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字,掌握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读出句子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导,懂得保护益虫。
4、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陶行知如何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启发孩子们放飞蜻蜓。
教学难点:
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美丽的图片,这是什么?(出示图片)(板书: 蜻蜓)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只蜻蜓(美丽、可爱)你们喜欢吗?今天有几个小朋友要把蜻蜓放飞(板书:放飞)
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简介陶行知
(设计意图:紧扣课题,图片导入,从而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学习,大家互相读,注意听字音是否读准确,互相评价。
3、检查识字情况,“开火车”组词认字,分小组竞赛识字。
(1)指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
(2)小组派代表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归纳总结。
(3)出示词语认读
(4)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4、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放飞蜻蜓?谁让孩子们放飞蜻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他们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方式。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应独立解决,不依赖他人。)
三、再次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几个自然段是写捉蜻蜓,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谈蜻蜓,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放蜻蜓的?
2、讨论交流上面思考题:
第至第自然段写捉蜻蜓
第至第自然段写谈蜻蜓
第至第自然段写放蜻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2、出示生字词,再次认读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3)查阅有关陶行知的资料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2、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彼得的心情。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重点
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懂得要回报父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特别的算式题,看到这一条算式你有什么疑问?生:0为什么会大于60
过渡:相信同学们对这个算式有着很大的疑惑,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今天的学习来解决这个疑问。
2、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
(引出“账单”,师:什么是账单?生:记录所买东西明细的纸条。在古代,人们把贝壳当作钱币进行交易,所以账字的偏旁是贝字旁。)
3、齐读课题(2次)
二、初读课文。
过渡:妈妈的账单上面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文中有几个难读的词语,下面老师考考你们掌握没有。
2、学生认读词语。
过渡:刚刚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下面请你用以下几个词语来概括文章内容。
3、学生汇报:用上“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几个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究账单,感受母爱
过渡:让彼得如愿以偿的是一份账单,让彼得羞愧万分的也是一份账单,这究竟是两份怎样的账单呢?
1、指名读“彼得的账单”。
①从这一份账单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句式:我觉得他是一个xx的孩子,因为他xx
②提问:为什么小彼得要开这份账单给妈妈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一、二自然段,从文中寻找答案)
2、指名读“妈妈的账单”。
过渡: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要的报酬。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份妈妈写给他的账单。妈妈的账单到底写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①指名读、齐读妈妈的账单。
句式:我觉得她是一个xx的妈妈,因为她xx
②对比妈妈和彼得的账单,看看有哪些不一样?
(从付出和报酬两方面进行比较,突出妈妈的无私、无价)
过渡:这份账单承载着妈妈对彼得无私的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这份爱的无私。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后又有什么反应呢?(羞愧万分)①现在让我们带着羞愧万分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②你从哪些词当中,感觉到了彼得那份羞愧?请你把它画出来,好好读一读。
③(引导看图读中体会)把小脸隐避起来的'同时,也想把自己的羞愧之心给藏起来。
④小彼得也没有讲一句话,但是,他通过这些实际行动仿佛在对妈妈说什么话呢?
四、联系生活,熏陶感情。
1、妈妈为我们做的实在是太多了,接下来我给同学们讲述一个有关于母爱的故事。
2、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妈妈都为你们做过什么?还记得吗?
3、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妈妈说?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把它写下来。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妈妈的账单,通过比较两份账单的不同,让彼得感受到妈妈无私的爱。这份爱不仅让小彼得变懂事了,也让同学们变懂事了。它让我们懂得了妈妈的爱是献给儿女最温暖、最深沉、最伟大的爱,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份爱的账单。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会认文中二个生字,能正确读文中的一些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让学生领悟到世界需要和平,各国儿童要团结友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并领悟到世界需要和平及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朗读、领悟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复习导入
1、师说谜语学生猜。“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它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
2、课件出示太阳的笑脸。
3、出示《太阳》的`最后一段话生读,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生带着要求自由朗读诗歌。
2、检查朗读情况,抽读文中生字、词,强调“彤”和“红彤彤”中“彤”读音的不同。
3、生读诗歌。(抽生读自己愿意读的小节,然后全班齐读)
三、指导精读,领悟情感
(一)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1、师配乐朗读第一小节,生轻轻闭上眼睛听,思考老师读得怎样。
2、生评议老师朗读。
3、生说说自己在听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4、出示课件欣赏“朵朵白云”和“红彤彤的晚霞”,引导学生理解“红彤彤”一词。
5、引导学生把这一段的美读出来。
(二)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思考太阳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2、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洒”、“拔”,并边做动作边朗读二、三行。
3、引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最后两行,并有高兴的表情。
4、生读第二小节。
5、课件显示省略号,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模仿课文诗句说太阳做的好事。
(三)引导朗读三、四小节
1、生小声读三、四小节,思考:太阳还要去哪儿?她去干什么?
2、课件闪烁问号和感叹号,引导学生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3、引导学生轻轻朗读第四小节。
4、课件出示几位外国小朋友,生说说自己想对其他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什么。
5、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愿望是什么,升华主题,让学生认识到“太阳是大家的”,世界人民要和睦相处,各国儿童要团结友爱。
四、朗读背诵,升华情感
学生全体起立,配乐朗诵《太阳是大家的》
板书设计
25、太阳是大家的
鲜花小树小朋友······
幸福和平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4
这是一篇关于清明节由来的传说,讲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相传,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随臣介子推,在重耳饿得头昏眼花时,割肉奉君。他护主救国的举动,感动了晋文公。后来重耳当上了国君,不忘此事,想封他为官报答他。介子推一一回绝,为避当官,他躲进深山。晋文公想逼他出来,放火烧山。介子推宁可焚于柳下,也不接受恩惠。他不图富贵,不居功劳的精神,激励着晋文公执政清明,完成治国安邦的大业。日后,晋文公怀念他,定他忌日的第二天为清明节。百姓安居乐业,也十分怀念介子推。因此,每逢清明节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他。慢慢地清明节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本文语言朴实,故事曲折,引人入胜,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好素材。
课文配有二幅插图:第一幅展示的是介子推割肉奉君,重耳深受感动的场景;第二幅展示的是清明节这一天,晋文公在“清明柳”前祭奠介子推的场景。这二幅图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重点,理解课文。
[设计理念]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课设计将从问题入手。只有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字词的兴趣及能力。
2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反复默读,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春秋五霸晋文公的简介及春秋战国的地图等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调动积累,引起阅读期待。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9课,请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时注意的事项)
2谁愿意把你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信息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分享。
3大家对清明节是怎样来的;清明节是什么样的节;清明节有哪些习俗等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再谈一谈你对“清明”一词的理解?
(学情预设:此时学生的理解,或是表面的、浮浅的、单一的,或是略有感知却不知如何准确回答的)
小结:大家对“清明”一词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相信,待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后,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本。
1自读课文。
要求:①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利用工具书,查出解释,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传统、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咽、郑重、治国安邦、清明、念着、荒山野岭、恸哭、寒食节、祭奠、鞭策、座右铭、井井有条、安居乐业、不居功劳、不图富贵)
③把课文多读几遍,达到读通、读顺、读熟的目标。
2检查自读的情况。
①同桌互读互查,检查生字词及读书的`情况。
②师生借助字卡,认读生字词。
③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④师生讨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问难,理清思路,培养问题意识。
1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及内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三个层次解决。简单问题学生相互提示解决;与课文联系紧密的重点、难点问题留在学课文中解决;其他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或课余时间讨论解决)
2梳理、归纳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①清明节是怎样来的?
②清明节是纪念谁的,纪念什么?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解决“清明节是怎样来的”问题。
①组织自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情预设:或用在书上分段标画的方法;(参考教参253页)或通过示意图来表示故事主要人物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通过读书看插图,提示重点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清明节的由来”的问题并用示意图表示。(可以指导学生用反推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例:(注:下文中的小号字与前面画横线的词语组成一个问题,以便提示学生深入思考)
清明节的由来怎样来的百姓纪念的习俗沿袭而来为什么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怎么知道的晋文公定“清明节”为什么见“清明柳”就像见到介子推二者之间的联系晋文公烧山,逼介子推做官,介子推焚于柳下为什么报答介子推割肉奉君之恩为什么流亡时,割肉奉君,愿主公常清明
③各组代表展示并介绍探究成果。
学情预设:学生渴望了解重耳流亡的背景。
四、引进课件,补白背景,理解割肉奉君的意义。
①出示春秋战国的地图,简介当时各国征战的历史背景。
②出示一代明君――晋文公的资料,讲述晋文公统一中原,成为春秋五霸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晋文公流亡的原因,及他做国君时治国的二大策略,认清晋文公使中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的现状,明白介子推割肉奉君的动机。
五、再读课文,调动积累,理解“清明”内涵。
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书,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内涵。
1读第一段,随机处理“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
2(读2――8段)了解清明节传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引导学生理解重耳为什么感动,边读边想象重耳饥饿难挨的情景。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君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对“清明”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不做昏君,做个清正、廉明、勤政的国君。)
③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一回绝”“放声恸哭”所表达的内容,认识介子推拒绝做官,不图回报的高风亮节。
④读读、议议,“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说说你对介子推的认识。(让学生在议论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
⑤指导学生默读,注意“寒食节”与“清明节”纪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晋文公下令定了二个节日,为什么只有“清明节”成为传统节日?这说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⑥联系“清明”前后的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联系老柳树死而复活的样子,再体会“清明”的内涵。(“清明柳”既表示杨柳返青,万物鲜明的季节,又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⑦默读课文,想一想,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说说百姓后来为什么自发地过清明节。理解“清明”的内涵。(表达百姓希望有一个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
3朗读全文,感受介子推爱国护主、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精神及晋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国的品质。
第三课时
一、指导学生写字。
1注意易错的字,要写正确。
①“肺”字的笔顺。共8笔,最后一笔是竖,它穿过横、横折钩,一通到底,且直且长。
②“昏”“荒”二字不可多一点。
③“臣”字中间不是“口”。
2把字写好看。
①“邦”字,左右结构,左高右低。
②“荒”“策”“墓”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写紧凑,不可过长。
③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两边大小、位置。
④“鞭”左高窄右矮宽。
3学生书写练习。;
二、小组交流。
1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
2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同学们交流。
三、读“学习链接”,与同桌相互说一说清明节的第二种说法。
四、小组讨论,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清明节的知识。
五、美读课文,填写词语花篮。
六、布置作业
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5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与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有关的故事。变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语言纯朴,情节简单,所反应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
知识梳理
体会人们在保护橡树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真实感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一些重点的词句,多读多想,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要赞扬的.精神。教学中还要多给学生读书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把对筑路工人高尚行为的赞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话中受到启示,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表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习难点
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引导法
细读课文,展开联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出示宽阔笔直的公路和高大的橡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容一下。
2、齐读课题。
3、小组交流、讨论。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用时:8分钟)
1、从导读入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可在检查学生朗读时纠正读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2)理解词语。
3、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宽阔()挺拔()楔()子
4、理解词语。
延伸:延长,伸展。
挺拔:直立而高耸。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责备:批评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
沉默不语:不说话。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5分钟)
引导学生用段意叠加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说。
四、细读课文,品味升华(用时:17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引导学生画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读一读。
3、引导学生想象: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
4、引导学生针对上面的第二句话进行提问: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心里又在想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5、体会工程师的话“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的意思。
6、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能体现工程师和工人们“高尚的心”的句子,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说一说你的体会。
7、说一说自己读文后的体会。
8、学生讨论、交流。(为了保护橡树,工程师让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
9、学生读文,画出句子。
10、小组内交流、讨论。
11同桌交流、探究。(这么一棵粗壮、挺拔的橡树,伐了它,真是可惜。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12、通过读文,小组内研究工程师的话的意思。(上级领导不会责备我们了,热爱大自然的人们也不会责备我们了。)
13、学生画出相应的句子。
14、自由读文,说一说体会。
五、巩固学习(用时:5分钟)
引导学生积累词句。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
1、学生积累词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展示。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和合作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能背诵两首诗。
3、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体会诗人感情,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感情,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
2、预习要求:
(1)练习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
(2)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歌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揭题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二、明确学习目标。(反思时明确)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过渡语: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那就从课文中找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多音字和反义词;
2、通过“我的奇思妙想”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创新的能力;
3、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我国名人的伟大创造,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完成“笔下生辉”;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绘制自己想发明的物品。(文字、图片等。)
四、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汉字真有趣;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教学过程:
一、学习“汉字真有趣”。
1、板书课本中的词语。
2、认真读词语中的加点字,你发现了什么?—多音字。
3、小组内讨论、交流。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学生找例子,师巡视。)
4、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5、出示泡泡里的话,全班齐读。
二、读词语,填写反义词。
1、出示:喜欢(厌恶)
2、学生读这组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是一组反义词)
3、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
⑴、校对,反馈学习情况。
⑵、出示课内练习题目:
破坏( )分散( )上升( )敌人( )果然( )失败( )
⑶、完成练习。
三、积少成多——完成读读背背和我的采集本。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全班齐读。
3、谈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背诵古诗。
5、展示采集本中自己收集的关于劝学的名言警句。
6、朗读背诵采集本里的名言警句。
四、阅读平台。
1、学生自由朗读短文《毕升》,要求读得通顺、连贯。
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只要围绕“毕升的活字印刷术”进行讲解都可以。)
3、你喜欢毕升和他发明的印刷术吗?为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遇到问题勤动脑筋,认真思考,这样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
五、作业:
1、背诵《劝学》。
2、准备“奇思妙想”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习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理解题意“奇思妙想”。
(1)、读口语交际的要求。
(2)、审清题意,理解“奇思妙想”的意思。
(3)、简略地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
2、介绍方法、内容。
(1)、如何有条理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物品。
(2)、依据学生发言,归纳小结:
讲清自己想发明物品的名称
可以介绍外形(包括形状、色彩、大小等)
可以介绍特有功能、用途
可以抓一方面介绍,还可以把几方面结合起来介绍。
二、小组交流,进行评议:
课前同学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通过画画、模型等形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表现出来——好,请举起你的作品!
1、宣布评议条件:
(1)、讲的内容要符合要求,不要讲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事物,要讲通过自己想象产生出来的想法。
(2)、讲的时候,说话清楚、有条理、内容比较具体,语句通顺,有意思。
2、分合作小组交流,推选参与全班交流的同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全班交流,评选“奇思妙想”之星。
1、选择三名学生在全班交流。
2、全班同学依据评议条件评议。
(1)这个同学哪里说的好?
(2)你哪里还没有听明白,可以问问这个同学。
(3)你能够帮助他修改一下讲的不清楚,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吗?
四、笔下生辉,介绍自己的一项发明:
1、这几个同学们说的很好,还有很多同学也很想说,但时间不允许。可是自己的奇思妙想又很想让其他同学分享,怎么办呢?请打开我们作文本,把我们的想象用语言描绘出来吧!
2、学生动手写作。
五、作业:
完成作文并修改。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8
设计说明:教学内容是20xx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池子与河流》,本文是一首寓言诗,也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教学时以读为主线,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了解人物的不同想法。在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明白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学“滔、涯”等8个生字。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弄明白词语的意思。
2、读懂诗的内容,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默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分角色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1、自学生字,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弄明白词语的意思。
2、把诗歌读通顺,标出小节的序号。
老师:制作PPT,准备作业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认识寓言诗歌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
寓言故事?(课件出示)寓言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池子与河流》就是一首寓言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外阅读过的寓言,用本单元学过的寓言导入,明白本文是以诗歌的形式讲述的。]
2、解释“池子”,及与河流的关系。(板书:简笔画出示池子与河流)
二、初读课文,学习默读方法
默读这首诗,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哪几个小节是河流说的?
(渗透预习的重要性)
三、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1、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8小节,再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找出体现池子与河流不同观点的词语。用自己的话写出她们的观点。)
2、交流合作学习的成果。
3、老师相机进行指导朗读池子的话,重点读出池子的安闲。
(1)池子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找关键词。
(2)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带有这些关键词的诗句。
(3)学生朗读之后,老师和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交流
1、背诵第一课《燕子》
师: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给大自然开来了勃勃生机。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燕子差点就濒临死亡,是谁救了它们?(人类)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瑞士的资料
多媒体出示:瑞士欧洲中部内陆国家,和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国接壤。面积413万平方公里。人口704万(1995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是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数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绿化率约61%。首都在伯尔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组成,西北有侏罗山脉,中部、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瑞士境内湖泊很多,莱茵河、罗讷河等发源于此。山间谷地气候温和,高山比较寒冷。水力丰富,有少量煤、铁、石油和铀矿。瑞士经济发达,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业、金融业、旅游业发达,为经济三大支柱。钟表业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前列,誉称:钟表王国。1950年9月与我国建交。)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生字,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2、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
4、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区──欧、户──启、步──涉、相──厢。
5、归类结合
(1)把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然后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2)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1、抽读、齐读、默读思考: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题目的意思?(运送燕子的专用列车)
2、分组读文
(1)说说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
先写人们向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再单独介绍小姑娘贝蒂救助冻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开头的送行一幕。
(2)相机渗透:倒叙的方法,首尾呼应。
四、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生词。
五、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下节课交流解决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互解,归纳整理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二、教师组织讨论学习解答重点问题,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表达方法
(1)自读自悟课文
边读边思考,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燕子飞来时气候是什么样的?与瑞士的燕子遇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细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A、是谁拯救了它们?
政府:读书第二自然段。
人们:读书第三自然段
一个小姑娘:读书第四自然段
B、通过这三个自然段的具体的描写,课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三、学生分组学习
(1)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家对燕子的关爱之情,请勾出来,再读一读。
(2)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把它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四、全班交流,教师抓住重点句子、关键语句,指导朗读,进行语感训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1)课文中有一个学习伙伴的泡泡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引导学生去感受瑞士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的难能可贵。联系题目:反映了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作为动物的燕子都能坐上了专列。用专列运送燕子是政府关心燕子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举动却包含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作为一个政府,能够下这样的命令来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可贵,因为这件事情与国家的其它大事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2)出示: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层面:一是字面意义进行延伸,比如纷纷,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拯救燕子的人多了,四处指寻找燕子的范围广泛:二是透过字面意义感受深层的内涵,比如纷纷、四处反映了人们对于保护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为拯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劳动等等:三是说明表达效果,比如运用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动词,能够较好的体现气候、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3)在这些普通居民中,有一个叫贝蒂的孩子,她与父母一道,出示: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中,小孩子本应该受到保护,可是她却能够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进一步体现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
(4)在将燕子送到车站以后,人们又来到站台上欢送这批特殊的客人,这样的举动体现了人们没有将燕子作为动物来看待,而是将它们当作了富有人性和人情的客人,从更深层次表明人与动物是朋友、应该和谐相处这个环保的主题。出示: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起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在这句话中,漂亮舒适、站满了、送行这三个词语值得体会,透过这三个词的表面上的意义,还应该体会到人们将燕子看作了朋友以及对它们的重视。
五、总结,升华体会
1、师述:本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将如何向人类致谢。
六、课堂训练
小练笔:我想对贝蒂说句话。(可以是对贝蒂行为的赞赏,可以表达对贝蒂是否在恶劣天气中被冻坏的关心,也可以是自己从贝蒂身上得到的启示,还可以请贝蒂介绍当时拯救燕子时的想法和所见所闻学生可以围绕有关《燕子专列》的任何内容与贝蒂对话。
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欧、瑞等14个生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纷纷、濒临、呼吁、长途跋涉等词语的意思。
3、培养热爱动物并能与动物和谐共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恶劣环境、气候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人对动物的珍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恶劣环境、气候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人对动物的珍爱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前置性学习提纲:
1、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课文下边的注音或查字典记住读音。
3、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课文中不懂的字词、语句、内容,质疑问难,并尽量想办法解决。(词语的意思记在书上。查阅的资料如果书上记不开,可写在纸上贴在书上。)
4、思:燕子处境艰难时,政府和人们是怎样做的?
5、积:积累好词、佳句,谈谈自己的体会等。
6、组:生字口头组2个词。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大家喜欢动物?说一说你喜欢什么动物?喜欢的原因?
2、老师也带来一位动物朋友:猜猜他是谁。
3、指导书写:燕上为廿像头,口像身体,北分两边为翅膀,四点底为尾巴(学生书空)
一、交流信息,检查预习
1、同学们,燕子是我们非常喜爱的一种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燕子有关的文章《燕子专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你对燕子还有哪些了解?(交流益鸟,理解候鸟—根据气候变化而迁徙的鸟如:天鹅、大雁)
3、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词语,指名朗读,齐读。(相机指导易错字音,教师随机白板板书:特殊、骤降、濒临)
(2)写字指导:
哪些生字难写易错?
重点指导:骤(图库调出田字格,教师书写并回放,学生在田字格中写正确、写美观)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一)课题质疑贯
看到课题有何疑问?
教师梳理:既然燕子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人们还用专列来运送呢?
(二)体会燕子处境的困难
1、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
2、指生汇报:燕子在瑞士遇到了麻烦
3、请你自己用心地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燕子当时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
4、抓重点词语,理解处境艰难
(1)天气:气温骤降、风雪不止
首先结合字面意思理解,然后出示字典骤的2种解释作出正确选择,加深对气温骤降的理解
(2)自身:长途跋涉,找不到食物
理解长途跋涉通过分析跋涉的字型结合跋山涉水,体会燕子飞过高山、飞过大海、飞过城市、飞过乡村——————
(3)重点理解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可爱的小燕子已经饥寒交迫、濒临死亡,你是什么心情?(伤心、难过、焦急、急切——————)
5、指导朗读:是啊,燕子又冷又饿,而且非常疲劳,它们面临着即将死亡的危险。请你用心读读这段话,看谁能读出燕子当时的处境。(1)指生读,(2)随机评价学生朗读,指导方法:重读突出重点词语,表达强烈内心感受。
(3)再读,读出真实情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发兴趣
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人们对燕子的关爱?画出有关语句,并把体会写在旁边
预设指导:
(一)体会政府的了不起
1、小燕子处境危险,我们着急,还有谁也着急?
(1)瑞士政府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就是燕子专列诞生的原因。
(2)了解瑞士吗?师生交流相关资料
(图库调出欧洲地图,指认瑞士位置、小而富、钟表闻名于世,了解瑞士气候尤其冬天阿尔卑斯山特别寒冷;十分爱护动物)
2、瑞士政府发出呼吁
(1)假如你就是爱心播报员,你会发出怎样的爱心呼吁?
(2)指生口述,相机评价(合格的、有爱心的、有感情的——————)
(二)体会人们博大的爱心
在政府的呼吁下,人们是怎样做的?
1、自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最受感动的地方,简单谈谈自己体会
2、小组相互交流读书体会
3、指生汇报,集体评议
(1)从冒着、顶着、踏着、四处寻找感受到人们对燕子的关爱
(居民不过凛冽的严寒、不顾天寒地冻、不顾山高路滑,体会博大爱心)
(2)是一个人这样吗?是纷纷。如果去掉纷纷会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抓住纷纷体会:人多急切的心情—争先恐后
4、有感情朗读
(1)在你眼中瑞士居民是一群怎样的人?(善良、勇敢、有爱心、舍己为人——————)
(2)瑞士人们的举动令人敬佩,带着感情读
(3)指生朗读,评价指导:重读读文章想画面
5、创设情境、配乐朗读
(1)在人群中(学生接读)
可能有年迈的老奶奶
可能有体弱的大叔
可能有年幼的孩子
(2)还有我们大家:齐读
(三)体会贝蒂的爱心
在爱心团队中还有一位我们的同龄人,她是小贝蒂。
1、贝蒂的哪些举动让你感动?结合重点词句谈体会
2、重点引导理解贝蒂是怎么做的,出示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贝蒂不在乎什么?那么贝蒂在乎什么?
(3)师生合作朗读
脸冻得通红,但她———————
手冻得僵硬,但她———————
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
(4)出示课文插图,配乐情境再现:想象她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小贝蒂身上吧!
(5)就让我们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深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四)前后照应,升华主题
1、就这样,冻僵的燕子在瑞士人民博大的爱心救护下来到了温暖又舒适的空调列车,也就有了这样感人的一幕:出示(1、5自然段,其中第1段的最后一句话去掉)
(1)燕子专列就要开动,它带走的是什么?留下的又是什么?
(2)配乐齐读。
2、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专列?给燕子专列起个名字
学生有的说,有的在白板板书———爱心号、贝蒂号、和谐号
四、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1、可爱的燕子快乐地乘着幸福的列车驶向远方,同学们,这些都源于一个字———爱!!!
2、同学们,这样的故事真的很让人感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是很多这样的故事。请你给大家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
老师带给大家一个真实的故事。学生受到情感陶冶
3、学生谈收获。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增加对其他国家的了解。
2、给学生一次更为自由表达的机会,把自己最近特别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3、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语交际《丰富多彩的世界》
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次口语交际,我们就来说一说我们了解的世界。板书课题。
2、我们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呢?请同学们自读要求,勾画下来。
3、指名汇报过程中,师板书归类:外国资料介绍、中国资料介绍、故事等。
4、举办“世界博览会”“活动,通过图片、实物展览引发学生的交际愿望。首先分组进行,再进行集体交流。
二、习作指导
1、自由阅读习作要求,勾画重点内容,指名汇报交流。
2、自己说说最想写什么,想怎样写,对构思不一般、有个性的学生要鼓励。
3、师:自由表达,写真人真事,写真情实感。大胆地写,把内容写具体,句子写通顺。
4、学生独立习作。
第二课时
习作评改
1、说说自己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读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集体评议。
3、同桌互评。
4、个人修改。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AABC式的成语
1、自由读一读成语,说说自己的发现。
2、多种形式读成语,加强记忆。
3、让学生用这些成语试着说句子。
4、说说自己积累的同类成语:
如:“比比皆是”“斤斤计较”“心心相印”“欣欣向荣”“咄咄怪事”。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熟字增加偏旁认识生字:
⑴读一读这些字词。
⑵说一说是采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和其他同学交流识记的方法。引导学生组更多的词语。
⑶同桌抽测生字条。
2、“读读背背”五句表现友谊的名句。
⑴学生自读。
⑵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说说自己的理解。
⑶拓展资料: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战国)庄子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汉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三、趣味语文“说‘言’”
1、一个普通的`“言”字,可以构成许多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含义,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2、各种形式多读几遍,说一说文中对“言”的概括是否恰当。
3、启发学生拓展一下,由“言”构成的词语还有哪些。
(“美言、谎言、箴言”)。
5、仿编,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如“说‘笑’”,模仿短文的形式,用一句话说明各种不同的笑(微笑、讪笑、嘲笑、欢笑、苦笑、嬉笑等)。
【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是不限题材随意写,学生却不知道些什么好了,还不如平时限定内容发挥得好,看来学生们对写作还是不能发自内心的去写,不能做到怎样想的就怎样写,还得训练。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和相关课件等。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机器人图片欣赏。
(出示图片)刚才你们欣赏的是什么?(机器人)
你们觉得机器人怎样?(聪明、能干、有趣、可爱)
是呀,因为机器人能做人所不能及的事情,所以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极想拥有一些机器人。比如,熊熊燃烧的烈火会危害消防队员的生命安全,科学家根据他们的工作需要发明了消防机器人,代替消防队员深入险境排除险情。又如,社会上有相当数量的盲人,眼睛看不见使他们不能象正常人一样上街购物,科学家根据他们的生活需要发明了导盲机器人,虽然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铁盒子,却引领盲人走上街头。
二、课件出示口语交际内容,学生齐读。
你们喜欢机器人吗?那我们就来说说机器人。(出示交际内容)
让我们展开想象,发明自己的机器人。请把你们画的机器人的画展示出来。
三、学生展示画,取名,开火车说出机器人的名字。
四、介绍机器人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机器人的哪些知识呢?(学生上台介绍后出示机器人的有关知识)
五、开展口语交际:
现在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去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呢?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获奖,应该怎样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呢?老师先去采访一位参赛选手,看看他是怎样介绍的?同时注意听清楚老师采访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出示)
1、你想发明什么机器人?
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保姆机器人”。
2、你为什么想发明“保姆机器人”呢?
因为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有人照顾我,被送到了很远很远的奶奶家,一直到我上幼儿园才回到父母身边。所以,我想发明一个“保姆机器人”,专门在家照顾小孩。
3、你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看,她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机器猫?一看就特别可爱,小孩会特别喜欢。不同的是,她的脸是一个屏幕,能出现爸爸或妈妈微笑的脸庞,让孩子觉得父母就在身边。
4、它有哪些本领?
她的本领可大了!首先,她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定时给孩子喂奶、晒太阳、做游戏,哄着孩子睡觉,使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她能散发出**的体味,让孩子像在妈妈身边一样有安全感,还能用妈妈或爸爸的声音来为孩子唱歌、讲故事。第三,她能通过电子眼敏锐地感受孩子的情绪和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生病,会马上同主人取得联系。第四,当孩子哭闹时,她能通过模拟各种动物的叫声、播放动画片等来哄孩子。当然,她还能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搞好家庭卫生,在主人下班时做出一桌可口的饭菜。有了这样的“保姆机器人”,大人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刚才同学们听了介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介绍机器人了吧?(生答,出示上面四个问题)
学生4人小组合作讲,推出代表上台讲。
课件出示说话要求:
A、想象要奇特、合理。
B、说得清楚明白。
C、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1、学生代表上台讲。
2、评出“最佳创意奖”。
3、宣布“最佳创意奖”名单,并表示祝贺。
六、总结:
大家的想象真丰富,大家发明的机器人也聪明能干。我想,只要大家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大家美好的愿望一定会变为现实,所有的理想一定会美梦成真。
七、作业。
附板书设计:
1、你为什么要发明这个机器人?
口语交际: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2、你为什么想发明“保姆机器人”呢?
(聪明、能干)
3、你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
4、他有哪些本领?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写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出示)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出示)
例如:
未来的食物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
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第四课时
自主探索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出示)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
这六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
交流课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二、读读认认
1.(出示)读一读这首儿歌,注意带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调料和味道。
3.(出示)这八个字扩词。
4.说出另外的跟调料和味道有关的字。
三、读读背背
1.导入:看见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儿。看到不同的花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就揭示了如何预测明日天气,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出示)
2.学生自由朗读谚语,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6.看谁最先背下来。
7.背诵比赛。
四.宽带网
1.科学技术真神奇,可以让人在暗无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样的一个人……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出示)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掌握丰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郁、澈”等9个宇,学会“林、郁”等13个字。正确读写“山谷、森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乱砍伐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是联系生适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1、小黑板(字词)。
2、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一、投影插图,导入新课
1、师:山谷中,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怎样丁怎岸的印象?
2、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3、今云,我们就读一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出示课题)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许多年前开始。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咆哮、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
3、边读边思考:小村庄结果怎么样了?
三、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小结: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最后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真令人痛心,这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我们下节课探究这个问题。
四、熟读课文,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1、自己练习讲述。
2、指名讲述。评价读音的准确,故事的完整。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3
一、自主识字,灵活运用
本单元要求识记的生字有3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有40个。
(一)要求会认的字:首先要加强预习,独立识字。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适当调整预习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预习掌握扩词、说话、连词成句等方法,对字词进行拓展和运用。其次是加强检查,合作识记。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检查;对容易混淆的字进行必要的辨析;难字做必要的提醒;读音做必要的矫正;对优美的词语或成语进行仿写。
(二)要求会写的字:要加强写字的指导,书写规范。重点是具体笔画和结构上的特点的指导。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使用钢笔,用笔还不够熟练,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规范学生的字。如指导秆、腹、衬等属于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二、精读巧练,拓展延伸
这四篇文章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可以这样进行。
(一)整体导读
引导学生阅读导读内容,针对人们对待动植物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这句话,谈谈自己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本组的四篇文章,说说每篇文章都写了什么事,是从什么角度写的,从而对本组教材有整体的了解。
(二)每课研读
1、收集和汇报资料,为理解课文打基础。本组教材的相关资料非常丰富。教师在课前准备有关挂图、幻灯片、录像资料,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汇报,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阅读理解做铺垫。如我国的森林覆盖情况、森林减少情况以及有关瑞士的资料等。
2、精读和巧练相结合,课后进行适当拓展。在读本组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时,都要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品读体会、对比感悟、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达到读思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后也要安排一些拓展性习题,让学生完成。
●《翠鸟》这篇课文的独特之处是在表达上抓住翠鸟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读的指导,通过自由读、指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读出翠鸟外形的美、动作的灵活,达到有感情的朗读。翠鸟动作上的特点可以结合课文当中的.画外音:翠鸟的动作真快啊!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动词蹬、飞、叼、贴来体会。
其中有关翠鸟外形特点与动作的描写是读写结合不可多得的好素材,在阅读训练中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仿写。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选材视角和叙事顺序较为独特,可以采用读中感悟的方法。①感悟叙述方法。教师通过对比的方法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倒叙,先写人们向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单独介绍小姑娘贝蒂救助冻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开头的送行一幕,首尾呼应。②感悟人文情怀。教师设计一个提纲:政府和人民是怎样关心、保护遇难的燕子的?围绕这一问题来展开阅读。重点抓住描写普通居民作出巨大努力的句子与词语,让学生了解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内心的焦急之情,以及人们不畏恶劣天气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最后,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读出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课后引导学生对贝蒂说几句话,可以是对贝蒂行为的赞赏,也可以是自己从贝蒂身上得到的启示,还可以以贝蒂的身份介绍当时拯救燕子时的想法和所见所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村里人由于的乱砍滥伐,最后丧失了自己美丽的家园的故事。这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斧头入手,抓住文中的几处含义深刻的词句,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一是体会小村庄以前的美丽。通过朗读和想像小村庄的样子,使学生感受到小村庄的山青水秀。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树木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等,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课后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可以谴责人们的错误行为,可以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对人们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议等。
●《路旁的橡树》是篇略读课文,着重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像的方法体会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文中的句子较多,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教师做必要的点拨。
3、积累词句,自主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课内和课外积累相结合,自主抄写、体会、积累。
(三)综合性学习
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本单元专题环境保护而展开。教师要做好整体设计。
一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发现的问题:
1、动物、土地、森林、草坪、空气和水受到了怎样的污染和破坏;
2、破坏的程度怎样;
3、污染源在哪里;
4、当地的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
5、污染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6、面对这样的污染情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等等。
二是做好分组工作。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根据学生的自身优势和爱好分为土地组、森林组、水资源组等,这样有利于在可能的范围内有最大的收获。
三是资料整理。根据学生的不同材料,采取不同的整理方式。如可以将学生收集的反映同一情况的材料归为一组,还可以按照资料的不同属性分类,如按文字、图片、图表等归类。
四是汇报形式。让小组经过讨论确定最有特色的展示方式,然后做专题汇报。所有资料可以与友好班级共享。也要结合展示台、口语交际、作文的需要,保留展示的内容,以便学生学习。
三、语文园地
(一)口语交际
围绕本组的专题,教材安排了以我们能做点什么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组织学生就家乡的环境保护进行探讨和交流。
1、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交流:你在自己的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你能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对自己的调查进行详细说明吗?改善家乡的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通过本次调查你有什么收获?
2、在各组代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确定一二个有代表性的环保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做好评价。
(二)习作
本次习作,教师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1、以学生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或学生调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导入;
2、引导学生回忆在口语交际中哪些同学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习作内容;
3、指导学生习作。以《我在调查》为题,指导学生把调查写具体,写详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我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句子,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表达方式的多样,启发他们运用这些规律,试着自己说几个类似的句子。
(四)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个内容。读读认认,安排的是一组反义词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认读,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指名认读字音和朗读短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扩展,列举一些平时学习中积累的反义词。读读背背,安排了五组古诗佳句。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熟读,并能够背诵下来。
(五)展示台
展示台中列举了几种成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建议书、手抄报。这三种形式只是教材所举的例子,不同地区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实际情况,有所增减,积极创新。不管采用何种形式,教师都应该详细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为有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板书课题:蜜蜂)你们了解蜜蜂吗?
2、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法国有个生物学家叫法布尔,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研究蜜蜂的,好吗?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⑴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
⑵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卡片或展示生字词课件,检查认读情况。
⑵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⑵相互交流知道了什么。
⑶你们有兴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这个试验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⑵让学生当小小讲解员,说说“我”的.试验是怎么做的。
先说给同桌听听。
再请两三名泩说给全班同学听。
⑶说说在这个试验中,哪些做法是不可少的,要陈述理由。
⑷朗读“这时候……几乎要触到地面”这句话,转换角色想一想:假如你当时看到这种情景会怎样想?
四、课堂练习
1、指导写字:
⑴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组词朗读。
⑵交流识记生字方法和写字的经验。
⑶学生书写。
2、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5
教材理解:
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它们升上天空,变成大熊星座。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童话内容,在了解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明白变化的原因,从而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
从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
1、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具准备:
字卡、句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人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什么神话故事?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讲关于它的动人传说。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及时正音。
3、交流预习情况,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旱灾:由于长期干旱缺水造成作物枯死或大量减产的灾害。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焦渴:非常干渴。
喜出望外:非常高兴。
唾沫:口水。
4、默读课文,说说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第一次:小姑娘找不到水累倒了,醒来时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的水。
第二次: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第三次: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第四次:水罐里变出了七颗大钻石和一股巨大的水流。
三、再读课文,体会水的重要性。
1、小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找水的?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内容。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非常缺水?读课文,找出句子读一读。
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3、感情朗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能救命……)
四、三读课文,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变化的过程。
1、在这么缺水的情况下,小姑娘出来找水,她的水罐第一次是怎么变化的?找出相关的内容,读一读。
2、第二次又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作者怎样写出了变化的.过程?读一读,自己体会感悟。
3、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三次变化的过程呢?
4、请你找一找第四次变化的过程,自己读一读。
五、通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准词语
旱灾,水井,金银,竟然,舔水,哀哀地,忍不住,凑上去,咽唾沫,喜出望外,匆匆忙忙,焦渴而死,清澈新鲜
2、交流:“球、枯、狗、银、讨、沫”左窄右宽,“旱、灾”上紧下松。“沫”字右半部分上横比下横长,“旱”字下半部分的上横比下横短。
3、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呢?我们继续来学习感人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1、回忆一下,这只水罐在故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板书:空,满,银金,七颗钻石
2、是什么魔力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找找原因吧!
二、品读探究,体会思想
(一)体会小姑娘的孝心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好好读读第一次变化的过程,看看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交流。
3、出示第一、二两句话
(1)这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吗?指导练读。
4、当她醒来时,水罐里却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猜猜看,水罐里为什么会有水呢?学生自由想象回答。
5、小姑娘对妈妈的这片孝心,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亮的水,这时小姑娘的心情又如何?(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的句子)
(1)“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喜出望外?
(2)这一句中用了一对关联词,能找出来吗?(一……就……)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3)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学生练读。
6、小结。看,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为了母亲忍住了干渴,多么爱妈妈,多么孝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内容,要读出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
(二)体会小姑娘的善心
1、读第二次变化的过程。
2、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讨论
(1)小姑娘只倒一点水在手掌里,对小狗太小气了吧?
(2)小狗为什么变得欢喜起来?
3、是什么使木水罐变成了银水罐?
4、小结: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爱心来对待小动物,这银水罐多么像小姑娘那颗晶莹美丽的爱心呀!
(三)体会妈妈的慈爱
1、第三次是怎么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读完后可以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交流体会。
3、谁愿意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导朗读。
4、小结:母爱真伟大!是母爱的力量把银水罐变成了金的!这金光闪闪的水罐多么像母亲对孩子金子般的爱呀!
(四)体会小姑娘的爱心
1、水罐又一次发生了变化,请你读读第四次变化的过程。
2、小姑娘接过妈妈手里的水罐,她再也忍不住了,就在她想凑上水罐喝水时,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呢?读出课文中相关的内容。
出示: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
3、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4、小姑娘是多么无私,她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她有着钻石般闪亮的爱心。这时突然从水罐里面跳出了——接着从里面——(引读)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5、出示北斗七星,播放音乐
同学们,看着这闪亮的北斗七星,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不把这七颗钻石送给小姑娘,而让它们挂在高高的天空呢?
6、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灾景象,试想,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呢?自己说给自己听,然后再写下来。
7、交流所写内容。
三、总结升华
1、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上天,更感动了我们,让我们心怀这颗爱心一起来重温这个美丽而感人的童话故事吧!学生感情朗读。
2、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多么像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她像钻石一样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扉。让我们像文中的这位小姑娘一样,从小拥有一颗孝心,一颗善心,一颗爱心,愿这颗颗爱心永远像钻石那样闪亮,像星星那样璀璨!
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空,满,银金
孝,善,慈
爱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牧童》教学设计12-24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1-22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的教学设计06-16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02-28
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教学设计06-15
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教学设计06-16
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06-18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设计06-12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设计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