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件水资源

2021-06-10 课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内容点析及教学建议

  1.水是宝贵的资源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从地球大环境及水资源总量上看,应是可以循环永续利用的。但是一方面,水资源并不是指世界水体的全部,而仅指能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且,这部分淡水资源中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部分又比重极小;另一方面,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自然原因(例如气候、河流分布原因),或人为原因(例如使用不合理、污染和浪费),水资源不仅有限,还可能枯竭。因此,希望学生能辩证科学地认识可再生资源的属性,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水球”为什么也会闹“水荒”。

  教材第75页图3.16和第76页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水资源之所以越来越宝贵的原因。

  2.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教材中利用文字说明和“活动” 课文展示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主要方面:一为“水资源短缺”,二为“时空分布不均”。课文叙述方面基本依照“提出问题──图文材料补充说明──治理对策──学生活动”的体例,其知识脉络见本文“结构分析”。

  “活动课文”内容拓展性较强,一类为“温故知新”,例如联系气候、河流知识,解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二类为材料分析,例如第76页活动2;三类为联系实际,例如第80页活动2和3。

  建议在教学中,不要将学生活动与知识讲授割裂开来,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推进课程,由学生讨论得出我国水资源问题所在,分析其影响,研究最佳治理方案。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在本课每个教学内容中都涉及或渗透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思想,之所以在课文中以专题形式提出,是为了强调节约、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固然可有效地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长,人类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这段课文集中而明确地阐明和宣传了节水的重要性,又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实践性很强的学生活动,例如讨论水费涨价的影响,开展“用水调查”,制定家庭节水计划等。这些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学以致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活动中特别针对城市和农村的差别,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项目,可谓考虑周密。如果教师在活动中注意指导,精心安排,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及环保意识,达到良好的“知-情-意-行”的综合教育效果。

  建议教师可不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活动形式,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更有特色的水资源环保活动。

  参考资料

  自然资源的属性

  自然资源是指直接能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概念中包含了三层含义。(1)作为自然资源必须能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即自然资源必须具备“自然属性”。(2)作为自然资源必须能用于生产和生活,即必须具备“经济属性”,亦即对人类 “有用”。(3)自然资源不仅包括了能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同时也包括了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因此,判断某种物质是否为自然资源,只要看它是否同时具备了“自然”“经济”两种属性。例如甘蔗、铁矿石、小麦、闪电四种物质或能量中,铁矿石是自然资源,而闪电虽然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在目前科技条件下,人类不能直接加以利用,即它只具备了“自然属性”,而不具备“经济属性”,所以它不是自然资源。甘蔗、小麦当然对人类有用,具备了“经济属性”,但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而是经过了人类的培育和加工,故不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一定属于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里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自然资源,因为有的物质虽具备“自然属性”特点,但不一定有用。当然“有用”和“无用”只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科技条件。一些过去无用的东西,例如铀、钍、锗等稀有金属,曾作为废石处理,如今已成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波浪、潮汐现在也作为资源而加以利用。自然界尚有广阔的天地需要开发,关键在于科技的进步。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强调保护人类的自然环境,因为它们蕴含着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所以,自然资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还应具有“发展性”。闪电现在不是自然资源,但当科技发展到能利用它的时候,它就变成自然资源了。

  走符合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我国现代化发展应走“低度消耗资源、适度消费”的道路。为什么呢?因为我国人均资源相对贫乏,严重制约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多,增长快,许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处于低水平。从耕地资源看,其面积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和印度,但人均耕地面积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32%。草原和森林面积在世界上分别位居第四位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3%和13%。相当多的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我国在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低水平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然而同时也应看到,人均资源占有量水平低对经济发展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均资源需求量的增大。工业化国家的传统现代化道路,都是靠以资源的高消耗、生活的高消费、环境的重污染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度增长的。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人均占有量整体上处于低水平,而某些资源(例如耕地等)的人均占有量还趋于下降的状况,因此面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我们只能选择与发达国家不同的人口、资源、环境组合方式,实际意味着选择以非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即要求我国现代化建设应走“低度消耗资源、适度消费和保护环境”的道路。这才符合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国情。

  如何理解可再生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之一。可再生资源能不断更新生长,循环再现,为什么说它数量也是有限的呢?自然资源的数量的有限性是指任何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其数量是可计量的、有限的。例如达到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为8.24焦/(平方厘米分)(太阳辐射常数)。长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万亿立方米左右等。可再生资源的更新生长有自己的速度,需要一定的时间。例如遭到破坏的森林,它的恢复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另外,如果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地利用,其生产力会不断衰竭,更新循环速度会变慢。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一定条件下,各种自然资源都不是取之不尽的,其数量都是有限的。

  依靠本国资源养活16亿人口

  1.问题的提出。

  中国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特别是耕地紧缺,淡水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以接近实际的耕地面积1.3亿公顷算,13亿人口,人均0.1公顷左右,人均占有淡水不足2 300立方米,分别为世界平均数的1/3和1/4。到21世纪20~30年代,我国人口将达到15~16亿,人均耕地将下降到不足0.1公顷,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也将下降到1 800立方米。为保证农产品供给,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必须保持在1.8亿公顷(按目前统计面积为1.4亿公顷)左右,灌溉面积必须发展到0.6亿公顷,难度很大,人口-食物-资源-环境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形势不容乐观。 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根据日本、韩国发展过程中,农用地被工业大量占用(日本人均0.04公顷,韩国0.07公顷)而导致农业萎缩,粮食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社会的需要(1994年日本进口占72%,韩国占66%),由此推理,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Who will feed China)的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而且被一些人所利用,提出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到底能不能依靠本身的资源养活自己呢?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挑战,必须给予科学的回答。

  2.基本结论。

  中国资源形势虽然严峻,但是中国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有可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

  (1)中国实际耕地1.3亿公顷,而不是1亿公顷。现有人均耕地为0.1公顷,从现在起对现有耕地,认真坚决地保护,形势还是乐观的。我国还有扩大0.7亿公顷耕地的资源潜力。估计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耕地的消长平衡,至少能保持1.2亿公顷,按16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也有0.07公顷,多于日本。中国目前耕地复种指数在155%左右,据研究,中国耕地的复种指数的潜力可达到160%~170%,复种指数增加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133万公顷的播种面积。中国耕地2/3属中低产田,提高单产潜力还大。按实际面积计算,中国的稻谷产量约为4 350千克/公顷,发达国家平均为5 925千克/公顷,埃及达到8 340千克/公顷;小麦约2 600千克/公顷,发达国家平均为2 655千克/公顷,英国达到6 810千克/公顷;玉米为4 155千克/公顷,发达国家平均为6 420千克/公顷,意大利达到8 490千克/公顷。 中国还有约600多万平方千米的山区与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其利用率与生产率还不高,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水平与开发能力的提高,中国的山区和海洋将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面实现工业化还要相当长的时间。中国的回旋余地比日本、韩国等小国大得多,是日本、韩国等不能相比拟的。

  (2)根据“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的研究,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在较高水平投入或丰产年的情况下,中国能生产粮食6 960亿~7 000亿千克,按人均450千克计算,能供养约15.48亿人口;中等投入或平产年,粮食产量能达到6 660亿~6 750 亿千克,能供养14.8亿人口;在低投入或歉收年,粮食产量在6 390亿~6 480亿千克,只能供养14.2亿人口。因此必须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和控制人口的增长。在投入不足或歉收年的条件下,粮食缺口可能达500亿千克。对此要做好准备。中国农业资源最大可能生产量的估计是在假设以播种面积为1.9亿公顷,粮食播种面积为1.4亿公顷,水浇地0.7亿公顷的条件下,单产6 660千克/公顷,粮食产量可能达到8 400亿千克,以人均拥有粮食500千克计算,可承载16.6亿人。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相对地理解为中国资源最大承载力。因此,中国人口最高峰不宜超过16亿人。

  (3)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中国的粮食(食物)能够做到自给或基本自给。我们的方针是基本自给,少量进口,促进交换。我们的态度是有条件的谨慎乐观。

  3.主要对策

  (1)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要开源与节流结合,要把节约、高效和持续利用资源放在突出地位。(2)保护耕地,开发荒地,提高复种指数,保持农作物播种面积不变。(3)建立资源节约型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4)大力开展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中低产田改造,增产的重点应放在中产田。中国中低产田占2/3,增产潜力大。根据李振声院士的材料,1993年黄淮海地区按播种面积单产在2 250~4 500千克/公顷的中产田占73%的县、75.4%的播种面积和72.6%的产量,预计2000年的贡献率将占67.7%。(5)集中力量建设商品粮食生产基地。 从国家全局看,要着重抓好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四川盆地,黄淮海地区的黄淮平原,共8大片以商品粮为重点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这8大片包括9个省的495个县级单位,土地面积占全国9.1%,集中了全国耕地的28.5%。粮食总产约占全国的33%,净商品率平均为28%,预计未来的粮食产量仍然要占全国总量的1/3。同时,这8片的棉花、油料、肉类也各占全国的1/3左右,农业生产地位十分重要。国家要给予特别支持,使之巩固、提高,不能让其衰退。(6)积极开发山区与海洋。山区与海洋是我国未来重要的食物来源。从全局看,山区开发的重点应放在亚热带、热带东部山区,该区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实有耕地面积约0.1亿公顷,林地0.5亿公顷(乔木林与灌木林),有267万多公顷的宜农、宜果荒地和0.3亿公顷的宜林宜牧荒山草坡。该山区高温多雨,水源充沛,山体不高,山、丘、谷相间,土地生产力高,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有条件建设成为中国一个综合性大农业的战略后备基地。包括用材林基地、热作及亚热带水果基地、茶叶基地、木本粮油基地与牧业基地。(7)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们的方针是基本自给,少量进口,调剂品种,促进交换。在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农产品资源更需要实行国际资源转换战略,即生产出口一些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型的优质、附加价值高的农产品,进口那些比较效益低,国内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与他国分享世界丰富的自然资源。(8)加强农业资源的科学技术研究。组织力量开展我国农业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的评估;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研究资源的核算问题,建立资源价值-价格-核算体系,资源-资产-产业化体系,研究资源的有偿使用;研究节地、节水、节肥、节粮的适用技术和技术集成;重视资源剩余物的再生利用与污染物的资源化研究;加强土地退化、水旱灾害、环境污染等国土整治科学技术的研究;研究应用“3S”技术,建立资源与环境监测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农业资源管理现代化;加强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的教育、培训与宣传工作;提倡资源效益,使节约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行动。(9)增加投入。包括政策、资金、科技与劳力等多方面的投入。

  

【初中地理课件水资源】相关文章:

八上地理水资源课件04-18

初中地理的课件04-19

初中地理美洲课件04-19

初中地理自转课件04-18

初中地理地图课件04-18

初中地理印度课件04-19

初中地理民族课件04-18

初中地理《北京》课件04-18

初中地理课件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