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的《道德经》博大精深,包含了对人生、生命、自然、世间万物的认识、感悟和理解。老子一生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自然为美,以无为胜有为。《道德经》已成为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的大智慧涉及各个层次与方面,尤其在审美思想的阐释对中国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美学思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老子的《道德经》已是国学经典,以往对老子的研究更多地偏重理性的哲学上,而《道德经》讲述的不仅仅只是关于“道”“德”,和做人处事的道理;更重要的还有关于对人类审美认识和提升审美境界的经验方法。因此,将审美与道德经结合,准确地说是解读道德经中一些美的思想和观点,发现其中蕴含的理性美、意境美、语言美等。
一、上善若水――柔之美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人就如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水是柔弱的,它避其锋芒不与人相争,总是处于最下面,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冷静地判断自身的处境。老子以柔弱为美,欣赏其和平、保全的处世之道,是一种平静淡然之美。倘若只看到水的柔弱而不见其柔美则大错特错,老子进一步加强说明了这种观点,即“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他不赞赏刚强之美,认为至柔可以克至刚,物极必反。老子在论证强与弱的辩证关系中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看到这里会有人提不同的看法,做人难道不应该保持强硬的身体与姿态吗?故老子从中看到了强大的弊端――“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则硬、硬则断,做人不应过于强硬。举例来说,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短短的15年国祚,期间施行暴政,焚书坑儒,沉重的赋税外加不断地剥削压迫农民,民不聊生,最后导致暴.动而灭亡。由此看出老子的柔之美,柔胜于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代出现了各种“美”,类似“中性美”“阴柔美”等,甚至在部分人看来有“男女不分”的现象,社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类思想的百花齐放,从辩证法方面来说这就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审美习惯的改变。
二、静而不争――静之美
在现在看来,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越来越喜欢“静”处,他们不是在故作沉思状,而是一种对生活、名利处之淡然的境界,静以修身。这种静不是静止不动的,“静而不为”是一种修为,遵循着自然规律的发展而静观其变。是在浮躁的世界里独守一片心灵净土,不失为美。老子所指的“静”,就是不要刻意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任其本性自然发展。其实,宁静而悠长的生活不就是美的吗?这种宁静远离喧嚣远离功名与繁杂。如陈眉公《幽窗小记》中写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短短几句道出静之美,心中宁静、心境平和、淡泊自然。而后更有文人墨客为求精神寄托求自然而安于田园,也成为许多人功成身退后对美的追求。
引申到国家与生活中来说,一个国家要在和平与安全的环境下求生存与发展,国与国之间融洽相处是根本,静而不争、平静相处不与其争,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才会产生良性循环。静之所能产生美是靠不争来实现的。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保意识,这种意识由主观而生,可促进自我发展而不受制约。过于刚强和冲突都会打破这种平静、和平。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都必须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中就指出清静中和乃是天下正道。因此,老子所言的“静而不争”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审美观会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为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首先,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老子提倡的顺应自然、静而不争,对个人修养的积极作用。回到现实中来,从审美的观点来看没有人会喜欢那些大吹牛皮、争强斗胜的人。从古至今,那些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且谦逊的'人一直是被崇尚的代表。而论起中国的审美观从传统来说是保守的,强调“舍生取义”精神的孔子也是谦虚、沉稳的人,即便是好辩的孟子,也提出了“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的仁政思想,重视农民――以民为贵。
三、无为而治――道之美
什么是“道”?在中国文学里,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意为“终极真理”。《易经》里也有说:“一阴一阳谓之道。”简单明了地说出了阴阳是世间万物的父母。而“无为”又是怎么解释的呢?首先,这是一种政治原则,无为而治的意思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人们的自行自为实现无为无不为,靠所有人民的自治实现无治无不治。美的尽头便是“道”,无为而治,人人知无为无不为,人人做便无治无不治。
《道德经》开篇第一章中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讲出道的神秘。道就是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规律或原理,包含世间万物、宇宙苍生。又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很多不熟悉的人会读作“道法?自然”,其实正确的读法是“道?法?自然”,“法”字为动词,遵循的意思。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自然。老子在《道德经》所言的“道”就如同西方众基督教.徒敬仰的耶稣,对他们来说,是信仰、寄托,只不过道并不是宗教,而是来源与大自然,对大自然本质思想的信仰。当然,正如前面所说,老子所谓的不为可不是叫人们不学无术,而是讲学什么、理解什么,而不要没有选择,不能没有怀疑,不能没有思考。对《道德经》审美思想的分析,重要的就是要联系老子所处的时代理解所言之“道”。
在小说中曹操被后人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无论如何,小说还是有它的夸张虚假成分,笔者更愿称之为“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一个野心家出生在战乱年代,用他的智谋统一北方,成就大业。这种“为”与“不为”,皆为“道”的玄妙,当然,也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因此,在历史上那些名垂千古的伟人们的出现,无不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紧密相联。中国古代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他们要么出身贫寒、身份低微,要么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他们以心中理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可是,在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里,社会的不公平制度却给不了他们这样的平等机会来实现。
从《道德经》中能看出老子看待问题的方式既全面又理性,皆是因为其主张辩证的思考方式,美与丑、善与恶不是绝对的。同理,任何事物到达一定限度后必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和转化,柔可克刚,弱亦能胜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针对众生是平等的,自然之美无处不在,遵守规律,发觉自然之美是科学的一部分。和谐不争、无为而治是人得以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
结语
总而言之,老子的美学思想是集中华文明之初美学理论的集大成者,这种美学思想一直被延续、受用至今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先人的智慧与魅力。作为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更应该充分吸收与运用,取其精华,将这种优秀的美的思想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2]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
[3]林语堂.圣哲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老子.道德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5]钱叶莹.大道至美――老子《道德经》美学思想的呈现与衍化[D].合肥:安徽大学,2008.
【解读《道德经》中蕴含的审美文化与思想】相关文章:
《诗经》中蕴含的女性审美标准11-25
《周易》中蕴含的艺术思想05-09
解读《文化苦旅》中自然文化的沉浮06-12
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解读11-20
解读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11-20
浅析《背影》中的教学与审美教育07-09
生活中蕴含的哲理作文11-28
《易经》中蕴含的教学之道05-10
李白对天姥山的审美解读08-29
谈谈李白对天姥山的审美解读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