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2023-06-07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人们,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先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接着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学生状况:《唯一的听众》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相似,或多或少有过在某一方面不太自信的状况,也深深地渴望能够被人理解,得到他人的支持,理解“我” 的心理不是学生的难点,但是对于文中老教授用心良苦的几句话,学生要在把握人物情感、心理变化的基础上加以分析,透过语言理解人物的内心,相比之下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为学生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角色转换,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语言的深刻内涵,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浓厚的感情。

  教学设想与目标:

  《新课标》强调要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因此我力争立足于学生,着手于教材,联系广阔的生活,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我首先由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将学生的探究引向重点:老人是怎么鼓励我,让我今天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在过程中安排想象练习,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又促使学生动情、动心去学,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掌握学法,培养其想象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在难点的处理上,我紧紧引导学生抓住“老教授几次平静地望着”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体会那种无声的鼓励,深刻理解教授那种“看不见的爱”的巨大力量,使学生在体会语言的同时达到文理、情理、道理三理交融,从而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最后,通过多媒体,创设了如诗如画的场景,看着画面上那宁静的早晨,听着悠扬的小提琴声,学生诵读最后一段,学生动情动心地读完了,在言已尽而意无穷之际,进一步升华情感。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初步领悟课文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包括小提琴曲)

  教学重点:

  1、品味老教授真诚鼓励的语言,体会其对主人公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进而体会主人公对老教授的感激、敬佩之情。

  2、从主人公的成功中悟出一个人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

  ──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

  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

  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

  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相机板书:老妇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 )的老妇人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三、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

  1.我们怎学习写人的文章?

  2.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写.)

  四、读一读句子

  五、抄写生字词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11个新词.

  (2)能正确地搭配词语.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生字新词

  1.字音:沮丧

  2.字形

  部首:幽,唐

  易错:打搅:不要写成"打扰".

  眶:右边共6笔.

  3.组词: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

  踞(盘踞)镊(镊子)框(木框)授(教授)

  4.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词义.

  懊恼——心里别扭,烦恼.

  沮丧——灰心失望的意思.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洋溢——充分流露出一种情绪或气氛.溢:充满而流出.

  难以置信——难以让人相信.置信,相信.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和精力都投入进去.

  天方夜谭——书名,即《一千零一夜》.这里指信口开河,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美妙——美好可喜.

  声望——为群众所仰望的名声.

  安详——从容不迫,稳重.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5.词语搭配

  真正的()和谐的()慈祥的()可怜的()美妙的()有声望的()

  三,默读课文,分段

  (一)(1)"我"决定去山上的小树林里练琴.

  (二)(3-5)老教授在"我"练琴时,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

  (三)(6)"我"在各种文艺晚会上,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时总忘不了那位老人.

  四,讲读

  1.老妇人讲的几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体会每句话的含义(老人为什么这么说).

  提示:第一段话是当"我"为在树林里也拉不好小提琴而感到懊恼,认为这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在幽静树林里的.平静心情,深感内疚,抱歉地冲老人笑笑,准备溜走时,老妇人对我"讲"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这句话中老妇人自己承担责任,"是我打搅了你",让"我"不要过意不去,老妇人并表示她每天早晨在这儿坐一会儿,可不是今天特地打搅"我",说得非常客气.接着老妇人又讲:"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这是老妇人在鼓励"我",让"我"不要再懊恼,灰心,并打消我的顾虑不要在意她在场,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对她不会造成任何干忧,让"我"毫无顾忌地大胆练习.老妇人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第二段话是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时,老妇人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这又是老妇人在鼓励"我",不管"我"拉成什么样,老妇人耳朵听不见,但心里却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她愿意每天都来做"我"的听众,目的是让"我"树立信心,坚持每天面对自己的听众来练琴,"我"一定会越练越来劲.

  第三段话是以后,每天清晨,"我"都会到小树林面对"我"惟一的听众练琴.每天"我"停下来,老妇人都会说:"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问:想象什么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问:"从未有过的感觉:指的是什么

  这是老妇人不断地对"我"进行肯定,鼓励"我"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使"我"开始有了信心.

  第四段话是在以后每天清晨,"我"都要全力以赴去面对早早坐在木椅上等"我"的惟一听众——老妇人练琴时,有一次她竟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欢乐和幸福."这又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的话使"我"感到:只要刻苦练习,琴声能给耳聋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老妇人是在鼓励"我"继续苦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

  2.为什么"当我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时"总忘不了那位老人.

  正是由于老教授的热情鼓励和真诚帮助,才使"我"获得了成功."我"对她充满感激与敬佩之情.

  五,总结中心

  表达了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3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 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⑵ 仔细阅读文章,边读边思,体会“我”学琴的心路历程,并且补白想象。

  2、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德育渗透点:

  学习作者学拉小提琴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和老一代音乐人对年轻一代音乐人的呵护和鼓励。

  4、美育渗透点:

  体味心理路程,感受人性之美。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谈话法,导读法。

  2、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仔细阅读文章,边读边思,体会“我”学琴的心路历程,并且补白想象。

  2、难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抓住心理活动描写和神态描写,教师相机点拨,以有感情的朗读促进理解。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质疑,整体感知

  1、播放《月光奏鸣曲》片段:

  同学们,从大家认真、投入的聆听中,我们感受到大家被这首优美的小提琴曲陶醉了,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学生自由提问)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可能根本不会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的优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读题解题质疑,培养读文质疑思索的学习习惯。)

  3、那么,聪明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是呀,要擦去这些小问号,我们还得好好地读读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哦!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⑴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

  ⑵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请同学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朗读体会,没有听众的沮丧

  第一个小问号轻轻松松就擦去了,但要把这第二个小问号擦去,还得回到我们的书本上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当时我心情的语句(沮丧)。

  出示开头几句话,练习朗读。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当然,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无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起来,我拉的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沮丧和灰心。”

  抓住“简直是一个白痴、数次折磨、锯床腿”这几个词,因为父亲和妹妹是这样评价我的,读出我当时无比沮丧的心情。相互议议。体会亲人对我的轻视和失望,由此我的学琴之路更加迷茫。

  三、品读感悟,有了唯一的听众的自信和兴奋

  (这一块我抓两条线索进行教学,一是抓老太太的几处语言,让学生细细体会。二是抓我碰到老太太后自己的心理转变。)

  1、面对困难,作者放弃了吗?没有,因为他对学琴充满了热爱。

  (我通过引读第二小节,让学生感受我对学琴的热爱。)

  2、仅仅凭着我对学琴充满的热爱就能学好吗,不是,这主要还是得益于那个唯一的听众。请同学们默读3~8自然段,找一找描写老妇人的外貌、神态和语言的句子。看看这位听众是如何“帮助”我的。

  文中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请一名女生读读这几句话。(课件相机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⑴ 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 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

  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② 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a、谈谈体会: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

  (第一处:她向我道歉,打消我的戒心,营造宽松和谐的谈话氛围。第二处:鼓励我拉给她听,并声称自己是个聋子。激发我拉琴的欲望。第三处:请求做我的听众,愿意用心听取。)

  b、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③ 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

  ⑵ 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 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② 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感谢、称赞)由衷的夸赞我,激发我信心。

  ③ 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

  ⑶ 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 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琴艺长进)

  ② 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行,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引读:“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3、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理出一条我的心理活动的线索来,由不好意思、灰心、羞愧、兴奋交织、有些自信了。引导学生思考我变得自信起来的原因。得出是老太太的鼓励和赞美。板书:

  鼓励、赞美

  4、与第一小节前后对照,自读第8小节,找出我练琴时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找变化,练琴时的动作、所付出努力的程度。最终归结到我对学琴的信心。我的转变都来源于老太太真诚的鼓励和赞美。对比朗读,女生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8自然段,感受我的心理转变。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语句,通过老妇人的语言和眼神,体会“我”练琴过程中心理、行动上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老妇人的美好品德,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努力进取。

  二、教学重点:

  通过老妇人的语言和眼神,体会“我”练琴过程中心理、行动上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合理想象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过程 候课活动:

  用“美”组成词语来填空:

  ( )的心灵 ( )的曲子 ( )的早晨

  一、谈话导入,复习激趣。

  (导入)同学们,人世间最动听的话语是关爱的话语,最感人的故事是真情故事,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令人心动的文章——《唯一的听众)

  1、谈谈上节课的收获。

  说话练习:

  开始,“我”连一支曲子都拉不好,后来

  开始,“我”害怕拉小提琴。后来

  开始,“我”被家人称为音乐白痴。后来

  2、说说上节课时自己提出的质疑。

  二、研读琢磨,体会情感

  1、默读文章2—13自然段,思考:

  (1)作者和老人是怎样相识的?

  (2)他从老人那里,获得了什么?

  2、研读文字,反复诵读。

  (1)找出老妇人的语言,思考:老人在什么情况下,对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产生了什么作用?

  (2)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3)说话练习,揣摩内心:

  当小伙子准备溜走的时候,老妇人看到他尴尬的样子,心想:

  ,于是她说:“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4)找出“我”变化的句子,感受老妇人的美好心灵的巨大力量。

  (5)找出描写老妇人眼神的句子,体会其中情感。

  说话练习,感受平静:

  当“我”拉出像锯床腿的声音时,她的平静,

  当“我”有了几分信心,每天去练琴,她的平静,

  当“我”逐渐拉出真正的音乐,她的平静,

  (6)写法指导:

  明确写人时,可以通过其语言和神态来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7)一词两意,体会情感

  文章中“这个秘密”出现了两次,它分别指的是什么?细读11—13自然段,体会其中感情。感受老妇人的金子般的心灵和我对其敬佩与感激。

  三、总结全文。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人在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真诚的帮助,热情的鼓励。一个“音乐白痴”的“我”,没有琴艺上的指导,没有窍门的讲解,就是因为有了倾听,有了鼓励,成长为“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的小提琴手,我们在感叹老妇人那金子般的心灵的同时,也会明白,信心,努力,就能成功!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5

  《 唯一的听众》这一课时的教学完了,对于自己设计的这一课时教学,走下讲台的我想谈谈本课时教学的得失成败。

  教学设计:

  本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原则,我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与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课伊始,趣伊生”,虽然本课时已经是第二课时了,但是我还采用了由音乐导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在课的开始就将学生带到优美的乐曲中,培养学生赏析能力。接下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老人的图片和统领文章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整体把握写人文章的特点做好铺垫。在精读课文的环节中,抓住老人的语言、神态描写,感悟老人的形象,在学生品读语言文字的时候,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借读者的口说出来,从而掌握写人文章的特点。接下来引导学生提升情感,以一个我的成功源自老人的鼓励、帮助,是不是缺少了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辅线,提升文章的人文情感。课结束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写人的文章,深化关爱的情感,并将本单元写人的习作前提,降低习作的难度。

  自我评价:

  我认为本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设计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了写人文章的特点,体会到了老人的良苦用心,从而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关爱;从学生的朗读和课上情绪,可以看出学生感到了文章语言文字的美;阅读能力、赏析能力、写作意识等得到良好的培养。

  本课的德育实施点很多,如:老人的平易近人,体贴入微,我的刻苦努力,劫持不懈等等,但是统观起来就是两个字—关爱,所以,载客的实施过程中,我每一次的小结中都照顾到双方人物的感受,并在小结中提升感情,板书中体现出来。

  通过分组学习,将两条线索向前推进。

  课堂反思:

  虽有这些可喜的火花,但是纵观本课堂的教学,还是有不少遗憾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 朗读形式较少,指导不够深入,学生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教育方法、关心爱护年轻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但是对角色的情感把握还不够大胆和准确,所以朗读老教授的语言时放不开,朗读语气不够。

  二、 感悟不够。虽然都能抓住老教授的`语言神态进行重点教学,但挖掘不深入,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够,所以,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较为粗浅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充当了’听众”的角色.

  三、 课堂环节不够紧凑,学生对个别句子的理解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此产生了拖堂现象。比如,“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这一句,老人为什么会这么说,他为什么感到快乐和幸福?学生在这句话上,纠缠了好久也没有切入主题。问题出在哪儿呢?我想,应该是从一开始,对老教授的良苦用心的感悟就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去。所以,一遇到含义较深的句子,就出现拖堂毛病。

  四、 课堂上的语文味的体现,虽然课堂上,我一直引领学生朗读品悟,但练习不够。虽说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句式转换,省略号的补白,预设中有个练笔,但是由于课堂容量较大,没让学生动手写,匆匆说一说过场,这一工具性体现的就不够了。

  朗读的量还不够,朗读的质还不够深入。学生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教育方法、关心爱护年轻人成才的慈善老人,但是对角色的情感把握还不够大胆和准确,所以朗读老教授的语言时放不开,朗读语气不够。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感恩,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

  1、“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

  2、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感恩,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具准备:

  MP3(小提琴曲《月光》、《黄河绝恋》)、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MP3播放小提琴曲《月光》(多么美妙的小提琴曲啊!我想每位同学都愿意成为它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出示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教师范读(或学生齐读)这两个小节。

  这是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这两段文章,你发现“我”在音乐发生哪些变化?用横线划起来。

  指名说:(音乐白痴——小提琴手)(亲人都不愿意听,唯一的听众——成百上千的观众)(沮丧-----自信)(拉的声音像锯床腿——熟练地拉许多曲子)。

  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而我们刚刚听到的这么美妙的音乐正是这位被父亲和妹妹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演奏出来的,这成功的背后是谁制造了奇迹呢?(老教授或老人)是的,这都得益于一直陪伴我练琴的——唯一的听众。(板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近距离接触这位神奇的`老人。

  (二)回顾学法,初读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学习方法: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该如何学,相信同学们自然心中有数了,我们应该从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等方面的词句入手,感受人物的情感与特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描写人物的言、行、神的语句多读一遍,描写老人的要多读两遍。

  (三)深入阅读,品悟佳句。

  1、以点带面,品味全文。(检查一下大家的朗读质量)

  (1)浏览课文,课文中老人有一个神态始终不变,你能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这个关键词吗?(平静)

  (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

  幻灯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A、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先读句子)

  ①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1-6自然段(我拉了起来。)止,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②是老人的什么打动了我,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划出描写老人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你能读懂老人说的每一句话的真正用意吗?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当“我”为在树林里也拉不好小提琴而感到懊恼,认为这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在幽静树林里的平静心情,深感内疚、抱歉地冲老人笑笑,准备溜走时,老妇人对我“讲”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这句话中老妇人自己承担责任,“是我打搅了你”,让“我”不要过意不去,老妇人并表示她每天早晨在这儿坐一会儿,可不是今天特地打搅“我”说得非常客气。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这是老妇人在鼓励“我”,让“我”不要再懊恼,灰心,并打消我的顾虑不要在意她在场,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对她不会造成任何干忧,让“我”毫无顾忌地大胆练习。老妇人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时,老妇人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这又是老妇人在鼓励“我”,不管“我”拉成什么样,老妇人耳朵听不见,但心里却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她愿意每天都来做“我”的听众,目的是让“我”树立信心,坚持每天面对自己的听众来练琴,“我”一定会越练越来劲。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③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读一读,此时站在老人面前的人是你,谈谈自己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什么。(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

  B、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请同学们把第6自然段读完)思考: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直”意味着什么?(说明老人一直关心支持我)

  ②与老人的神态一样不变的还有老人的一句话,谁来读读,质疑:话中充满了( )之情。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会到小树林面对“我”唯一的听众练琴。每天“我”停下来,老妇人都会说:“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这是老妇人不断地对“我”进行肯定,鼓励“我”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使“我”开始有了信心。

  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再读,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③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

  C、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是在以后每天清晨,“我”都要全力以赴去面对早早坐在木椅上等“我”的惟一听众--老妇人练琴时,有一次她竟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欢乐和幸福。”这又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的话使“我”感到:只要刻苦练习,琴声能给耳聋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老妇人是在鼓励“我”继续苦练下去。

  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琴艺长进)

  ②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O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动,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引读:“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文章最后两句。配乐(感恩的心)引读最后一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三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

  幻灯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交流所写的内容,简单评议。

  4、当“我”初次遇到“老妇人”时,如果老妇人告诉“我”她是音乐学院教授的话,“我”的情形将怎样?

  5、文中妹妹这一角色可以删去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五)品读评点、创新思维。

  任选一段令你动心、与你情感、生活贴近,易诱发你创想思维的场景片段进行研读,品味作品的特色和方法,为下面构想生活故事打基础。

  (六)生活故事、感悟人生。

  在你的的生活中,是否也遇见过这样一位能理解你、关爱你、宽慰你的“听众”,使你摆脱了困难、困境、困惑,请你以“感恩”为题,把它记述下来,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7

  导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相关词语,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从中体会老教授对作者的鼓励及由此了解作者的心理及技艺产生的变化,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

  3、体悟环境描写,人物心理,行为描写的作用。

  导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等学习活动,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的真挚情感以及“我”对老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导学难点:

  体会老人的良苦用心和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学习时限: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依题激疑,导入新课

  “众”的意思是什么?“唯一”与“众”不自相矛盾吗?

  这“唯一”的听众是谁?为什么要称她为“唯一”的听众?这位听众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设计理念:这是一个悬念式命题,通过依题激疑,可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迫不及待引导学习该文的内驱力。)

  二、读文正音,释词会意

  1、自由大声读文。

  2、指名朗读课文,力求读准读通读顺。

  3、交流理解带生字的词语及其他相关词语。

  (设计理念:夯实基础,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要义。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及相关词语,为下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有力保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读边想“我”的心理和技艺有什么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通读全文,有利于对文章脉络的.整体把握,实现由整体入手理解课文主旨的目标,并为下一步品读赏文奠定基础。)

  四、细读课文,寻找共鸣

  1、带着问题读课文。

  2、交流各自最受感动的是什么?

  (设计理念:老人“装聋”的良苦用心,会给每一位读者带来心灵震撼,“假话”与“真情”相映生辉,让学生直接捕捉自己的心灵感应,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五、作业练习,巩固所得

  1、熟读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语文和“我”的心理变化的语句,进一步感知“我”成功的根本原因。

  2、抄写生字及相关词语

  (设计理念:巩固练习是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一环,而熟读课文则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8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资料。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完美。

  4、环境描述、人物心理描述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资料,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光: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但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之后,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

  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评: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可能根本不会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的优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读题解题质疑,培养读文质疑思索的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

  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方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此刻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xx)的老妇人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三、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

  1、我们怎学习写人的文章?

  2、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次要人物:心理描述、)

  [评:让学生学会理性学习,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和感悟新篇章。]

  四、读一读句子

  五、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回顾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交流感悟,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找出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说的。

  A: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这时,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相机出示)“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但是,我每一天早晨都在那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必须拉得十分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聋了吗?为什么她要这样说?

  (出示词语)介意

  指导朗读。

  老妇人是在什么状况下说的?“我”为什么要溜走?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是在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老妇人给我“我”勇气和力量。)

  这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xx)的老妇人

  再读老妇人的话。

  B: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引说──(齐读句子)

  (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一天早晨。”

  指导朗读

  是呀,老人的语言如诗一般,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份信心,此时此刻,她心里在想──?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是鼓励“我”要持之以恒地练琴)

  C:你还找到了哪句?

  (出示):“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多谢你,小伙子。”

  指导朗读

  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想象什么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感受到小伙子的进步很快,不断地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

  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喜滋滋的,有了继续努力的信心)

  2、让我们再一齐来读5-8自然段,体会老人对我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鼓励我,催我上进。

  (1)你有什么问题吗?

  (2)老人的鼓励,给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对我的变化,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

  (出示词语):难以置信(理解)

  我又在家里练琴了,我不在乎妹妹对我的评论了,我也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琴了,家里人对我的这一变化──难以置信。

  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

  (出示词语)潜滋暗长(理解)

  (3)有一次,她竟说──引说

  这时,老妇人又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这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

  (4)为什么我会忘记老人是一个聋子?为什么我会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3、同学们,学到那里,我们对这个老妇人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刻,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

  (xx)的老妇人(由外貌上升到品质)

  4、此刻,小伙子有多少话想对这位“耳聋”的老妇人说啊!所有的话,都凝聚在他的琴声中,(相机出示12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了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小伙子此刻的情绪吗?(感激激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小结我在学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6、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评: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习读文思考、质疑,提出自我不懂的问题,与老师同学一齐探究,围绕老教授的言行展开学习,帮忙学生理解人物完美的心灵,理解老教授的话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完美品质,领会文章的中心,最后理解课题的含义。]

  三、总结课文

  1、情感升华:“我”,从老妇人那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应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忙,懂得关爱。

  2、同学们,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向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等)

  3、学到那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板书:

  唯一的听众

  老人给我鼓励、信心、力量、帮忙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9

  【教学目的】

  1、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运用写人文章的学法深入研读。

  2、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

  【教学难点】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在老人的指点下,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音乐白痴──真正的的小提琴手)

  从一个音乐白痴到成为真正的的小提琴手,这奇迹的创造者老人到底有什么本领?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用“──”划出老人神态的句子。

  2、交流,读一读这3句话,你发现了相似之处吗?(“平静地望着我”)

  3、出示第1句“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⑴ 老人在什么情况下望着我?(沮丧)

  ⑵ 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羞愧)

  ⑶ 此时的老妇人她心里正想着……

  ──老人看到青年一个人在林子里拉小提琴,声音很不好听。一会儿,青年就沮丧地放下小提琴。老人想:_________。

  ⑷ 于是,老人叫住了我,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老妇人?

  这是我们从人物的语言感受到的,老妇人还有哪些语言能让你品味出点什么?从这些句子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妇人?

  (尊重他人,真诚无私,循循善诱,对音乐爱好者的怜惜。)

  我们为这位可敬可亲的老妇人深深地感动着,带着你的这些体会,运用你的表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吧。分组读。

  4、所以老妇人就这么平静地望着,望着,这样的情景只是发生在这一天吗?是啊,坚持了好久好久,你从哪儿看出来?出示第2句: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⑴ 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⑵ 从这些句子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妇人?老人这样说是对我的一种……

  ⑶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种感觉是……

  ⑷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变得怎样了?从哪里体会到?

  5、我变得琴技越来越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

  出示第3句: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_______。”

  我们为这位可敬可亲的老妇人深深地感动,让我们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6、小结;师生引读:

  是啊,当我拉出像锯床腿一样的声音时,一位极瘦──

  当我有了几份信心,每天去练琴,她看到了,也是一直──

  当我渐感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她还是用她慈祥──

  她的平静给了我力量,还给了我──(勇气,动力,奋斗的目标。)

  此刻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让我们再次感受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带给我的力量。齐读3句话。

  7、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升华

  1、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样的小提琴手?

  2、我想对老教授说(你真是高明的教育家),我还想对小提琴手说(你真幸运,遇到了伯乐),我更想对自己说(我要努力,做事相信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3、说实话,我们作为读者都为文中的“我”感到由衷地庆幸,他遇到了伯乐,这位老教授外表优雅,有艺术修养,有学者风范。她真诚无私的帮助给予了我无限的信心和勇气,让我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

  老师也希望我班的同学们拥有自己的最精彩的人生舞台!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真正的小提琴手

  (沮丧、羞愧)关怀、帮助、鼓励(有勇气、有信心)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上得很失败,总体感觉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分析原因如下:

  1、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鉴于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是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而我原先的设计只是让学生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由于一开始,学生没有理解“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一段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于是想象当“我”沮丧地放下小提琴,老人想什么就让学生感觉十分困难。由于没有深入体会老人的语言,所以后面两次“平静地望着我“理解也就只停留在表面了。

  2、整个设计注重内容分析、情节分析,一问一答,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朗读不到位。

  3、过分强调了挖掘教材而破坏了文章原来的美感。设计的都是填空题,形式也太单调。

  4、本人没有投入到教学中,语言缺乏激情。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10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小提琴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音乐。这是一段小提琴曲,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感受它的美。(课前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月光》请学生欣赏。)

  有这样一位音乐家,对音乐有着执着的爱,对拉小提琴有着无法割舍的爱,在各种文艺晚会上,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拉小提琴,赢得阵阵掌声。可是有谁知道这位音乐领域的骄子,小时候曾是一个音乐白痴。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改变?是谁给了他动力和帮助呢?今天我们就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那美丽的早晨,走进他那唯一的神秘听众。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二、学习课文1和11自然段

  1.让学生分别读课文的第一和第十一自然段,看看我在学琴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生质疑(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带着心中的疑问去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特别关注描写老人的句子,找出来认真读一读,在你有所感悟的地方写上旁注,一会儿交流。(交流读书收获)

  四、深入阅读,品悟佳句。

  感悟一:老人的语言

  请同学们划出老人鼓励、关切的话语,细细读读,看看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一)(出示多媒体)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1.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把你刚才所有的感悟通过读表达出来。(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句子,并指导朗读。)

  2.指导学生用 “鼓励、关爱、欣赏”的语气来读读老教授的话。

  3.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引语。(配乐)

  4.理解句子: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如果你们就是这位初学拉小提琴的人,在这时候听到这样鼓励的话,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呀?(温暖,有一种成就感,有信心)

  因为我拉的琴声实在是太难听了,所以这时候,我心中是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就像你们说的,是一种喜悦的感觉、兴奋的感觉、温暖的感觉、快乐的感觉,是不是呀?短短一句话包含了这么丰富的内容,读出来好吗?

  全体学生齐读

  5.孩子们,这样的语言不单单给我带来快乐的情感体验,还有着其他很大的作用呢!课文有一段就集中描写了。这个作用是通过什么写出来的?(变化)(出示文字段)指名读

  在老人这样鼓励的语言下,我有了怎样的变化呢?(生交流后,用排比句再来说一说:我变得怎样了?)

  感悟二:老人的眼神

  1.课件出示三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

  幻灯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交流所写的内容,简单评议。

  4、引读:(课件出示三组句子)(配乐)

  是啊,当我拉出像锯床腿一样的声音时,一位极瘦——

  当我有了几份信心,每天去练琴,她看到了,也是一直——

  当我渐渐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她还是用她慈祥——

  她的平静给了我力量,还给了我——(勇气,动力,奋斗的目标)

  5.小结:是呀,老人的鼓励、关爱,都蕴含在她的眼神里了。此刻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让我们把这些深刻的含义都朗读出来。(请同学们挑选一句有感情地再读读吧!)

  五、回顾板书,总结全文

  孩子们,一个人的成功,既离不开别人的鼓励、欣赏,也离不开自信、努力。只有在爱的土壤里,只有在汗水的浇灌下,人生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来,这是老师在读文后的一些感悟。

  请同学们拿起笔,也将你们的感悟写成一句格言!(生写格言)

  师生交流评议。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11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转述故事,把握文章主要信息。

  2.由“静”入手,读懂老妇人这一形象。

  3.感受人物高尚的情操和人与人之间美好真挚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寻章摘句,品读词语,悟出老妇人静的外表下隐藏的丰富情感。

  难点:读懂老妇人举动的深层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颐天地之和,莫先于乐,穷乐之趣,莫过于琴。”古人认为琴是传递心曲最好的途径。正因如此,范仲淹一生爱琴,且一生只弹一支曲子《履霜》;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谈。今天我们也将看到一个有关于琴的故事,但这琴不是七弦古琴,而是一把小提琴。……

  书写课题特意将听众写成繁体字:唯一的聽众

  (虽然我们现在已不用繁体字,但我还是希望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听众的听的繁体字,当中有一个“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贴近这篇课文,走进这个故事中。)

  (二)心贴故事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成语,并尝试运用这些成语以第一人称简要地复述本文的'故事。

  离家 蹑手蹑脚

  回家 难以置信 自信

  演奏 尽心尽力 潜滋暗长

  琴技 大吃一惊

  观众 成百上千

  (三)心贴心

  1.从大家刚刚的复述当中我们发现文中的“我”后来有了成百上千的观众,可为什么要称这位老妇人为“听众”而且是“惟一的听众”? 让我们寻章摘句,先找到描写老妇人的句子,试着用文中的一个字形容老妇人这位惟一的听众。(静)

  2.你能读懂老妇人的静吗?让我们一起静静地品味这些句子,心贴着老妇人的心去思考,在这静的外表下隐藏着怎样的心情?以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她的静是一种(静是一种娴静儒雅之气,静是一种肯定鼓励之意,静是一种温柔呵护之情,静是一种聪明智慧之举。)

  3.这样一位颇有声望的教授,为什么能一直坚持每天一大早就来到树林里,一个人静静地听“我”拉琴?

  老妇人对音乐的爱

  老妇人对青年一代的爱

  “我”对音乐的爱

  追求音乐的执著劲儿

  (对艺术的钟爱让他把这份爱也洒向了热爱艺术的青年,人格越伟大的人越平和。)

  (敬)

  4.老音乐家为何要编织谎言骗“我”,为何不亲自教“我”技术要领?

  (精神的教育远胜于知识的传授)

  (境)

  (四)心飞扬

  (可留为作业)“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当“我”得知真情后,还是一直早早地来到林子里,为这唯一的听众演奏,请发挥自己合理的想象,“我”在得知真情后第一次为老妇人演奏会有怎样的心情,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真正从心底流出来的音乐来到世上,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寻找聆听的耳朵;真正用心创造的音乐来到世上,不是为了赢取名利,而是为了寻找知音。)

  四、回扣题目,总结

  老妇人带着对音乐深深的敬意,把爱洒向了一个钟爱艺术的青年,她用平静的眼神、平和的话语,给“我”创造了一个充满爱的美好境界,她用心听出了“我”的心中之曲,所以她称得上是“我”唯一的听众。

  此时我们再来看题目,我写的这个繁体的“听”。它的右半部分不仅有“心”字,更有一个“德”字的右半部分。之所以这么写,是因为我们通过用心贴近故事,贴近人物,看到了这位老音乐家从心中迸发出的智慧,从心里流淌出的品质。

  板书:略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12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

  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众?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问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2、汇报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平静)

  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

  课件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⑴ 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 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② 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A、谈谈体会: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

  B、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③ 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

  ⑵ 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 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② 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

  ③ 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

  ⑶ 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 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琴艺长进)

  ② 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

  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行,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引读:“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文章最后两句。引读最后一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

  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三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

  课件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交流所写的内容,简单评议。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13

  设计理念:

  《唯一的听众》一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内容真实动人,表达的情感真挚纯朴。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教学模式,“以读促知—— 以读促解——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品析”的方法学习课文。既让学生动眼、动手、又让学生动脑、动口,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高尚品德,感悟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共同解决疑难。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大意,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并理解在练琴的过程中“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唯一的听众》,去感觉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并让爱在我们的心灵处扎根。

  (二)先让我们来听写几组词语。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教师读,书空几组词语:

  1.沮丧—悠悠—抱歉—羞愧—兴奋—爱好

  2.家里—树林—家里—晚会

  3.坐——站

  4.唯一——成百上千

  5.白痴——大吃一惊

  〔设计意图: 整理这几组对比性的词语,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在练琴过程中这些心理、行动的变化是受到老教授的影响,作者的成功离不开老教授真诚的鼓励与帮助。〕

  (三)看来,大家对这几组词语掌握得不错,来,我们联系课文再读一遍,看看从这几组词语中读懂了什么。

  (四)是啊,作者成功了,请大家用心欣赏他演奏的《月光》。

  (相机板书:成功)

  〔设计意图:多媒体的运用,创设了美好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融入课文的意境。〕

  (五)你们听,多么优美的旋律,多么娴熟的弹奏技巧啊!在每次演奏的时候,作者都会念念不忘一个人,一个他心存感激的人——这就是她练琴时的“唯一的听众”。

  二.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一)、理解老教授的真正身份。

  1.老教授的真正身份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一个句子说明。

  2.出示句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1)这个句子的关键词是什么?(最有声望、首席)

  (2)“首席”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老人之所以成为“最有声望”的教授是因为什么?可用一个什么成语来形容?(德才兼备)

  〔设计意图:运用变序的教学手法,让学生迅速找到文章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并通过品析悟出老教授的品格,从而展开教学,起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之效。〕

  (二)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1.正因为这位老教授德才兼备,才会在我灰心丧气的时候及时给予我真诚的什么呢?

  相机板书:鼓励 关爱 欣赏

  2.正是这促我努力,最终让我成才。那么,文章抓住了老人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反映老教授的高尚美德的?(神态 语言)

  3.下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分别用——、 这些充满智慧的线条划出有关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快速浏览,意在使学生初知课文大意,以便从整体着眼,从重点段、句切入。浏览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应予掌握的一种读书方法。〕

  (三)理解老教授“神态”的句子。

  1.出示3个句子,共同订正。

  (1)、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3)、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这3个句子,重点词是什么?

  3.请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思考:分别在怎么样的情况下,老教授在平静地望着“我”?

  4.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幻灯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设计意图:课堂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本处的说话训练,是基于对文本内容理解把握,运用文本中的语言,再辅之以自己的语言重构,然后表达出来。在进行说话训练的同时,学生既积累掌握了文本语言,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实践训练中得到了提高。〕

  5、交流所写的内容,简单评议。

  6.在这3个句子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引导理解“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7,从上述的练习中,你读懂了什么?

  8.现在,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读这3个句子。读后评价。

  (自由读 小组读 指名读 )

  〔设计意图:感知语言的精彩,感知语言的含义和语言背后的深意,感受语言的魅力,都是通过“读”来进行的。这里,学生读出了语感,读出了真诚,。多种形式的读,及时的评价,使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尽在书声琅琅之中。〕

  (四)理解老教授“语言”的句子。

  1.出示句子,指4名同学读。

  (1)、“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2)、“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3)、“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4)、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2.这四句话,可用文中哪一个词语来说明?(诗一般的语言)

  3.是啊,那是诗一般的语言,这样的语言,简洁清新,回味悠长,让人感到惬意安详,清凉酣畅。请用心读读这四个诗一般的句子,去感悟老人那诗一般的心灵。别忘记了,在不懂的地方记上问号,在体会深刻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再进行交流。

  4.质疑: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们遇到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5.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贵有有疑,循疑而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让学生让学生带着疑问,在读书过程中自悟、自解、自得,从而提高阅读的水平。〕

  6.交流体会:

  (1)现在让老师来当小伙子,你们来当教授,把你们刚才体会深刻的句子读给我听,好吗?

  预设:

  第一句:

  ①指名回答。

  ②我想问你,如果说你这样说好,还是刚才这样说好?为什么?

  比较句子:

  a、你拉得非常好,如果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b、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设计意图: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样做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深入理解老教授这样说的理由是为了鼓励年青人重树信心,努力学琴。〕

  ③指导朗读。

  第二句:

  ①指名回答。你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②我哪会拒绝你的要求呢?对于我这音乐白痴,竟有人想当我的听众!我真的感到万分荣幸,非常感谢你!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你要当我每天早晨的听众是为了鼓励我持之以恒练下去啊!

  ③请你再用鼓励的语气朗读一遍这一句话给我听听,好吗?(读后评价。)

  第三句:

  ①指名回答。

  ②我听得出,老教授你在——(夸我,鼓励我)

  ③你知道吗?听了你的夸奖,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来没有的感觉,那可是一种信心、一股勇气,一份执着啊!你可再赞赏一下我吗?

  ④多动听的语言啊!大家都来读读吧!

  第四句:

  ①指名回答。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②你这样说既对我琴艺进步的一种肯定,也是在告诉我刻苦练琴的意义所在——会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你不但在鼓励我拉琴,促我进步,还在教我做人呢!你真是(用心良苦)啊!

  ③请女同学用真诚的'、欣慰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文化语境”和“阅读期待”不同,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感受。集大家的智慧相互碰撞,会对作者的意图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人物的形象在读者心中也将更加丰满。通过这样的阅读、交流、能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7.真是诗一般的语言啊!让我们再来读读,体会老教授对年轻一代的关怀和鼓励。师引读:(播放《秋日私语》的轻音乐)

  酷爱拉琴的我,在一次又一次失去信心的时候,老教授带着尊重和理解,给予我真诚的鼓励:……

  在她真诚的帮助、鼓励下,我重拾信心,每天坚持练习,为了使我不断努力,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老教授的知遇之恩,老教授的赞扬的鼓舞,使我刻苦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进步了,她又肯定地对我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书应当有层次,逐层递进。这几个环节通过阅读、感悟、审美、育情融为一体,使阅读教学显得真实、扎实、有效。〕

  三.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一).同学们,学到这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怎么样的老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说说老教授的为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老教授的敬佩之情,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实现了语文教学从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的一次飞跃。〕

  (二)正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对我循循善诱。积极鼓励,真诚无私的帮助,才使我树立信心,刻苦练习,让我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演绎了自己精彩的人生。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请完成小练笔:(播放《感恩的心》音乐)

  此时此刻,我想对老教授说:“。”

  也想对小提琴手说:“ 。”更想对自己说:“。”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笔,旨在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内化文本,超越文本,重塑文本,同时,也进一步巩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学会自强的美好情感。〕

  (三)同学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老师衷心希望你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多给予身边的人一份关爱,一份帮助,让爱的旋律伴随着我们,共同创造我们完美的人生吧!

  四.布置作业

  (一)作业超市。(请选择一至两题完成)

  1、把你读完课文后所获得的感悟写成一句格言。

  2、为你身边的人做一件好事,奉献你的爱心。

  3.荐阅读《我看见了大海》、《平分生命》。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14

  一、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听说读写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本节课,立足于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通过说话、朗读、想象、写话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精神和语言和谐共生,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材简析

  本篇课文是教材第三单元“变化”的第二篇主讲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提琴手在刚开始练琴受到家人的打击,转而去小树林里练琴,得到了一位素不相识的“耳聋”老人的帮助,最终取得成功,成为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围绕变化写了家人态度的变化、作者内心的变化以及拉琴水平、听众数量的变化。教学时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这些变化以及“耳聋”老人是如何帮助我的。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课文的能力,他们能够掌握预习方法,自主预习课文,在预习课文过程时熟读课文,过好生字词语关,适当的做批注并写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五年级一开始学生接触到列提纲,在前几单元的教学中我们也着重训练过。因此本节课中不在强调字词,而是着重分析文本。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感悟,体会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和平静的眼神对我的帮助。

  3、通过仿句练习,体会语言的魅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读感悟,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和描写神态的词语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老人是如何让我慢慢地树立信心的。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主要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法讲授法探讨交流

  八、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包括生字词语、作者简介、通读全文、初列提纲、学做批注、记下不懂的问题)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小提琴演奏曲目《我和你》,听完之后提问学生:“你们能听出这是用那种乐器演奏的吗?”你能用几个词语形容你听完之后的感受吗?【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小提琴曲的魅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咱班刚好也有一位小提琴手,采访他练小提琴时的感受。【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练习提琴的辛苦、不容易。】

  3、今天我们去学习一位小提琴手的故事,看看在他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唯一的听众》。板书课题,学生读题(提醒有感情的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有没有完成预习任务,并查看学生预习成果。【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2、带着问题——这篇文章讲述了谁的什么故事?自读课文,可出声读、课默读,读完后用简练的语文回答。

  3、指名汇报

  4、教师总结概括:示范概括刚开始作者是受到父亲和妹妹的嘲笑,概括为“遭(受)打击”并板书,学生学习概括“受(得、被)鼓励”、“获(得)成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

  5、观察板书,从“遭(受)打击”到“受(得、被)鼓励”再到获(得)成功”是作者在练小提琴的成长道路上所发生的(生答:变化)【目的.在于让学生总结出单元主题,初步感受变化】

  6、说到变化,预习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都写到了哪些变化?【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写到的变化,从变化中展开本节课的分析】

  (三)再读课文,自读感悟,探讨交流。

  1、体会“遭(受)打击”

  (1)提问:“遭(受)打击”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是文章的那个自然段。【培养孩子迅速锁定文本重点语段的能力。】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提问:在朗读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哪些词语会不由自主的跳入你的眼睛让你感受到作者遭受了打击?

  (3)生回答,教师用红笔在白板上圈出学生找出来的词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感受人物内心。】引导学生像黑板上一样,圈出重点词语并在段末写上“遭(受)打击”。【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的做批注。】

  (4)提问:“父亲和妹妹对我的评价是怎样的,你能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吗?”(预设回答:嘲笑、讥笑、讽刺、冷嘲热讽)课件出示:“如果说父亲和妹妹的话像是一个拳头,把我练小提琴的自信心渐渐地锤扁了的话”,你能进行仿写练习,父亲和妹妹的话还像什么?【通过仿句练习感受父亲和妹妹的话对我的刺激】

  2、体会老人诗一般的语言

  (1)“我”在家家里练琴受到了父亲和妹妹的打击,然而在小树林里练琴时却得到了一位老人的帮助,这位老人是教给“我”拉小提琴的技巧吗?(生答:不是)那这位老师是如何帮助“我”的?(生答:鼓励、信心)。究竟老人是如何给了我“信心”,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说明作者开始有了信心,找出来。(生答:课文第5自然段“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老人鼓励我的方式,引出下文的语言鼓励】

  (2)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3)课件出示课文的5、6、7、8、9自然段。请学生上台用红笔在白板上划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

  (4)创设情境,体会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假设女生是老妇人,男生是小提琴手。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那四句话?说完后我的感受是什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读文,感受老人语言的作用】

  (5)白板红笔圈出“从未有过的感觉”,提问:“从未有过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觉?”【体会老人语言的温暖】

  (6)课件出示,如果说老人的话像是春天里的微风,吹动了拉琴的信心的话。老人的话还像什么?【再次体会老人如诗般的语言,感受老人用语言带给“我”的温暖和信心】

  3、感受老人平静的眼神

  (1)老人不仅用诗一般的语言温暖着我,更用她那平静的眼神帮助着我,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老人眼神的词语,圈出来。

  (2)课件出示课文第4、9、13自然段,请学生在白板上圈出描写老人眼神的句子。

  (3)老人的眼神是平静的,我的感受也是?【目的在于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感受对作者的帮助】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2、小练笔,布置作业

  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也曾经学习过某种本领或技能,也肯定有许多帮助你的人,请你结合别人帮助你的事情,写一写别人是如何帮助你的,你的心理、技能的水平、他人对你的评价有什么样的变化。【学习作者写变化的方式】

  十、板书设计

  变化

  唯一的听众

  遭打击

  受鼓励

  获成功

  十一、作业设计

  1、继续读课文,体会“我”拉琴水平、父亲和妹妹对“我”拉琴态度以及“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2、小练笔: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也曾经学习过某种本领或技能,也肯定有许多帮助你的人,请你结合别人帮助你的事情,写一写别人是如何帮助你的,你的心理、技能的水平、他人对你的评价有什么样的变化

  十二、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变化”的第二篇主讲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位小伙子在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的帮助下,最终取得成功,成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的故事。文章对老人用语言和眼神来鼓励,让我克服了最初拉琴的沮丧、懊恼、自卑,慢慢地越来越有自信心,对这一部分的描写尤为细腻传神。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拉小提琴的不容易,我们班刚好有一位同学练了4年小提琴,课堂上他的发言,让其他同学感受到学习小提琴的艰辛和不易。在分析了文章所描写的“变化”后,重点体会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对我的鼓励。可是如何让学生体会“语言如诗”呢?首先,让学生再读文章,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在书中标记出来,并在电子白板上让孩子们动手划一划。找出来容易,读也很容易,课时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于是我创设了女生是老妇人,两位男生是小提琴手的情景,不断的启发。再具体的语境中、在字里行间感受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对我的巨大帮助。通过这样的情景体会,在接下来的仿句练习“老人的话像春天里的微风,吹动了拉琴的信心。”孩子们思路被打开了,有的孩子说:“老人的话像大海里的灯塔,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的孩子说:“老人的话像黑夜里的路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还有的孩子说:“老人的话像寒冬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我的心灵”……这样的感触让我大吃一惊,也让我倍感欣慰,孩子们已经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县教研室雷晓老师和袁萌老师在听完课后,给了我精辟的点评,让我对这篇文章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于前面导入时间稍长,中间对老人语言的分析太过细腻,导致最后回顾总结这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太短而仓促收尾,给人一种似完非完的错觉。在仿句练习时,仿写了“父亲和妹妹的话像什么”、“老人的话像什么”时,没有进行对比,如果进行了对比,孩子们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老人诗一般的语言的重要作用和巨大魅力。同时,课件制作中还打错了一个字,将春天里的“里”字打成了“为”字,信心程度还不够。

  以后还应该在课堂结构的安排上下足功夫,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通过不断地修改、反思,让每一堂课更加完美。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15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引领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揣摩文章表达方式,通过说话,朗读,想象,写话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自主地参与阅读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神态中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感恩,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感受"听众"的良苦用心。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感受"听众"的良苦用心。在交流理解中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感恩,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具准备】

  1,搜索背景音乐:小提琴曲《月光》

  2,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质疑激趣

  1,播放小提琴曲《月光》(出示两段话)

  在他们听起来,我拉的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

  后来,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随着优美的小提琴曲,请你轻声读读这两段话,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疑问

  2,导入新课:是啊!一个曾经是音乐白痴的人居然成为一位音乐领域的骄子,这奇迹的创造者就是那位耳聋的老人,就让我们怀着虔诚的心,带着心中的疑问,走近那位耳"聋"的老人,走近那神秘的——唯一的听众(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

  舒缓轻柔的小提琴曲,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走进课堂,近而直接走入形成对比的文本段落,在亲近文本时,读有所获,读有所疑,再加上教师亲切带有悬念的话语,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开启思维,使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所需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字音,用心读一读课文

  2,检查生词,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a读一读

  白痴沮丧神圣悠悠隆重

  仪式抱歉溜走羞愧洋溢

  慈祥割舍蹑手蹑脚大吃一惊

  b从课文中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铺满()独享()充满()

  感受()举行()面对()

  演奏()珍藏()

  3,整体感知:读了课文,这位唯一的听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理解部分词义应是六年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选词填空是为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然后抓住开题后的疑问——我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得益于谁让学生发现疑点引起注意,在潜心读文,思考的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获得快乐,又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三,走近对话,感受人物

  过渡:大家说得真好,这确实是一位真诚善良,用心良苦的老人。

  (一),轻声再读课文1——8段,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读一读

  【设计意图】

  缩小学习文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划找描写老人语言的语句,深入地感受这唯一的听众的用心良苦。

  (二),交流:

  1,第一次交谈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我猜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1)她在什么情况下这样说

  (听到我糟糕的琴技,老人的话里充满了理解和尊重)

  (2)老人真的耳聋了吗那她为什么说自己聋了

  (她故意装聋,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虑,减轻负担,鼓足勇气,这种善意的谎言其实就是一种真诚的鼓励。)

  (3)老人不仅装聋,还提出了什么请求老妇人说这些话时是什么表情什么语气

  (老人的请求,既消除了我的顾虑,又在激励我练下去,多么爱护我的老人啊!)

  (4)这老人跟我身边的人一样吗他们听我拉琴是什么感觉

  (5)朗读指导:最亲的父亲和妹妹说我拉琴像锯床腿,而老人却愿意每天做我的听众,真是用心良苦啊!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

  交流时重点抓住老人善意的谎言,以及家人与老人态度对比描写,让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调动表达欲望,畅所欲言。通过细细地读,深情地读,感受老人的高尚品质。

  过渡:就是老人这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我从沮丧羞愧变得有了几分自信,这是一个大转变啊!

  2,第二次交谈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1)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她感受到小伙子进步很快,不断的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

  (2)听了老人的话,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出示)

  当老人夸我时,"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的感觉。因此,当有人遭受挫折时,我觉得他最需要的是————,我会————————。

  (那种感觉就是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份执着,一股力量,所以我们千万别吝啬自己对他人的鼓励)

  【设计意图】

  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疑,再通过思考交流解答是学习的好方法,同时出示的说话训练,不仅与文本紧紧相连,而且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又让学生感受高尚品格的'魅力。

  3,第三次交谈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1)改成第一人称述说:有一次,老人对我说:"————————。"

  (2)我的琴声居然能给她带来快乐,让她觉得幸福,这说明了什么

  (3)想象说话:我能演奏出真正的音乐,这一老一少在音乐流淌中相互给对方快乐,融洽得让我忘记了……

  【设计意图】

  学习语文不能让学生忘了最基本的东西。句式的改写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课堂中应渗透。想象说话,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对学生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三)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在老人寥寥无几的话语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真诚无私,循循善诱的慈母般的长者,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老人的话,感受一下吧!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

  3,齐读。

  【设计意图】

  层层深入地读,是在理解了的基础上,这样于朗读体味中更能让学生领悟人物的品性,从心底受到感染与滋养。

  四,深情小结,铺垫下文

  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聆听了老人那诗一般的语言,感受到她那分良苦用心。(板书:良苦用心)下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追随作者走近那位老人,去深切地品味那无声的语言——老人的神态动作所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设计意图】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总结了本课学习内容,也调动了学生下节课的学习激情,同时也为下节课学习做下铺垫,明确了目标。

  五,作业

  1,抄写课文词语和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

  2,用波浪线划出描写老人神态动作的句子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唯一的听众 》教学设计06-15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12-08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02-06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08-29

《唯一的听众》的教学设计01-07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06-05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范文06-15

《唯一的听众》初中教学设计06-15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及反思06-15

《唯一的听众》优秀的教学设计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