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竹影教学设计 竹影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影教学设计 竹影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优美诗意的语言,体会文章营造的清新雅致的气氛。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引导学会观察生活、欣赏生活,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神韵,在游戏中得到艺术体验。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优美诗意的语言,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会观察生活、欣赏生活,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神韵,在游戏中得到艺术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一则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2、“每日一论语”朗读。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了解“岁寒三友”:松、竹、梅。
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竹影”
3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问关于“丰子恺”---------名片夹。
“丰子恺(-)原名丰润,号子恺,字仁。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描述一下他的漫画和散文,初步了解其散文特点。
二、学习新课
探究活动一(读)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请你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要素)
明确: 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在水泥地上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画竹影的游戏活动,然后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体验国画的艺术美。
探究活动二(品)
月夜几个孩子在院子里乘凉游戏,他们玩了什么,怎么玩,玩得有趣吗?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2、3两段,看看他们几个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事?借此来体验童真童趣。
看(观察力、好奇心)a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将天空比喻成“一盏乏了油的灯”,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下沉,天色转暗的特点。
B“我把眼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细微,但有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一跳一跳”写出了霞光将消失的动态;
“不可挽救”形容夕阳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极其快的速度下山的情形,含有孩子眼中挽留和不舍,让人觉得贪玩的孩子,白天的时光是那么美好而易逝。
C、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
形象地说明太阳落山之后,月亮升起,院子里的光线由明转暗,天气由热转凉的变化。由暖色调转为冷色调,院子里的光景如同乐曲一般由热闹的“长音阶”转为冷清的“短音阶”。整句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
d、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这个比喻真是太有趣了。因为“青蛙”总是一蹦一跳的,而华明是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定也蹦蹦跳跳的吧。夏天的晚上是属于“青蛙”的晚上,把华明比作“青蛙”,既生动形象,又充满童真童趣。
做(想象力、模仿力)
A 用铅笔描画人影
B我们用木炭在地上描竹叶
小结:同学们都读得很细,闷热的夏夜有了几个孩子,竟也变得意趣横生(板书:趣),小伙伴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那发自天性的童趣,感染得我们也快乐起来。他们哪来这么多有趣的想法,你认为都有哪些原因,为什么他们有这么多有趣的想法?
讨论:他们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强烈的好奇心、认真的观察,善于发现,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强的模仿力,所以能在大人不容易察觉的地方找到快乐。
探究活动三(得)
过渡:
1、孩子们不仅能从游戏里找到快乐,他们还能发现艺术,发现生活中诗画般的美。月光下竹子的影子是好看的“中国画”,在爸爸的引导下,你了解了哪些绘画的知识?
明确:a.管夫人和赵子昂是中国很有名的两大夫妻画家。
B.中国画中,竹子和马都是专门的一门研究
C.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2、通过几幅画的不同,让学生感知二者的不同,从而了解中国画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画(写意)不注重形似,重神似,表现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
三、课外延伸(练笔)
童年是一幅画,童年是一首歌,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篇文。
高尔基曾说,童年是人生中最值得品味的一杯美酒。那么今天就请同学们试着艺术地体验一下自己的童年。
喜欢画画的,给童年生活画一幅画。擅长写作的,将童年生活写一篇文。爱好唱歌的,给童年生活写一首词。懂得写诗的,把童年生活写一首诗。
希望同学们走出课堂能够多留心生活,留住身边的艺术。
竹影教学设计 竹影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A、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B、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C、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语引入:
今天,我来到赫赫有名的城北中学,能与活泼、开朗的你们进行合作学习。我感特别高兴,希望每一位同学能把你们的聪明才智在课堂上展现出来。有没有信心?(生回答)。好,就让我们乘坐快乐直通车,开始我们的快乐旅途吧。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组漫画:瞻瞻底车;阿宝两只脚,凳子四肢脚;穿上爸爸的衣服;取苹果。(只说题目,不做解说)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更多留下的是象丰子恺漫画中童年的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童年,去分享他童年的一件趣事。
板书课题《竹影》丰子恺
二、作家小档案:
哪位同学们能谈谈你对丰子恺的了解。
教师展示: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他的漫画风格独特,富有创意,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他的散文在文学史上影响也很大,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甘美的回忆》《率真集》等。丰子恺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三、整体感知:(看谁说得棒)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教师展示:
A、你认为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你来给同学们提个醒:生回答。好。请做,你提的非常好。请看大屏幕,我们齐一遍。一定要记住这些词语。
B、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指名回答。(3人)教师(叙述几个少年描画竹影的的游戏。在爸爸的指引下得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文章第1、2、7自然段以写景为主,3、4自然段以写活动为主,5、6、8自然段以介绍中国画为主。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了美。
四、品味语言:
(过渡语)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小组交流,课堂上再交流。可齐读有的段落)
作家在写作时往往会运用能显示自己独特风格的语言表达方式。丰子恺先生学过佛理,性格内敛,因而语言显得古朴简约,力求明白易懂。
如文章一开头:吃过晚饭后,天气还是闷热。窗子完全打开了,房间里还坐不牢。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写得十分简约,但表达流畅。同时,作者又不落入流俗,他在用词方面注意给人一种别致的感觉,如: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隐字把月亮完全人格化,将月亮人一样很害羞的样子形象地表达出来。
又如: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热心二字本来是用作待人态度,但用在这里,非常新鲜,同时又成功地描述了华明认真的模样。
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场面描写 修辞运用恰当使文章生色不少,本文中几处比喻就写得非常传神,如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黑色的窗际恰似电影幕布,合情合理。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形象地把天空上的光线变化过程展现出来。
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既突出了小孩的顽皮劲儿,又较好地点出光线不明给我们视觉带来的模糊印象,符合生活常理。
这些比喻被作者运用得如此生动,一方面是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想像力丰富的原因。
我也有我的理解,我想从音乐的角度讲,长音阶常用来表现明亮、欢快的调子,短音阶常用来表现暗淡、忧郁、清冷的调子。这样形容正符合暖色到寒色的光的变化,即由阳光到 月光。而光景本应该是视觉感知的,长音阶、短音阶是听觉感知的,这里用了通感的手法,也就是把诉诸视觉的东西写成听觉感知,意境很美。上学期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们曾研讨过类似的一句,即紫色的味道,想起来了吗?
同时,作者在文中对场面描写非常形象,小孩们在院子里玩耍,由于他们天性好动与好奇,而且有好几个人,这样的场面不易把握,但作者以小孩兴趣转移的顺序为记叙线索,既清楚明了地叙述了事件,又将月光下院落里的场面描绘得生气勃勃。
(总结)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五、拓展欣赏:
一次童稚的游戏,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中国画与西洋画区别的语句。看大屏幕,欣赏一组名画,然后思考:
谁是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你来回答。
梳理:(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艺术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教师小结:中国画博大精深、西洋画惟妙惟肖。在这次描写画竹影的童年趣事,我们领略到了如此精妙艺术。其实,你留心一下,你也许进行着一种艺术的创造,也许会有艺术上的发现,让我们走进童年。
(六)口语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青春寄语)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竹影教学设计 竹影教案设计3
教材分析:
《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所选全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通过阅读,可以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竹影》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一篇关于艺术启蒙教育的散文,本文是一篇意蕴清新、淡雅,字里行间充满灵动之美的散文。儿童的生活、心态是丰子恺的漫画题材,也是他文章的取材之源。正如他在《谈自己的画》中所说:“我企慕这种孩子们的生活的天真,艳羡这种孩子的广大。”本文就描述了一群孩子在月光下描绘竹影的故事。平常的生活小事却传递了一个大道理——童稚的游戏中蕴含着艺术和美。文中优美的自然景物、浓郁的生活气息、特有的儿童情趣,如同一幅中国画呈现在读者眼前。读罢文章,不禁让人追忆一段似水年华;咀嚼一味童趣之美;唤醒一缕童真之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字词,了解丰子恺及其漫画和散文作品。
2、能力目标:
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品味全文生动而形象的描写;
③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特点。
3、情感目标:
①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②体会童稚的游戏中蕴含的艺术和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和美。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全文生动而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从游戏中领略国画艺术之美,欣赏中国传统艺术。
教方学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探究——延伸”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仅有语言的文学美,而且有画面的艺术美,还有情感的愉悦美,觉得上语文课既是知识的获得过程,又是一种美的享受。
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丰子恺两幅充满童趣的漫画,多媒体播放《数鸭子》的儿歌。)
看着屏幕上的漫画,听着儿歌,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那么同学们童年的时候都喜欢玩些什么游戏,请同学们玩一玩······大家觉得好玩吗?有趣吗?其实,游戏不仅让人感到乐趣,还能从中发现美和艺术!今天,让我们走进丰子恺的《竹影》,一起从游戏里,生活中去发现美、领略美吧!(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此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检查预习,考考大家
1、介绍作者;
2、检查字词读音及意思;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以考的形式检查预习,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节约了时间,还锻炼了学生快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体味美趣
1、体会天真童趣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这清风明月的夜晚,我们几个小伙伴玩了什么?玩得有趣吗?找出文中体现小伙伴童真童趣的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赏析。
小结:闷热的夏夜有了几个孩子,竟也变得意趣横生,小伙伴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发自天性的童趣,感染得我们也快乐起来。
2、品味诗意美景
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美、最富有诗意的字词或句子读出来,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品味赏析。(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品味了诗意美景,现在请同学们用欣赏的语气,深情地读出这诗情画意的美景。
(设计意图:七年级的学生还是孩子,这一部分的寻找和感受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共鸣,会让学生发出会心的一笑,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会勾起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的美好回忆;品味文章中优美的语句,是散文学习的重点,也是《课标》明确提出的要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让学生掌握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研读课文,初探艺术
在这样诗情画意的夜晚,我们兴致勃勃地描竹影,竟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然而这只是无意中叩响了艺术殿堂的大门,要真正迈进艺术的门槛,还需要一个懂得艺术、善于教育的人来引领,这个人就是爸爸。
1、爸爸独具慧心,及时抓住了孩子的`灵感,因势利导地给他们讲解了绘画艺术的有关知识。从中你了解了绘画的哪些知识?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
2、请学生归纳整理,说说中国画的主要特征,及与西洋画的区别。(设计意图: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业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的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通过媒体的陪衬,学生的探讨总结,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象力,去感悟艺术的美。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强了语文课的容量。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对自己的终身发展也很有益。)
五、拓展延伸,走入生活
爸爸的话引领伙伴们进入艺术的世界,还使他们懂得如何欣赏国画。其实生活本身就充满美,充满艺术。一个闷热的夜晚,欣赏它,就仿佛置身电影中的一幕;一次游戏,观察它,也是一次美的发现。现在,让我们留心生活,你是否也能发现身边的美?或者你也曾经发现了美,创造了美?请同学们把它们写出来或画出来。
(设计意图: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这个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艺术和美,加强语文与生活得联系。)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写的很好,画得也很美。看来,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有时就蕴涵在孩子童稚的游戏中,或者我们的生活里。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颗纯真的心,一双会发现的慧眼。虽然我们已经走过来整日游戏涂鸦的年龄,在不知不觉中也许无数次和艺术擦肩而过,但是我们还可以保住一颗童心,还可以培养一双慧眼。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童真的心,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一片绿叶是一首歌,一抹斜阳是一首诗,一场烟雨是一幅画。祝愿大家放飞五彩童年,拥有快乐充实人生!
七、板书设计
游戏 艺术 童心
趣 美 发现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教授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教学反思
《竹影》的体裁是散文,为了教出散文的真、善、美我做了很多努力。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该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篇幅较长,内容丰厚,要在一课时教授,难度很大,所以我认为应该略其枝叶而直取本根。这个单元所选全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通过阅读可以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又由于此文收入丰子恺的《艺术卷》而非《文学卷》,可见作者写此文的主要目的 是对孩子进行美育,所以我想在课堂上反复
体验童稚的游戏中蕴含着艺术和美。
其次是教学思路的形成。一堂课从头到尾,教学内容纷繁复杂,试想40分钟要把教学内容全都传授给学生,根本不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必然会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必然会肢解课文内容,必然会主次不分淹没教学重点,因此教学内容要大胆取舍,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恰当选择和剪裁,尤其在具体内容的设计上,要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因此,我从《竹影》主要内容入手,本文就描述了一群孩子在月光下描绘竹影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充满童真、童趣,有耐人寻味。孩子们的游戏在成人眼里也许不屑一顾,但在丰子恺的眼里就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由此我得到灵感,确立教学的主问题:平凡的月夜,普通的竹影,无意识进行的游戏究竟是因为什么变得美丽而生动?让孩子久久难以忘怀?为了使问题的提出既有分量又有较强的课堂操作性,我打算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童真童趣,品味诗意美景,最后悟出“艺术美”的真谛。最后,让学生留心生活,发现身边的美,或者把曾经发现的美,创造的美写出来,画出来。让学生放飞心灵,在向生活拓展中,使审美生活和审美心灵交融,感到世界处处美丽,生活时时润泽。语文教学既要立足教材,又不能完全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引导学生由文本,由自己童年的体验引发新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
【竹影教学设计 竹影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竹影》的教案设计08-09
竹影的教案设计11-28
竹影教案设计11-28
《竹影》教案设计11-10
《竹影》教学设计06-14
《竹影》教学设计04-02
《竹影》教学设计08-16
《竹影》教学设计12-18
竹影教学设计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