶子沉在水底、浮在水面以及处在半浮状态。

  五、经验迁移

  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图片),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了水里,我们人也会沉到水里了,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图片)

  是啊,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许多水的秘密。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所以希望小朋友们能多多去探索,去发现,利用水去发明更多东西,但是也一定要注意安全。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感知梯形的特征。

  2、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形王国的故事》。

  2、蜘蛛拼图操作材料若干。

  3、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彩色手工纸若干。

  4.纸板裁割成的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在故事情境中引出梯形,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1、讲述故事《图形王国的故事》。

  2、关键提问:

  (1)咦?这里少了谁?

  (引导幼儿快速观察,在众多的图形中发现少了什么形状,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述。)

  (2)梯形弟弟在干什么?

  (要求幼儿观察画面,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描述画面,引入“捉迷藏”的寻找游戏。)

  (3)如果你们遇到梯形弟弟,会对他说什么?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达,在劝说“梯形”的过程中,换位思考,感受家人关爱、牵挂孩子的情感。)

  二、在找找、玩玩中,加强感知,进一步掌握梯形的主要特征

  1、第一次寻找比较,感知梯形的主要特征。

  关键提问:

  (1)请出一个三角形和梯形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出示九宫格,让幼儿在众多的三角形中指认梯形,说说三角形与梯形的不同,初步感知梯形“有四条边、四个角”的特征。)

  (2)正方形、长方形为什么不能称梯形呢?

  (教师出示不服气的正方形、长方形,鼓励幼儿观察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的区别,尝试描述区别,感受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特征,说服不服气的形状们。)

  2、第二次寻找比较,巩固对梯形主要特征的认识。

  关键提问:

  这些梯形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出示九宫格,幼儿在众多形状中指认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不等腰梯形,尝试描述不同梯形的特征,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说说这些梯形像什么,通过对对边形态的感知,巩固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特征。)

  3、蜘蛛拼图游戏,经验运用。

  关键提问:

  (1)这一次梯形躲到哪去了?

  (出示蜘蛛拼图,提出操作要求。开始幼儿可能会遇到很多相似梯形的干扰,可以引导幼儿尝试转动蜘蛛网,调整观察角度,根据梯形的特征,比一比,找出梯形。)

  (2)看一看,这些都是梯形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梯形的。

  (在集体验证中,幼儿观察黑板上的“梯形”,大胆纠错和辩论,再一次巩固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三、折出梯形,体验图形游戏的乐趣

  1、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彩色手工纸:瞧!这次梯形躲到哪去了?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它?

  (请幼儿再一次自主探索,根据梯形的主要特征尝试自我验证,结合已有经验,动手尝试折出梯形,送到“梯形”小房子里,体验图形游戏的乐趣。)

  2、延伸活动:拼图游戏

  瞧,梯形请来了好多兄弟姐妹,我们和这些图形宝宝一起到图形王国玩拼图游戏吧!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通过生动的教学,教育小学生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勤于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乐于发现周围的自然科学现象,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内容:

  全堂课主要通过介绍三个自然科学知识,和学生进行科学讨论与交流,了解三个自然科学的原理,灵活的运用于生活,首先介绍台风的形成与影响,结合实际生活再了解生活中台风的`危害和如何防御。第二个是关于猫能否分辨颜色的讨论,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猫分辨颜色情况。最后一个是关于气压的科学知识,通过将满杯水盖上纸倒置,观察水是否会溢出,了解日常的物理知识。整节课通过连接的三个小的科学常识完成。

  教学过程:

  第一位同学关于台风知识的介绍:

  一般说来,一个台风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其中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可能供应。另外,热带气旋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中心向四周围翻腾。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能影响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以上,这个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机器的运转,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有能量来源。台风的能量是来自热带海洋上的水汽。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才能促使台风这部大机器运转。

  3、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一个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在旋转的地球上,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

  4、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柱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暖。气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层以上的环境气流将沿等压线流动,高层增暖作用也就能进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不易出现。

  台风的危害

  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强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

  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

  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提示一 千万别下海游泳

  台风来时海滩助潮涌,大浪极其凶猛,在海滩游泳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千万不要去下海。

  提示二 请尽可能远离建筑工地

  居民经过建筑工地时最好稍微保持点距离,因为有的工地围墙经过雨水渗透,可能会松动;还有一些围栏,也可能倒塌;一些散落在高楼上没有及时收集的材料,譬如钢管、榔头等,说不定会被风吹下;而有塔吊的地方,更要注意安全,因为如果风大,塔吊臂有可能会折断。还有些地方正在进行建筑立面整治,人们在经过脚手架时,最好绕行,不要往下面走。

  提示三 一定要出行建议乘坐火车

  在航空、铁路、公路三种交通方式中,公路交通一般受台风影响最大。如果一定要出行,建议不要自己开车,可以选择坐火车。

  提示四 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请检查家中门窗阳台

  台风来临前应将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切勿随意外出,家长关照自己孩子,居民用户应把门窗捆紧栓牢,特别应对铝合金门窗采取防护,确保安全。市民出行时请注意远离迎风门窗,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或停留。

  第二个同学关于猫分辨颜色的科学问题。

  首先先问一些问题,猫能分辨颜色吗?有谁知道?有谁家养猫?喜欢猫吗?

  其次进行教学,先公布答案,即猫不能分辨颜色,猫眼里的世界都是灰色的,不止是猫,所有的夜间哺乳动物都是这样的。那么猫白天干什么呢?它和猫头鹰一样睡觉咯,它做着它灰色的梦,梦里都是灰色的老鼠。所以才能在夜间抓到老鼠。还有,能分辨颜色的动物只有人,猿,猩猩,其他的只能分辨几种颜色,甚至什么都不能分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第三个同学关于压力问题。

  首先进行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满杯水倒置而不会溢出?当然没有盖子,水也是液态的。 其次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再结合实验让同学们体会。

  课程结束,进行总结。

科学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师讲述: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二、新课

  1、节约能源

  师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学生举例。

  出示P50三幅图,师讲解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例子

  如:在使用空调时设定的间谍过高或过低,造成浪费电的现象。

  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拥有汽车的人越来越多,造成汽油的紧张。

  在白天的时候,路灯一然大开。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常见的现象,不仅仅这三种情况,还有更多。

  2、做实验:比较白炽灯和荧灯哪个效率更高。

  此实验以教师的演示为主,以免学生出现伤害。

  3、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出示P51页的未来的住宅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哪些是利用了自然能源?

  学生观察并讨论。

  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阅读P51的资料,了解太阳能的作用。

  4、介绍几种新能源的开发。

  海洋潮汐能、沼气能、地热能

  当堂检测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能应用已有经验对星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培养记录、分析资料并对科学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2、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做到尊重科学、尊重证据。

  3、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猎户座的具体位置及变化规律;了解不同季节、不同时刻星座变化是有规律的。

  拓展性目标:

  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星座。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观星记录表、搜集有关星空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

  有关四季星空的音像资料、图片。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谈话引出问题:四季星空中闪烁的星星有没有变化?

  活动一:

  1、学生交流各自的观察记录,谈谈自己观察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2、引导学生将北斗七星的样子画下来。

  要求: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用方向标进行标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自由组合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整理。

  3、观察结果进行初步整理。

  4、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从东到春,星座在“一天之内”和“从东到春”是怎样变化的?

  5、学生交流、表达。形式可以多样。

  活动二:

  1、提出问题:无限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奥妙,让我们继续将观察活动进行下去。在继续观察中,你有什么问题吗?

  2、引导学生汇报实际情况。

  3、问题:你有兴趣研究一下别的星星吗?让我们选定新目标进行探索好吗?

  请同学们预测:从春天到夏天,北斗七星会发生什么变化?春季其他星座会发生什么变化?将预测的结果画出来。

  展示学生画的预测图案。

  自由活动:

  1、让学生进行寻找北极星的活动。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就可以。

  2、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一系列探索活动进行评价。

  拓展活动:

  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需要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有关信息

  2、能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科学知识:知道一些植物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知道常见的营养繁殖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营养繁殖中栽种一种植物的乐趣对栽种的植物感兴趣、愿意照顾栽种的植物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植物怎样繁殖后代的,你能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你在家看到过父母种菜或是种花吗?他们又是怎样繁殖这些植物的?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提出问题: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出示课题)

  4、学生先写下自己了解的知识,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有些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如白菜、萝卜、油菜、向日葵等,还有些植物不用种子繁殖,例如天竺葵、吊兰、马铃薯、生姜、菊花、落地生根、水仙等,这些植物分别是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的。

  二、研究营养繁殖的方式

  1、教师用大屏幕展示课文中的五种植物:落地生根、马铃薯、吊兰、生姜和水仙球。还可以展示更多营养繁殖的例子。带领学生一一分析:落地生根的边缘向下会长出一些不定根,向上会萌发出一些小叶子,摘下带有不定根的小叶子,直接插入土中就可以成活。马铃薯切块繁殖,只要上面有一个芽,就会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来。吊兰的茎上会结出小苗,小苗下部带有不定根,所以落在土中就能繁殖。生姜是块茎,在他的茎节上向上能“冒出”小芽向下能长出不定根,所以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水仙鳞茎旁边会长出小的鳞茎,植入土中又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水仙,所以水仙用鳞茎繁殖。

  2、根据大家的讨论和刚才的展示,你能整理出植物繁殖的类别吗?

  3、小组讨论后汇报: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茎、叶、或根来繁殖后代,这种营养繁殖或是无性繁殖(克隆)。

  三、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种植物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植物怎样用营养繁殖方式进行繁殖了,你想自己用营养繁殖方式来繁殖一种只物吗?说一说如何繁殖。

  1、小组交流扦插、压枝、分株等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繁殖自己喜欢的植物。

  3、小组之间互相参观、评价栽种的效果。

  4、师生共同小结活动。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磁铁的磁力现象,用磁铁来发现生活中的铁制品。

  2、探索磁铁两极相斥相吸的属性,尝试用绘画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3、能主动探索,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磁铁、无机磁铁、回形针、橡皮、积木、纸团、铁片、塑料盆等

  2、记录表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磁铁,发现磁铁的磁力。

  1、出示磁铁T:"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介绍操作材料,让幼儿用磁铁试试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起来。

  T:"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出示)T:"老师把这些东西画在一张记录表上,请小朋友用筐里的小磁铁和它们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能被吸起来,请小组长进行记录,能吸起来就打个勾,不能被吸起来就打个叉,好吗?"

  3、幼儿操作,教师个别引导。

  4、教师总结。

  T:"能被吸起来的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啊?"T:"所以磁铁能把铁做的东西吸起来。"

  二、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两端,发现同级相斥、异极相吸现象。

  1、幼儿初次探索。

  T:"这个小磁铁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T:"小磁铁一头是红颜色,一头是蓝颜色。"T:"磁铁的两头还藏着一个小秘密,请你和边上的好朋友用磁铁碰一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尝试,个别幼儿说一说)

  2、幼儿再次探索,并进行记录。

  T:"让我们的小磁铁再来碰一碰,这次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了。"T:"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个颜色的正方形贴纸,红色的贴纸代表磁铁红色的一端,蓝色的贴纸代表蓝色的一端。如果你想用红色的一端去碰蓝色的一端,就把红色和蓝色的贴纸贴在表格的上面,下面一格记录你的发现结果,两个小朋友一组,好吗?"

  3、教师总结T:"相同颜色碰到会相斥,不同颜色碰到会相吸。"

  三、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找出无机磁铁的两端。

  1、教师示范操作T:"老师这里有一块磁铁,和刚才我们玩的有什么不一样?"T:"那我们怎么把它的两头找出来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T:"老师有一个好办法,一起来看看吧。"教师示范,用红色的一头去碰,T:"瞧,被吸住了,那这一头是什么颜色?"(弹开的话是什么颜色?)教师在无机磁铁上贴上相应颜色的贴纸T:"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黑色磁铁,请你也来碰一碰,弹开的话是相同颜色,吸住了就是不同颜色,请你来试着找一找,好吗?"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评价幼儿的操作T:"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检查小朋友的小磁铁贴对了呢?"T:"用红色的去碰蓝色的,吸住了就是对的。"

  4、幼儿检查,纠正错误四、利用磁铁相吸相斥的原理进行游戏,结束活动。

  T:"小磁铁真好玩,瞧,它又变成了什么呢?"T:"小船上有什么?"T:"今天我们要到大海上去航行,小朋友来做船长,想想怎样让我们的小船航行起来呢?"T:"前进的话,应该怎么做?后退的话,应该怎么做?"T:"请小朋友自己来制作一艘小船,把小船上的双面胶撕掉,贴上磁铁,然后用另一块磁铁让小船航行起来吧。"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学会加强自我保护,学会正确洗手、戴口罩。

  3、明白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可怕,知道它是可防、可治。

  教学准备:

  1、网上截取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的相关视频。

  2、洗手、戴口罩等相关动作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就藏在老师的谜语里,请你来猜一猜?猜谜语,初始新型冠状病毒。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造成这场疫情的原因及相关的防疫小知识,学学一些防疫小妙招。

  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1、看绘本故事了解相关知识

  2、播放相关知识视频

  三、树立信心,学会预防。

  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呢?有哪些小妙招呢?

  (一)勤洗手

  1.洗手重要性

  勤洗手,流水洗,肥皂洗我们每天接触各种病原体最多的部位,就是手。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一

  播放洗手重要性视频

  2.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洗掌心(内)

  双手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手背(外)

  掌心对手背沿手指缝相互揉搓,接着两手交替。

  第三步:洗指缝(夹)

  两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手指(弓)

  五指并拢半握拳,放在另一手的掌心旋转揉搓,然后两手交替。

  第五步:洗拇指(大)

  一手握住另一手的大拇指,在手掌中旋转揉搓,然后两手交替

  第六步:洗指尖(立)

  五指的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的掌心揉搓,然后两手交替。

  第七步:洗手腕(腕)

  手交替洗手腕。

  3、播放洗手示范视频

  (二)戴口罩

  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口罩的正确选择、佩戴及处置是有效个人防护的基础。

  1、戴口罩要点

  (1)面向口罩无鼻夹的一面,两手各拉住一边耳带,使鼻夹位于口罩上方,

  (2)用口罩抵住下巴。

  (3)将耳带拉至耳后,调整耳带至感觉尽可能舒适。

  (4)将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向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仅用单手捏口罩鼻夹可能会影响口罩的密合性。

  2、播放正确戴口罩视频。

  (三)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适度运动。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4)科学消毒

  我们一定要注意居家的科学消毒,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居家消毒的误区吧。(播放视频)

  四、故事结束,引发思考

  同学们生活中,你还有哪些防疫小妙招呢?课下不妨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人们抗拒疫情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播放绘本故事结尾)故事虽然结束了,可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很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够迎着春风走出家门,去拥抱美丽的大自然。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分享一首小儿歌,时刻提醒自己(出示预防歌)。

  五、总结课堂,引申课下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新型冠状病毒,还学会了科学防疫小妙招,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一定会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科学防疫,从我做起,让我们行动起来!

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的:儿童

  认识动物简单的花纹特征。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1、老师出示动物图片

  向幼儿介绍图片上小动物的名称,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知道有的动物身上有花纹,有的却没有。

  2、请幼儿观察图片老虎、豹、斑马的身上的花纹。

  引导幼儿观看花纹特征,说一说动物花纹的不同,如条纹和斑点。

  3、根据花纹猜测动物

  请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的花纹,并猜测是哪个动物,并翻开遮盖部分确认。

【科学教案范文集合9篇】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模板集合7篇05-17

科学教案模板集合6篇05-16

科学教案集合7篇05-12

关于科学教案范文8篇05-12

【精选】科学教案范文六篇05-07

【精品】科学教案范文7篇05-06

【必备】科学教案范文5篇05-01

【必备】科学教案范文7篇05-19

【必备】科学教案范文6篇05-18

【推荐】科学教案范文9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