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个人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能力目标:用正确的方法维护集体的团结,在集体活动中,能与同学积极配合,团结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把个人融入到集体中去,珍视集体的团结。
二、学情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道德观受到冲击,国家民族观念、全局观念逐渐淡薄,个人利己主义开始泛滥,青少年容易受到腐蚀,影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所以,必须高扬集体主义的旗帜,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国家、热爱集体的、关心他人的良好风气,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也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
三、教材分析:
本项目《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属于第二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生活主题中的第四课《我与集体共发展》,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认识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体会在集体中团结的重要性,落实的是课标中的“三1.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教材共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个人与集体不可分”引导学生认识集体的特征,理解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第二个层次“团结就是力量”主要引导学生在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团结对一个班集体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视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教材内容体现了开放性和实践性,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引领教学的操作性活动,给课堂教学创设了丰富的空间,真正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活动中思考体验和感悟。但是,根据学生实际、国家社会一年来发生的大事,教学事例、活动内容有必要做一些新的安排。
四、重点分析:
团结就是力量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从集体的角度,集体的力量来自团结,集体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强调团结,没有集体成员的团结一致也就没有集体的发展和利益,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讲团结、会合作是一个人适应集体生活的重要品质。
五、教学准备:
1、课前与美术老师联系,组织班级标志设计
2、搜集同学们成长历程中难忘的集体生活照片,办一次以《我生活过的集体》为主题的影展。
3、实物准备:八块红砖
六、教学过程:
(一)班徽赏析,导入新课
师:上周美术课同学们设计了班徽,有一枚经过同学们的一致同意,被选为我们8.1班的班徽,请它的设计者李立同学为我们做一下解读
出示制作好的班徽,请同学解读:
正三角形从每一个角度看都是大写的八·一,组成一个温暖的家,四十七名同学在这个大家庭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在同学们的掌声里把班徽贴到门上,师作总结:我们47名同学组成了8.1班集体,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我们与集体同呼吸共命运,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美好回忆,形成认识
1、师: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可能经历过无数次不同的集体生活,我班办的影展可能已经勾起了你美好的回忆吧,说说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在集体里生活有什么感受?
乐队、篮球队、校体队、合唱队等同学们畅谈自己曾经生活过的集体,以及在其中的.感受。
师总结:集体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我们的班级、学校是集体,生活的社区是集体,将来工作的工厂、企事业单位是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一个大集团。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集体中度过的。
2、师:下列词语哪些表达的是集体
侯车室等车的人们教室里学习的同学们为奥运会服务的志愿者们中国女子举重队员们
学生讨论并总结集体的特征:集体中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相互支持,心里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融辱一共,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欣赏配乐散文《小水珠的遭遇》
有一滴小水珠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的怀抱,他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一次偶然的机会它被抛到了高处,刚被抛到高处时还有些害怕,但渐渐的,它就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炫目的阳光,亮丽的彩虹,湛蓝的大海,它陶醉了,没想到空中的景色这么美!小水珠在微风的吹拂下飘呀飘,忘却了一切。这时传来妈妈焦急的声音:“小水珠,快回来,太阳会把你晒干的!”小水珠满不在乎地回答:“妈妈,我再玩会儿,这儿太美了!”
可还没等它说完,一束强烈的阳光照过来,小水珠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说说感悟:小水珠为什么会消失?不想消失应该怎么办?小水珠的遭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总结: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只有融入大海融入集体中才能生存下去。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集体。集体给予我们的太多,每个人都应该感谢集体。根据自己的体验,补充下列句子:
感谢集体在我困难时给我帮助,让我感到了集体的温暖与力量。
感谢集体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给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到了集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集体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给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到了集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面欣赏:龙舟竞渡、交响乐演奏、仪仗队表演、拔河比赛
讲解:每一个划船着竭尽全力的击水才推动了龙舟箭一样的前进,所有乐手精心地演奏才汇成了华彩的乐章,全体队员无数次的训练和配合才有了仪仗队整齐如一的步调,绳子的每一次拉近,都凝聚着拔河队员的力量。这对我们创建优秀班集体有什么启发?
同学发言,达成共识:优秀的班集体创建也要靠每个成员的努力,每个人都要发挥特长,为班集体争光,克服缺点,不给班集体抹黑,为把我们班创建成优秀班集体贡献力量!
总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进行板书:个人与集体不可分: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三)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1、材料分析:自从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都体会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那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党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奋战在一起,志愿者从祖国各地奔向抗震前线,人民军队是救援主力,工人加班加点生产急需用品,全国人民把一车车捐赠物资,一笔笔捐赠款项运向灾区,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抗震英雄,深情抚慰灾区人民受伤的心灵。危难中,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共同战胜了灾难,。
说一说:通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震救灾的过程,你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总结: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行动上目标一致,在情感上共鸣,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板书:团结就是力量
2、模拟演习:方寸之地来逃生
演习方法:地震来临,假设同学们从教室逃离,现在只有站在这块红砖代表的高地上才安全,每组8人,在一分钟之内要全部在红砖上站稳。
在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的伴奏下,开始活动。
活动后,请完成任务的小组谈感悟,请失败的小组找出原因。
谈活动感言:团结产生力量。联系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因集体的团结而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经历?有没有因集体成员的不团结导致失败的经历?
连接分析课本事例:年级篮球赛开始了,初二五班是夺冠声最高的班级,因为这个班在身高、技术上占明显优势,。赛场上,初二五班的队员们都想给大家露一手,却把赛前制定的比赛方案抛在了脑后。特别是参加过全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的队长高志,一抢到球就急着突破上蓝,由于缺乏其他队员的配合,几次都被对手拦截了,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场上队员情绪急躁,相互职责和埋怨,出人意料地输掉了第一场比赛
他们输掉比赛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在后面的比赛中要想取得胜利,应该做些什么?
讨论总结: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这种力量不是简单的个人力量的相加,而是一种聚变和升华。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战胜的困难。
3、佳片赏析:
师:四川安县桑枣中学两千三百多名学生在地震安全逃生,无一伤亡,这个中学的部分学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拍摄,请同学们看看他们的现场表现。
多媒体播放:《开学第一课》中的一个片段:
同学谈认识:这与他们的防范意识强,日常训练有素密切相关外,也体现了桑枣中学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正是集体成员的团结产生了强大的合力,才战胜了巨大的困难。
4、回顾历史,为祖国祝福
师:这次震灾给中国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是坚强的无畏的中国人民没有被击倒,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终于战胜了巨大的天灾,如今灾区重建工作已经深入开展,灾区孩子们也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奋斗,战胜了无数困难,创造出一个繁荣昌盛的新局面。展望未来,没有国家的统一,没有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为了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繁荣,我们高唱《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珍视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四)齐唱歌曲,情感升华
多媒体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背景画面为抗震救灾的场景,全班同学起立齐唱。
个人教学设计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微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模块:教材资料
一、教材选用
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参考资料
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这里面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优秀教材还有普通本科“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满足部分专升本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文献资料
我们的文献资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关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平台,在上面能解决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问题。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网络课程以及网上动态教学信息等。
第二模块:课程目标及学前指导(双导环节)
一、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
情感态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合素质目标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养成使用信息技术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而服务的习惯。
二、学前指导(面授导学)
本校专科学生基本情况是学习基础为非零起点,缺乏系统理论知识,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大多数生源为学历低的在职人员,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大部分学生课堂内学习态度较好,但自主学习能力一般。学习信心、学习毅力不足,易受挫。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教学任务一方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背景;另一方面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有可能因为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面网教学过程及学习建议(网上导学)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知识性的内容主要通过自学文字教材完成;操作技能必须通过上机实习完成;录像教材将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定期辅导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集中答疑;组织学生参加定期的网上学习辅导和答疑活动。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首先理解教学大纲内容,其次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文字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媒体配合使用方法和学习建议,采取下列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
1. 阅读和预习学习内容;
2. 观看录像教材或教学光盘;
3. 完成思考和作业题;
4. 上机实验;
5. 集中辅导和答疑;
6. 使用学习效果测试系统自测学习效果;
7. 通过自测结果发现问题,返回上述相关的步骤解决问题。
由于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再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上机实验在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中起决定性作用。
个人教学设计3
最近聆听了x教科所王纬光所长的讲座,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受益匪浅。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要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的“教学追求”。我想课堂教学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我认为有效地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4.目标要有效: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对教学过程任务具有导向作用。课堂的有效组织。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课后的有效练习。量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灵活的应变能力,熟练的驾驭能力,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都有赖于教学各方面持之以恒的锻练。
个人教学设计4
一、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生字、生词的掌握。
二、教师指导学生赏析课文,并讨论下列文题: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归纳小说的主题。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小说通过对帕霍姆为拥有更多土地而累死的叙述,评判了贪得无厌的人,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现象。文章先写帕霍姆的贫穷状况,又叙述她的贪得无厌的事情,最后对这种人进行了评判和嘲讽。
2、为什么我们对文章所叙述的人物的贪得无厌不感到厌烦?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文章两次写到帕霍姆买地,一次写他用脚“圈地”,均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贪婪,但我们不觉其烦。这是因为作者总是采取不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人公的贪婪进行刻画。
3、你有没有想到主人公帕霍姆最后的结局?这样的结局你认为是不是最好的?为什么要特地点名“刘英尺’?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因为他想追求最大值(得到了),结果超越了身体极限(人死了)。这样的结局当然是最好的,因为它把许多相反的东西,尖锐的矛盾集中到了一起,引起读者更多的思考。如果换成算计得恰好,即获得了可能限度内的最多土地,人又完好无损的喜剧结果,或者眼看无望,干脆放弃,至多就损失一千卢布的结局,则寓意、主题就很欠缺。
4、讨论小说的.主题。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主要是批判和嘲讽贪得无厌,但也客观表现了一个受人赞赏的个性。
5、开头部分帕霍姆两次买地的故事,有没有必要写?为什么?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有必要。因为前两次买地为最后一次得到土地却丧了命作铺垫。帕霍姆过分的的贪心是逐步发展来的,也是前面过于顺利造成的。第一次买地可说是为了摆脱贫困,但进展顺利造成了他后面欲望膨胀的基础。第二次自称是为了不受穷,其实至少应是为了日子越过越好,结果更为顺利,生活强了十倍,这就大大激发了他的欲望,他希望眼前所有的土地都属于他,他的贪欲大大膨胀了。这才有后面买大批土地的决定和表现出的过分贪心。这样的情节才是故事不显得生硬和突然。直接从巴什基尔人的买地游戏说起,虽一样可以揭示主题、寓意,但可能较为离奇,教化味较重,而采用民间寓言故事或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生活味较浓,且娓娓道来,似拉家常,效果当然好。
三、课文结构
开端:帕霍姆为改善生活而欲买地
发展:两次买地
高潮:帕霍姆用脚尽力丈量大片土地贪得无厌
结局:帕霍姆悲惨死去
尾声:仅得埋葬之地
四、写作特色
1、成功的运用了心理描写,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内容环环相扣,结构层层递进。
个人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是被蛇咬住以后为了逃命挣断的。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可是,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都不肯把尾巴借给它,它可伤心了,还是壁虎妈妈聪明,让小壁虎发现自己的尾巴已经长出来了。通过这个故事,小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从而也了解了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
本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认字、朗读。
【学习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一些作用。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教学难点: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动物头饰、一些动物尾巴的功能和特点、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出示壁虎投影片,问:
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小动物,你看他是谁呀吗?
(随机板书:壁虎)
你能带大家读准这个词吗?
指名读,跟读。
2、你看它身上少了点什么?
(随机板书:尾巴)
3、是呀,这只小壁虎没有了尾巴,他要向别人去借尾巴。
把课题板书完整,学生借助拼音读题。
指名读,齐读。
4、看题目,你能提出问题吗?
(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借?向谁借?它借到了吗?)
请打开书看课文是怎么讲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同桌相互交流。注意读准字音。
2、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
3、全班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学生没说到的生字,教师可以直接提出,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
4、学习词语:
小壁虎、借尾巴、蚊子、一条蛇、逃走、难过、姐姐、新尾巴
(先指名读,再去掉拼音读)
5、出示生字卡片:
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指名回答,找到课文中相应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教师随机贴示学生说到的小动物的图片。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它的心情怎样?你在什么时候也会这么难过?让我们都来当一回小壁虎,带着那非常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吧!
(指名读、齐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认读要求写的字:
河、借、姐、呢、呀、哪。
2、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并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你觉得哪几个字最难写,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
虫+文=( ) 虫+它=( ) 又+隹=( )
女+且=( ) 亲+斤=( )
2、你还记得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吗?他向哪些小动物去借尾巴了?
二、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那一段吧!自由读,他借到尾巴了吗?
⑵ 是不是他借尾巴时没有礼貌,所以小鱼不借他?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
⑶ 指导学生朗读小壁虎说的话。指名读,齐读。
⑷ 多有礼貌的小壁虎啊,那为什么小鱼姐姐不把尾巴借给他呢?让学生说说小鱼尾巴的作用。
⑸ 读读小鱼姐姐的话,读出小鱼姐姐的为难心情。
⑹ 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时的对话。同桌自由练习,指名读。
2、自主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 自由读四、五段,学生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⑵ 想一想,老黄牛和小燕子为什么不肯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⑶ 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 )的尾巴要用来( )。
⑷ 你们想想看,黄牛和燕子的话应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
⑸ 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试试。
3、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⑴ 小壁虎还会向谁去借尾巴?你能根据自己对其他动物尾巴的了解,再编一两个自然段吗?
同桌交流。
⑵ 指名说。
评议。
4、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⑴ 小壁虎最后借到尾巴了吗?它的尾巴是从哪里来的?
⑵ 小壁虎又得到了一条新尾巴,这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它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导朗读,体会小壁虎高兴的心情。
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全文。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
2、指名小组佩戴头饰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集体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回家编一个新的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个人教学设计6
设计背景:
1、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彪西为主要代表的音乐流派,虽然经历的时间不长,但它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审美是近代音乐史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2、印象主义音乐是现代音乐的开端,和印象主义绘画、象征主义文学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是抽象、超现实的体现。特别是在旋律、织体、音色等表现方式上与古典、浪漫主义有着显著的差异。学习印象主义音乐帮助学生了解欧洲音乐发展的历程、概况。
教学内容:第21节《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教学目标:
1、聆听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德彪西的《大海》第一乐章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征。
2、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赏析《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思维,把握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音乐风格特征。
2、着重分辨作品的音色、速度、力度、节奏音型等的变化,以此来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方法及教学准备:
1、方法:“质探五环”教学法
2、准备视听、影像、图片等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诱思导入
1、对比聆听两段音乐片段《爱之梦》和《大海》设问:哪一段是你熟悉的音乐风格,简述旋律、结构、音色的特征。(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从旋律、结构、音色上分析作品,为分析印象主义音乐特征铺垫)
2、出示:印象绘画作品《日出》。请学生从已听到的两个片段中选择一首为《日出》配乐,你感觉哪一段适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导入意图:音乐浸入式对比聆听、分析为新知铺垫;画作欣赏与音乐结合,引导探索印象主义绘画与印象主义音乐之间的联系。能将将设疑、点题和新知有效的融合。
二、自学与展示:
1.()国()主义作曲家()被称为一个人的流派。
2.《》创作于1905年,取材日本版画《》的内容,为他一生最大的一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组成,也巩固了他印象主义大师的地位。
3.如果说:古典主义严谨,浪漫主义重情,那么印象派更强调的是什么?
意图: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音乐文化知识,用(3)引导回顾不同流派的特点,利于知识前后连接,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三、聆听感受
1、播放《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交响音乐片段,并出示思考题:
你捕捉到那些乐器的的音响?
2、再次聆听:要求(追随一中乐器,)听听这些乐器旋律、音色、节奏等有那些特点。
3、分段赏析《海上的黎明到中午》
(1)导入部:由加弱音器的低音弦乐和竖琴的持续低音奏出,定音鼓极轻(ppp)的滚奏,描绘了黎明前大海的安祥。
(2)第一主题:从简单的双音音型开始,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吹出平行五度的降D大调第一主题:
(3)第二主题:由双簧管、第一竖琴和中音提琴组成混合音色奏出第二主题:它与第一主题构成对答,逐渐进入发展部分。
4、交流讨论(旋律线条模糊,结构自由、变化,音色独特、新颖)
5、聆听《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巩固对印象主义风格特点的认识。
6、归纳过渡:展示法国印象派作家莫奈的美术作品《印象﹒日出》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意图:增强学生体验、感受、分析、表述音乐的能力,初步掌握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四、表现与创造
1、过渡:印象主义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和感受。我们的自然界有很多的音乐,只要善于提炼它就可能成为一首动听的音乐。
2、请你以生活中的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创造一段音响并表现出来。如:春天的山林、清晨的校园……
3、分组创作,集中展示。要求:小组长指导小组成员共同创作完成,面向全班同学说出自己的设计过程,展示活动的成果。
五、意图
通过创造和表现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巩固对印象主义音乐的认识。
总结与拓展
1、如果将A浪漫音乐.B古典音乐.C现代音乐.D印象主义这四种音乐流派按照发展的历程排序应该是怎样的?
2、你觉得印象主义音乐在世界音乐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聆听《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结束新课。
意图:通过第一个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音乐发展历程的了解;通过第二个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对音乐从传统走向现代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教后反思
1、教材内容深:德彪西的《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是一部很难驾驭的作品。这不仅仅是因为作品的创作技法复杂、专业程度艰深,也因为我们过去对印象主义音乐了解太少、钻研不深。然而,作为近现代的一个重要音乐流派,特别是这一流派对当代音乐又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它。
2、学生素养不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不足,课前又没有安排学生的搜集整理本节相关的知识,感觉到学生学习效果和预期都有很大的差距。
3、教学难度大:基于实际情况我遵循了以听为主的教学原则,既没有深入的灌输理论,也没有过多的讲解创作技法,只想让高一的学生能在认识、感受和体验上得到一点点触动。
个人教学设计7
习作目标:
1、了解生活中值得敬佩的人和他们的好思想、好品质。
2、学会通过具体事例,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注意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人物某一个品质。
4、感受所写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使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人物图)师:看到这些人物图,让我们想到了哪个词?(敬佩)今天我们就来写我敬佩的一个人
2、板书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肯定有许多值得敬佩的人:他可能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是热爱学生、循循善诱的老师,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助人为乐的同学,也可能是不畏严寒、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令人敬佩。今天,我们从中选择一位,写一篇习作,把自己所写的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
二、拓宽习作思路,确定习作对象。
1、回忆敬佩过的一些人。
⑴打开记忆的闸门,静静地回忆一下,从你呱呱坠地到现在,这十年的成长历程中,你都敬佩过哪些人?请把他们认真地写在本子上。
⑵指名交流,你敬佩哪些人?敬佩他什么?
2、确定一个习作对象。
同学们敬佩的人可真多啊!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敬佩其品质,这本来就是一种谦逊的表现。老师为你们高兴。不过,今天,我们只能夸夸其中的一位。(在板书的课题上标注)
请静静地想想,在这些人中,你最敬佩谁,然后郑重地把他标注出来,简洁地写上敬佩他什么。
3、同桌交流
给同桌说说,你最敬佩谁,敬佩他什么,哪件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4、指名全班交流。
三、指导习作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不光口头夸夸他们,还要把他们的优秀事迹写成文章,让更多的人敬佩他,学习他。
1、出示课件,齐读习作要求。首先请同学们看习作要求。习作要求: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人值得你尊敬佩服,为什么?是因为这些人的高尚品质?这些人的特长或本领?还是因为这些人对你有过帮助或教导……从中选择一个人写下来。写之前,要想清楚你为什么尊敬或佩服他?用一件事写出你尊敬或佩服的原因,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完后,读几遍,有不妥之处,认真修改。
2、谁来说一说这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我敬佩的一个人是在我们“身边”(板书)人的精神风貌也就是他的——(板书:好品质)那,怎样表现敬佩人的好品质呢?(板书:写具体事例)真不错,我们回忆一下,平常写人,要把事例写具体,一般应抓住人物哪些方面来写?(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当然,在一篇文章当中,只要抓住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把事例写具体,突出敬佩人的好品质。
四、理清写作思路。
1、课件出示建议。
建议:(1)、确定写作对象。(2)、明确敬佩原因。(3)、选择典型事件。
2、确定中心完成填空。(出示课件)我敬佩(),因为他(她)具有()的优秀品质(高尚品德,特长本领……)。
3、理清思路。(板书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
开头:开篇点题。
经过: a、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b、细节描写: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写好人物的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
c、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
结尾:照应开头
五、资料链接
1、回忆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一说伽利略有什么品质?
2、回忆课文《全神贯注》,议一议,罗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其中,是怎样写罗丹的动作、神态的?找出来读一读。
3、回忆课文《鱼游到了纸上》,青年是怎样专心致志作画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4、回忆课文《父亲的菜园》,父亲是怎样锲而不舍地开垦、管理菜园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六、眷写作文,写出内心感受
1.师:同学们,没有人希望自己落后,没有人不渴求进步,赶快动手写出自己的敬佩的人的事迹吧,老师等候你们的佳作呢!
2.学生动笔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边写边修改。
七、修改作文
八、课堂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交流,我们都被这些品质高尚的人所感动了。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在默默为社会做着贡献,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精神并不会因为他们的平凡而被掩饰,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一定会发现更多
九、结束语:
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们的事迹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今天请大家把自已所敬佩的人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尊敬他,学习他。
个人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
1、 熟读、背诵对子歌,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2、阅读短文《四季的美》,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与过去学过的写景文章在叙述顺序上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收集对子,课件。
教学过程 :
一、 完成“读读背背”
1、 趣聊对子:师讲郭沫若的故事,一定注意要讲得有声有色。
郭沫若幼年在私塾里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问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说:“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一会儿,对出下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为他的才华所震惊,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边讲故事,边演示课件,课件出示故事中的对联)教师解释“蟾宫)
“对子”也叫“对联”,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有人对此很感兴趣,我以前有个学生就是这样的,他学了《狐假虎威》后,就自己做出这样的对联:上联是“老虎虽凶恶,半信半疑该受狐狸骗”,下联是“狐狸太狡猾,大摇大摆凭借老虎威”。大家看,多么有趣!同学们喜欢对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先创造的这种世上独有的“对子”。(课件出示此对子)
2、 教师范读,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听老师是怎样读出对子的韵味儿的。(教师的范读要读出文味,读出趣味,读出韵味)
3、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子的美感。
4、 各种形式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读、师生读、同位读等,熟读成诵。
5、 发现对子规律:读着读着,你发现对子的什么规律吗?(意思相反、相似、相近,字数相等等)
6、 交流收集到的对子。
7、小结过渡:大家对对子的学习兴致很高,我建议大家多搜集一些,如有可能,我们将利用秋游机会,开展对对子比赛,好不好?说到秋游,有人心花怒放了。来,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欣赏一下。(出示课件:四季美景图片)
二、 完成“阅读”
1、 看了图片,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2、 刚才我们欣赏了哪几个季节的美?
3、 自由读短文,检查自己昨天预习有没有要变动的内容。
4、 小组讨论交流教材中的问题,训练一个同学当小组长。
5、 全班反馈:
(1)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什么景物最美?(教师小结,出示课件:四季的美)
春天的黎明,美在天空颜色的变化;
夏天的夜晚,美在萤火虫的微光在漆黑的夜里闪烁;
秋天的黄昏,美在风声、虫鸣;
冬天的早晨,美在暖和的火盆与严寒的和谐。
(2)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描写,美美地读一读,准备挑战读,指名读。
(3)分春、夏、秋、冬四大组,找志趣相投的伙伴读最喜欢的一段,争取背下来。
(4)大家将每段的第一句划下来,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
(5)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体会,你认为哪个季节最美?仿照书上的内容说一说。
(6)这篇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与《高大的皂荚树》对比。(《高大的皂荚树》的叙述顺序:围绕皂荚树这一种景物来写的,本文写的是各个季节不同的景物。)
(7)归纳小结:读文章要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这样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我们自己写文章,也要理清思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别人读了才会清楚明白。
三、作业 :准备“口语交际”及作文的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2、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训练学生,使学生了解掌握购物讲价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
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创设真实的购物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如何购物讲价。
课前准备:教师:各种商品,商店标牌等。
学生:文具、玩具、日用品、食品,果蔬等道具。
教学过程 :
一、情景导入 ,揭示课题。
1、改变身份,引生入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不光来上课,还要向大家推荐我们学校校办工厂的一种书包,美观大方,使用方便,原价50元,今天第一次跟同学见面,优惠价40元,怎么样,想买的同学请举手。
(教师可走到学生中间,激发学生购买,引导学生还价!)
(点评:通过教师改变身份,设计情景,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互动,从而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让学生明白购物讲价的重要性。学生当时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2、因势利导,引出课题。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买的价格不同,问:为什么同样的东西,有的同学买的要便宜得多呢?(讨价还价)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本领。师板书课题,生打开课本。
二、联系生活,获取经验。
1、联系生活。师:刚才老师设计了一个情景,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还价的'重要性。其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日常生活中买东西还价的机会非常多。同学们,你们跟家里人一起或自己买过东西吗?想一想怎样还价的?
(也可让学生看课本或从刚才的情景中领悟方法,可先同桌互说。)
(点评: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生活经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讨价还价经验,运用于课堂之中。)
2、学生发言,介绍经验,教师概括提炼。
3、师:老师把大家介绍的方法总结成了还价宝典,请看大屏幕,指名朗读。
4、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用这些方法进行实战演习。
三、自由结合,摸拟训练。
1、师:在练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练习的注意事项,指名朗读。
2、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把教室当成申泰大市场,把你的课桌当柜台,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别扮演卖家和买家,看谁最会卖,看谁最会买。等一会儿老师请同学们到台上来表演,谁演得最好,老师的书包就做为奖品送给他。
(点评:教师再次创设购物情景,使学生进行购物实践来训练刚才学到的还价方法。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卖家叫卖,使出看家本领,买家使出浑身解数讨价还价,有买有卖,气氛热烈。)
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身份、讲价方法。教师也可让学生把同类商品合到一块儿,分成几个小商店)
四、边演边评,锻炼能力。
1、师:有句俗话叫“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到台上来表演,看看到底是卖家精还是买方精。请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表演的同学哪儿演得好,用了什么方法还价。
2、学生分组上台表演,教师相机点拔。(人物、语言、神态、动作、还价方法,交易情况)
3、学生点评优点及不足,教师应提醒其他同学学习和借鉴,对点评的学生及时表扬,提高学生听说的积极性
(点评: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训练,是师生互动过程,它包括听与说两个环节,在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听力,注意倾听别人发言,还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注重多元评价,把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评价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五、总结评价,归纳方法。
1、同学们,你们认为刚才哪一位同学演得更好?(生不评师评,若有分歧可让学生举手表决。)
2、刚才他们用了哪些方法呢?你还知道其它方法吗?
3、小结:我们在学习中不光要学到文化知识,还要学会生存的本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花最少的钱买到自己喜爱的商品。
(点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把购物讲价和学生学会生存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育观。)
个人教学设计9
教学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
难点读通、读顺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可以……也可以……”造句,理清课文思路。
课前
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揭题导入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心愿,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心愿是什么?
板书课题《云雀的心愿》。随机指导:雀、愿的书写。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学习练习:“雀、愿“的写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情境;
学习课题中的生字
二、1、指导初读: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请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和长难句学习生字、词语,初步感知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生说生字,适当点拨从字的音、形、义、组词各方面说生字,其他人纠正、补充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学习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同桌之间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讨论、理解词语培养学生合作的学习意识与能力
(3)、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人倾听并及时纠正、补充与评价读通读顺课文
3、强调生字词跟读、小组读、齐读强化生字词
三、1、引导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了本课的生字新词,现在请大家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讨论交流同桌间讨论交流合作中感知课文
3、指生说其他人倾听、纠正、补充、评价生生会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指生分自然段读其他人倾听、纠正、补充、评价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加强朗读
四、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倾听提示强调字形
2、巡视指导自己练写强化练习
个人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突出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特长或本领。
2、能够把事件写具体,突出人物的个性形象。
3、使用个性化语言,抒发自己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
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具体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板书引导审题。
(1)用红色粉笔板书:敬佩
师:请你读读这个词(生读)说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指名生说)敬重佩服。
(2)用黄色粉笔板书:一个人
师:请你连起来读(敬佩一个人)
(3)用白色粉笔完成板书:我敬佩的一个人
师:请你再读
师:这是个作文题目,假如让你从这个题目中选词填空,你怎么填?
2、以练习推进审题。
出示填空:写作对象是(),写作的范围是(),写作的重点是()。师过渡: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人。请你打开书本135页,读一读习作要求,看看在这段文字中,你又捕捉到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生读,然后交流。
二、深入解题
1.敬佩就是敬重佩服,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佩呢?
课件展示:(认真负责,无私奉献,专心致志、勤奋好学,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身残志坚,坚强乐观、宽容善良,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自控能力强,不妨碍他人,体谅谦让,)具有这些优秀精神品质的人都让我们油然而生敬意。
2、“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你真正用心去观察,你一定会发现,在我们身边,你熟悉的人身上肯定有令你敬佩的地方。想一想,你敬佩谁?你敬佩他的什么?
根据学生交流,师适时板书
人物事例品质
妈妈刻苦学习
小伙伴苦练书法
清洁工人不畏寒暑、默默工作
叔叔阿姨自强不息努力拼搏
(设计意图: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避免学生“挥笔千言万语,离题千山万水”,先教会学生审题,授之以习作最基本的“渔”。)
二、确定对象,抓住品质
1、“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敬佩的人是谁呢?请在纸上写出来。
2、他(她)长什么样子呢?真想见识一下呀,谁想介绍一下你最敬佩的人?在请大家介绍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朋友。
ppt出示文段1: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指名读,你从这段话读明白了什么吗?
(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了小虎子帅气可爱的形象,我们作文的时候只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也能突出表现物的形象。)
3、在写人的文章中外貌描写必不可少,现在就请你们像这样介绍一下你敬佩的这个人吧。生介绍,师适当指导。
4、你为什么敬佩他呢?请你接着名字在纸上继续往后写,用一句话写出他(她)的高尚的品质或特长本领。
三、文段导航,把事情写具体
师:同学们,你们写出的这句话就是你今天作文的中心句,你的作文就要围绕这个句子展开。怎样才能证明他(她)的精神品质或特长本领值得你敬佩呢?那就要用到具体事例。
1、以文段为例,讨论怎样才能把事写具体?
ppt出示文段2:我佩服他最爱画画。备好颜料,拿起毛笔,挥笔作画,还真有小画家的气派呀!小虎子一笔一画地画完一只小鹿,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哈哈,这哪儿像鹿,简直是一头驴。”被我这一取笑,小虎子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我本以为他会扔掉毛笔,跑到一边去。可是没想到小虎子又换了一张纸,重新作画,我赶忙凑过去,像老师一样指导他,看他那酷爱学习的.样子,真像个小学生。
教师读,你又读懂了什么吗?
a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b 、好词佳句c 、总分的写法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
2、请你像这样围绕你写的中心句,抓住你敬佩的人的品质,说件最能体现他的品质或本领的事给同桌听。
3、口述所取的事件,然后全班共议,教师点拨。拓宽选材范围,丰富写作素材。
4、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要想把人物特点写得鲜活,就要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写具体。
那在一篇作文中,是不是每一种描写都要运用到呢?选择适合这件事的,选择自己擅长的。
指导:如果写两件事最好用到过渡句,这样文章的结构就会清晰。
出示提示:过渡句(关联词的运用)
1、爸爸不仅待人宽厚,还很关心我的学习。
2、我的朋友不仅自行车技术好,还很幽默。
3、李伯伯不仅讲信用,还很乐于助人。
4、老师不但讲课有趣,而且很有爱心。
5、爷爷不仅生活节俭,还喜欢关心国家大事。
(设计意图:抓住三个焦点,引导学生明白,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总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记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只有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品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回顾板书过渡到习作:要把金针度与人
过渡:刚才咱们都在说假设的人,现在咱们来说说你敬佩的身边的人,他们都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什么事能表现人物的品质。为了更好地整理你们的思绪,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个填空题,请你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填空:
(课件出示)我敬佩的人是(),因为他(她)具有的优秀品质(高尚品德,特长本领????)。如这件事()。
指着板书小结:同学们,现在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写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描述他的外貌特征,让我们知道他是什么样子,还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内在的优秀品质,然后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其中,要把事例写具体,就要通过我们观察到的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即“抓品质,具体写”。现在动笔写有困难吗?写之前老师有四点建议:
1、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可以直接点题,如《让我敬佩的人》《令人尊敬的老师》等。也可以用“特点+人名”的方式,如《永不言弃的爸爸》《要强的同桌》《能歌善舞的小琴》等。
2、开头结尾举例
开头:
a、在我的脑海里,有许许多多的人。有我讨厌的,有我喜欢的,也有我敬佩的。其中有许多人都已经被我淡忘了,但有一个人却深深地映在我的心中。
b 、要是说起让我敬佩的一个人,那这个位置就非他莫属了——一个和蔼可亲的清洁工
c 、设问
d 、排比
结尾:
a 、xxx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乐于助人,正值、诚实,付出代价不图回报。 b 、她真是一位好老师啊!真值得我敬佩的啊!
c 、我要学习……
3、要一气呵成,不要因为一个字不会写就停下来翻字典或问别人,这样就把思路打断了,先用拼音代替,最后集中解决。
4、如果认为时间够用可以写全文,觉得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写片断,写完后要自己认真修改。
五、动手习作:
板书设计:
我敬佩的一个人
开头:外貌
抓品质动作
典型事例语言
具体写心理
结尾:
个人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教学难点】
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教学准备】
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学生充分交流)
2、揭题: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用太阳来计时。
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
如:一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如: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是怎样划分的?阅读课本P52资料
等等。
三、用光影来计时。
1、师: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2、引导思考: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花生变化吗?
3、组织观察活动。(课前老师画一次影子,课中和学生再去画一次,使用太阳钟时还可以画一次。)
4、如有录象片段,可适当代替上面的观察光影的活动。
5、讨论:古人是怎么利用太阳的光影来计时的?
6、出示日晷及日晷面图,解释怎样计时。
7、师结合日晷面介绍“时辰”资料。
8、师提供太阳钟套材,小组合作组装。
9、师介绍使用方法,学生尝试计时。
四、延伸。
1、为什么古人选用太阳来记录一天时间的流逝呢?
2、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弊端?
个人教学设计12
课 题: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能正确演唱歌曲。
(2)、能为歌曲即兴创编歌词并演唱,从中体会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乐趣。
重 点:指导学生把握歌曲情绪,准确演唱歌曲。
难 点:“一二一”旋律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创设情景,合理引入。
1、提问:“同学们知道今天谁过生日吗?”引入新课。
2、聆听: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跟随音乐模仿各种 动物的动作。
师生交流:音乐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再次聆听: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进行二拍子律动。
二、学唱歌曲:方法:师生演唱接龙、生生演唱接龙、分小组演唱。
1、学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生唱前面一句,教师唱后面的'“一二一”。
2、师生交换演唱。(目的为了检查学生掌握了难点的情况)
3、教师伴奏学生完整演唱一次。
4、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再来演唱一次。
5、歌曲情绪处理:
师生共同总结:欢快、活泼、体现玩耍时尽情欢乐的情景。
6、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现与创造:自主创遍、升华体验
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创遍歌词。并进行歌表演游戏活动。
个人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习作《我敬佩的一个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单元的内容,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运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方法,体现人物执着追求的精神,还要求学生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本节课把学习第七组课文中人物执着专注、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作为教学目标。学会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难点则是抓住细节描写,注意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刻画,把事例写具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2、学习运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3、能根据写作的要求进行修改和评议。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抓住细节描写,注意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刻画,把事例写具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启发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的口语交际课中,我们学习了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大家帮我夸了我敬佩的刘老师,从刘老师身上,我们也想到了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可是光说不练假把式,让我们拿起笔,把他写下来。(出示写作要求)你可以写刘老师,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人。
【设计意图】简要回顾口语交际课中所学到的知识,明确这节课的目标。
二、动笔练习写片断 15分钟(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写作实践,把口语交际中交流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抓住细节描写,注意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刻画,把事例写具体
三、评改:
1、自评
写完之后请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同桌互评
把你的文章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为你改一改
生1读文,生2帮忙修改
生2读文,生1帮忙修改
3、两人展示;
①互读作文,说自己的评改意见
生1:请同桌帮我评一评
生2:口头评作文
师:具体应该怎么改,你能帮帮他吗?
②生:请大家来帮我评一评吧!
生:谢谢你!
【设计意图】学生写、学生读文、学生评,在口语交际和习作过程中,把权力交回学生,学生的地位得到体现。师生、生生、师班互动充分,学生的互评形式多样。
四、同学们,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现在,让我们把作文粘贴成一排,互相阅读,互相进行思想交流吧。
师:思想不停、交流不止,同学们课间还可以继续阅读交流。时间关系,请大家坐回原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互相欣赏习作,让快乐的情绪继续下去。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文章。
五、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师:我们学习了怎样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方法。俗话说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天你写的是“我敬佩的一个人”,相信以后你也能成为令别人敬佩的人。同学们,努力吧!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要点,让知识在课外得到延伸。
六、板书设计:
动作 语言
我敬 佩的一个人 神态
心理
具体事例 精神品质
【设计意图】此板书,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本次习作题目是“我敬佩的人”而且是“一个”人。写作的过程中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在写人的过程中,用上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
个人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2、从多角度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二)科学知识:
1、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及其他计时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三、教学准备:
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制作日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铺垫: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让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
(二)、探究新知:
1、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
( 1 )古代有时钟吗?他们怎么知道时间?
( 2 )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知识;
( 3 )讲述: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呀。确实,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根据这个规律推算时间,并制作了计时工具——日晷。
( 4 )看书,认识各种日晷;
( 5 )讨论:日晷为什么能反映时间?
( 6 )碟片介绍:日晷;
2 、制作简易太阳钟:
( 1 )谈话: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长期观察制作了各种形状的日晷,你们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吗?
( 2 )看书、讨论本小组的制作方案。
( 3 )动手制作;
( 4 )展示、评比。
3 、玩手掌日晷:
( 1 )讲述:在古代除了借助物品制作日晷外,埃及人还发现可以借助手掌做日晷。
( 2 )看书,了解具体情况;
( 3 )教师讲解、演示;
( 4 )室外活动:玩手掌日晷;
(三)、归纳本课教学知识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汇报。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个人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纲
1、浏览课文,用四要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这个故事刻画了打电话的人( )特点。
3、交流讨论:
这段相声的语言艺术有什么特点?
4、分小组合作表演这段相声。
二、练习提纲
选择话题,自创一个相声段子。
1、甲没有太高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仅就“海马”一词就闹出了一连串笑话。
2、两个小朋友常在一块儿比吹牛,谁也不服气,这不,他们又吹上了。
3、小明是个很幽默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一、模拟表演打电话,让学生明白说话要讲语言艺术,要简练、得体、明白
二、自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长安街一人打电话约朋友看戏用了两个多小时,耽误了他人,也错过了看戏的.时间(说话啰嗦,无社会公德)
三、学生选读喜欢的相声片断,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以说、学、逗、唱为主,通俗易懂,如话家常。
2、语言幽默、风趣、夸张、讽刺。
四、指导学生分组表演这段相声
1、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
2、推荐两人上台表演《打电话》。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个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个人教学设计06-22
个人教学设计06-22
个人与集体的教学设计06-11
个人与集体 教案教学设计12-05
《管理个人博客》教学设计06-20
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案教学设计12-06
《珍珠鸟》个人教学设计范文精选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