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2022-10-08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人教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科学人教版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2课。本单元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一、观察土壤的外观,发现其外形的颗粒状特征以及颜色、颗粒等状况,形成对土壤特征的初步认识。二、通过阅读材料,知道可以按照土壤中沙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而不同,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三、通过动手操作、比较三种类型的土壤,描述它们各自的特征。运用的方法有:看、捻、握和搓。四、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并能举例说出某种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上一课《土壤的成分》的学习,已经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知道植物要生长在土壤里面。本节课,在上一课实地考察土壤,对土壤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继续深入观察土壤。将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基本类型,并展开一系列的对比性研究,进而了解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所含颗粒大小不同。

  2、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2、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差异。

  3、能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科学态度目标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土壤的特点。

  难点: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生长着不同的植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等。

  学生准备:每组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各若干,每组白纸3张、放大镜1个、漏杯3个、烧杯3个、搅拌棒1根、纸巾若干、水若干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很开心,小象也很开心,因为周末大象爸爸想带小象去植物园玩。出门旅游需要做攻略,去植物园也需要知道植物分别适合什么样的土壤。所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植物适合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吗?

  2、生:仙人掌适合干旱的土壤,西瓜适合比较湿润的土壤,荷花适合很湿润的土壤。

  3、师:同学们可真聪明,通过刚刚我们发现其实这些植物生长在不同的土壤里,土壤有很多种类型,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土壤的类型吧。(板书课题)

  二、用多种感官了解土壤的不同

  1、师:既然土壤有这么多的类型,那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研究这些土壤呢?

  2、学生回答观察方法。(用放大镜、用手捻、加水搓一搓)

  3、老师归纳学生的观察方法。师:你们帮小象想出了这么多观察土壤的方法,那老师也帮你们找了一些办法。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捻,和水握一握,加水搓一搓。

  4、老师演示实验,讲解注意事项。

  5、学生实验,并填写记录单。

  6、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完这些土壤了,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发现呢?

  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8、师:你们都做的很棒,老师其实也事先做了实验,填写了记录单。(贴土壤的特点)同学们,那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1号容易搓成团而3号不容易搓成团呢?生回答。

  9、师小结:1号容易成团的原因是因为一号颗粒小,孔隙小,加了水之后就容易黏在一起,而3号颗粒大,孔隙大,比较疏松,所以不容易成团。

  10、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刚刚摸到的有大颗粒和小颗粒的土壤,它们都是有名字的,那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土壤中有些大颗粒的摸起来比较粗糙的是沙粒,中等颗粒的是粉粒,而一些比较细小颗粒、摸起来比较细腻、还会沾在手上的叫做黏粒。大象爸爸为我们准备的这三种土壤也是按照他们含量的不同来进行区分的,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质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三、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1、师:我们和小象一起了解了土壤的类型,但小象还是没有办法知道怎么去种植这些植物,于是小象想到了一个办法,它把这些植物分别种植在这些土壤里,并往土壤中浇水,发生了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有的土壤中的水流的很快,而有的土壤中的水流的很慢。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流的快的是什么土?流的慢的又是什么土呢?

  2、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

  3、师:为了更好地验证自己的想法。小象准备了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等量的水和过滤器。同学们待会儿要和小象一样来进行这个实验。

  4、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将结果与刚才的预测相对照。(沙质土下面的水最多,壤土次之,黏质土下面的水最少。这说明沙质土的渗水性好,黏质土保水性好。)

  师:那为什么会流的比较快,而黏质土流的比较慢呢?

  生:沙质土,颗粒大,孔隙大;黏质土,颗粒小,孔隙小。

  6、师:我们发现所有的土壤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那我们一起把土壤的特点读一读吧。

  7、总结:这是我们研究土壤的特点。小象也把自己观察到的'土壤做成了一个小视频,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做的这个视频吧。(播放视频)

  四、土壤的特点

  1、师:小象终于可以和爸爸去到梦寐以求的植物园啦,去到植物园,爸爸问小象:仙人掌耐高温、干旱,不喜潮湿。那它适合什么样的土壤呢?生:沙质土。

  2、师:荷花是水生植物,停水一日,荷叶边焦。生:黏质土。

  3、花生需要土壤松紧适宜,有利于结果发育。生:沙质土。

  4、苹果树需要排水系统良好,土质优良,阳光充沛。生:壤土。

  5、水稻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生:壤土。

  6、教师小结: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今天我们终于帮助小象找到了适合这些植物的土壤了。谢谢同学们。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卡片,知道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板书设计】

  土壤的类型

  黏质土

  壤土

  沙质土

  颗粒小

  颗粒中

  颗粒大

  孔隙小

  孔隙中

  孔隙大

  易成团

  不易成团

  不易成团

  保水性好

  良好

  渗水性好

小学三年级科学人教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利用感官来初步感知空气的性质。

  2、能够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周围、各种物体中都存在着空气,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愿意合作、科学交流的实验常规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周围、各种物体中都存在着空气,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教学准备:

  水槽、矿泉水瓶、方便袋、粉笔、海绵、玻璃杯、纸、气球、硬纸板、乒乓球、肥皂水、纸筒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小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动物植物都需要”

  2、你们知道空气在哪里吗?(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就让我们先来一起找一找吧!

  二、寻找空气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方便袋、硬纸板、书、饮料瓶、粉笔……谁能利用身边的东西帮老师找到空气呢?

  2、学生借助各种媒介寻找空气

  3、巡视。帮助学生实验。

  4、交流反馈,总结寻找空气的诸多方法,感知空气的真实存在。

  5、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到底在哪里。

  同学们真聪明,利用各种方法找到了空气,那谁能说一下空气到底在哪里呢?(板书:到处有)

  三、认识空气

  1、观察认识空气的特点

  谈话: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发现我们身边处处有空气,那么同学们就来观察一下我们眼前的空气,有什么样的特点?(跟水的特点比较)板书: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2、认识什么是气体、感受空气会流动,流动的方向的向着四面八方的

  (1)跟固体、液体比较

  谈话:我们知道,像木块、橡皮这样不会流动的物体,我们叫它固体,像水、牛奶这样会流动的物体,我们叫它液体,那气体会流动吗?

  (2)香水实验,认识气体可以向四面八方流动

  老师洒一下香水,问学生:同学们闻到了什么?刚才我们闻到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没有气味的,现在怎么有的香水的气味?我只洒在这儿,那儿的同学怎么闻到了?(板书:会流动)其他同学闻到了吗?你觉得空气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板书:四面八方)

  (3)教师小结,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做气体,而空气就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它会流动、而且流动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四、空气占据空间

  谈话:同学们觉得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一:

  1、出示装纸的杯子:杯子里有什么?(纸、空气)把杯子倒过来,现在杯子里有什么?(纸、空气)如果我把杯子直直地插入水中,杯子中的纸可能会怎样?如果湿了说明了什么,如果不湿又说明了什么?

  2、学生实验(强调直直插入,直直提起,杯子不要倾斜)

  3、学生汇报(纸没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的空间)

  4、如果把杯子倾斜,你会发现什么?

  实验二:

  1、把乒乓球放入水中,拿一空玻璃罩在上面,问学生:如果老师,往下摁水杯,乒乓球会原地不动,还是也被摁了下去?为什么?

  2、老师演示实验

  3、学生解释现象

  实验三:

  1、谈话:同学们喜欢吹泡泡吗?谁能不吹就制造出泡泡来呢?

  2、学生实验并说出理由

  四、谈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拓展

  关于空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我们四周到处有空气,那月球上有空气吗?水里有空气吗?空气有重量吗?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在课下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学习更多关于空气的知识。

小学三年级科学人教版教学设计3

  课题分析:

  这是学生接触《科学》课的第一节课,在此之前我们的学生对科学观察没有概念。本节课是要让学生记录一次学习科学观察的经历。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标题主要活动内容活动计划我看到了什么什么是观察观察图片,组织讨论我想观察什么明确观察目的,为讨论作准备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大树下进行观察

  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什么是观察,我们要观察什么?经历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

  想办法进行观察,努力知道得更多;能和同伴合作,认真进行观察;

  能够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获取一些关于树的知识,并且对自己的科学观察活动进行记录。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用:记录本、放大镜等简单的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始上《科学》课了。

  科学书看过了吗?

  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请大家翻到第一页,书上的大树看过了吗?

  二、在照片上我看到了什么?

  从书上这幅大树的照片里,我看到了什么?

  自己边看边数,数数在这张照片上你看到了哪些内容?

  把你看到的内容与小组成员相互说说。

  现在来说说你们小组看到了哪些内容,我们大家帮他们数数。(学生上台说,教师记录。)

  三、在真正的一棵大树前看到什么?

  以前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们看到过什么?(学生说老师记录)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肯定!为什么这么肯定?

  出示课件。

  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估计我们现在去观察一棵大树,你能观察到的哪些内容?

  四、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如果现在我们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想观察关于大树的什么内容?

  在一棵大树前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在一棵大树前我们看,我们闻,我们听,我们摸,我们还能……(出示课件)

  五、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下进行观察。

  我们已经有自己想观察的内容,现在想不想到大树前去观察?

  我们现在就到操场上去观察大树,要爱护花草树木。

  全班去观察大树。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5-27

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07-27

小学科学《预测》教学设计12-06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参考06-12

小学科学《重力》教学设计08-05

小学科学《骨骼》教学设计08-07

小学科学《骨骼》教学设计06-18

《科学是……》教学设计01-21

《科学是……》教学设计01-16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精选12篇)06-24