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2022-05-07 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放大镜,初步学习使用放大镜。

  2、激发幼儿探索使用放大镜的兴趣。

  3、感知放大镜在生活中的便利。

  活动重点:

  通过感官感知放大镜的特点。

  活动难点:

  发现随着放大镜的上下移动会放大物体的整体或局部。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放大镜。

  2、每组准备一些可观察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放大镜,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 教师:这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

  2、 介绍名称——放大镜。

  二、引导幼儿通过感官感知放大镜的外形特点。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用手摸,用眼观察,感知放大镜的特点。

  2、幼儿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放大镜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小结:放大镜和普通的玻璃的不同,它是中间凸起的,边缘是薄的。

  三、引导幼儿学习使用放大镜。

  1、幼儿用放大镜自由观察桌面上的物体,感知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部分幼儿到前面展示自己如何使用放大镜。

  3、教师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小结:在使用放大镜时,慢慢上下移动放大镜,保持合适的距离,会放大物体的整体或局部。

  四、感知放大镜在生活中的便利。

  1、通过图片让幼儿感知放大镜的使用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2、幼儿再次使用放大镜随意观察活动室内任何地方,体验使用放大镜带来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能说出动物简单的花纹特征

  重点难点:

  能说出动物花纹特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一些 小动物的花纹特征

  物质准备:教学大书,宝宝用书,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请宝宝说一说动物的名称,引起宝宝兴趣。

  --引导宝宝关注并知道有的动物有花纹,有的动物没有花纹。

  二、逐一出示老虎、斑马、豹子的图片,请宝宝观察动物的花纹是什么。

  --说说动物花纹的不同,提问引导宝宝关注花纹特征,如条纹和斑点。

  三、出示教学大书,请宝宝猜测动物并熟悉花纹。

  --引导宝宝说说洞洞里看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的花纹。

  --请宝宝分别猜猜洞里是哪个动物,并翻开遮盖部分看一看。

  四、共同阅读宝宝用书,引导宝宝熟悉并说说老虎、斑马、豹子的花纹特征。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定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能区分常见的自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能举例说明自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教学预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一些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进

  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二、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分阶段引导学生认真看书,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2、按金属、塑料、纸、布

  3、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4、课本第二页图中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

  三、活动二:熟悉人造材料与自然材料

  1、观察画面

  告诉学生: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材料是自然材料。

  2、引导学生明白像玻璃这种由自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还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吗?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

  四、活动三:找一赵冬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赵冬并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最多,把小组找到的材料写在书上

  五、拓展: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体会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

  1、身边的材料

  熟悉材料

  材料的分类:自然材料

  人造材料

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耳朵仔细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2、知道要保护自己的耳朵。

  二、活动准备。

  教具:宝宝熟悉的各种声音的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放录音。

  师:什么声音?

  (1)让宝宝逐一听汽车、火车的喇叭声和小猫、小狗等动物的叫声。

  (2)师:刚才,你们听到了汽车、火车的声音,小动物的叫声,你们是用什么听到的?

  2、教师引导宝宝认识耳朵。

  师:宝宝的耳朵在哪里?小耳朵真正灵,小朋友用它听声音。

  3、让宝宝自由地说一说、学一学。

  师:大家还听过什么声音?

  4、请宝宝用双手捂住耳朵,试一试能否听到声音。

  告诉宝宝:耳朵的用处很大,我们要保护它。不冲它大声叫喊,不挖耳朵。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制订怎样搜集成长的证据活动计划。

  能搜集实物、寻找数据作为自己成长的证据。

  制作一套记录自己成长情况的简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搜集成长证据活动中,培养学生注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自觉、诚实地帮助他人。

  科学知识: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及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在不同年龄阶段发生的变化。

  难点:制作自己的成长简历。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健康检查记录。

  学生:学生幼儿、儿童时期穿戴过的鞋、帽和衣服、照片、成长日记、成长记录卡等。询问爸爸妈妈有关自己的成长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们的成长变化:

  1、老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观看教材第64页上的四张图片。

  2、讨论: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3、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长大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个问题的'关系到学生制定搜集证据的计划,因此,很有必要讨论。主要是身高、体重、牙齿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学习、运动能力的发展情况。)

  4、有哪些事物或数据能证明我们在成长?

  二、制定搜集成长的证据的计划:

  1.讨论:

  ①我们应该着手搜集哪些方面的成长的证据呢?

  (身高、体重、牙齿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学习、运动能力的发展情况)

  ②我们可以去哪搜集,怎样搜集到成长的证据呢?

  (服装、照片、影像、用品、玩具、成长日记、病历、免疫证……)

  2.学生分小组制定计划。

  3、交流小组的研究计划,小组相互评价研究计划。

  4、搜集到了证据之后,我们可以怎样分析自己在那些方面的成长变化?

  可以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分析,如:

  年龄身高(厘米)体重(千克)牙齿其他。

  (也可以把年龄一栏分成4个年龄段)

  三、布置课外活动:

  课外按计划搜集并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并提示学生向爸爸妈妈询问一些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一、汇报导入

  1、上节课布置了同学们课外搜集分析了成长的证据,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

  2、学生汇报。(先可以让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找一两个代表全班交流。)

  3、通过分析搜集到的成长证据,我们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二、制作自己的成长简历:

  1、我们了解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成长的变化,如果现在要你制作自己的成长简历,我们可以怎么做?

  (以卡片的形式呈现,可以利用以前的成长记录卡)

  2、成长简历上一定要有那些内容?还可以补充哪些内容?

  3、学生制作一个年龄阶段的。

  4、交流评价学生的成长简历。

  5、布置学生将卡片做成一整套,告知学生下一节课的学习需要用到。

  三、活动:人的一生变化。

  1.预测:从现在起,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还将发生什么变化呢?

  2、讨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除了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外,我们还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呢?

  3、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和分析,填写下面表格:

  项目幼儿童年青年中年老年

  体力

  生活自理能力

  4、交流并评价学生填写的表格。

  5、讨论:通过比较分析,你觉得人在哪些阶段更需要别人的帮助?你准备怎样去帮助别人呢?

  四、阅读:人的寿命变化。

  学生阅读并思考:人的寿命为什么能不断提高?

  六、拓展: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了解非典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同学之间交流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现代人类的健康?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

  1、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

  1、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过程:略

  板书设计:

  我们的生活与科技

  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和技术

  教学小结:

  第一次上科学课,学生们非常的喜欢,通过讲述,观察和实验,使他们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激发了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我的五个好帮手

  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难点:

  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教法:操作法课前准备:

  1花坛图片、铃铛、闹钟、口琴等,水果糖、醋、酱油,各种质地玩具。

  2口袋、蒙眼布、定时器、香蕉、书、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观察花的颜色(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2听声游戏(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3尝糖的味道(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4闻瓶中液体的气味(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5用手或脸布皮肤感觉,辨认毛绒玩具。(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

  活动二:

  猜猜盒子里有什么?小组进行小结:

  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感觉器官,它们是人认识物体的好帮手。板书:

  1我的五个好帮手

  眼、耳、鼻、舌、手

  教学小结:

  植物的叶

  教学目标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

  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

  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

  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板书

  搜集树叶生命特征

  作业

  寻找不同的树叶进行观察

科学教案 篇7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从“我想知道”的角度提出关于电的问题。

  2、 能归纳出电是现代生活中宝贵的能源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能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于电的看法。

  2、 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开展调查活动。

  科学知识目标:

  1、 能举例说出停电对现代人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并说明理由。

  2、 列举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电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STSE目标:

  1、 能用图或文字的形式描述电是怎样到达自己家中的。

  2、 能找出三种节约用电的方法。

  教具准备:收集关于家用电器的文字、图片资料;电源插头和插座以及风力、水力、太阳能、原子能发电站等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认识电

  交流电

  直流电

  电源 电在我家中 一、教学引入

  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电,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看图:它们需要什么才能活动?

  在发明电之前,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在停电之后,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关于电,我们还想提出哪些问题?

  搜集有关材料,学生想象、讨论电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提问题

  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科学在线

  电在我家中 二、活动一:它们需要什么才能工作?

  1、 看图

  2、你认识它们吗?它们有什么用途?

  3、关于生活中的电,还知道哪些,与同学交流。

  三、活动二: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

  1、在日常生活中,接通电源,电器就可以工作了。那么,电是从哪里来的呢?

  2、你能在图上画线,说明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吗?注意解省路途不浪费。

  3、学习科学在线

  4、电是人类宝贵的能源,调查生活中节约用电的方法。

  学生看图

  学生交流

  从我想知道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把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画图

  小组学习

  学生想办法

  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增长知识

  树立良好的节电意识

【科学教案模板集锦七篇】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模板集锦5篇04-24

关于科学教案模板6篇04-22

科学教案模板汇总8篇04-19

科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04-26

科学教案模板合集8篇05-04

关于科学教案模板五篇04-21

关于科学教案模板5篇04-09

【精品】科学教案模板集合5篇05-06

中班科学教案集锦15篇04-09

幼儿园科学教案集锦15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