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儿很喜欢墙角的那几株菊花。
每到秋天,天地萧索。而那墙角边,总有几簇绿意,拥着几朵白色的花儿,偶尔飘过淡淡的幽香。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女孩儿想这两句诗写的真好。她刚上小学三年级,这两句诗是听吴老师说的。还有两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女孩儿记不清了。
每天放学回家,女孩儿都要跑去墙角看几眼。不时地浇点水,施点肥。在女孩儿的精心培育下,菊花已由一株慢慢地长到了两株,三株还有许多小芽儿正钻出地面。
女孩儿常想,菊花只有白色的吗?会不会有黄色,红色?
有一天,女孩儿兴奋地跑回家,对妈妈喊道,妈妈,妈妈,真的有黄色的菊花,吴老师说的。吴老师说,毛主席有一首诗,其中有几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黄花就是菊花。女孩儿很是兴奋,那有红色的吗?吴老师说有的。女孩儿忙问那有诗句吗?武老师笑着说没有。
女孩儿是个勤奋乐观的孩子。她的成绩很优秀,吴老师很是喜欢她。村里、班上的孩子都喜欢和她一起玩儿。她似乎没有什么烦恼:我把烦恼的事讲给菊花听,烦恼就不见了。哥哥常笑着说她是个“小花痴”。
这年的秋天,花期很晚。过了九月还迟迟不见花苞。女孩急了,她问妈妈是不是今年太冷了,菊花不会开了。妈妈看着女儿,泪水流个不停。
前几天,女孩儿说头疼。妈妈带她去诊所,可医生看不了。妈妈便带她进了城,检查的结果让妈妈痛不欲生。医生说女孩儿头部得了一种怪病,只有几个月好活,医院的条件治不了,建议她们去北京。但医生也犹豫了,还是带她去北京看看长城、天安门吧,手术费要好几十万呢。
妈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哀求医生再想想办法。她不愿看着女儿就这样死去,女儿刚上四年级,她还有许多理想,她还没有见到红色的菊花,她还没有当上理想中的园艺家。她这会儿还催妈妈赶快回家,她还要写作业呢!
妈妈真想替女孩儿去死,可她毕竟代替不了女儿。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代替不了谁。但她愿意承受一切罪过以减轻女儿的痛苦,可是她有什么罪过,女儿又有什么罪过?
女孩儿每天都喊着头痛,人也日益消瘦。妈妈说你好好吃药,很快就好了。女孩儿很听话,乖乖地吃了药。妈妈说这几天不要不要去上学了,在家好好休息。女孩儿有点不高兴了,我的书本都在学校里呢!妈妈说,学习太伤脑,等好了再学也不迟。
村里人听说女孩儿得了一种怪病很是恐慌,每提起她,都会有人说活不长了。人们不敢再去她家,有人从她家门口路过时总会加快脚步。家长们纷纷告诫孩子:不要再和她玩了!孩子们胡乱猜测,谁也不去找她。大人都说会传染的,孩子们畏惧快死的人,都离她远远的。
妈妈带女孩儿去赶集,女孩远远地望见同村的'好伙伴在前面走着,便高兴地喊着她的名字。可是那个玩伴儿看了她一眼,心生厌恶,崔妈妈骑车快走。女孩儿好伤心,这一切都是怎么了?
爸爸妈妈知女孩儿时日无多了,便带她去了北京。女孩高兴的不得了。她还从来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呢!他们去了天安门广场,去爬了长城,去看了香山正值秋季,菊花到处都是。女孩儿见到了各式各样的菊花,红的、黄的、粉的、紫的一盆一盆的放在一起,如锦似霞。女孩儿说要多拍些照片儿给吴老师和班上的同学看。
从北京回来,女孩儿发现墙角的菊花也已有了花蕾,用不了几天就要开了。
可是,女孩儿的头痛也越来越严重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她不停地问妈妈自己是不是要死了,小伙伴不和她完了,菊花也不开了,一切都要结束了吗?
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要是她有钱,绝不会让女儿受这种罪。而现在要死的人是留不住的,活着的人还得继续生活。妈妈不是不愿给他治病,更不是妈妈不爱她。妈妈爱她,爸爸也爱她。爱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用心中的痛来衡量的。可是女孩儿明白这些吗?妈妈不知道。
女孩儿一连两天没有吃东西了,始终处于昏迷状态。妈妈轻轻地喊着她的名字,希望她醒来,再看自己一眼。女孩儿偶尔会睁开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天渐渐凉了,到了夜里,门外更是寒风呼啸。女孩儿突然醒来,凑到妈妈耳边小声地说,妈妈,墙角的菊花开了,我看到了。红的、黄的可多了。
说完又陷入了昏迷,痛苦地呻吟着。这一次她没有再醒来。直到清晨,妈妈感觉她身子冰凉,知道她已去了。她紧紧地抱着女儿,泪水落在女儿冰冷的脸上。女儿不会再有知觉了,也感觉不到妈妈的痛了——她去了另一个世界。
地上落了厚厚的一层霜,一串串脚印直到女孩儿家。人们听说女孩去世的消息,纷纷前来探望、安慰。妈妈静静地坐在那里,她感觉这个世界好冷好冷。
吴老师把女孩儿的书本文具扔到了学校后面的干坑里,她看着那个空座位很不舒服,索性让人把桌椅撤走了。
没有人注意到那几株菊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寒霜虽至,那几株菊花却异常精神,白如雪,莹如玉。只见一滴滴的露珠不时地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