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盼》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盼》教学设计 1
一、课文内容分析
《盼》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课文内容很好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新雨衣”为线索,围绕一个“盼”字,展开叙述,并详细描写了盼下雨、盼外出、盼雨停等事件。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喜欢,开始盼着下雨,穿雨衣。主要通过描写“我”的心理和动作,表现“我”对雨衣的喜爱和盼望下雨的心情。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写“我”好不容易等来下雨,却没能如愿穿上雨衣。作者抓住了“我”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细致刻画了“我”对穿上雨衣的期盼。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写第二天下雨,“我”如愿穿上雨衣。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出愿望实现的喜悦和兴奋。
课后题也紧扣语文要素设计,第一题突出中心意思“盼”,第二题学习在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的基础上,怎样将重要部分写得具体生动。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盼”的心情和“穿雨衣”的经历,学生也都非常熟悉,所以不难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不能准确把握作者是如何围绕“盼”为中心展开叙述,又选取了哪些不同事例表达中心,这也是学生在习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学习习作的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预学,检查字词
1.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师板书:盼。
2.学生分享盼的经历,交流当时的心理感受。
3.放声朗读课文,看看文中的“我”在盼什么?他当时的感受如何?
(生自由读)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和自由朗读,拉近学生和作者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自学课后生字表,小组分享重点字词。
指导书写:篷、嚷、酱三个字。
注意提醒:“疯”和“唇”师半包围结构,竖撇要长一点。“篷”是上下结构,“竹字头”要写的宽,并于同音形近字“蓬”对比,区分不同的意思和用途。“酱”字笔画多,不要漏写“酉”部的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
5.读准字音。
窸窸窣窣 瓦蓝瓦蓝 瓶瓶罐罐 满满当当
闷雷 嘟囔 瞟窗外 焖米饭 玛瑙
厚墩墩的云彩 明晃晃的玻璃 甜丝丝的雨点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6.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一)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喜欢,开始盼着下雨,穿雨衣。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写“我”好不容易等来下雨,却没能如愿穿上雨衣。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写第二天下雨,“我”如愿穿上雨衣。
(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简要复述
文章记叙了“我”得到了一件特别喜欢的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并最终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
三、聚焦起因,感受喜爱
1.从哪儿能感受到我对这件雨衣的喜爱呢?
2.品读1~3自然段,从雨衣的外形、我的动作、我的期盼,交流我对雨衣的喜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吗?谁能带着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齐读课题“盼”。我是如此喜爱这件新雨衣,课文是如何把“我”盼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呢?
二、品味“盼”的心情
(一)出示自学提示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盼”的小事件,用批注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
小组交流,品读、体会,领悟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二)小组汇报
小组成员在汇报中,通过朗读,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并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
预设:
1.得到雨衣盼变天。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已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心理活动描写。老天似乎在和我作对,越是不下雨,我对下雨天的期盼就更加急切。
2.下起雨来盼外出。
(1)放学下雨格外兴奋。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心理活动描写。我当时会想些什么呢?为什么雨点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动作描写。一般人遇到下雨,都会加快脚步、捂住头快步走,“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想象当时的情境,你们会怎样呢?
(2)借故外出。
①关注对话。
分角色朗读5~15自然段,交流体会心情。
②关注提示语。
兴奋:“我嚷着奔进厨房。”
失落:“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央求:“我央求着。”
不甘:“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向窗外,生怕雨停了。”
③关注借口:买酱油、炖肉。
3.窗前看雨,雨后盼雨。
(1)窗前看雨盼雨停。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充满童真的想法,充满对雨天的期待。
(2)雨后想象盼下雨。
“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
难道作者知识在写雨后的景色吗?想象此时此刻,“我”的心理活动。
三、终盼雨来,穿上雨衣
第二天早晨,雨终于被我盼来了,那一刻我竟然感觉这雨点是甜的。谁来带着我们感受一下?
1.请生读课文。
2.体会穿上雨衣前后的兴奋和喜悦。
(1)下雨时的兴奋。
(2)穿雨衣时的如愿以偿。
抓住动作的描写,感受“我”穿上雨衣时的兴奋心情。
(3)雨点儿的跳跃。
雨点儿真的会“起劲地跳跃”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描写,找一找,作者是在接着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四、梳理内容,归纳方法
课文围绕“盼”写了好几件小事例: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师生一起借助板书,一边回顾内容,一边梳理。)
其中,“盼穿雨衣”叙述的最为具体、详细,写了: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师生一起借助板书,一边回顾内容,一边梳理。)
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够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盼》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并对歌曲进行创编
教学重点:
用热情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进行创编
教学难点:
咬字吐字清晰准确,注意弱拍起唱和切分节奏演唱准确
教学目标:
用热情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盼红军》,感受四川民歌特点,表达人民对子弟兵的深厚感情,使学生了解革命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具:电子琴、课件、录音机、打击乐器
学具:竖笛、小提琴
板书:盼红军 (图画)
教材分析:
《盼红军》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四川民歌,演唱者持小碟、竹筷边敲边唱边舞,叮当之声伴随悦耳的歌声十分动听。曲调抒情优美,曲折委婉 ,表现了演唱者的深情和喜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这节课,首先请大家欣赏一个戏曲片段。你知道这是我国那种地方戏么?
生:四川川剧
师:剧中有一个表演者的面具总换,你知道这种表演形式叫什么么?
生:变脸
师:看起来同学们对我国的剧种还是有些了解的。我们刚才看的就是川剧《变脸》的一个片段,川剧是四川曲艺的一种,四川曲艺形式多样,除了川剧以外,还有四川花鼓、四川评书、四川民歌、四川扬琴、方言相声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四川民歌:《盼红军》。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的演唱。
二、歌曲教学
师:这首歌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生:启盼红军早日到来的心情
(一)、学习旋律
师:本首歌曲一共有三个乐句,同学们一起看旋律,这首歌曲是什么调的?
生:C调的
师:大家都知道C调的主音do在下加一线和三间,那我们这首歌曲的第一个音唱什么?
生:RE
师:谁能来说说第一个乐句的音符都唱什么?
生:读出唱名
师:请同学们随琴完整视唱
(用以上方法学习其他两个乐句的旋律)
师:请同学们随琴完整视唱旋律
(二)填唱歌词
师:同学们听录音,可以轻声随唱。
生:听录音学习歌曲
(三)歌曲分析
师: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
生:期盼的,赞美的.
(四)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创编
(一)布置任务
师:这首民歌原是流传于四川的传统小调《采花》,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们为表达对红军的爱戴和盼望红军早日到来,为他们解脱苦难,推翻黑暗的统治,解放家乡的心情,他们在原曲调上重新填了词,并将原来的歌名《采花》改为《盼红军》。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歌曲进行第三次加工,主要结合我们音乐课比较常用的:说唱、竖笛、打击乐器、旧词新唱等形式进行创编,咱们看一看那种表现形式更好。
生:组长带领同组组员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二)展示成果
1、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创编成果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
四、总结升华
师:生活在压迫中的人们盼望得到解放过上幸福的日子,那我想知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们,盼望的是什么呢?
生:说一说自己的愿望
师:不论你们的愿望是什么,老师都由衷的祝愿你们心想事成,美梦成真。
五、教学反思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上课时能注意学习氛围的创设。设计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和导语;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内容丰富、有新意,尽量做到使学生在这节课中创新能力、表演能力、感受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得到充分发展。尽管我很努力,但是个别学生仍然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让我很着急?究竟是我的原因,还是学生的缘故呢?我想都有责任。我应该先自我调整,应该更有生气,才会给每位学生带来生气。
《盼》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盼》是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是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望实现——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课文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对雨天的渴盼,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这篇课文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画面,文中的“我”心底的渴盼更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表现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的“盼”。
3.抓重点词句,感受“我”因雨衣而产生的渴盼、急迫、无奈、快乐的心情。
4. 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回味。
2.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抓住“我”的心理、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我”的`情感变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核心问题:作者如何围绕一个“盼”字展开描写,表现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1.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的乐趣一定会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童年时,我们的心底里总藏着自己的一点点渴盼,渴盼着穿上漂亮的衣服,渴盼着好玩的玩具,渴盼着和妈妈外出游玩……作家铁凝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盼》。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课件出示铁凝的图像。)
铁凝: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当代著名作家。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文本,加深感悟
研读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朗读1、2自然段,思考:妈妈给“我”买的雨衣是什么样子的?从哪里能看出“我”对这种雨衣的喜爱?
2.交流。
(1) 雨衣样子的介绍。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这段文字介绍了什么?(介绍了雨衣的颜色和样式,还介绍了这种样式的好处。)
(2) “我”对雨衣的喜爱。
(3) “我”对雨衣的喜爱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a.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
b.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了吗?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紧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师:“我”对雨衣的喜爱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动作描写。)师:“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说明了什么?
小结:这段文字写出了雨衣的样子,以及“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为下文写“我”对雨天的渴盼做好了铺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书发现问题,并学会探究文本,从简简单单的文字里感受“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为下文的教学做好准备。
四、总结感悟
板书设计:
16盼
铁凝
雨衣的样子颜色、样式
“我”对雨衣的喜爱动作描写
《盼》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盼》是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是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望实现——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小主人公情感和心理的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疏通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的“盼”。
3.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盼》
“盼”字是什么意思,从目从分→眼睛黑白分明→直勾勾地看,眼巴巴地看→内心的渴望→每一个“盼”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
2、那么本文的小主人公蕾蕾,她“盼”的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梳理全文
1.自由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重点字词学习指导。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3.小组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提示:每个事例概括时都要有“盼”)
4.指名回答,提炼板书:晴天盼下雨,下雨盼出门,出门盼雨停
5.画心电图。尝试结合“我”的情感变化,给“我”画一个心电图。
[设计意图:课文主要是通过事例和心理两方面描写来衬托“盼”的,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就是从事例方面入手,看看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从而也帮助了学生解答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
三、品读课文悟写法
(一)品读第1、2自然段
1.同学们发现了吗?无论是盼下雨还是盼出门,蕾蕾盼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生:穿上雨衣到外面走)
师:对,你道出了她的心声,那我们就去看看蕾蕾那件新雨衣吧。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把这两个自然段表达什么中心意思?(生:我得到一件新雨衣,我很喜欢它。)
师:如果让你把这两段浓缩成一个词,会是什么?(喜欢)
3、作者是怎么写出“喜欢”的.呢?
学生交流:
预设1:关于雨衣
(A:颜色:淡绿色、透明B:款式:长着两只袖筒C:包装:扁扁的盒子)真好看!
B:生:怎么?竟然看出我得到雨衣感觉很新奇
师:这件雨衣的款式跟以前斗篷式的不一样,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
我把这两个字换一换,你读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1)比较: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雨衣上竟然还有两只袖筒。
师:感受到了一种新奇,是吗?越是把雨衣写得漂亮,写得赞,就越是让我们感受到蕾蕾对它的喜欢。原来,喜欢一件事物,还可以这样写。
预设:2: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点评:蕾蕾的心理描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新雨衣的喜欢。
预设3:立刻抖开动作
点评:立刻抖开师因为——喜欢。是呀,迫不及待地穿上啦!
预设4:我一边想,一遍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师:你为什么穿上雨衣在屋里走来走去呀?
预设5: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生:“赶忙”“凉冰冰”看出,现在已经热得不得了了,还穿着这件雨衣,可见非常喜欢。
4.小结:大家真了不起,这两个自然段里虽然没有出现“喜欢”这个词,却句句让我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浓浓的“喜欢”。极喜欢又没出现喜欢这个词,作者真是高明。那我们也来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环节引导学生读书并尝试解决问题,并学会在阅读中研究文本,从简明、朴实的文字里感受“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为下文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拓展练笔
1让我们来挑战“完成初试身手第一题。”语文书翻到76页第一题。
3.交流。所有的材料都是围绕“戏迷爷爷”来写的。
4.下面我们挑战稍微有点难度的,“选词小练笔”
请你选择一个词,围绕它写一个小片段,但不能出现这个词哦。
5.展示交流
6.总结: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写文章要围绕中心意思,要描写具体。蕾蕾盼的是新雨衣,老师盼的是大家学有收获,学以致用,下节课,我们继续体会蕾蕾的盼。
板书设计:盼
《盼》教学设计 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本事,感受“代替”的重要作用。
2、养成遇事动脑思考,灵活应变的思维品质。
[活动准备]
磁带,小铁桶、皮球、盒子、书本等若干;投影仪
[活动过程]
1、谈话:宝贝们,今日天气这么好,我们一齐去郊游吧。放音乐《郊游》师幼一齐做律动进活动室。
2、郊游时捡到一个小铁桶,谈话:咦,这是什么呀?是用来干什么的?(装油漆的噢,原先是人们用完油漆后剩下的,那你们想一想,我们能够用这个小桶做什么呢?)(当水桶、板凳、垃圾桶、鱼缸等让幼儿自由想象发言,教师小结。)
3、谈话: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好方法,对了,刚才我听说开心班的`小朋友在郊游时也遇到了几个难题,不如我们先去帮一帮他们吧?
出示图片
(1)郊游时捡到了很多柴火,把它们分成两堆,可是仅有一根绳子,想把绳子分成两段,可是没带刀子,怎样把绳子割成两段呢(用瓦片、玻璃片、砖头等)
(2)有了柴火,饭一会就做好了,可是又遇到新的难题了:没有筷子,怎样吃面条呢?(竹签,树枝等)
(3)吃完饭了,搭个帐篷休息一会儿吧,困难又来了:没有锤子,怎样钉钉子呢?(让幼儿仔细观察,多动脑,发挥想象,多想办法。)
4、刚才我们帮了开心班的小朋友,他们可高兴了,还说多谢你们呢,你们高兴吗?走,我们之后去郊游吧。听音乐,做律动继续去郊游。
5、音乐止,问:孩子们,你们累吗?休息一会吧?可是没有板凳怎样办呢?找个东西来代替它吧?让幼儿自我在活动室找东西代替。
6、交谈:你用什么代替了板凳?
7、孩子们,休息好了,我们之后去玩吧,出活动室,结束。
《盼》教学设计 6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唱出句首重音,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
2、能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演唱三拍子歌曲,能互相合作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3、体验二声部演唱的快乐,感受春天柳树的姿态美。
活动准备:
1、教师带孩子们到院子里或小河边观察柳树。
可提问:春天来了,柳树有什么变化?柳枝随风飘舞,像什么?引导学生想象拟人化的柳树姑娘形象,并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柳枝随风飘摇的优美姿态。
2、学生熟悉儿歌《柳树姑娘》,和声图示。
活动建议:
1、教师范唱,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唱新歌。
(1)教师有感情、准确、清楚地翻唱歌曲《柳树姑娘》,在句首重音处以琴声暗示,提醒学生感受句首重音。
可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引导学生了解这首歌曲是三拍子的,并拍出三拍子的强---弱---弱变化。
(2)教师画出图谱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歌词内容。
教师边画边说歌词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跟图谱、琴声说歌词等方式掌握歌词内。
2、学生学唱歌曲,可采用集体唱、男女孩分组唱、表演唱等方式。
可引导学生说一说:前面4句表现柳树姑娘拖着长长的辫子,随风轻轻摆动,我们应该怎么唱?(连贯、优美)后面几句表现柳树姑娘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我们的演唱会有什么变化?(活泼、轻快)让学生学习用连贯优美、活泼轻快两种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情绪变化,从中感受柳树的姿态美。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1)出示二声部图谱,引导学生学唱衬词。
教师可引导学生:春风也想来和你们一起唱歌,看它是怎么唱的?教师指图示引导全体学生在前4句每句最后一个字后唱“啦啦啦”,从第5句开始全体合唱。
(2)采用教师与学生合作、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并互换等形式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倾听别人的歌声,注意与同伴声音协调。
《盼》教学设计 7
活动意义: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学生最隆重的节日,通过开展庆祝“六一”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体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欢度一个有意义、能回味的六一儿童节。为了使庆祝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活动主题:
文明、健康、活泼、向上。
活动安排:
1、装饰教室:由卜XX同学负责。
2、节目安排:由安X同学负责。
3、主持人:曹XX、苏X、秦XX、李XX
4、安全责任人:徐X、范XX
具体活动内容:
一、主持人致辞:
a: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
b:听,悠扬的歌声、笑声,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a:六月,是童年的太阳;
b:六月,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我们为它增添光彩 。
……
合:新营小学五(3)班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六一儿童节”现在开始。
二、缤纷舞台,风采展示
节目:
1、唱歌《好苦的香椿树》小汛
2、唱歌《日照海天》 小凯
3、魔术《剪不断的绳子》、《纸杯魔术》小宇、小林
4、朗诵《我骄傲,我叫中国人》 小静
5、搞笑小品《地主的傻孩子》 小怡等
6、 大提琴、古筝合奏《爱的供养》 小瑶、刘小舟
7、 课本剧《将相和》 小冉等
8、 魔术 小雨
9、小提琴、魔术 小铭
10、 唱歌 小朴、小博
11、 二胡 小航
12、唱歌 小瑶
13、魔术 小然
14、爵士鼓 小秦
15、合唱 小朴、小航、小林、小果
三、每人说一句与六一节有关的祝福语,增进友谊,共享节日的气氛和快乐
四、主持人致结束词。
活动具体要求
1、讲安全:按要求活动,服从安排。
2、讲文明:在整个的节目展演过程中,有礼、有序。
3、讲卫生:搞好个人卫生,不乱丢果壳、纸屑、包装袋等废弃物,并能主动收拾身边垃圾。每人准备一个垃圾袋,活动结束后,打扫干净教室。
4、讲纪律:着装整齐,戴红领巾,遵守各项规定,有事向班主任请假。
-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盼》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通用15篇)06-08
《盼》教学反思03-26
《盼》的教学反思范文09-05
《盼》教学反思9篇03-08
《盼》教学反思(精选10篇)11-23
《盼》教学反思(精选5篇)05-26
《盼》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03-16
教学设计的设计07-17
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