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著名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的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的大阅兵大家都看了吧,多么的壮观,充满力量和喜悦。但是在1937年,西班牙北部格尔尼卡小镇,德国法西斯对原本美丽的格尔尼卡小镇进行大轰炸,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画家毕加索听到消息后极为愤慨,于是在墙上激情创作了一幅壁画,用来痛斥和揭露法西斯的暴行,所以用地名格尔尼卡来命名这幅画,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赏析的画作就是
《格尔尼卡》。
二、 画家简介
欣赏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位画家——毕加索。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1904年定居巴黎。他从19世纪末从事绘画,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据统计共画了近37000幅作品也是立体派的先驱代表, 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代表作有《梦》、《亚威农少女》,还有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格尔尼卡》。
三、画面内容分析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画,给你们的最初印象是什么?
乱、丑、灰。
画面中表现了哪些形象呢?
人、动物、灯等。
我们一起来赏析,这幅画看上去很杂乱,实际上是经过画家精细推敲、布局,画了六张草图才完成的。那我们怎么很清晰的解读这幅画呢?
首先我们把这幅画从左到右分为四段。
第一段:牛、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躺在地上的战士。
在第一段中最突出的形象就是看上去很凶恶的牛,代表着法西斯的暴行和黑暗。抱着已死孩子仰头痛哭的女人,她的眼睛像两滴眼泪,表示母亲在战争中失去孩子的痛苦,是人类受苦受难的普遍象征。
她的右下方是躺在地上的战士,拿着一把断剑的剑柄。这是与敌人战斗时砍断的,在断剑旁边还有有一朵小花,是画家抒发对死去战士的悼念之情。 大家看士兵的肢体还是完整的吗?不是,已经支离破碎。死去的士兵眼睛却是睁着的,表示他未能保家卫国而死不瞑目。
第二段:马、灯
马面目冷漠、无情的发出嘶吼,它面朝着公牛,有何寓意呢?代表着受难人民对法西斯的.痛恨,象征着痛苦的人民。
用灯取代太阳,灯像人的眼睛,发出耀眼的光芒强化了扭曲的痛苦和悲剧的气氛。
第三段:举灯的女人、奔跑的人
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女人象征光明与希望。
下面是奔跑的人,我们发现他的后腿拉得很远似乎跟不上前腿的脚步,这是逃命的场景!
第四段:从楼上跳下来的人
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男子形象,为什么一下子就吸引我们的视线?他是从楼上跳下来,发出求生的呼喊,张着嘴巴,惊恐的面部让人过目难忘。
好,画面内容我们基本分析完了。
四、艺术特色
格尔尼卡+教案1、 色彩:黑、白、灰
整幅画用错宗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的效果。
2、 构图:饱满、均衡
3、 造型:夸张、变形
4、 表现手法:象征、立体主义
五、作业
以象征和平的事物为题材(和平鸽、橄榄枝、吉祥物、大熊猫、),创作一幅简笔画。
要求:用立体主义风格去表现。(五分钟时间)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对《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作了赏析,明白了立体主义描绘的对象并非如我们所见一般。真正的艺术,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
板书设计:
【美术课格尔尼卡课件】相关文章:
美术课《格尔尼卡》教学反思02-19
美术课《格尔尼卡》教学反思03-30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12-06
《格尔尼卡》优秀教学反思07-09
麦格尼格尔《自控力》读书笔记11-19
四格画美术课件03-27
麦格尼格尔《自控力》读书分享演讲稿06-15
格非谈托尔斯泰及《安娜卡列尼娜》12-06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格尔尼卡》教学反思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