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课件,无论哪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怎样写课件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河大合唱》课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河大合唱》课件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感受乐曲《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六、七、八段。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在作者的联想与想象中,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光未然、冼星海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了解《黄河大合唱》和当时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5.黄河大合唱。
2、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以及有关作者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3、欣赏一段《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听了以后说说你的感受。
这篇文章的作者于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看到了抗日军民在紧张而沉着地准备投入战斗,心潮澎湃,无比振奋,于是,把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了下来。
二、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扫除生字词障碍。
2、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3、再读课文,看看哪些写的是演出的情景,哪些写的是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
三、欣赏演出
1、读课文第4段,说说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合唱队。
2、读课文第5段,为什么说这个乐队很奇特?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3、细读课文6~8段,分别找出写演出和作者的联想与想象的句子,反复品读,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
4、指导读好6、7、8段,注意朗读力度的把握,气势的渲染,从而体会《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熟读成诵。学习第7段,要引导学生注意几个细节描写,“举”、“捏”,凝聚了千钧之力,蓄势待发;一“劈”,便如洪水“冲出闸门”,气势磅礴,势不可挡。
四、学习“抗日部队奔赴前线”部分
学生自由读第10、11段,说说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引导学生抓住以下句子来体会:
“大道上传来了沙沙的声响,仔细听去,才觉出是脚步声。”“几百个人,脚步轻得就像蚕咬桑叶。”那轻而急促的脚步声让人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和战士们坚定的信念。“小伙子们背着满袋手榴弹、鼓鼓的子弹袋,脖子上挂着一条干粮袋,皮带上系一双草鞋,一个个那么轻便、利落、敏捷。”“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射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忍受巨大考验的刚毅火花。”战士们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沉着刚毅,蓄势待发,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经得起任何巨大的考验,斗志昂扬,英勇无畏。“明天,在那稠密的青纱帐里、地道里、田埂上,就会有无数的人们,在小号的号音中,‘挥动着大刀长矛’,跟在部队后面,唱着雄壮的歌曲,迎接战斗!”这是作者展开的想象,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华儿女英勇无畏,不可战胜。
作者描绘了一幅在田间、地头战斗的热烈场面,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五、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1、再听《黄河大合唱》片段,结合课文谈体会。
2、再次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实现情感的升华。
六、学习生字
1、强调读准“槌”、“闸”、“蚕”的读音。
2、生字扩词,加以运用。
3、记清字形,工整地书写。特别是“炯”字右边与“同”字的区别。
板书设计
《黄河大合唱》
所见:合唱队、指挥、鼓手、号兵
所闻:深情地发问、像冲出闸门的洪水
联想:黄河畔……战斗
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鲜活生动的词句,积累语言。
2、朗读《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朗诵词或歌词,开展一次朗诵比赛。
教学后记
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但在音乐中不能感受那种磅礴气势,对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不能体会,以后要加强那方面的教育。
《黄河大合唱》课件 2
一、教材分析:
《保卫黄河》是西师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是本文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根据课标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领悟表达方法,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种方法,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针对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场景描写他们也并不陌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本课生字词,联系本课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让学生课前去搜集作者、黄河、时代背景、朗诵词等相关资料,从而搭建起学生与文本内容理解的桥梁集中力量把时间用在突破重点与难点上本课文质兼美,我们要咬定“语言”不放松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倾听保卫黄河的音乐、抓重点词句等方法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体悟其间蕴含的情感,更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语言深处,引导学生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寻求一种“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保卫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2、积累优美词句,学会写实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八段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保卫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2、积累优美词句,学会写实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CAI课件
学生:了解抗战历史,搜集《保卫黄河》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破题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二)交流课前搜集资料,了解黄河及《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对于黄河,你们都有哪些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及目的,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请大家打开书,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弄清课文的`结构: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些段落写了演出的情景,哪些段落写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体验一段音乐
1创设情景,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那即将演奏的是一支怎样的乐曲?请在受到触动的词句或者标点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
2.师生共同交流:这是一支怎样的乐曲?
(1)第六段(课件)
①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②初步了解联想和想象:这深情的声音让作者联想和想象到了哪些人物或者事物?
③生齐读
(2)第七段(课件)
①演出仍在继续,想象也在继续,咱们继续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乐曲的气势磅礴的?
②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哪,演员们的哪些动作让你印象深刻,特别感动?请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生答后追问:你从这些动词体会到什么?
③(课件,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同学们,看到这凄惨的一幕幕,我们怎能不愤怒,怎能不激情满怀?指挥,举起了指挥棒;鼓手,捏紧了鼓槌;号兵,举起了马号,透过这一举一提,一捏一劈,想想,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
④学生朗读——
⑤(点击课件)出示句子: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
乐声的响起,就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作者丰富的想象那这一想象有什么作用?
⑥同学们齐读——
⑦语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进行说话训练
(3)学习第八段(课件)
①咱们继续交流,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乐曲的气势磅礴?
②被劈动的仅仅是死寂的东海吗?被震醒的仅仅是沉睡的山峰吗?被劈动的,被震醒的到底是什么?结合了解到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③生读
④一个排比句,一个感叹号,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⑤生读
⑥抓学生的心里期待,听保卫黄河之“黄河船夫曲”(课件)
⑦师生合作读
(二)学会一种方法
1、请大家再次默读这三段,想想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把保卫黄河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富有震撼力的?
2、(课件)现在,咱们把这些联想和想象部分去掉,你们再读读,你发现文章变得怎样了?
3、小结: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把写实和联想、想象结合起来
(三)发现一支乐队
1、如此气势磅礴的保卫黄河,究竟是由一支怎样的乐队表演出来的?请大家浏览课文第4、5自然段
2、这是一支怎样的乐队?(奇特)
3、你从乐队的奇特体会到了什么?
4、教师小结
(四)感悟一片情怀
1、运用前面总结出的方法同桌合作学习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读课文第10、11段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勾画出写实和联想的部分,想想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如有疑难,可以和同桌合作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3、这样的场面,这样的音乐让作者想到了什么,你都勾画了哪些内容?
4、再听保卫黄河的第七乐章,这段音乐又会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课件:保卫黄河)
5、写话训练:同学们,听了这段音乐,联系课文,你想到了什么?拿起笔,把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写下来吧(你可以自由表达,也可以摘录文中的优美词句)
分享交流……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总结《保卫黄河》的作用和意义,再读课题——
2.深化主题,推荐红歌
板书:
15黄河大合唱
联想气势磅礴
想象斗志昂扬
《黄河大合唱》课件 3
师: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师:同学们,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知道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不知道的话,那么你听吧!(音乐欣赏《黄河船夫曲》)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平时参加歌唱比赛往往采取齐唱的方式,那么齐唱给欣赏者一种什么感觉呢?
师:我听到有同学说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大家说得都非常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合唱。
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89页,用两分钟的时间,学习大合唱的介绍。
师:大合唱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与轮唱(有时穿插朗诵)等。(多媒体)
师:现在,我们全班同学从中间分成两部分,左边的同学和右边的同学。清楚了吗?
师:下面请左边的同学们跟着老师唱这个练习,(︱1 2 3 4︱ 5-‖)用“啦”,起(跟琴唱),很好,对。
师:再请右边的同学跟我一起唱(︱1 2 3 4︱ 5-‖)用“啦”,起(跟琴唱)。
师:两边的同学熟悉了吗?分别再跟着老师唱一遍。
师:下面两边的.同学一起唱,各自唱各自部分的旋律,起(跟琴声)。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演唱属于什么形式?
生:合唱!
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到书P85,《黄水谣》,我们来尝试一下歌曲合唱,第一句,“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两部分不同的旋律)
生:同学们,感受怎么样?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合唱《黄水谣》。(多媒体)
师:《黄水谣》这首女声、混声合唱前后所表现的情绪有变化吗?
生:学生回答。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都非常好。《黄水谣》这首曲子,开始婉转、秀丽,表现黄河两岸人民生活怡然自乐;中间低沉,悲痛的呻吟;后面借用黄河水奔流不息,痛诉侵略者带来的灾难。
师:大合唱还有一种歌唱形式,叫作对唱。
师: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河边对口曲》。
师:对唱采用一问一答,诉说了千家万户妻离子散的情形。
师:《黄河大合唱》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乐章,知道吗?大家请听,注意仔细听辨。(欣赏《保卫黄河》)
师:刚才我们听了两遍,《保卫黄河》中演唱有怎样的区别?大家讨论一下。
师:齐唱—二声部轮唱—三声部轮唱—齐唱—轮唱,此起彼伏的音乐,如咆哮的黄河水,一波推一波,前浪推后浪,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气势。(再来听辨一次)
师:《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A、《黄河船夫曲》(齐唱)
B、《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C、《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D、《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
E、《河边对口曲》(对唱)
F、《黄河怨》(女高音独)
G、《保卫黄河》(轮唱)
H、《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黄河大合唱》,学习完之后,大家是不是都激情彭拜啊?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好了,课后,大家可以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其他曲目,也可以搜集一下国内外大合唱著名曲目,下节课我们一起欣赏。
师:这节课到此结束,下课!
《黄河大合唱》课件 4
课题:
《黄河大合唱》
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使学生对以我国近现代诗作为歌词而创作的大型声乐作品进行了解;
(2)介绍冼星海,光未然,《黄》的历史影响
教学过程:
1、简介黄河的有关文化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源于青海,流径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后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孕育了华夏文化,常被称着中华民族的象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词曲作者介绍
光未然,张光年(1913~)根据1938年秋常行军在大西北黄河边,在敌后游击根据地活动,祖国雄奇的山川和游击健儿们英勇的'身姿,强烈感染着他,胸中酝酿着一部通过黄河场景抒写民族苦难,斗争与光明前景的长篇朗诵诗《黄河吟》1939年3月延安治伤,与星海见面。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3、冼星海:作家,广东番禺人,出身渔民1929年冬赴法巴黎留学,35年回国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38年延安,创作大批作品1939年写《黄河大合唱》
4、欣赏:
(1)《黄河船夫曲》
此曲如一幅图画,几十个船夫划船,充满战斗的力量,两种情形:紧张//轻松/最后战斗不断进行。整曲表现战斗的运动过程。
民歌体裁/船夫曲/伴号子声/大调色彩
补充:
(2)《黄河颂》用“颂”方法写,奔产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歌声悲壮,伴奏中有黄河奔流的力量。男中音独唱,由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
站高山之顶,望黄河滚滚奔向东海,一时掀起万朵浪花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滨,将中国大地劈成南北两地,他是中华民族摇蓝,五千年中国文化从这里发源多少英雄,在你身边温延,为一巨大屹立在亚洲东方,用坚强的体铸成民族精神的铁塔
(3)《黄河之水天上来》
配乐朗俑:琵琶伴奏这一形式是大合唱中的首创。它是中国的大动脉,终身奔流着民族热血,江山高照,水上金光,日出东山,河面银光熠熠,一旦发怒如十万马力,兴波作浪,冲破人间堤坊。
过去:自然灾害,洪水削平数百里村庄。
如今:空前的战争灾难降临。激起中华民族的愤慨。
(4)《黄水谣》(齐唱)
谣:无伴奏的清唱。
音乐以波浪起伏旋律,显示黄河奔腾叫器威力,以亲切明朗的曲调,深切动人(女声),后转入低沉(男生),逐步推向悲愤的控诉。最后再现沉诉说空前灾难,倾诉中国人民,全曲描绘黄河沃土千里,千百年来勤劳人民在黄河两岸劳动、生活,借用黄水日夜奔流倾诉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在敌冠的铁蹄下,人民悲愤填胸,燃烧起阶级仇、民族恨,怒火发出悲愤有力的诉。
(5)《河边对口曲》
对口唱:山西音调,东北、山西两老乡对唱。三弦伴奏,过门轻松有趣,表现老乡决心上太行山参加游击抗日活动。
(6)《怒吼吧!黄河》
大合唱:二、三、四部全唱,曲调诚恳,雄厚充满热情和鼓励,黄河是主调,表示向全世界宣战,将整个情绪推向高潮。
三、教学总结:
《黄》刻画出黄河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磅礴气势,痛诉黄河遭受的屈辱和苦难,揭示黄河伟大坚强品性,深刻表现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崇高信念,在民族危之的关头,响亮地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口号,有力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六十余年来,一直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感染着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们。
四、作业:
《黄河大合唱》课件 5
教材简析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光未然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同年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本文作者于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看到了抗日军民在紧张而沉着地准备投入战斗,于是,把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了下来。
课文既写了演唱《黄河大合唱》的情景,又写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表现了《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热情激昂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词句鲜活生动,气势恢弘,富有感染力。特别是描写演唱部分,先描写合唱队员目光闪闪、神情严峻,乐队奇特,再描写演唱情景,中间穿插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写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时,那轻而急促的脚步声让人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对战士战斗准备和神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刚毅与沉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在作者的联想与想象中,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3段:课文以歌词引出《黄河大合唱》,引出我对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情景的回忆。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愤怒的情绪、坚定的节奏,有力地表现了游击健儿的英勇气概,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4段:是对合唱队进行描写,引导学生抓住三四百人、从台上直排到台下、构成一个巨大的扇面体会合唱队伍的庞大,为后文恢弘的气势作下铺垫。穿过刀山火海说明队员们都历经了战斗的洗礼,从目光闪闪、神情严峻可以感受到队员们的认真和坚毅。
屏风:用来隔断视线或挡风的用具。这里把茂盛的核桃林比作屏风。
刀山火海:比喻非常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闪闪:光亮四射。这里指合唱队员们的目光坚定有力,透射出一种英勇气概。
严峻:严厉,严肃。
第5段:描写了奇特的乐队。引导学生从乐队的组成和乐器的来历感受乐队的奇特:大提琴是洋油桶改制的,古钟是从庙里摘下的`,马号是从号兵连借来的,还有牛皮鼓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条件的艰苦和队员们的满腔热情。
第6段:由一个深情的发问引入对演唱情景的描写,并且由这声音,联想到了黄河河畔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枣花,旋转奔流的雄浑河水,目光炯炯的船夫和艄公
雄浑:强健有力。
第7段:写乐声响起,犹如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这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这一段,要引导学生注意几个细节描写,捏、举,凝聚了千钧之力,蓄势待发,一劈,便如洪水冲出闸门,气势磅礴,势不可挡。
第8段:作者从指挥棒的舞动联想到黄河的巨浪和浪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恢弘、跳跃的气势。
死寂: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学习6、7、8段,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烘托了气氛,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并且还要加强朗读指导,通过朗读,体会《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熟读成诵。
第10~11段:写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那轻而急促的脚步声让人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对战士战斗准备和神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刚毅与沉着,作者由此展开想象,描绘了一幅在田间、地头的热烈的战斗场面,振奋人心。其间还穿插了对林中合唱的描写,风在吼,马在叫,好似战斗的号角,烘托出一种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
精悍:精明能干。
利落:(言语、动作)灵活敏捷。
敏捷:(动作)迅速而灵敏。
焦灼:非常着急。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刚毅:刚强坚毅。
《黄河大合唱》课件 6
《黄河大合唱》课件内容如下:
1. 作品介绍:《黄河大合唱》是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的大型声乐套曲,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描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
2. 创作背景:作品创作于1939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冼星海为了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创作了这部具有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的作品。
3. 音乐特点:
《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感情深厚、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语言,成功地展现了黄河的形象,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形象。
它采用了多种演唱形式,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作品运用了丰富的音乐技巧,如和声、对位、合唱等,使音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 结构分析:
《黄河大合唱》包括八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其中最为著名的乐章是《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
《黄河船夫曲》描绘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景,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保卫黄河》则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的决心和勇气,音乐激昂热烈,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5. 艺术价值:《黄河大合唱》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不仅在音乐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6. 欣赏与评价: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应关注其音乐美学的表现、历史背景的呈现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欣赏这部作品,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形象和坚强精神。
7. 教学建议: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将《黄河大合唱》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欣赏、演唱、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8. 相关资源:为了更好地了解《黄河大合唱》,可以参考相关的书籍、论文、音频、视频等资源。例如《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分析、创作背景研究、演唱技巧探讨等方面的书籍和论文,以及相关的演出视频和音频等。
9. 总结:《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的音乐作品,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和爱国情怀。通过欣赏和学习这部作品,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形象和坚强精神。因此,《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值得推荐的音乐作品,也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瑰宝。
《黄河大合唱》课件 7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及学唱《保卫黄河》这首歌曲,了解作品的来历及相关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奋超杀敌、誓死保卫祖国的民族意识,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及其所蕴含的爱国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 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3. 学唱本歌曲,特别是合唱部分。
教学内容:
1. 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
2.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和曲调。
3. 黄河大合唱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并掌握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和曲调。
2. 掌握合唱的技巧和表现方法,能够准确地演绎合唱部分。
教学重点:
1.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和主题思想。
2. 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音响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播放《保卫黄河》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氛围。
2.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有没有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它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
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黄河大合唱》这首作品,我们将通过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欣赏并学习它的歌词和曲调,感受它的音乐形象,培养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新课导入(10分钟)
1. 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和补充。
2. 欣赏《保卫黄河》。先让学生听一遍完整的《保卫黄河》,感受其磅礴的气势和强烈的爱国情感。然后分段欣赏,让学生分别感受独唱、轮唱和合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音乐表现手法。
3. 学习《保卫黄河》的歌词和曲调。教师先进行示范演唱,让学生初步掌握歌词和曲调。然后分段学习,让学生逐句跟唱,纠正发音和节奏等问题。最后进行完整的合唱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合唱的技巧和表现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词和曲调,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黄河大合唱》课件 8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理解其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2. 学习《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和曲调,掌握其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
1. 《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
2.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和曲调。
3. 《黄河大合唱》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理解《黄河大合唱》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以及其反映的历史背景和主题思想。
重点:掌握《黄河大合唱》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能够完整地演唱该曲目。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气势和情感。
2. 讲解:《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以及其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
3. 示范:教师现场演唱《黄河大合唱》,让学生了解该曲目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黄河大合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演唱中的不足之处。
5. 表演:每组学生依次上台表演《黄河大合唱》,其他学生观摩评价。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河大合唱》的重要性和意义。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估学生对《黄河大合唱》的理解程度和演唱水平。
2. 反馈:针对学生在演唱中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水平。
《黄河大合唱》课件 9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2. 学习《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和曲调,掌握其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
1. 《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
2.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和曲调。
3. 《黄河大合唱》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音乐氛围和情感基调。
2. 介绍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通过PPT展示相关历史资料,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3. 学习歌词:通过PPT展示歌词,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4. 学习曲调: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学习《黄河大合唱》的曲调,让学生熟悉旋律和节奏。
5. 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黄河大合唱》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如声音的控制、气息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
6. 分角色演唱:根据学生不同的音域和音色,将学生分成不同声部,进行分角色演唱,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合唱的力量和美感。
7.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对《黄河大合唱》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意义。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黄河大合唱》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黄河大合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作品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提高了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黄河大合唱》课件 10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理解其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2. 学习《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和曲调,掌握其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其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
1. 《黄河大合唱》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
2.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和曲调。
3. 《黄河大合唱》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理解《黄河大合唱》中的音乐形象和情感表达。
重点:掌握《黄河大合唱》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及PPT课件。
2. 音响设备及《黄河大合唱》音乐录音。
3. 黑板及粉笔。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对《黄河大合唱》的背景、歌词、曲调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2. 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交流意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直观演示法:教师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录音,让学生直观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和情感表达。
4. 练习法:教师指导学生练习《黄河大合唱》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录音,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和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教师对《黄河大合唱》的背景、歌词、曲调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同时通过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和情感表达。
3. 巩固练习:教师指导学生练习《黄河大合唱》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 归纳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音乐素养。
- 相关推荐
【《黄河大合唱》课件】相关文章:
《黄河大合唱》的说课稿04-20
关于黄河大合唱的鉴赏04-22
黄河大合唱的说课稿范文04-14
黄河大合唱教学反思02-09
黄河大合唱教学反思10-25
《黄河大合唱》教学反思06-07
黄河大合唱歌词03-08
保卫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02-16
关于《黄河大合唱》的教学反思05-12
挑山工的课件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