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季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21-08-30 开学第一课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月秋季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九月秋季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今天晚上,我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创造向未来。

  主持人是撒贝宁和何炅!

  首先是成龙关于梦想的演讲。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就只能视频了。他讲述他从跑龙套到中国名片,他比别人更加拼命,更加努力。他已经64岁,却兢兢业业!他讲现在的年轻人,有人扎了一根刺,就喊痛。他浑身多处骨折,多次重伤,可是她依旧演他的武打戏。

  下面是谢海龙老师用自己青春换来了贫苦孩子们的上学梦的实现。今天,谢海龙老师和他曾经资助的学生见了面,场面很令人感动。

  这时,一首《墨梅》唱了起来,这是京剧少年王泓翔和虚拟歌手犀献唱的,我看到了我们近年我国近年的科技的发展。

  王桐晶的闪电心算十分令人称奇,人脑挑计算机非常非常的厉害。

  接下来我又看见了著名的“白洋淀”。(非牛顿流体)这个游戏非常非常的好玩儿,我都非常有兴趣,我也想在家自己做。

  之后又介绍了--国产飞机的试飞员和工程师们,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科技的强大。

  现在是我最期待的“无壳小鸡”小茶缸出现了,王源哥哥也来尝试,可是却失败了N次,但是最后也成功了,所以这只小鸡叫“小幸运”。之后。就是一篇关于创造力的演讲。

  看完之后我内心深处与创造力产生了共鸣,创造力是无限的,没有尽头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的。中国有那么多刻入历史的人物,不怕多一人,就怕少一人。创造力是造福人类的关键,有了创造力就有了一切,从原始社会到今天如果没有创造力今天的文明社会与原始时代别无两样!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创造力便是失败之母,加油!中国少年郎!为了祖国大胆创造吧!

  让我们“创造向未来,与创造力同在,与科学同在,与中国的明天同在!”

  九月秋季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按照惯例准点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纪实摄影家解海龙先生的主讲部分。

  “我要上学!”多么让人心颤的一句话!其中包含了多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对贫穷的不甘和对光明科技的憧憬与向往。起初本以为这是一个和往常一样的一个演讲节目,但是映入眼帘的那张“大眼睛”摄影作品让我猛地从沙发上坐了起来,小女孩手中的铅笔破烂不堪,小小的身体趴在课桌上,只有那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与四周的灰暗环境格格不入。那炽热的眼神在呼唤着:“我要上学!”

  解先生讲述着相机背后的“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的故事。每讲一个故事,我都被他那朴实而又真诚的话语所触动。爱心铸就希望,知识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成长,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当下的生活。

  那三个当年的小孩,如今都已经长大成才了,我不禁感叹现今社会的传播力着实强大,一张张照片让无数小孩走出山区,走向他们渴望的世界。创造,真的很伟大。

  反复思考“创造”这二字,我认为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成绩,在人海中挤来挤去是不会有所作为的。解先生正是用摄影这种方式,让这群孩子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关注,从而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地发挥,其影响力是惊人的。作出重在发明的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陈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以崭新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同时引领着他人一起关注,让这些平时会被忽视的人、地方展现在大众面前,从而呼吁广大民众一起努力,让世界变得美好。

  创造,才能让未来变得更好;创造,才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幸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光明!

  九月秋季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

  几天前,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里面讲述了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美,如最美的人,最美的事。只要留心观察,处处是美。这些使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美在身边,如自然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青翠欲滴的'树木,五颜六色的花朵和千奇百怪的飞禽走兽,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大自然是否美取决于人类,人类保护它们,大自然就美;人类破坏他们,自然美不再存在。自然是否美,那就看人类是否也美!

  美在身边,如探索美。现在大家经常谈论宇宙的无限,宇宙的美丽。但又有多少人想过那些宇航员们的辛苦?俗话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人。中国第一位上宇宙的宇航员杨利伟上宇宙是冒着生命危险的,谁也不知道在太空会出现什么情况,他用自己的生命探索中国的未来。他探索到了美,同时自己也更美!

  美在身边,如创造美。刘大成哥哥在生活的空闲时间,琢磨可以吹的东西,用梳子、针管、花生、树叶等我们认为不可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吹出了美妙动听的音乐,这就是创造的美!生活中要学会革故鼎新,不断探究,世界才会更发展,不会永远停留在原地!

  其实,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有许多最美的人,最美的事。例如:比我们只大几岁的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冠,为中国赢得荣誉;邓丽,最美老师,是海拔1800多米的高原上唯一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被铁片扎入心脏的大巴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保证了24名乘客的安全。

  细心观察,美在身边;不断探索创新,世界会因你而美!

  九月秋季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与往年一样,学校组织我们一同去观看了《开学第一课》,短短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泪水一次次充盈了我的眼眶,心中彷佛有了一个正欲破茧而出的彩蝶。

  《开学第一课》的第一课堂,给我们讲述了一名10岁的孩子身残志坚,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懈奋斗的故事。10岁,正是一个人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时光,而他,一名失去了光明的孩子却在重重困难之下保持了自信,并且在世界级的比赛中获得名次。这等成绩足以让一个成年人敬佩!而最令我感动的却是他的一句话:“我想要弹钢琴,给妈妈听,老师听,给社会上所有帮助我的人听!”我相信这个孩子是幸福的,并且他的幸福可以感染到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懂得知足与感恩。

  看了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我明白了幸福其实很简单,可以是感到寒冷时朋友递上的一杯热茶,可以是不慎跌倒时某个路人伸出的一只手,可以是失意孤独时亲人发给你的一条问候短信,甚至可以是不经意间的一抹笑容。

  成龙说:“现在的孩子不懂满足,因为拥有的太多。”那么可以这么说,拥有的少并不是不幸福的,拥有少的人在努力争取后获得的成就将会被自己珍惜,那种珍惜就是幸福。每一滴汗水都可以说是幸福来临的黎明中那凝在绿枝上的露珠,在迎接着幸福。每一次失败都是为成功到来的那一刻准备的礼花,在成功时刻一起绽放。每一句讽刺都是火山喷发前夕积累的岩浆,在喷发时尽展光华!

  幸福的定义,在我看来非常简单,只要放飞自己的灵魂,去分享,去感恩,去奉献,那么,幸福,就是我们相伴一生的指路明灯!

  九月秋季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

  9月2号晚上,我和妈妈一起收看《开学第一课》。今年这个节目的主题是“美就在身边”,令我最感动的是一位最美老师张莉。

  5月8日晚,在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正当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却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冲向正要过马路的佳木斯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和学生们。危急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

  最美老师她有着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她有着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

  “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在她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社会各行各业树立了榜样。

  看完《开学第一课》,聆听完最美教师的故事,我心里也想衷心的对每一位老师说一声;“老师,您们辛苦了,祝你们每天笑口常开。”

  身边美好的事处处存在,只是我们缺乏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生活中的美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去体会,就会发现,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

  美来源于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得到启示,你会感到生活中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就在你身边,你会觉得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就我们而言吧,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作文进步了,这就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也应该把它归于美。

  只要你拥有善于发现的双眼,生活就会给你其实,去读它吧,用心的去读吧,你会发现,“美”就在你的身边!“美”就在我们身边。

  九月秋季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

  9月1日晚上七点五十分,我迫不及待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开学第一课》的开播。等待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好漫长,终于开播了。

  首先是“中国功夫明星”成龙的登场,因为他要拍电影没办法到现场来演说,只能远程述说,他告诉我们他现在六十三岁了,还要拍那些危险的动作,但他从不用替身,他全身没有一处是不受过伤。撒老师还以一枚枚勋章在他的人体标像上标注,全身标满勋章。他虽然受过无数伤痛,但他一直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梦想,永不放弃。他告诉我们要创造,要有梦想,还要拼搏。只有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梦想就会成功,拼搏精神铸就中国梦。

  第二位是以“我要上学”系列照片震撼国人的纪实摄影师解海龙,他讲述相机背后“大眼睛”苏明娟、“大鼻涕”胡善辉、“小光头”张天义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当时纪实摄影师解叔叔为了寻求答案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行走了两万多公里,行走中国二十六个省,一百二十八个县,接触了100多间学校和上万名的孩子,拍摄了上万张照片,被山村孩子的淳朴与善良和孩子们求学的眼神所感动。在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他们的梦想,于是用他的镜头关注了他们,帮助了他们上学的梦想,用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爱心铸就希望,知识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成长,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当下的幸福。

  最后一位是张杰带来充满激情和力量的《少年中国强》。“少年强则国强”的铮铮宣言,激励着我们向未来进发,创造新的奇迹。

  《开学第一课》让我懂得,梦想启发创造,青少年要敢于梦,梦想是未来的动力,是追逐目标的灯塔。只要敢于拼搏,不怕挫折,勇于不断探索,坚持不懈,一定创造出奇迹,梦想一定会成功。

  九月秋季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

  晚上,我和妈妈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它总共分为五个篇章,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第四节课——“文以载道”。

  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已九十六岁高龄的许渊冲老爷爷。他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特别是中国古诗词的翻译方面,更有独特的。他白发苍苍,脸上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老年斑,瘦长的手臂上,一根根青筋清晰可见。他拄着棕色的拐杖,慢慢地走到了舞台中央。

  许爷爷认真地给我们讲起了课。虽然老人家年事已高,但讲起话来,声音洪亮有力:“同学们,中国古诗词有三美。意美、形美、音美。”再以《登鹳雀楼》为例,具体阐述了这三美。然后,许爷爷又讲述了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并且将一生都奉献给翻译事业的故事,带领每一位同学感悟诗词与外语的结合之美。他从起初的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背不全,不会读,到如今成为了世界闻名的翻译家。过程中碰到了种种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从不放弃,一直坚持着要把中国的古诗词发扬光大,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诗词,了解中国文化,创造了“翻译美”。2014年,他获得了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家。同时他也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许爷爷曾把《诗经》《楚辞》《李白诗选》《宋词三百首》等等翻译成英文、法文,并在国内外出版。

  许爷爷还给我们讲了,他现在每天还坚持翻译一页书,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他那执着的精神,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像许爷爷一样,坚持不懈,执着追求,实现自己的理想!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带领我们学习了古代文化之美。许爷爷将诗词翻译成外语,让骄傲的中华文化走出了国门,向全世界传递着文化的共鸣。

【九月秋季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秋季九月《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02

九月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2篇)08-30

秋季九月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6篇)08-31

秋季九月《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5篇)08-31

九月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1篇)09-03

秋季央视九月《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0篇)09-02

九月秋季高中《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6篇)09-02

九月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通用16篇)08-30

九月秋季高中《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5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