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课件是必不可少的,课件要明确教学目标、要突出重点难点、要有灵活的教学形式、教学对象要有针对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课件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均数的课件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学具准备:
移动学具板 、作业纸
教具准备:
移动示范板 、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放情景录像,预设认知冲突
1.谈话导入、回顾情景。
2.读懂统计图,获取相关信息
从这两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提出预设问题
这一组同学在套圈比赛中,谁获得了胜利?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二、自主探索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引起争议,探求公正的策略
当两组人数不相等时,怎样判断哪组套的更准一些?你们有没有公平的办法?
2.萌发求平均数的需求,得出有效途径求平均成绩
3.小组动手操作,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那我们应该怎样求男生、女生各组的平均成绩呢?
4.全班交流,感知方法
(1)移多补少
(2)一般方法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男生组算式中的9、6、7、6和28各代表什么呢 ?
为什么女生求出的总数30除以5,而不是除以4呢?
5.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我们求出男生组平均每人套中7个 ,是不是每个男生都套中7个,女生组平均每人套中6个,是不是每个女生都套中6个呢?那7和6分别是指什么?
小结:7是男生组的平均成绩,也就是6、9、7、6这组数的平均数。6是女生组的平均成绩,也就是10、4、7、5、4这组数的平均数。
6.新课小结,揭示课题 ,体会求平均数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平均数的用途可大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处处要用到平均数,你们瞧!这里是有关平均数的一些资料。
1.盐城去年全年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
2.盐城市某小学三年级有10个班,平均每班人数为47人。
3.小明的语、数、外,三门考试,平均成绩为92分。
4.盐城市某小学三( 5 )班同学平均年龄为8岁。
现在我们就带着新朋友平均数,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四、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1.移铅笔 (93页第1题)
目的:体会移多补少的思想,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 (94页第2题)
目的:体会一般方法的优越性,上升数学的真正特征,自主领悟平均数一定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辨析题(第94页 第3题)
目的: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4.综合性训练:
目的: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训练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分析数据、有根据预测的能力。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简单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用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也可以对不同数据进行比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平均数的概念。
本小节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的求法,选用了收集塑料瓶这一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给学生渗透了环保的意识。例2中给出两个数据表,让学生根据数据表求出平均数,并进行比较,重点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练习中提供了一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调查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了解统计知识,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并且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但是平均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需要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及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资源在上课过程中给学生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难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教学准备:PPT、教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师:都说田各庄小学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方面也很不错。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都喜欢哪项体育运动?(点名回答)
师:你们的爱好还真是很广泛啊,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他特别喜欢游泳。他非要到这个池塘游泳,你觉得他下水游泳安全吗?小组之内讨论讨论,说说你的观点。(教师巡视,挑出持不同意见的两个代表到台上)
师:这两名同学对这件事的看法不一样,大家听听他们的观点。(相同意见的同学可以补充意见)
师:看大家讨论的这么激烈,等今天咱们学习了平均数的相关知识,就知道是不是安全的。
二:学习新知
师:刘老师所在的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活动,创办了许多社团,我就是环保社团的一员。我们环保社团利用周末的时间捡了很多废旧瓶子,这张就是四名同学捡瓶子的数量统计图,通过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师:每个小组手中都有这个统计图,小组之内合作研究,动手操作,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看同学们都有了结果,哪个小组派代表上前面来演示一下?(指名上台)
师:就像我们刚才那样,把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的补少的,得到一个同样多的数,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原来那几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13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学生回答)我们完整的说一遍,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移多补少”,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是很少用到的,因为当我们遇到的数据又大又多的时候,这种方法比较麻烦。那么,你有其他方法求得平均数吗?小组之内讨论,把结果写在练习纸上。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列式计算的方法)
师:老师问一问,这个算式中,每一部分求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概括出总数÷份数=平均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总数÷份数=平均数”这种方法叫“求和平分”。
师:老师问问你们,求出的平均数是13,就真的代表每个人都捡了13个吗?(不是),我们观察一下,捡的最多的是多少个?最少的是多少个?和平均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这四个人当中,真的有人捡到13个吗?(没有),也就是说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它有可能出现在数据中,也有可能根本不会出现。
师:明白了平均数的范围,在以后计算平均数时,我们可以对平均数进行估计,也可以检验我们算出的平均数是不是合理的。
师:我们来看,这是5位同学向灾区捐书的情况,通过这张统计表,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我们猜测一下,平均数可能是几?(指名回答)下面动手计算出平均数?
三、知识运用
师:除了环保社团,我们看看花样踢毽社团,有什么活动呢?
(播放踢毽比赛的视频)
师:这是踢毽比赛的成绩表,如果你是裁判,你对于比赛结果有异议吗?
生:不公平,人数不同,不应该比较总数,应该比较平均数。
师: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比较平均数就公平了呢?平均数能代表单个数据吗?(不能)它代表的是这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师:那同学生动手计算出男女两队的平均成绩,判出胜负。
师:平均数帮我们解决了这场比赛的输赢问题,其实它的作用不止这些,它还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事情,下面拿出你们的调查表,说说你们都调查了什么?(指名回答)你们能动手算出调查的平均数吗?请在练习纸上计算出来。(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调查及计算)
师:老师看到其他同学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调查,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数学,数学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老师希望你们以后多多留心观察。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得开心吗?谁来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五、作业
92页做一做第二题
六、板书
平均数代表总体水平
总数÷ 份数=平均数
(14+12+11+15)÷ 4 =13(个)
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初步感受求平均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求平均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昨天的作业,张康、朱星宇、施逸婷做得最好。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给他们。(三人上台领奖,并告诉同学各自得到的铅笔的支数。)板书:张康11支、朱星宇7支、施逸婷6支。
你们觉得公平吗?怎样才能公平?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从1张康手中拿2支给施逸婷,再从张康手中拿1支给朱星宇。这样每人都是8支。)
很好。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移多补少法”。)
(先把三个人的铅笔全合起来有24支,再平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8支。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铅笔的支数相等,都是8。
教师指出:这里的“8”就是“11、7、6”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昨天蔡裕杰同学的作业也很有进步,现在我想也奖给他铅笔,怎样才能让他们四个人得到的铅笔支数相等?(学生上台演示,每人得到6支。)
提问:这里的“6”就是“11、7、6、0”这四个数的什么?
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你觉得什么是平均数?
小结:已知几个大小不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把多的移给少的或者先把它们合起来再平均分,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说到平均数,老师想起前不久学校举行篮球赛的时候,五(2)班女男生之间发生的一次争执。
为了备战篮球赛,五(2)班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之间先进行了一次投篮比赛。每人投15个球。这是他们投中个数的统计图。出示两幅条形统计图。
(略)
这两幅统计图能看得懂吗?从这两幅统计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投篮比赛结束了,男子篮球队队员说男生投篮准,女子篮球队队员说女生投篮投得准,争执不下。现在,我想请大家做一个公平的裁判,你们觉得,是男子篮球队整体水平高一些,还是女子篮球队整体水平高一些?。
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有3名男生都投中得比女生少,所以女生投得准一些)
这是你的意见,有不同的意见吗?
(女生一共投中28个,男生一共投中30个,男生投得准一些)
可是男生有5个人,女生只有4个人啊!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去掉一个男生。)
去谁合理呢?能去吗?
(应该求出女男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有道理,他们两个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一个人一个人的比较,分别求出他们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用平均数来体现他们投篮命中的整体水平,好办法!掌声鼓励。
那我们应该怎么求他们的平均数呢?先来求女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
观察女生投篮成绩统计图,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将徐丹多投中的两个分一个给王戈,分一个给赵越,这样,她们每个人都是投中了7个,也就是女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是7个。)
不错,方法很简洁,移多补少法。有不同的方法吗?
(先求出四个人投中的总个数,再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半数:6+9+7+6=28(个)
28÷4=7(个)
他用的方法就是——先合再分法。
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男生平均投中的个数会求吗?
你们觉得这时我们求平均数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人数少,差距小,用移多补少简单;人数多,差距大,用先合再分的方法比较简单。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为什么这里求得的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现在你能帮五(8)班的同学解决他们争论的问题了吗?
(女生平均每人投中7个,男生平均每人投中6个,所以女生投得更准一些。)
观察统计图,女生平均每人投中7个,(用直线画出7的水平位置),提问:平均数7比哪个数大,比哪个数小?我们再来看看男生投中的平均数6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用直线画出6的水平位置。)
小结: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此外,一组数的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
三、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的是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
请大家轻声地把问题读一读,思考之后,可以和同座交流自己的看法。
挑战第一关:“明辨是非”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
(2)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3)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
(4)四(3)班同学做好事,第一天做好事30件,第二天上午做好事12件,下午做好事15件,四(3)班同学平均每天做好事的件数是(30+12+15)÷3=19(件)。( )
挑战第二关:“合情推测”
四(2)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学号 12 3 4 56
身高(厘米)131 136 138 140 141142
明明算了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不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
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这里最大的数就是142,平均数不可能超过142,所以平均身高143厘米是错误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求他们的平均数呢?
指名列式,老师告诉答案为138厘米。
由此,你能不能猜测一下,四(2)班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
你想了解我国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吗?
出示:根据健康网的报道,全国四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约是139厘米。看到全国四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结合自己的身高,你有什么想法?
四、学生看书,质疑问难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检查反馈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
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生:平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
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师: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教师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要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师: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53+58+30+27)÷3
B.(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后得出:
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四)作业
练习七第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因为这个平均数不是实际的数,与过去学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因而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等,因此首先要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再分析求平均数的方法.本节课设计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通过简单的口答题,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分清平均数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习例2.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通过教师的演示,提问,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平均高度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第二个层次是指导列式计算.在实际中,求几个数的平均数,都不可能像杯子倒水那样操作,因此引导学生要通过计算来解决.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几个题,启发学生总结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的一般算法.
第四个层次,通过例3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类推、自己计算,从而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的设计有所提高和变化,要让学生分清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例2 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例3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是厘米)
eq x(统计表)
(1)第一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2)第二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3)第一组平均身高比第二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 篇5
一、教学内容:
平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
红星小学每周都要开展“爱心回收站,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下面是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小红比小兰多收集了几个?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 求平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什么是平均?
生:平均就是每个人一样多。
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
怎样操作才能使每个人收集的瓶子个数一样多呢?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汇报预测: 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所以说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方法二:如果不动手操作,你能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平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
教师追问:平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平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平均数是一个位于他们中间的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师生交流后小结:平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虚拟的量。
2、教学例2。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平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平均数,会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通过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
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5分钟左右)
1、出示图片:我班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 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出示相关数据。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分别说。(三个)
2、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平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谁能说说平均数怎样算?
板书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看到这个信息你最想做什么吗?(到底城镇用的多,还是我们农村用得多?)如果以我班为农村调查对象。
4、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中的平均数。(板书)
二、 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
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看来要得到平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
(一)活动1:初估平均数。(3分钟)
1、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但是数据不统一。
2、 “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 “怎么整理?”,这一问题又引发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得到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6、小结:看来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实这正是它为什么能广泛应用的原因,那就是用平均数描述问题更全面。
三、在应用中巩固概念。
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9分钟)
学校要给五年级四个班数学竞赛颁奖,奖给谁?比较什么?1班34人平均分87、7分;2班33人平均分89、9分;3班人90、5分;4班35人85、5分
如果要给教这两个班的两位教师颁奖呢?颁给那位教师?
生交流,师问:哪个更科学公平呢?
2、学生应用计算器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数再比较。
四、回顾总结 (5分钟)
在统计中应用平均数分析数据,说明问题是很重要的手段,今天我们学习的统计中的平均数和以往的平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平均数
(5+4+7+5+9)÷5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0÷5
=6(个)
答:这5次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为6个。
课后反思: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能根据简单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体验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平均数。
情感态度:向学生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进而培养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明确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教法学法
操作法、观察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游戏导入:同学们看过最强大脑吗?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在我们选出属于我们班的最强大脑,你们想挑战吗?
出示游戏规则:课件出示数字,学生进行活动,保留游戏结果,待最后揭晓答案。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有神秘猜想的空间,使学生有浓厚的接受新知的兴趣。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平均数
淘气记住几个数字?
1、引导思考: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得来的?
2、学生合作交流,反馈
A、移多补少
B、总数÷个数=平均数
3、引出: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6”是匀出来的。
(二)生活中的`平均数。
1、学生举例说
2、计算平均数,思考极端数对平均数的影响。
小红语文99分,数学100分,英语95分,平均分多少分?再加一门科学46分,均分会有什么变化?
思考:平均分在什么范围内?大约是多少?并计算平均分。
同桌合作交流,全班汇报。
小结:极端数据会影响平均数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不过的考试分数例子,来内化极端数字对平均数的影响。这样理解起来更容易。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根据平均数知识,解释现象。
每小组选做一题,小组合作交流思想,全班汇报。
1、评委打分;
2、争做小法官
3、猜年龄
师:揭晓答案:38岁、9岁、8岁、11岁、8岁、12岁、8岁、9岁、8岁、9岁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体现,但每一个数字都会影响平均数。
4、计算自己记数水平,评选本班最强大脑。
(四)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
总数÷个数=平均数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一4、5
教学反思: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特点,丰富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2、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掌握平均数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3、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观察。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现实价值。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统计的意义上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需求
1、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师:咱们在美术课上学会了剪各种各样的窗花,上周有个班举行了剪五角星的比赛,这次比赛很激烈,你们想知道这次比赛的结果吗
生:(齐)想!
师:那么这节课老师就想把这次比赛的结果给大家说道说道,让大家帮老师参考参考。到底哪个小组该得冠军?
生:(齐)好的
师:剪纸班分成了四个小组,比赛就在这四个小组进行。首先是1小组,1小组有三个人,我呢就随便从这三个人中抽出了一个人。瞧,他一分钟剪了几个?生:5个。
师:我用这个人的成绩代表1小组1人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合不合理?如果你是我,你会同意我这样做吗?
生:我不同意。万一其他人剪得比他多,那不是不输了。
师:呵呵,当时老师就让其余2个同学也参加了比赛,有趣的事情是他们的比赛成绩很有意思
(师出示后两次剪纸成绩:5个,5个)
师:还真巧,现在你觉得用几表示1组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比较合理了呢?
生:用5。
师:为什么这回用5就行了?
生:因为每个人都是在1分钟剪了5个,用5来表示他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
2、通过两组求平均数方法,强化对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
(第2组)师:说得有理!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剪纸剪得一样多,用5表示他们这1分钟的剪纸水平很合理。看着大家的剪纸水平产不多,在第二组我就随便点了一个参加比赛。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深对“平均数”和“平均分”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现在黑板上摆两排圆形磁铁第一排有9个,第二排有5个,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排磁铁同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移的过程(2)教师操作引导:现在每排都有7个,7是这组数的什么数?
(3)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平分”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操作:
师: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第一排放8个,第二排放4个,第三排放3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
2.学生合作探究:
师:平均每排有多少个圆形磁铁?你是怎样想的?
3.交流汇报a.移多补少:只要从8个中拿1个放到第二行的4个中,拿2个放到第三行的3个中,它们就一样多了,所以这三行圆形磁铁的平均数是5。
b.先算总数再平均分:把三行圆形磁铁合在一起,先求出一共几个,然后再除以3就可得到这三行的圆形磁铁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材料──圆形磁铁,让学生通过摆来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了学习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
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4、教学例1
(1)、出示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三年级6班的第一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明收集15个,小亮收集11个
生: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
师: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生:就是让我们求出平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利用情境图,处理数学信息A:移多补少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收集的瓶子变得一样多呢?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
生:小明给小亮2个,小红给小兰一个,他们收集的个数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这13个是不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不是)那么13应该叫做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B: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这四位同学只是告诉你自己收集了几个瓶子,你还其它方法求出他们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
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14+12+11+15=52(个) 52÷4=13(个)师:13是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
C:理解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师:平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表示每个同学都收集13个瓶子吗?你能举举例子说说吗?生:不是生:他们平均每人收集13个,但是小明实际收集了15个,小兰实际收集了12个。
师:这个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平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小组的整体水平,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收集了13个瓶子师: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平均数13和原来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小红和小明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多的,小兰和小亮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少。
生2: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生3:“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4:“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收集瓶子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收集瓶子的平均水平。”
D:归纳“平均数”的含义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平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数,而是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
E: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有几种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移多补少
2、先求和再平均分师: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数,但是我们做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等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反映的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巩固应用
1、算一算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强得了96分,小明和小兰都得91分。你能算出这四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吗?
2、辨一辨
(1)白沙县第一小学的老师平均年龄是38岁,那么王老师一定是38岁。
(2)白沙县第一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陈良同学不可能捐4元。
3、想一想:
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会□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师: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知识穿线,自己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五、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刚才我们利用平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看谁是有心人,试着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他们时刻体会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授课时间:3月27日下午第一节课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迁移类推能力,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教师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
1.基本训练。
2.变式练习。
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橱。
现在,我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2.选择。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 )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平均用水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所求问题找准与总数相对应的份数。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体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PPT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平均数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2、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平均年龄、平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平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3、师:看来大家对“平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平均数”的奥秘。 板书:平均数 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4、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二、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平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3、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三、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四、课堂总结
1、你现在所认识的平均数是什么?
2、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五、随堂作业
【平均数的课件设计】相关文章:
平均数教学课件03-31
认识平均数课件06-12
平均数课件参考06-11
数学平均数课件06-10
小学平均数课件06-11
平均数说课课件06-10
人教版平均数教学课件03-24
平均数课堂教学课件04-01
平均数教学设计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